分享

83. 《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高尚品德 不自我表露(第三十八章)

 舞酒绿林 2023-08-09 发布于广西

【原文分析】:

      本章文字相对较多,主要是说做人要有高尚的品德,也是老子对仁义的态度。因为,老子不主张仁义,他推崇尊道贵德,并把仁、义、礼排了序,先仁后义再讲礼。最后老子还是要告诫大家要敦厚朴实,不要薄情虚华,违背自然。

【现实意义】:

       本章是德经的第一章。其实,哪有什么《道经》和《德经》,都是后人想当然编辑的,不是老子的本意。《道经》中有德,《德经》中也有道,难以分开。为什么《道经》是三十七章?《德经》是四十四章呢?有学者研究,三十七这个数是六六三十六加一,六为阴,六六大顺,道为阴柔,加一代表道。四十四这个数是六七四十二加二,六为阴,七为阳,阴阳为二。意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但帛书本是《德经》在前,而《道经》在后,本章为第一章又怎么解释?难道二生一?再有,八十一章是两个九,九九重阳了,不合老子主张的阴柔。所以,这样做不过是牵强附会,故弄玄虚,文字游戏罢了,实为可笑。读《道德经》不能拜读,只能正读。下面解读正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这一句“德”字连续出现,老子把它分成上德、下德,不德、不失德和有德、无德六个德,但德不是一个意思。

“上德”之人是真正有高尚品德的人;“下德”之人是所谓有品德的人,他们的德行是不一样的。德是名词。

“不德”不是无德。不德的德是动词,即不表现自己的德行。

无德的德是名词。无德相对于有德。

“不失德”是为了不失去自己的德行。德也是名词。

所以,这一段的翻译就是:有高尚品德的上德之人,不彰显自己的德行或者说不炫耀自己的贤良,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这才是真正有德,合乎自然。所谓有德的下德之人,为了面子而不失德,经常彰显自己的德行,生怕别人不知道而故意显摆自己,这是无德的表现,不合自然。

上德之人做好事、行善事、不留名、不张扬,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行为,像雷锋一样一辈子做好事;下德之人做一点点好事就要大张旗鼓地宣扬,生怕别人不知道,做样子给人看的,虚荣心在作怪,不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所以是不道德的,是违背自然的无德的表现。

小时候读过毛主席语录,现在还记得:“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一辈做好事那是发自内心的自然行为,做一点好事那是心血来潮,不会长久。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 这一句有点拗口,理一理才好翻译。

“无为”前面已经做过解释,相对于有为和为之。那么,“无以为”和“有以为”就需要好好地推敲。

“以为”的古义主要是认为和作为,这里应该是“作为”的意思。“无以为”就是无作为,亦即没有目的的作为;“有以为”就是有作为,为了达到目的而作为。翻译就是:品德高尚的上德之人总是顺其自然(无为),从不刻意要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作为,也就是说顺其自然地做事。所谓有德的下德之人就不同了,干什么事都是有目的的,刻意而为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作为,若遇事不顺,为达目的也许会不择手段。

附:

【原文】: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新译】:

       有高尚品德的上德之人,不彰显自己的德行或者说不炫耀自己,这才是真正有德。所谓有德的下德之人,为了不失德,经常彰显自己的德行,生怕别人不知道而故意显摆自己,这是无德的表现。

品德高尚的上德之人总是顺其自然,从不刻意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而行事。所谓有德的下德之人是刻意行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作为。有大仁爱的上仁之人是真心追求仁爱的,却不刻意为仁爱而仁爱。有大义的上义之人是在追求正义,但其正义是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有意所为。讲大礼的上礼之人刻意追求礼法,有意宣扬却没人响应,就伸出胳膊强行拉着人家去学礼法。

所以,丧失了道,然后才有德;丧失了德,然后才有仁;丧失了仁,然后才有义;丧失了义,然后才有礼。礼的出现,就是人们的忠信轻薄了,也就是祸乱的开始。

自以为有先见之明的人,不过是得到了大道的一点虚华而已,却是愚昧的开始。所以,真正的大丈夫善处敦厚,而不居守薄情,善处朴实,而不居守虚华。所以要按照此理去取舍:去其虚华,取其朴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