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
2023-08-09 | 阅:  转:  |  分享 
  
中考物理《机械运动》专项练习题(附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
_______1.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  )A. 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B. 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C. 一个篮球的直径D. 一张课
桌的高度2.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年累月奋斗在地质勘探的一线,练就了快速、准确丈量的本领。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几乎是相同的,其步
幅合理的是(  )A. 85mB. 85dmC. 85cmD. 85mm3.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m短跑比赛。他
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A. 2sB. 8sC. 1minD. 0.1h4.物理源于生活,下列对生活中常见物理量的估测
,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B. 初中女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C. 一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
30mD.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00g5.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离P
点1m,求此时乙到Q的距离(  ) A. 可能为2米B. 可能为4米C. 一定为8米D. 一定为6米6.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
看见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是静止的B. 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是运动的C. 小智
的速度一定大于白鹭的速度D. 白鹭做机械运动,其速度一定不变7.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 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
速度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4km/hB. 4.8km/hC. 5
km/hD. 6km/h8.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07C
”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s,距
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sC
. 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D. 她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大9.如图所示,小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
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段距离为B. 段平均速度为C. 小车从点
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 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10.甲、乙两车由同一地点同方向运动,运动图像如图下列判断正
确的是(  )A. 0到5s甲车的速度是1 m/sB. 0到5s乙车速度是2 m/sC. 10s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 10s后乙
车相对于甲车后退11.天舟货运飞船在靠近空间站时,相对于空间站是____________的。12.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
____cm。 13.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14.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15.
如图所示是比较运动快慢的一种方法:自行车和摩托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图中若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的_______相同,则运动的_
______越长,速度越快。16.2023年5月28日,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
C919圆满完成商业首飞。C919加速升空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______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17.“玉兔
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时,月球车匀速行驶45m,用时15min,则月球车行
驶的速度为______m/s。18.小明乘坐C43次动车,11∶58从甘洛南站发车,13∶48到达德昌西站,已知甘洛南到德昌西的路
程约272km,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km/h(结果保留整数);在西昌西站上下乘客时,小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
一辆动车正向北行驶,以那辆动车为参照物,C43次动车是向___________运动的(选填“南”或“北”),在行驶途中桌上的苹果突
然向前滚动,此时动车正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19.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
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 s内通过的路程。从v-t图像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
点很方便地计算出路程。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则从出发到20s这段时间内他通过的路程
是______m。20.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
的斜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_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
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cm/s;(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
准确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21.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
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
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2)
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________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________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cm
/s;(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
在C点的动能________D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手段。在暗室中,照
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甲是完全相同的A、
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实际距离10cm。
/mm/mm/mm/mmA球()4.914.724.534.3B球()1.29.819.629.43.74.94.94.9(1)
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球;(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
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
所示,则s5=_______mm。设 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v3=_____
_____;(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___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
线运动。先开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为__________m/s时,后开始下落的小球刚好开始下落。参考答案1.下列最接近1厘米的是(  
)A. 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B. 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C. 一个篮球的直径D. 一张课桌的高度【答案】B【解析】A.一枚1元的硬币
厚度约是2mm,故A不符合题意;B.一本初中科学课本的厚度约为0.8cm~1cm,故B符合题意;C.一个篮球的直径约为24.6cm
,故C不符合题意;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80cm,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我国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经年累月奋斗在地质勘探的一线
,练就了快速、准确丈量的本领。他跨出每一步的步幅几乎是相同的,其步幅合理的是(  )A. 85mB. 85dmC. 85cmD.
85mm【答案】C【解析】成年男性一步的距离范围是50cm~90cm。故选C。3.小明在校园运动会上,参加了初中男子组50m短跑比
赛。他正常完成比赛所用的时间可能为(  )A. 2sB. 8sC. 1minD. 0.1h【答案】B【解析】男子组50m短跑比赛,
运动员的短跑速度约为6.5m/s,由速度公式得,小明完成比赛所需时间约为所以8s最为接近。故选B。4.物理源于生活,下列对生活中常
见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m/s,B. 初中女生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100sC. 一栋四层教
学楼的高度约为30mD. 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约为200g【答案】A【解析】A.成年人步行时,每秒步行约两步,每步长约0.5m,
所以步行的速度约为1m/s,故A符合题意;B.初中女生跑步速度约为4m/s,所以跑完800m的时间约为200s,故B不符合题意;C
.每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3m,所以一栋四层教学楼的高度约为12m,故C不符合题意;D.一张中考物理试卷的质量,即为一大张纸的质量约为
5g,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5.甲车从P出发、乙车从Q点出发,甲乙相向而行;乙比甲早出发1s,甲到Q点时,乙离P点1m,求此时乙
到Q的距离(  ) A. 可能为2米B. 可能为4米C. 一定为8米D. 一定为6米【答案】B【解析】由图像可知,甲的速度乙的速度
设PQ的距离为s,甲到Q点时,乙还未到达P点,且离P点1m,则解得;s=9m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当甲到Q点时,乙已经过P点,且离P点
1m,则解得:s=3m则此时乙到Q的距离故此时乙到Q的距离可能是4m,也可能为8m,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6.
小智在成都绕城绿道上跑步,看见一群白鹭从远处飞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是静止的B. 以白鹭为参照
物,小智是运动的C. 小智的速度一定大于白鹭的速度D. 白鹭做机械运动,其速度一定不变【答案】B【解析】A.以绿道为参照物,小智与
绿道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小智是运动的,故A错误;B.以白鹭为参照物,小智与白鹭的相对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因此小智是运动的,故
B正确;C.由于不知道小智和白鹭运动时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故无法比较它们的速度,故C错误;D.白鹭在运动时,若白鹭在相同的时间内
通过的路程发生变化,则白鹭做变速运动,故D错误。故选B。7.小红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远足活动,全程6km。 她行走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
是6km/h,行走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4km/h,则她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4km/hB. 4.8km/hC. 5km
/hD. 6km/h【答案】B8.我国运动员全红婵,在2023年世界泳联跳水世界杯西安站女子单人10米跳台预赛中,出色地完成了“2
07C”动作。将其下落阶段中的一段运动简化为直线运动,其中A、B、C、D四点是她下落过程中的四个位置,相邻两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5
s,距离如图所示。关于全红婵在此段运动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在AC段做匀速直线运动B. 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5m
/sC. 经过C点的速度为5m/sD. 她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增大【答案】B【解析】A.全红婵通过AB段、BC段用时均为0.5s,但通
过的路程分别为1.25m、3.75m,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因此,全红婵在AC段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全红婵在
AC段的平均速度为故B正确;C.由A、B选项可知,全红婵在AC段平均速度为5m/s,但全红婵在AC段没有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
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长,因此,全红婵在AC段做的是加速运动,经过C点的速度为AC段最大速度,大于5m/s,故C错误;D.重力势能的影
响因素是质量与高度,所以,全红婵在下落阶段中质量不变,高度不断降低,因此她的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故D错误。故选B。9.如图所示,小
明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使小车从斜面A点静止下滑,经过B点到达C点,图中已标出小车经过A、B、C三点对应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是(  ) A. 段距离为B. 段平均速度为C. 小车从点到点做匀速直线运动D. 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
答案】D【解析】A.刻度尺1dm均分10格,则分度值为0.1dm=1cm,段距离为故A错误;B.段平均速度为故B错误;C.小车从点
到点做加速直线运动,故C错误;D.若小车过A点后才开始计时,测得的时间偏短,由得,测出段平均速度将偏大,故D正确。故选D。10.甲
、乙两车由同一地点同方向运动,运动图像如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0到5s甲车的速度是1 m/sB. 0到5s乙车速度是2
m/sC. 10s内两车平均速度相等D. 10s后乙车相对于甲车后退【答案】C11.天舟货运飞船在靠近空间站时,相对于空间站是__
__________的。【答案】 运动 【解析】天舟货运飞船在靠近空间站时,相对于空间站,他们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飞船相对于
空间站是运动的。12.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____cm。 【答案】 6.00【解析】由图甲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
为0.1cm,铅笔的左端与刻度尺的0刻度线对齐,铅笔的右端位于刻度尺的6.0cm刻度线处,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可知该铅笔的长度
为6.00cm。13.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如图是某同学使用刻度尺测量某一物体长度的情景,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_
_mm,被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__cm。 【答案】 ①. 1 ②. 3.50【解析】刻度尺每1cm之间有10
个小格,所以每小格表示1mm,刻度尺的最小分度值是1mm。物体左边对齐2.00cm刻度线,右侧对齐5.50cm刻度线,相减为物体的
长度读数,为3.50cm。14.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答案】 ①. 2.75
②. 110【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1mm,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
.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6.75cm-4.00cm=2.75cm停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
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1min50s=110
s15.如图所示是比较运动快慢的一种方法:自行车和摩托车同时、同地向同一方向行驶,图中若自行车和摩托车运动的_______相同,则
运动的_______越长,速度越快。【答案】 ①. 时间 ②. 路程16.2023年5月28日,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通行适
航标准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喷气式干线客机——C919圆满完成商业首飞。C919加速升空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它是______
_____(选填“静止”或“运动”)的。【答案】 运动【解析】以地面为参照物,客机加速升空时相对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它是
运动的。17.“玉兔二号”月球车在月球表面留下了属于中国的第一道印记。登月前,在水平地面上进行测试时,月球车匀速行驶45m,用时1
5min,则月球车行驶的速度为______m/s。【答案】 0.05 【解析】 月球车匀速行驶45m,用时15min,则月球
车行驶的速度为18.小明乘坐C43次动车,11∶58从甘洛南站发车,13∶48到达德昌西站,已知甘洛南到德昌西的路程约272km,
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____km/h(结果保留整数);在西昌西站上下乘客时,小明看到相邻站台上的另一辆动车正向北行
驶,以那辆动车为参照物,C43次动车是向___________运动的(选填“南”或“北”),在行驶途中桌上的苹果突然向前滚动,此时
动车正在做___________(选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答案】 ①. 148 ②. 南 ③.
减速【解析】由题意可知,这段路程的距离为s=272km,这段路程的行驶时间为故由可得,这段路程的平均速度约为以站台为参照物,另一辆
动车相对于站台向北运动,而以那辆动车为参照物,C43次动车向南运动。在行驶途中桌上的苹果突然向前滚动,是由于动车正在做减速运动,而
苹果由于惯性仍然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不变,故此时苹果会向前突然滚动。19.如图1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2
s内通过的路程。从v-t图像中可看出速度图线和时间横轴所夹的“面积”可以表示该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我们能利用这一点很方便地计算出路程
。小明同学在笔直的跑道上跑步,他在跑步过程中的速度与时间图像如图2所示,则从出发到20s这段时间内他通过的路程是______m。【
答案】 2020.某物理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他们将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
面顶端A点静止释放,并同时按下电子停表开始计时,图中圆圈内显示了小车位于A、B、C三点的时刻(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
)由图中的实验数据可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___________运动(选填“减速”“匀速”或“加速”);(2)根据图中信息,小车在下
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cm/s;(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B、C两点都准确
计时,则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___(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答案】 ①. 加速 ②.
50.0 ③. 偏大【解析】(1)由图可知AB段的路程为sAB=10.00dm-6.00cm=4.00dm=40.0cmAB
段的时间为tAB=2s,AB段的平均速度为BC段的路程为sBC=6.00dm-1.00dm=5.00dm=50.0cmBC段的时间
为tBC=1s,则BC段的平均速度为因为vBC>vAB所以小车下滑过程中做加速运动。(2)由(1)可知小车在下滑过程中BC段的平均
速度大小是50.0cm/s。(3)如果在A点时,先释放小车,后按下停表开始计时,则计时晚了,时间变短,会使所测AB段的平均速度vA
B偏大21.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
5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________的工具,刻
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cm;(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________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________s,
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________cm/s;(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_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
(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在C点的动能________D点的动能(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
①. 长度 ②. 1.0 ③. 40.0 ④. 1 ⑤. 40.0 ⑥. 变速 ⑦. 小于【
解析】(1) 本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长度的工具,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0cm。(2)由图可知,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为sAC
=80.0cm-40.0cm=40.0cm因为相机每隔0.5s曝光一次,所以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为1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为
(3)根据照片信息,在相同时间内,小车滑行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速度越来越大,所以小车做加速直线运动。(4)由(3)可知,小车做加速
直线运动,质量不变,所以小车在C点的速度小于D点的速度,因此小车在C点的动能小于D点的动能。2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常用的实验
手段。在暗室中,照相机的快门处于常开状态,频闪仪每隔一定时间闪光一次,照亮运动的物体,于是胶片上记录了物体在几个闪光时刻的位置。图
甲是完全相同的A、B两球从空中同一高度先后由静止开始竖直下落的频闪照片示意图。已知频闪仪每隔0.1s闪光一次,照片上1cm代表空中
实际距离10cm。 /mm/mm/mm/mmA球()4.914.724.534.3B球()1.29.819.629.43.74.9
4.94.9(1)由图甲可知:先由静止开始下落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球;(2)用刻度尺分别测得照片上A、B
两球相邻位置之间的各段距离,A、B两球相对应的s1、s2、s3、s4的测量结果如图表所示。测量照片上B球相邻位置之间的距离s5时,
刻度尺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s5=_______mm。设 A球在空中下落时,通过s2、s3的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2、v3,则v2
:v3=__________;(3)A、B两球均运动的过程中,若以B球为参照物,A球在竖直方向上做_______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直线运动。先开始下落的小球的速度为__________m/s时,后开始下落的小球刚好开始下落。【答案】 ①. A ②. 39.0 ③. 3:5 ④. 加速 ⑤. 0.49【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单位时间内A球运动路程长,说明A球的速度大,因此,先由静止下落的是A球。(2)由刻度尺示数可知,s5的长度s5=9.90cm-6.00cm=3.90cm=39.0mm 有比各种数据可知s2=14.7mm,s3=24.5mm由题意可知,运动s2和s3所用的时间都是0.1s,则(3)由表格数据可知,单位时间内A球运动的路程一直大于B球运动的路程,及A球运动的更快。因此以B为参照物,A做加速运动。由表格数据可知, B球在第一个0.1s内运动1.2mm,则根据题意可知实际运动了1.2cm,即sB=1.2cm=0.012m根据公式可得,B球运动10.012m所用的时间则B球是A球运动了0.05s时开始运动,则B球运动时A球已经运动的时间tA=0.1s-0.05s=0.05sA球在运动0.05s时的速度vA=gtA=9.8m/s2×0.05s=0.49m/s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14 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夏哥在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