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7回忆我的母亲(精品课件)
2023-08-09 | 阅:  转:  |  分享 
  
  游子吟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1.学习回忆录的特点。 2.学习按时间顺序有重点地
选取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优秀品质的写法和运用朴素、简洁、平实的语言来进行描述的方法。 3.学习朱德同志的母亲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韧
顽强的美德,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思念、敬爱之情。 朱德1886年12月1日生,字玉阶。四川仪陇人。马克思主义者
,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国的杰出领导人。1955年被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
级解放勋章。1976年7月6日在北京逝世,终年90岁。 其主要作品有:《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三十五周年 》、《辛亥革命杂咏
》等。其著作收入《朱德选集 》 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于 1944年 2月 25日病逝,享年86岁。3月25日《解放日报》
发表了《朱母钟太夫人传略》。朱德深感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了本文,并载于1944年4月5日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 4月10日,延安各
界举行公祭 。背景 妯 娌 佃农 仪陇 溺死 衙门 慰勉
和睦 私塾zhóu lǐ diàn nì yá wèimù lǒnɡ shú 听范读浏览全文,订正
读音。1、不停地劳动(耕作)。 2、一切劳苦和怨言都能经受。 3、待人宽大厚道,仁爱慈善。4、有钱而心狠
,残酷剥削穷人,压迫穷人。5、饥民聚夺富家食物或去富家吃饭的行动。6、到处向人家借钱。不辍劳作 任劳任怨 宽厚仁慈 为
富不仁 吃大户 东挪西借 什么叫回忆录? 回忆录主要属记叙文体裁,它把作者对被回忆者的几件能刻画人物性格、表达一个
主题的材料组织起来,又加以适当的抒情和评论。 第一件事:乙未年(1895年)地主逼着退佃,又加天灾,家庭受到“最悲惨的一次
遭遇”,在灾难面前,母亲没有退却,不但“没有灰心”,反而还增强了“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并“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
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8总共写了四件事: 第二件事:庚子年(1900年)前后四川饥民吃“大户”,农民的自发抗争,遭到了黑暗社
会“官兵”的血腥镇压,“我家也遭受更多的困难”8。 第三件事:1905年是“支撑门户”,节衣缩食,送子读书。9 第四件
事:是1908年对儿子宣传科学和民主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不但不反对,还给他许多“慰勉”。10 1.请同学们用“母亲是……”
的格式为题说个句子,谈谈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母亲是勤劳一生的人;母亲是一位有很多事情值得我永远回忆的人;母亲是个好劳动的人;母亲
是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人;母亲是整日劳碌着的人;母亲是聪明能干的人;母亲是能将地主富豪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做得使一家人吃
起来有滋味的人;母亲是每天天还没亮就第一个起身的人;母亲是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的人;母亲是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
吵过架的人;母亲是同情贫苦人的人;母亲是勤劳俭朴、宽厚仁慈的人;母亲是对穷苦农民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反感的人;母亲是启发了我幼年时期
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生活的人;母亲是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成功的人;母亲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的人…… 母亲的往事
母亲的品质1、养大八个孩子2、不和任何人吵架3、希望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4、东挪西借,培养一个读书人来5、回家继续劳
动,一直到最后6、周济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支持革命 性格和蔼支持我读书勤俭节约同情穷人坚持劳动回忆我的母亲
整日忙碌 勤劳俭朴 节衣缩食 宽厚仁慈任劳任怨 周济穷人 退佃搬家 反抗压迫送我读书 支
持革命 同情革命 坚持劳动2.文章共有17段可分几个部分?从哪一段开始回忆往事,到哪一段结束?用准确简洁的语言概括各部分大意。
三部分第一部分 (1)第二部分(2~15)第三部分 (16、17)抒发悲痛感情,引出对母亲勤劳一生的回忆。详略得当地记叙了母亲勤
劳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写作者对母亲的沉痛悼念和表达自己的决心。3.全方位品读文章,填写下列表格。
“母亲是个好劳动”中的“好”字;“总是天不亮就起床”的“总是”反复:“我应该感谢母亲”;回环往复:“母亲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
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的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抒发了对母亲
爱劳动的敬佩之情。作者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组合成不同的句式,在平实的语言中流露出深深的情感有叙述,有议论,有抒情;有富于力度的动词
,有表示强调的虚词,表达了作者极为浓郁的情感。 1.文章饱含了作者对母亲的哪些丰富感情?哪一种感情是全文的基调? 作者怀着对母亲深
深的爱,而哀思母亲,敬重母亲,歌颂母亲,感谢母亲,唱出一支对母亲的深情赞歌。 “爱”是基本感情,是贯穿全文的感情。 2.课文选取了
哪些材料?表现了母亲的哪些优秀品质? 煮饭、种田、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 没有打骂过我们,没有同人吵
过架 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在家庭遭遇不幸时不灰心 对“我”从事的事业的理解勤劳俭朴宽厚
仁慈坚强支持革命材料3.课文是怎样将众多的材料有条不紊地组织为一个整体的? 课文围绕母亲“勤劳一生”这一叙事线索,按时间顺序安排记
叙的内容。 4.本文采取了什么样的叙事方法?采用这样的叙事方法有什么作用? 叙事方法 倒叙顺叙 作用 使文章的脉络清楚 内容的安排
极其自然 5. 选材和布局 6.语言简练平实,感情真挚 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我将永不
能再见她一面了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 本质勤劳 同情穷人支持革命简洁、朴素 清真意切 阅读下文,与本文比较,填
写下表。 太阳在天上的时候,常常背着一缕白云。 我小的时候,阿妈常驮着我。她像一匹马,把我捆到她的背上,驮着我上山下地
干各种活。 山路细细的,像竹蔑儿一般;太阳暖暖的,像阿妈的心一样,阿妈走在山路上,边走边搓棉线,山路长,没有阿妈搓出来的棉
线长。 每天每天,太阳在天上照着,很耐心;每天每天,阿妈在山上劳作,很辛苦,很辛苦…… 我长高了,阿妈驼了,矮了。
许多夜晚,我仔细琢磨着一个道理。那时小的,长大了;那时大的,长小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后来,我久久地盯着山里的太阳
,终于明白了这个又简单又不简单的道理。比较拓展都运用了第一人称的写法,便于抒发感情都是歌颂母爱回忆录散文叙述、描写、议论、抒情叙述
、议论、抒情比喻、反复、对比 比喻寓情于议托物喻人 比较拓展 阅读课文第七自然段,按要求答题。1.选文的中心句是: 母亲
那种勤劳俭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2.文中说“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标本式
”的意思是?典型3.选文开头的四个句子是围绕“勤劳的家庭 是有规律有组织”来写的,那么它们是否 偏离了中心句?为什么?没有
偏离中心句,为写母亲的勤劳做铺垫。4.比较原句和改句,说明画线处的表达效果。 原句: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
的砍柴;挑水的挑水。 改句: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砍柴、挑水。 原句中的画线句子更能表现家
庭成员的勤劳和有规律有秩序的生活。②记叙母亲俭朴的句子: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 她自己是很节省的。父亲有时吸点旱烟
,喝点酒,母亲管束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5.按要求写出恰当的语句。①记叙母亲勤劳的句子: 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
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
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③记叙母亲宽厚仁慈的句子:联系自己的经历,说说母亲做了哪些让你感动、难忘的事情。1. 下列字
形和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佃农(diàn)  仪陇(lǒng)  祖藉  劳碌B.勉强(qiáng) 
调料(tiáo)  溺死  私塾C.和睦(mù)  横蛮(hèng)  瞒着  慰勉D.不辍(chu
ò)  追悼(dào)  周济  功埙????????【点拨】A项“藉”应为“籍”;B项“强”应读qiǎng;D项“
功埙”应为“功勋”。 C2. 下面语段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不畏困难、不惧牺牲,心系家国、舍生取义,是奋斗者的青春姿
态。家国情怀,映照着奋斗者的赤子之心——无论经受何种考验,都能永葆初心;彰显奋斗者的顽强意志——无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坚韧不拔;体
现着奋斗者的奉献精神——无论作出何种牺牲,都能任劳任怨。浓郁的家国情怀,背后是深厚的家国责任、强烈的家国担当。A.映照      
B.彰显C.坚韧不拔 D.任劳任怨???????????? D3. [2023·杭州余杭区月考]下面是班级团支部书记号
召同学们“学团史、讲奋斗”倡议书中的一段话,请帮助他完善。新时代青少年即使是不是共青团员,也应该用信仰和使命致敬青春。不懈奋斗、自
强不息是青春不变的主题。奋斗是青年人实现梦想与幸福的最好选择,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每一位奋斗者都___①___。无论你是车间里的工
人,还是扎根乡土的农民,无论你是象牙塔里的求学者,还是逐梦前行的创业者……奋斗的哲学,永远闪光。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____
②____。(1)画横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2)依
次填入上面这段文字①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②是自己幸福生活的创造者③是他人美好生活的守护者A.②
①③ B.①③②C.③①② D.②③①将“即使……也……”改为“不论……都……”。 D(3)请仿照画波浪线的句
子,为上面这段文字②处补写语句。示例: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4.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班级开展“学生骑车安全”主题班会,班主任强调说:“在道路上骑自行车必须年满12周岁。”B.为避免青春期因敏感而冲动“怼”人,我们应该做到:主动沟通交流,理性看待事情;提高个人修养,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冷静思考,正确表达意见。C.凡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驾驶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在道路上进行与道路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都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D.我们大家务必记住反电信网络诈骗专用号码——即“96110”【答案】D【点拨】破折号在句中表示解释说明,与“即”意思重复,应改为逗号,或将“即”字删掉。故选D。
献花(0)
+1
(本文系东郭先生资...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