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州诗联》2023年微刊第15期 总第26期

 李本柏 2023-08-09 发布于湖北

《荆州诗联》2023年微刊第15期        总第26期

图片

【学会互评】之荆州品评公安

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吟诵品评,俱是风骚。

公安县诗词学会简介







公安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历史悠久,文化渊远深厚,是东晋车胤,明末三袁,当代著名物理学家王竹溪等一批历史名人的诞生地,更是楚文化的发源地。

公安县是百湖之县,这里山青水秀,是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全县辖16个乡镇,既是文化名县,又是全国5999个老区县之一,红色文化底蕴丰厚,是红四、六军会师之地。公安县诗词学会成立于19803月,至今已有43个春秋。学会下设18个分会,现有会员817名,其中中华诗词会员51人,湖北省中华诗词会员87人,荆州市诗联学会会员109人。吸收诗词爱好者近千人,2018年被授予中华诗词之乡称号。

近些年来,学会在县委老干部局、县文联的正确领导下,扎实开展诗词创作、诗词竞赛、诗词六进等活动,展现出诗词学会风采。打造一系列诗教学校”“诗词广场”“诗词单位”“诗词乡村等诗词活动,积极参与全县乡村振兴工作,为全县各乡镇景点写诗撰联近千首(副)。编辑出版了《诗韵公安》《第二届三袁杯全国诗联大赛获奖作品集》《柳浪风诗词作品选集》《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喜迎二十大 共赴新征程》等专集13部。持之以恒的办《柳浪风》诗联刊物,共编辑出版149期,坚持每月一期微刊。为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公安县的文化事业作出了贡献!

图片

参加交流的诗人:萧宪荣、王福淼、曹克定、朱业松、章甫、付远德、乐英才、吴丕忠、王书文、张祖国、卢成用、胡忠云、熊平、陈宝初、诸克涛、王平、刘炜、孔庆九、曹光兰、陈儒富



荆州区诗词楹联学会简介







荆州区是荆州市下辖两区之一,风景优美,物产丰饶,经济发达,人文繁盛。这里是故楚国都纪南城、我国南方完璧荆州古城所在地,楚文化的发源地和发祥地。楚辞鼻祖、爱国诗人屈原,辞赋先驱宋玉,“宰相之杰”张居正等,或出生成长于此,或长期活动于此,均留下诸多作品和丰富史迹。其光辉灿烂的荆楚文化,历史悠久的名胜古迹,脍炙人口的风物传说,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成为引发文人墨客们用心创作的宝贵素材,从而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荆州诗联文化。

荆州区诗联学会成立于1988年,现有会员150余人,下设龙山、江南、川店等6个分会。30多年来,学会办班培训、采风创作活动从未中断,累计培训数千人次,出版会刊《楚风》85期,并出版有《当代诗人咏荆州》《长湖之歌》《夕阳短笛》《秋山红叶》《银河颂》《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荆州区分巻》《中华诗词集成·荆州楚风卷》《壮乡揽胜》《巴乡撷英》《警笛秋歌》《春韵荡荆州》《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诗词选》《跟着诗联游荆州》等作品集20余部。先后荣获湖北省“中华诗词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区”、“中国最佳楹联文化区”等称号。

 近年来,学会在荆州区委、区政府的关怀和领导下,在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的直接领导下,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以诗联文化服务大局,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讴歌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指导并配合各乡镇分会开展诗词长廊和诗联文化村创建工作,使全区诗联创作活动和普及工作又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图片

参与点评的诗人:欧平、李本柏、叶家高、王正金、熊梅珍、严德英、王崇庆、廖国华、马爱玲、陈为平、向文兵、李子初、吴绪松、杨昌清



图片
图片

孟溪友人家做客

萧宪荣

四面清波抱阁楼,亭台酣畅楚风幽。

桂花绽放迎宾客,燕子飞鸣觅凤俦。

桥贴鱼塘波浪静,荷摇日影柳丝柔。

佳肴满桌乡音暖,富了农家醉了秋。

【欧平评】 经诗人用心描绘,这里的乡村宛如一幅优美画卷,处处充满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绽放的桂花,飞鸣的燕子,都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在这样一种心境中,主客举杯共饮,乡音亲切,谈笑风生,怎不让人心醉,让人留连?诗中重一“波”字,系小疵。

  

王福淼

意未向花园,能赢百卉繁。

天然冰雪质,得势不乘轩。

【李本柏评】 本诗用凝炼的语言,对生长于旷野,桃熟吐绒、用之能温暖千万家的棉花的独特品性,进行了热情描写与赞颂。写棉亦是写人,诗中寄托作者情怀,表达出作者对行廉志洁、谦虚谨慎、不居功自傲等高尚品德的推崇。写法娴熟,功夫可见。

  

曹克定

展纸挥毫欲染春,心中愿景画图新。

愁将颜色难调好,浓淡浅深涂不匀。

【叶家高评】 此诗贵在立意出新。此题若按常规思维,要么着重表现如何描绘春天,要么着重展现描写出来的春天如何美好。作者则另辟蹊径:心中的春之图十分美好,自己很想将这美好的画面绘于纸上,却担心自己画技太差不能完美地表现出来。这种心理矛盾真实而有共性。诗中后两句与前两句形成对比,使主题鲜明突出。全诗起承转结圆润自然,显示出作者技巧的纯熟老练。

游天津海河路联想

朱业松

沽水清澄逐逝开,一条玉带婉城台。

飞舟剪浪奔前列,鸥鸟欢歌抒壮怀。

花海云楼兴感处,国魂异域动情街。

但嗟昔日丧权约,不觉悲从心底来。

【王正金评】 作品就题起兴,直赋眼前“静”景,意境开阔,让人耳目一新。接着叙描静景中之“动”态,以动衬静,画面生动;借助具体可感的事物触发联想,寄托情怀,虚实相间,使物象与意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诗句通过多角度写景,以景融情,描绘出了天津海河路宏伟大气的特色景观和多姿多彩的视觉形象,让读者如临其境,心向往之。结句由扬转抑,点睛升华;忆史凝情,震撼人心。全诗构思精当,起转自然;对句工稳,结句扣题;景情交融,耐人寻味。另:值得商榷的是全诗用韵复杂,作者对作品的韵体应予以标注说明,便于读者鉴赏学习。

  

  

手把长竿抛下钩,水漂亭立眼前头。

惊涛骇浪全无顾,不历沉浮哪有收。

【王正金评】 作品就题直起,铺展意象;接着用简练的线条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以“惊涛骇浪”巧事烘托,留下伏笔;结句点睛升华,平中见奇,蕴含深邃,耐人寻味。

图片

登黄洋界

付远德

壁垒森严破雾岚,堑壕浮影战犹酣。

会心最是那门炮,仍有余声斥腐贪。

【熊梅珍评】 作者以"壁垒森严破雾岚"起句,用笔巧妙。承句"堑壕浮影战犹酣",顺势将场景带入黄洋界保卫战之特殊岁月。转句中的"那门炮",是黄洋界景区的热点实物,更是当年“报道敌军宵遁”的英雄。结句之"斥腐贪",是忆昔抚今,有感而发。作者将“那门炮”与“斥贪腐”联系起来,使主题得到升华,并能引起读者思考。想与作者商讨的是,改“余声”为“余威”,是否更好一些?

北闸秋游

乐英才

桂子芬芳黄菊艳,锦红叠彩舞东风。

雁拖秋色丹霞里,匠造奇观画卷中。

长水波光开玉镜,荆堤树影映晴空。

太平口韵清平乐,人更精神闸更雄。

【严德英评】 此记游题材作品,承载着作者对公安北闸这一特定景点的观感与顿悟,构思精巧,句式灵动,遣词精当。“雁拖秋色”摩其自然风光,“匠造奇观”颂其人文精神,将深秋时节北闸旖旎风光描写得淋漓尽致,令人赏心悦目。尾联画龙点睛,升华主题,余韵绵长。整首诗契合时令特征与地域特色,风格清新俊朗。

青蒿赞

吴丕忠

天人合一话中医,百草组方功效奇。

一味青蒿惊世界,传承瑰宝树丰碑。

【欧平评】 此诗开门见山,以哲学观点道出中医中药与天、人的密切关系。承句言百草功效奇特,为后面埋下伏笔。三四两句点题,道出青蒿素的巨大作用。作者不是具体讲青蒿的药用功效,而是以小见大,以高的站位来讲国粹传承,升华了主题。全诗语言质朴,格调高远。

贺张永健教授新着《拥抱》公安首发

王书文

久仰师名韵帜张,熏风拥抱好还乡。

心潮正舵开新径,诗土深耕种雅章。

桂子山头人不老,柳湖波里墨犹香。

麦收佳季珠玑馥,一派性灵芸帙长。

【严德英评】 此贺诗契合人事,中规中矩。首联点明诗人新着首发地点与季节 ,颔联以比喻性意象颂赞其新作特色,颈联隐喻作者生活轨迹。张永健教授是著名诗人,早年在江汉师范学院学习,后被推荐至华中师范大学学习并留校任教。尾联呼应开头,再次点明新着首发时节,赞其字字珠玑,弘扬了公安三袁的性灵诗风,把作者拥抱华师、拥抱江汉、拥抱生活的博大情怀表露无遗。整首诗意脉连贯,用典娴熟,形象生动,切题得味。硬要吹毛求疵的话,感觉意象有重复之嫌,比如“墨犹香”与“珠玑馥”。另外“正舵”与“深耕”相对欠工,舵乃名词,耕为动词,可斟酌。

莺啼序·癸卯春雨

张祖国

谁将柳眠唤醒,送春风十里。又相许、千缕相思,托燕吟过云际。恰期盼、眉心两点,莺邀旧梦翩翩起。把柔情、挥洒梢头,滴圆杯底。  草木欢颜,巷野湿镜,藉天恩洗礼。展初叶、除却轻寒,凭添阡陌华丽。望河山、烟浓影淡,悄回首、心牵归骑。解连环,重拾缤纷,找回真谛。  盈盈弱水,袅袅余音,几年未旖旎。渡雾瘴、律无清韵,赋少朝云,酒缺波澜,逆风酸鼻。苗焦屋后,荷枯塘堰,江南江北渔樵急,幸春雷、早已民生济。孩童雀跃,欢呼润透根芽,彩虹突破凡例。  游丝触绪,淡墨随缘,趁足轻浪细。问逸侣、追寻芳芷。垄上新妆,伞下柔肠,菜场诸子。声依宋谱,章承唐格,街中筛选风熟句,渐成篇、留待微言寄。还怜风月无边,布谷无眠,感恩有你。

【王崇庆评】 作者洋洋洒洒,作此长词,平仄严谨,领字恰当,足见功力。且未拘于风花雪月之咏叹,敢面对时代,三年疫情忧、去年秋旱苦,民生忧乐,系于笔端,余心敬重。个别句式,尚可斟酌,如“彩虹突破凡例”“街中筛选风熟句”。常想词句妙处,应透彻玲珑,作者笔清,读者方能心领神会,不可凑泊。王国维言:“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不能言,而不能尽言之所能言”。(王国维《人间词话·删编》)此言极是。

图片

满江红·圆明园兽首在荆州巡展

卢成用

睹物思伤,谁之罪?国民喋血!孰可忍、京城沦陷,御楼焚灭。红瘦朱垣灯熄尽,绿肥蓝眼人卑劣。踏狼迹,羞辱数奇珍,全偷没。   风雷吼,天穹决。云烟碎,山河咽。盼钟馗打鬼,龙王抓鳖。安得镰锤风雨急,换来信仰旌旗猎。旌旗猎,连接五星辉,摇明月。

【廖国华评】 宏大题材之作,取一具象切入,以小写大,再选适应表述与抒发的满江红词牌为载体,以此构建,作品便成功了一半;另一半就是材料的取舍和文字的剪裁了。此词在选材上看得出是颇费一番心思的:开篇由暏物(即题中所说兽首)发出惊天一问,接着写此物背景,沉痛悲愤的感情遍溢于字里行间。下阕笔触一转,写国耻事件后的国家大形势,作者满怀热情歌颂民族的新生和人民的胜利,从而使作品颇具感染力。另一方面,觉得此词在锻句炼字上尚有不足,如下阕的两个七字句,一是构句不尽圆融,二是旌旗猎,猎字不宜单用,且重复此三字亦犯格。

  

胡忠云

天高云淡踏斜晖,眼底农庄入翠帷。

牛浪湖边寻旧梦,凤凰山顶饮新炊。

风游曲径柳丝瘦,雾罩疏篱菊蕊肥。

归去问君何所撷,横空一列雁南飞。

【叶家高评】 此诗描写夕阳西下时的秋天景象。“天高云淡”“菊蕊肥”“雁南飞”等物象都体现了秋的特征。前三联采用移步换景和由远阔之景到近小之物的写法,描绘出一幅清朗开阔、富有立体感的秋日画卷。诗中融情于景,表现出作者的愉悦之情。尾联由问句转,用景句结,写法不错,惜两句间意思稍隔。本诗用韵若为新韵,当注明,且“撷”出律;若为平水韵,则“炊”“帷”出韵。另,“饮新炊”宜琢。

在三峡游轮上闲聊得句

  

遥忆当年巫峡春,一声号子几山亲。

纤绳拉出川江月,神女招来踏浪人。

【马爱玲评】 此诗从“遥忆”入手,写昔日峡江风情。作者由眼中之巫峡,联想到巫山神女的传说故事,以及回响在峡江的纤夫号子,荡漾在纤绳上的午夜月光,还有慕神女之名而来的踏浪游人……以诸多意象,构筑成美的意境。诗中的一 “忆”、一“亲”、一“拉”、一“招”,环环相扣,起承转合分明,读来引人入胜。

游颜将军洞

陈宝初

洈岛岚烟近碧霄,将军洞底小舟摇。

龙宫巨幕层层叠,王母瑶池座座娇。

抚石开光成宝象,拈花点水化金桥。

时空一越三千界,疑是神仙梦里瞧。

【廖国华评】 记游题材的作品具有承载作者对某一特定景点的观感与了悟,并通过对其具象的描述使读者有了仿佛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的功能,而非类似“说明书”或“指南”的文字。此律较好地遵从这一创作规律。首联着手擒题,写颜将军洞所处的位置和人物活动;颔联用比较熟悉的典故“龙宫巨幕”“王母瑶池”来比拟洞中奇幻景观,给人以进入了神话世界的印象;颈联融情于景,通过人物活动的过程和结果赋予眼前景以生命力,确有情景相兼,亦情亦景之功效。结联顺势而出,大角度取象发议,亦不失自然而然。唯再请“神仙”上场助力则与颔联意重了,是为小疵。

黄山月亮湖(新韵)

诸克涛

水同山色翠,云影乱阴晴。

筏上谁家女,翩翩入画屏。

【陈为平评】 首联写水山同翠,云弄阴晴,是从大处着笔。转句类似特写,可以说是从小处着墨。结句的妙处,是将“大与小”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从而增强了画面感,让人对月亮湖之美心生向往。此绝泠泠生韵,读来有味。

新村四月

  

晴日和风麦散香,岭间花落果朝阳。

池塘叶小任荷卷,牛浪鱼肥凭棹扬。

万顷耕田连网线,千家商讯入农桑。

新村不负东君意,破晓机声梦正长。

【向文兵评】 诗写乡村四月的新风景和新事物,可见题眼是“新”。首联从大处着笔,颔联作具体描写,将一幅幅美丽的乡村图景展现在读者眼前。颈联转接上联,侧重叙事:网络进入千家万户,电商平台信息灵通,促进了农村产业发展,这是新事物,是亘古未有的新气象。尾联虚实结合,点明主旨:在党的乡村振兴政策指引下,新农村生机勃勃,愿景美好。这首七律主题鲜明,题材贴近时代,语言清新,可读性强。我个人感觉,尚有微瑕:“花落果朝阳”,似不尽合实情。

蝶恋花·玉湖情

  

绿水盈盈波浪远。舟楫轻摇,结队鱼儿乱。补网媪翁调笑汉。玉湖儒素逍遥馆。   幽径垂杨双燕剪。雏鸟言欢,拂面清风软。游子乡愁休缱绻。鱼糕莲藕红炉暖。

【李子初评】 全词叶韵严谨。作者没有从眼前时髦的旅游热着笔,写丹霞造物的美景,和逐景如舞者的痴迷,也没有从大处写玉湖调蓄湖水的功能;而是选取一幅幅湖边曾经的画面,用“鱼儿乱”,“鸟言欢”来表达“媪翁”、“游子”的“玉湖之情”。尤其末句“鱼糕莲藕红炉暖”,最具荆州地方特色。是一首切情的好词。

初识云联塔

孔庆九

龙头桥下演兵堤,一水粼粼出石溪。

转角铜铃惊远客,兴余登塔白云低。

【吴绪松评】 此诗写法老练。首联描写联云塔周边风景,亦即诗人游中所见,为塔的出现作了铺垫。转句和结句,分别写见塔、登塔,使题中的“初识”之意获得圆满。“惊远客”言塔铃之响,“白云低”言塔之高、登之高,均为此绝增色。

扫花游·奉题《鸣雁》用清真韵

曹光兰

一行小字,正碧宇晴烟,又经红树。涉江几度。记儿时仰看,手招心慕。去去无回,怅望天边却步。     漫回顾,笑蝜蝂卌年,时日都误。生事争自主,问六翮扶摇,可愁风雨,竟成远举。更青峰江上,巧斜筝柱。偶动尘听,嘹唳清声似诉。任寒暑,一枝眠,有泠泠露。

【吴绪松评】 全词紧紧扣题,明写征雁,暗喻辗转人生。上片写所见所感,下片借雁抒情。上下片多方着墨,深化主题。词中有色,“碧宇”“红树”“青峰”是也;有声,“巧斜筝柱”“清声似诉”是也;有动,“渡江几度”“竟成远举”是也;有情,“手招心慕”“怅望”“时日都误”是也。词人用心造境,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可读性。但“一枝眠”句,似有常识性错误,雁因脚蹼不能弯曲,哪能栖于树?对不规则重字,亦应尽量避免。

醉美黄山头

陈儒富

小镇春秋兴万家,黄山晓黛启千华。

摇舟唱绿三江水,过圃吟红十里花。

路抱孤峰乘铁骑,客游绝顶摘丹霞。

凉亭小憩若疲惫,一品原生云雾茶。

   【杨昌清评】标题的一个“醉”字,就莫名的吸引我,让人不得不读下去,想看一看黄山头怎么醉人。作者从黄山头历经多少春秋起句,以眼前自然风光承接。当游人登上山顶,黄山头之美景尽收眼底,醉了心头。“唱绿”“吟红”“抱峰乘骑,绝顶摘霞”,诗人想象丰富,心旷神怡。在山腰凉亭小憩,细品云雾茶,所有疲惫尽消无余。此诗对仗工整,遣词敲字到位,读之如临其境,十分享受。建议将“若疲惫”改为“消疲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