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不要小看喝水这件事,回想一下自己平时是不是很少主动喝水,只有感到口渴时才一杯接一杯的喝水呢?这种情况在青少年和上班族中尤为常见。 当口渴的时候,其实身体早已发出了严重的缺水警告,此时身体的水分流失已经达到2%,不要小看这2%,它已经影响到神经系统传递功能,使人开始反应迟钝,还可能影响到肾脏的排毒功能,引起身体毒素的积压。 若此时还在进行运动、流汗甚至用脑思考的话,就更会加速水分的流失,使体内血液浓度上升,而青少年的大脑在缺水的状态下,容易出现萎缩,若长期或严重缺水,则可能损伤孩子的认知能力。此外,便秘、尿路感染、皮肤病、心脑血管等慢性病也与缺水存在一定联系。 不同类型的人群对水分的需求不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在温和气候条件下生活的轻体力活动的成年人每日最少饮水1200毫升;除此之外,在高温下生活或从事强体力劳动的人、老人、孕期及哺乳期的女性身体需要的水分要比常人多,需要适当增加水的摄入量,老人每天需饮水1500-2000毫升;孕妇每天需饮水:3000-3500毫升;哺乳期腹水每天需饮水:3000-3500毫升;普通成年人每天需饮水:1200毫升。 合理饮水的方式是:喝水每次以100~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20~30分钟,此外,不少体重管理方面的专家认为,在每餐用餐前喝1杯水,可以减少人们对食物的摄取量并帮助消化。 为什么不要在口渴的时候一次性猛灌水呢? 这是因为一次性大量喝入的水并不能成为“体液”,只能到达胃里,不一会就形成了尿液被排出体外了,这样一来,喝进去的水就不能被身体有效地吸收,也就没有真正地达到“补水”的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