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87年,一广东老妇看杂志,才知已有30年未见的儿子竟是国家功臣

 君临天下100 2023-08-09 发布于湖北

广东海丰县的145邮箱,是黄旭华与父母之间唯一的一根绳,维系着双方的亲情。

通过这条“绳”,黄旭华的父母常常寄去信件给他,询问其近况,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问他什么时候能够归家,然而寄出去的信件,往往十封信才会收到一封来信。

只有在逢年过节时,黄旭华才会罕见的寄信过来,当然主要是寄来一些钱财,以尽其作为儿子人不在身边的孝。

然而对于自己在做什么,黄旭华从来未透露过只言片语,为此,老两口总是对这个三儿子充满了埋怨。

这种埋怨与思念儿子的复杂情感直到黄旭华父亲去世都一直没能消散,而直到父亲去世,黄旭华都没有回家过一次,知道情况的亲戚朋友们都十分气愤,甚至直呼其“白眼狼,不孝子”。

1987年,黄旭华的母亲收到了一封信件,打开一看却是一本杂志。而她也从这本杂志了解到,她30年不见的儿子是国家功臣。

32岁离家,30年未归,黄旭华究竟在外做了些什么?

一、花一万年也要造出核潜艇

中国核潜艇技术的进步与发展,每一步都走的步履维艰。

最开始的时候,我国实在找不到这方面的人才与相关零件的专业生产,所以尚把一丝希望放在苏联的身上,认为苏联或许能提供一些这方面的经验。

然而彼时的中苏关系已经不似从前那般,1959年赫鲁晓夫再一次接到我国希望在核潜艇研制方面获取苏联的一些帮助之时,却遭到了赫鲁晓夫的嘲讽。

赫鲁晓夫对周总理直言:“中国现有的情况去建造核潜艇简直就是异想天开,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有必要浪费资源。”话里话外,尽是一片嘲讽之意。

国虽穷但志不可短,面对这种嘲讽,毛主席听闻后直接拍案而起,十分愤怒道:“一万年,我们国家也要造一艘核潜艇出来。”

毛主席这句话并不是一时的气话,而是面对当时国际上虎视眈眈的列强们,军事科技的发展是首要的,而核潜艇技术,又是海军作战时必不可少的武器,研制核潜艇,迫在眉睫。

这类国之重器,可以不用,但不能没有。

1958年,包括黄旭华在内的几十名年轻人在中国最南端的一处小岛上,组建了一支青涩而又充满了探索进取精神的队伍,朝着这个艰难的目标前进着。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还只是简单的以为建造核潜艇只需要在核潜艇内部装上核反应堆进行运作就可以,深入探索之后才发现并不是这么一回事儿。

当时手头上没有任何可以学习了解的资料可供查询,无奈,一干人只得从国外的文件入手。

然而这类保密性极强的工作又怎么容易查询,在千方百计的查找之下,才勉强拼凑出 一个核潜艇的布局图,而接下来的工作,又陷入到了僵局中。

而打破僵局的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小事。

有一回,一个同事从国外带回来了两个美国“华盛顿”号的核潜艇玩具模型。

看到这,黄旭华灵光一闪,赶忙带着同事们一起将模型玩具拆开,竟然意外地发现其内部零件分布与他们拼凑出来的图纸大差不差,这下第一步终于走出去了!

在研制核潜艇的过程中,每一步都十分地不容易。

黄旭华一干人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会将每个数据翻来覆去算许多遍,而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并不发达,他们就拿着计算器甚至算盘一遍遍计算着,常常忙的饭都吃不上。

而关于核潜艇的生产零件,每一样都要让黄旭华团队亲自测量,少一分差一点都不行,这种方法十分地耗精力,但没有人抱怨,他们都认真严格地看待眼前事,绝不含糊,绝不拖泥带水。

终于在1970年12月26日,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缓缓地浮出水面之时,目睹这一刻的所有人高兴地抱在了一起,他们眼中常含着热泪,核潜艇之于他们,已经如孩子般亲切。

1974年,“长征一号”现世,并入海军序列,中国终于有了自己的核潜艇了,不仅狠狠打了当初看不起自己的国家一巴掌。

更是让世界看向中国的眼光中都变得不一样了。炮弹射程之内才讲道理,这是不变的真理。

然而核潜艇的研制远远不是到此就结束了,相比于核潜艇的研制工作,核潜艇的下潜实验同样充满了未知的定数。

在做深潜实验时,黄旭华毅然决然地要与艇员们一同前去,他表示对于核潜艇他再熟悉不过,因此带着他下去可以很好的应对一些未知的状况,最终实验顺利完成。

而黄旭华作为世界上首个随艇员一起实验的工程师,彼时已经64岁了,这位为了核潜艇事业奉献了一生的老同志,被亲切地称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二、获得首届“共和国勋章”

2014年,央视评选的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名单正式出炉,其中“默默奉献三十年的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名字赫然排在首列,这也是第一次,黄旭华从幕后走到了台前。

央视给其的评价是“你的人生如深海中的潜艇,无生却有力。”这也是对黄旭华隐姓埋名、鞠躬尽瘁建设中国核潜艇事业最好的诠释。

在2019年,黄旭华又获得了中国首届共和国勋章,其在核潜艇事业上做出的贡献收获了巨大的肯定。

黄旭华的名字也终于从无人知晓到报纸中的“黄先生”到人尽皆知的黄旭华,这其中,是三十年的光阴。

领奖台上的黄旭华虽然已经满头银丝,但仍然精神昂然,面对记者个人成绩与国家事业之间的采访,他直言:

“当时面对着那样一份十分严峻的任务的时候,大家没有考虑到自己的一些利益、荣誉之类的,科学工作者的首要工作就是创新、探索。”

盛名在身,如今的黄旭华已经功成名就,并始终坚持在自身热爱的领域奋斗与坚持着。

然而很难想象的是,最开始的黄旭华,其实并没有想投身核潜艇事业,而是心心念念着医学行业。

黄旭华自己也直言:“我一开始的时候是非常想要学医的,我父母都是医生,我也想继承他们的意志,行医救人是我儿时最大的愿望。”

然而这个朴实的愿望,却在日本兵铁蹄的侵略下被彻底踩碎了。

1937年,在黄旭华小学毕业即将升入中学之时,七七事变爆发了。自此,日本全面侵占中华大地的野心彻底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他们肆意践踏着华夏各处土地,黄旭华所在的沿海区域更是无法幸免。

尽管当时黄旭华上学的学校已经搬到了较为隐蔽的山区,但还是没能逃过日本兵的轰炸,上课上到一半就逃到防空洞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有时候在洞里头一待就是一天。

为此,黄旭华感到十分愤怒,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黄旭华原本想要学医的想法渐渐地消散,转而取代其的是成为一名科学家。

其他国家有的中国也要有,只有自己强大起来了才不会被如此屈辱的挨打。

在多年之后,黄旭华面对采访时,回想起这段往事,也不禁感叹:“我的少年时期确实是在大炮的轰鸣声里度过的”。

事实上,也正是这份屈辱,让黄旭华更加坚定要强邦兴国的斗志。

于是黄旭华开始更加勤奋的学习,常常不分昼夜地读书写字,终于,在收到国立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后,他坚定地走向了船舶系,开始了其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

毕业后,黄旭华进入到了上海的船舶工业管理局、上海招商局等地工作,其工作能力十分突出,甚至还被派去参加苏联援助我国的几艘船舰的仿制工作,这些工作经历也给予了黄旭华十分充足的经验。

在工作中他还和同事李世英走到了一起,两人志同道合,而李世英能力优秀,看人看事又拥有远见,也成为了黄旭华今后岁月中坚实的支柱。

1958年8月,黄旭华被召往北京参加一份十分重要的工作,直到到达北京之前,他都以为这只是一份简单的出差工作,出差结束之后他还想着回家一趟。

前不久他回了一趟家,看见了许久未见的家人,母亲临行前忍着泪让他多回家看看的场面至今仍印在他的心中,让黄旭华十分愧疚。

谁知道当他在北京落地之后,却发现事情并不他想象中的那般简单,他这才知道自己接到的任务竟是新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

核潜艇研制工作作为国家机密性工作,如果要答应的话必然就要面临着长时间的隐姓埋名,甚至不能与亲人见面的情况,这也是负责人在邀请黄旭华是否要参加这份工作前对其言明的。

并没有犹豫太久,黄旭华欣然同意了这份工作,在他心里,为复兴国家而工作是无法推卸的责任,而彼时中国核潜艇研制情况也确实不容乐观,这也是前文所提到的。

于是,长达三十年的“销声匿迹”状态就此拉开帷幕。

三、“对不起家人”

三十年可以改变很多东西,可以让核潜艇从无到有,也可以让一个家庭天翻地覆。

20世纪70年代,在黄旭华还在全心全意投身到核潜艇的研究事业中去时,他的父亲带着对儿子的埋怨与思念离开了人世,得知这个消息的黄旭华,悲痛欲绝。

然而即使是如此悲痛的情况下,在面对其他同事问他要不要回去奔丧的疑问时,他却摇摇头:“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影响研究的进程”。

为此,得知黄旭华就连父亲去世都不赶回来之后,黄旭华的亲戚们都纷纷骂其“不孝子”,这种误会,长达十几年才得以解开。

1987年,人在老家的黄母突然收到了一封信件,但信件不似寻常大小,反而像是装了什么图书一般,并且信封上也没有来信地址,这让黄母感到十诧异。

一打开,发现里面装着一本杂志,几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难道是寄错了?然而,就在杂志折角的一页被打开后,装在心底三十年的疑惑登时就烟消云散了。

只见上面用几个大字写着“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内容是介绍黄旭华这些年的隐忍、坚持到最后不计其数的贡献,看完整篇文章,一家人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撼,特别是黄母,早已经泪流满面。

她这才知道,自己的儿子不是“不孝”,而是在为国家做事,他是了不起的人,自己还在家里唉声叹气说他的不是。

同时,作为一个母亲,她又十分心疼儿子这么多年在外漂泊的艰辛,情绪纷纷涌上,她用了好久才将泪止住。

她将家中小辈聚集到一起,郑重其事地对他们说道:“三儿是了不起的人,要理解他做的事情。”

这份理解,黄旭华等了三十年。

后来,黄旭华趁着空闲时间回了一趟老家,看望了家人之后直奔父亲的墓碑,再次相见,父子两人已然是天人永隔,他跪在父亲的坟前失声痛哭,对于家人,他始终感觉到有亏欠。

自古忠孝难两全,黄旭华对这个说法的看法却是“对国家的忠就是最大的孝”。

黄旭华终其一生都在为了国家事业而奋斗,正是因为这批人的存在,中国在一步步在复兴的路上昂首前进着,伟大的科学家永远值得被铭记。

在那个艰难的岁月里,这一批批伟大的人离开了家乡,告别了妻儿,隐姓埋名地跑到不为人知的的地方干着科研。

这一干,就是几十年岁月匆匆而过,这一干就是青春年华不再,这一干就是有家不能回,妻离子别。

再多的话语都难形容他们的伟大。

当年去时是满怀热血的青年,归来后已是身心俱朽的老人。

这群有着坚定信仰的人,他们把一切献给了国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