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古镇位于云南昆明市南部,是古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距今已有千年历史。它是滇池船舶往来的重要渡口,也是通往滇南交通要道上发达的集市,明清时就有“小云南”之称。古镇分布着较多的古建筑、佛寺、阁楼、庙宇,俗称“六寺、七阁、八庙”,现有国家、省、市、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0余处,被评选为“云南十大名镇”之一,为全国特色旅游景观示范名镇。 官渡古镇历史悠久,在南诏大理国时期,就是滇池东北岸一大集镇和交通要冲。此“官渡”非三国时期的官渡之战地,它最早是滇池岸边一个名为“涡洞”的渔村古渡口,宋时官方在此建立城池并命名为“官渡”,也就是官家的渡口。 官渡古镇有建于唐代的土主庙、宋代的法定寺、元代的妙湛寺东塔和明代的孔子楼、金刚塔等,其中金刚塔被列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经过重建,如今的古镇已成为一座既有丰富历史遗存又有商业气息,充满人气的地方。 九转花街 九转花街是官渡古镇最为热闹的步行街。从地图上看,九转花街从西门开始,自西向东横穿官渡古镇,连接妙象街、古渡长街、状元街、金刚街,直到双塔和法定寺。 宽阔洁净的花街 花团锦簇围绕着各色商铺,是九转花街的最大特色。 百年翡翠坊 古渡钱庄 妙象民俗老街,体验遇见最美昆明活动。 云南围棋子简称云子,云子的白子微带翠绿,温润如玉,柔而不透,而黑子厚重,对着阳光或灯光时则呈现出悦目的半透明的碧绿色。 云子棋院。云子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琴、棋、书、画”四大瑰宝中重放异彩的“高原明珠”和“国宝”。 ![]() 云子是围棋爱好者的首选,也是国内国际围棋大赛的指定用棋,还曾作为“中国国礼”赠送给外国贵宾,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收到过精品云子。 ![]() 对弈云子 ![]() 缅甸商行。官渡古镇的优势是可以方便地与东南亚国家通商。 ![]() 东南亚风情馆 ![]() 东南亚商品馆 ![]() 九字方中医馆 ![]() 是一家集中医治病、养生和研究于一体的中医馆 ![]() 在古镇的一隅,挑一处美食小馆,喝一壶清茶,品一份佳肴,打发着闲适又惬意的午后时光。 ![]() 官渡美食:官渡粑粑 ![]() 官渡美食:豆花米线。 ![]() 官渡美食:樱桃肉烧玉兰、原盅鸡、青椒松茸…… ![]() 云南小粒咖啡、鲜花饼…… ![]() 特色小吃 古渡长街 昆明有句老话,千年古城看官渡。千年官渡看渡口。可惜今天的渡口只有模型可以观赏。 ![]() 昆明其实自古就是个水城。在昆明的许多地名里都带有水的意味,它在2200多年建城,人们依水而居,都生活滇池旁边,有30多条河流汇入滇池。 ![]() ![]() 千艘竞发之处自然有渡口,官渡这个地名于是因水而生。 ![]() 今天的昆明一些河流和滇池沿岸,都有古渡口和码头遗迹。 ![]() 随着历史更迭,水位渐退,陆路出现,商贾往来也另外取道,失去了渡口功能的官渡古镇渐渐沉默。 法定寺 法定寺,这座古寺初建于11世纪大理国时期。“寺为大理国土酋所建”。大理国皇帝姓段,掌权的相国姓高,而昆明就是高相国当年的封地,名为鄯阐城,这土酋二字必指高氏。高氏传至高智升时,在蜗洞(古官渡名)筑城郭,置府第,建佛寺,其中就有法定寺。 ![]() 现在的法定寺早已不是大理国的原建,据考证,大雄宝殿应建于清初,而山门则是近年新修的。 ![]() 法定寺坐落螺峰山顶,寺庙很小,有佛殿三进,与配殿构成前后两个院落。 ![]() 当然也有钟鼓楼。 ![]() 山门后是天王殿,天王殿内有一尊较小的石雕佛像,塑的是佛教“未来佛”弥勒。 ![]() 这尊弥勒菩萨,造型古朴,外形清秀,与一般的大肚弥勒风格迥异。石弥勒为民工施工取土时发掘而出,估计为宋大理时期建寺遗存,现为法定寺镇寺之宝。 ![]() 背后的韦陀横向持降魔杵,不知是否可以留住挂单? ![]() 大雄宝殿。几乎所有寺院的大雄宝殿都建在了最中心的位置,是为正殿。 ![]() 法定寺正殿的规模不大,为清代建筑,檐下饰“双风朝阳”透雕,四角粱出头皆刻成风鸟形状,造型生动,设色古朴。 状元街 不知道这条街叫状元街是有什么典故,但是这里是官渡古镇最著名的美食街。白天这里一般般,晚上则人声鼎沸。 ![]() 牌坊上书:酒吧美食夜市,说明状元街的特征。 ![]() 依稀可见:老挝冰淇淋。 ![]() 镇远银器 ![]() 夜市美食摊棚,远远看得见金刚塔。 金刚塔 金刚塔建于明天顺二年(1458年),是一个在方形高台基上建成的中大塔四角小塔的五塔建筑,突出对五佛的崇敬和供养。据说这是中国最古老的一座金刚塔,是古镇最著名的古迹。 ![]() 塔座呈方形,台基高4.7米,边长10.4米,东、西、南、北四道券门十字贯通,又称穿心塔。主塔高大雄伟居中,高16.05米,小塔仅5米。塔身状如喇嘛塔,两头粗,中间细,下半部有七圈莲瓣(称金刚圈)如台阶样层层收缩。塔四面开眼神光门(佛龛)。 ![]() 塔身之上有方形须弥式塔脖子。塔刹上有十三天相轮及伞盖、垂八铃铎和四天王。再上为石制圆光,四面有小铃铎。刹顶为宝瓶、宝珠。座台四角各立藏式瓶型小塔一座。 ![]() 金刚塔至今虽然仅有500多年,但却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1996年国务院将此塔列为全国重点文物加以保护。由于塔基土质松软下沉,现经科学施工,整塔向上抬升2.6米。 少林寺(妙湛寺) 少林寺原称妙湛寺,始建于元成宗元贞年间,是滇地区又一大寺,该寺气势恢宏,红墙璃瓦,金碧辉煌,不幸毁于大火。后经历代修葺,规模已不如前,仅存正殿、华严阁、玉皇阁及配殿、廊庑等建筑。正殿供奉释迦牟尼佛像。 ![]() 在原址原样修复的妙湛寺建筑群,基本恢复原初宏制。妙湛寺包括天王殿、罗汉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光明殿和妙德阁。古镇全部寺庙殿阁的塑像都是剑川能工巧匠用优质木材雕刻彩绘而成。 ![]() 少林寺匾的后面挂的,是正宗寺庙妙湛寺的牌匾,由昆明书法协会主席赵翼荣先生所题。原来,河南少林寺与昆明市官渡区政府在少林寺藏经阁签约,约定少林寺对昆明官渡四座古寺进行托管,期限30年。妙湛寺就是这样摇身一变,变成了少林寺。 ![]() 少林寺大雄宝殿 ![]() 少林寺前的双塔,一东一西,相距约15米,始建于元朝(1327-1335年间),西塔1833年毁于地震,1999年官渡区政府重建。双塔高17.4米,为十三层实心密檐塔。相传每隔60年秋分傍晚,日落月升之际,双塔交相辉映,与昆明市内的金马碧鸡两坊(后详)的金碧交辉相媲美。 ![]() 佛经中称“迦楼罗”以龙为食,故能伏水患,可以看出由于在宝象河边,妙湛寺双塔最初的功用是锁水所用,不过老百姓不知道梵文,他们给这类的塔统一起了个名字——金鸡塔。 ![]() 双塔中间是古戏台。戏台楹联曰:说戏唱文风风雨雨,观今察古岁岁年年。 ![]() 官渡广场 土主庙 土主庙建于唐代南诏时期,至今已有1200多年。《云南通志》载,土主庙“蒙氏城滇时建,滇人奉为土神,各村邑奉之,独在官渡者灵异”。故土主庙亦称大灵庙。 ![]() 土主庙大殿立于青石砌成的平台之上,大殿飞檐凌空,斗拱密匝,雕梁画栋。殿门浮雕镂雕虚实有致,雕技精致圆润,线条细密流畅。庙宇宏敞,古木苍苍,花团簇簇,庄严幽胜。 ![]() 土主庙供奉南诏三大保护神之一的摩诃迦罗大黑天神,香火历千年而不衰。可惜天色已晚,我们已经无缘进入庙中观赏。 ![]() 官渡广场 凌云阁 凌云阁又称锁水阁,矗立在古镇北头宝象河高高的北堤上。河堤柏林苍翠,霞光雾霭,久绕不散,充满祥瑞之气。烟缭凌云成为官渡八景之一。 ![]() 《凌云阁》中有记:“登斯楼夕阳满楼穿疏透阁,襄影蒙龙斜辉飘落玉宇” 。如今,凌云阁重新修葺,拔地撑天,登楼远眺,官渡古镇可收眼底。 ![]() 凌云阁前是广济桥,为单孔石拱桥。凌云阁初建于清康熙三十七年。据说由当时正准备投身科场的官渡名人王思训倡建,故有凌云之名,第二年王思训果然考中举人。 ![]() 宝象河畔新建的亭台楼阁。 ![]() 穿越官渡古镇,到达另一座大牌坊。 昆明金马碧鸡坊 金马碧鸡坊位于昆明市中心三市街与金碧路交汇处,高12米,宽18米,雕梁画栋精美绝伦,东坊临金马山而名为金马坊,西坊靠碧鸡山而名为碧鸡坊,是昆明的象征。金马碧鸡坊始建于明朝宣德年间,至今已有近四百年的历史。 ![]() 有关金马碧鸡的神话传说,最早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是汉代班固的《汉书》。据《汉书》记载:汉宣帝五凤三年,有方士盛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祭祀而致。于是汉宣帝封当时四川的著名文人王褒为谏议大夫,持节前往求之。由于诸蛮叛乱,道路闭塞不通,王褒并没有到达云南而只到了川西一带,写了一篇《碧鸡颂》进行遥祭。王褒企图凭借“汉德无疆”,写一篇祭文,就将金马碧鸡召唤到内陆去,最后一无所获,而王褒自己不久也病死在返回的路途中。 ![]() 金马碧鸡坊的神奇在于:当太阳将落,余辉从西边照射碧鸡坊,它的倒影投到东面街上;同时,月亮则刚从东方升起,银色的光芒照射金马坊,将它的倒影投到西边街面上。两个牌坊的影子渐移渐近,最后互相交接。这就是60年才会出现一次的“金碧交辉”的奇观。相传,清道光年间,这个奇观曾经出现过一次。 ![]() 由于地球、月亮、太阳运转的角度关系,这样的景60年才能出现一次。金马碧鸡坊的设计体现了古代云南人对数学、天文学和建筑学方面的造诣。 ![]() 明末担当和尚曾赋诗曰:一关在东一关西,不见金马见碧鸡。相思面对三十里,碧鸡啼时金马嘶。 昆明老街 昆明老街光华街,东起正义路,西至五一路,全长435米。它与钱王街、文庙直街、甬道街和文明街等交叉,构成了昆明城中仅存的具有昆明古朴风貌的老街。在今天的光华街上,可以吃到口味正宗的小锅米线,可以淘到光怪陆离的云南古玩,可以找到历经百年的药铺。光华街用斑驳古朴的胸襟包容着昆明的古今。 ![]() 昆明老街的地标建筑是这座药铺——福林堂,堂前赫然树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石碑。福林堂始创于清朝咸丰丁巳年,距今已有百余年历史,是云南现存最古老的药店。 ![]() 福林堂的创始人李玉卿效法三国董奉,为穷苦百姓治病不收诊费,因“福泽杏林”的美誉故名“福林堂”。 ![]() 昆明老街的历史可追溯到大理国时代。历经元、明、清、民国、新中国建立到如今。现今尚存的昆明老街的格局,就是从清代康熙年间云贵总督在此建署而逐步开始形成的,昆明老街的建筑主要反映了民国时期的历史风貌。 ![]() 昆明老街的建筑群落中,最古老的有近900年历史,这些建筑承载着这座城市太多的记忆与故事,同时又承载了当代人太多的童年欢乐和当下的生活趣味。 ![]() ![]() 久违的中国梧桐树,树上已经挂果。 ![]() 建新园是昆明老字号餐馆,汤鸡米线和脆旺米线被国家贸易部授予中国名点称号。 ![]() 建新园的过桥米线是来昆明必吃的小吃,烫米线的海碗好大好大。 ![]() 志晖园作为老字号云南味道,创始自曲靖而起,再到昆明传承滇东美食文化,为“非遗传承保护”品牌店。 ![]() CCTV拍摄点,百年老店——留焕。 ![]() 还是100多年前的老味道。 ![]() ![]() 光华街中段的胜利堂,旧址是明代黔国公沐氏府邸。最初作为“志公堂”使用,随后改为“中山纪念堂”,1946年落成时确定为“抗战胜利纪念堂”。 ![]() 文庙直街103号院内,始建于民国时期,二进三院的王炽故居保存完好。同晚清其他昆明“一颗印”民居一样,该建筑的结构为硬山瓦顶,简单朴素,规模适中。 ![]() 王炽作为一代“钱王”,曾被英国《泰晤士报》排为世界第四富豪,他却富而不奢,不用钱财来自我享受,而是富而行仁,把钱财用于国家及百姓。 ![]() 位于甬道街的聂耳故居,是伟大人民音乐家聂耳的诞生之地。公元1902年,聂耳的父亲到昆明行医,租住甬道街,住楼共有两层,土木结构房三间。 ![]() 聂耳奠定自己的音乐基础,最重要的成长与学习的18年,都在此度过,最终写出了名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 钱王街小银柜巷的马家大院,始建于1923年。马家弟兄三人,皆是将级军官,故有“一门三将,三迤之家”之称。 ![]() 马家大院的建筑集木雕、石刻等工艺为一体,雕梁画栋,工艺精湛,是典型的“三坊一照壁”白族民居经典建筑。 ![]() 貌似广东的骑楼走廊。 ![]() 从昆明老街可以直接抵达金马碧鸡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