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古诗词诵读《虞美人》要点及练习(含答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2023-08-09 | 阅:  转:  |  分享 
  
《虞美人》要点及练习[要点]1、掌握本文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手法。2.背诵全词。3.掌握本词比喻的用法。这是一首抒情词。在这首词中作者追怀故
国,怀念往昔,抒发埋藏在心底的亡国的伤痛、哀怨以及绝望。作者采用了自问自答的形式,“何时了”,“知多少”、“应犹在”与“问君能有几
多愁”等口语化的疑问句,既展示了词人现实中被囚禁的处境,又与词人悔恨、屈辱、痛惜的感情保持一致。全用白描手法,直抒胸臆,这正是感情
达到复至时的自然抒写。作者所有的情感的波动都是由眼前的景致引起的,而最后的落足点在于“愁”的抒发。全篇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春花
”、“秋月”、“小楼”、“东风”都是具有典型性的景致,它们跨越时间而存在,因此包含着作者的过去与现在,所以一经提起便勾起了无限的身
世之感。这是景中含情。而“雕栏玉砌”是想像中的存在,它属于过去,词人将它通过自己的联想拉到了眼前,使其与“小楼”、“朱颜改”形成对
比,表达了江山易主的感叹与悲哀。这是借景抒情。最后一句,作者用了高度夸张而又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愁情形象化,具体化,不仅写出了愁苦
的广和深,更写出了愁苦的无穷无尽。另外,这两句喻中有景,以景寄情,创造出了阔大悠远的艺术境界。【课后练习】单项选择1、李煜是五代时
期哪个国家最后的君主()A. 后梁 B. 后晋 C. 后汉D.南唐2、词最早产生于()A. 唐代 B. 五代
C. 北宋 D. 南宋3、《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的作者是()A. 白居易B. 李煜 C. 柳永 D. 李清照
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一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是()A. 比喻 B. 夸张C. 对比 D. 对偶二、多项选择1、《虞美
人》中,借以表达“物是人非”情感的事物有()A、春花秋月 B、小楼C、雕栏玉砌 D、朱颜 E、一江春水2、《虞美人》所运用的抒
情方法有()A、借写景抒情 B、借叙事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典故抒情 E、借夸张抒情3、《虞美人》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有()A、
比喻 B、比拟 C、借代 D、设问 E、反诘4、“春花秋月何时了”一句中表达的情感有()A、美景不常B、留恋时光 C、
不堪忍受囚禁之苦 D、生不如死的痛苦 E、热爱生命三、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春风又降临
人间)(南唐故土)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这里借指南唐宫殿)(自己原本红润的脸色已经变得
憔悴不堪)四、简答题1、“春花秋月何时了”的深层含义是什么?答: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因忍受不了亡国与囚居之苦而切望生命早日结束的绝望之
情。2、“小楼昨夜又东风”有怎样的寓意?答:又一度春风唤起他的故国之思、亡国之痛,他在漫漫期的囚居生活中备受欲生不忍、欲死不得的煎
熬和痛苦。五、阅读下列语段,回答问题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1、“春花秋月何时了”寄寓了词人怎样的感情?答:故国之思、亡国之痛、现实中生不如死的悲哀。2
、理解、分析词中的借景抒情句,说明其表达效果。答:这首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所有景物的描写、都带有感情色彩。如“春花秋月”、“小楼
东风”,本来都是美好的景物,但这些美好的景物在作者的眼中却构成了反面的刺激,使他想起故国美好的时日,因而这些景物给人的感觉不是愉悦
,而是无可奈何的感伤。3、“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好在哪里?答:词人用了高度夸张而又贴切的比喻,把抽象的愁情形
象化。具体化,写出了愁苦的写出了愁苦的无穷无尽。词人的故国是长江之畔的金陵,以江水喻愁,更自然而艺术地表达了词人对故国的思念。4、“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有何寓意?答:暗寓着物是人非的感叹。
献花(0)
+1
(本文系好知识分享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