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鳜鱼苗种驯化成功率低、放不住苗?我说说,您听听,是不是这么回事

 所有鱼 2023-08-09 发布于山东

近期鳜鱼养殖常见问题——病害频发

01
苗种驯化成功率低

一、大家都知道鳜鱼养殖的苗种驯化成功率极低,说是驯的好有7成,但实际上真正能达到6、7成的太少了,能到1-2-3成就很不错了,驯化成功率低还带有苗种病毒,它天生携带病毒。

二、寄生虫频发车轮虫、指环虫继发细菌感染)所以养殖朋友在拿苗的时候千万不要贪便宜,如果拿了带的虫的苗一直到卖鱼虫都处理不掉,并且抗病性弱,是不好养的。一出生就有病,是不行的。所以拿苗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脱黏这个事也不能忽视,尤其是无磷鱼,体表的粘液决定这条鱼抗病力的强和弱是非常关键的,黏液丰富,烂身问题不是说一点没有,肯定会少很多,黏液是可以抗菌抗虫的,而且鱼和鱼之间抢料摩擦也会小点。

四、频繁应激,天气不稳定频繁应激导致水质指标波动大承受不住,不像成鱼抗性强,小苗容易受刺激。另外消杀太多,尤其是小苗不建频繁的消杀,频繁消杀会直接不吃料,小苗太娇贵,建议用刺激性小的。

五、有机质多导致鳃呼吸的问题,鳃水肿等,环境不稳定,溶氧充足吃料好,不充足不会吃,小苗加料困难,可以加诱食的丁酸梭菌,甜菜碱等引诱吃食。

六、抗生素用的太频繁,苗期就用抗生素,导致肝脏发白,肠道炎症,严重脱黏肝受损,不爱吃料,那么鱼后期会长的很慢,发生畸形的概率大大提升。

七、苗种检测少,大部分只检测一次,建议是苗种检测2次到3次,放苗3-5天检一次,如果有条件的半个月再去检一次,做到心中有数。

八、寄生虫是定时炸弹,会导致细菌、病毒的爆发,建议在苗上减少杀虫,苗期成鱼都减少杀虫次数,乐畅就可以,植物性驱虫的可以用,青蒿等都可以的,对鱼的刺激没有那么大,并且鱼体表不要脱黏,防住虫。

02
稳水(菌、藻、肥)

一、如何稳水非常重要,在前一期中也讲过,水的稳定是由什么决定的,是由水体中的菌、藻决定的,池塘中多补充菌、藻让营养类物种有续的存活下去,而且要保证水体中有益藻有益菌的多样化,不能只用单一的。

二、最好是稳定水波动不大,有害藻不占绝对优势就可以了,单一是容易倒的,乳酸菌、光合、芽孢有益菌可以是多样性的,抑菌效果是最好的,水和底是互相的,底不好水想好是不可能的,勤改底,以生物为主,化学为辅

三、菌藻都需要营养,微量元素也不能少,我们的华水安就是一款水质修复剂,不仅仅简单解毒,主要是将菌藻维持一定的活力,老化了给他补充营养,激活池塘老化藻类,稳定水色

四、防应激—更多是为了池塘里的菌和藻,怕的就是突然倒澡导致鱼虾受刺激,除了泼vc给菌和藻补充营养,需要补微量元素,变天前后泼洒华水安和碳肥,发酵碳源是最好的。鱼塘可以维护正常水色。如果是变天之后泼个人认为效果会大大折扣,一定是提前泼。雨后在泼成本高吗?雨前雨后各泼一次成本不高,可以保住大部分菌和藻,不用再去解毒。而雨后泼成本会高,需要把死藻捞出来重新改底——重新在培菌培藻——下藻种——下肥,一系列成本很高,所以我们保证让菌藻多活一段时间是最省成本的,

五、假肥:水色大部分时候是可以反应池塘的澡相,有时看起来挺漂亮绿幽幽的,但是一检测没有藻肥,重新下藻种。水好藻就好。所以说菌藻肥是互通的,也是一个循环,水质指标只是参考,吃料好逐步过度,缓慢加东西不要强求,非要把水搞成硅藻水是不行的。

六、稳才是核心,无论菌藻还是鱼稳定是最大的核心,就是不要大幅度波动,亚盐都红了一下给降下来是不行的,一点都没有了忽然水体系统或 器官就紊乱了,稳定微调才是核心,稳定就是好水



鱼类养殖交流及病害防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