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潮祖:此方可治一切中湿自汗

 问道学者 2023-08-09 发表于湖北

图片

除湿汤(《是斋百一选方》)
组成:半夏15g,川朴15g,苍术15g,藿香叶10g,陈皮10g,茯苓10g,甘草3g,白术12g,制附子15g。
用法:附子先煮1小时,余药后下,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主治:一切中湿自汗,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阳虚自汗,呼吸少气。
证析:津液失调,阻于体表,一般多因腠理凝闭而呈肢体酸软重痛,甚至浮肿。此证恰好相反,是湿滞腠理引起开合失常,津液外泄而呈自汗腠理空疏,表卫不固,以致淅淅恶风,翕翕发热,久则阳随汗泄,呈为阳虚少气。
此证很像营卫不和的桂枝汤证,如何鉴别?可从舌体舌苔辨之。桂枝汤证舌体不胖,舌苔不腻。若见舌体淡胖,舌苔白滑,即属伤湿自汗。此证也很像补中益气汤证,若欲鉴别,亦当从舌体和舌苔辨之。
病机:脾肾阳虚,湿浊阻滞。
治法:温阳除湿法。
方义:自汗是因湿滞引起表卫不固,根据治病求本原则,应当除湿;偏于阳虚,应当温阳除湿,才与病机吻合。方用苍术、半夏辛温燥湿,输转脾津;陈皮、厚朴芳香化湿,疏畅气机,使脾胃升降正常则三焦津气自调。用藿香宣肺气以通腠理,复肺卫开合之常;白术健脾输津,复脾胃输转之旧;附子温下焦阳气,复肾命气化之职;茯苓淡渗利水,祛三焦已停之湿,四药调理肺脾肾三脏功能,通调三焦水道,使功能恢复,津行无碍,自无湿滞之忧。白术、附子、甘草同用,有祛除表湿,温阳益气之功,又为表卫阳虚的自汗而设。
此方结构反映了四个特点:①除湿侧重调理中焦,兼顾上下,以燥湿芳化为主,宣上温下为辅;②自汗宜固,用宣发的藿香,体现通因通用的治疗原则;③用除湿的白术、附子、半夏、茯苓和调气的陈皮、厚朴,是津气并调法;④有调气行津的藿香、厚朴、陈皮、茯苓,补气健脾的白术、甘草,温阳化气的附子,体现了泻中有补、补中寓温的配伍形式,用于寒湿,能呈温阳除湿功效。
应用:
1. 此方治疗自汗、恶风,与真武汤治疗阳虚自汗同理,须由湿滞引起,才能获效。故以舌体淡胖,舌苔滑腻为其用方指征。
2. 此方以燥湿芳化为主,兼调上下,不仅湿滞兼见自汗恶风可用,因湿浊阻滞,升降失调引起的呕吐、泄泻,肢体疼痛等证,投此亦可获效。
3. 此方即二陈汤加白术、附子等药而成,既可调理脾肾,又可降气行津,用于脾肾阳虚,水泛高原的咳嗽气喘,亦有效果,加入干姜、细辛,效果更佳。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