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铁树斜街:梅兰芳和谭鑫培故居

 胡同里的溜达 2023-08-09 发布于北京

铁树斜街与韩家胡同的西口与相接,同杨梅竹斜街,樱桃斜街一样,都是元大都建成初期,乡亲们往来于新城(元大都)和旧城(金中都)之间走出来的斜街。相传清朝年间街上有一家李姓的卖铁锅的铺子,胡同就以“李铁锅斜街”冠了名,后来乡亲们顺嘴叫成了“李铁拐斜街”。1965年将周边的升官巷、棚铺夹道并入,改名为铁树斜街。

铁树斜街的南侧就是八大胡同,这条街也是民居,商铺和八大胡同的分界线。早年间的铁树斜街也是一条集会馆,寺庙,酒楼饭庄,浴室茶馆于一身繁华热闹的街道。

当年铁树斜街里有广东肇庆会馆、延定会馆、山西襄陵会馆,此外远东饭店,三义客栈,留香大饭店。同和轩、同益轩等清真饭庄也都在这条街上。如今只有街西口的远东饭店还在。55号曾是北京城第一家女子浴所“润身女浴所”,据说是当时八大胡同清吟小班里一名金姓的女子于光绪33年(1907)年所开,除了胡同里的姐妹,公馆里的太太小姐们也来光顾,连洗浴带出售化妆品,生意做得十分兴隆。如今这里改成了一家旅店。

铁树斜街59号北京继电器厂旧址,如今是“中国邮政未来邮局”。未来邮局是中国邮政于2010年10月10日启动的,为每个想给10年后的亲朋好友写信,祝福的人提供邮递服务。您也可以和十年以后的自己做个期待中的约定。

铁树斜街93号院是一家民间创办免费参观的“非遗博物馆”,除了非遗展示,每年立春与小年期间会请来周围老艺人举行胡同庙会。不仅有吹糖人儿,粘棉花糖、写福字、画兔爷、剪窗花等“老玩意,还会邀请内联升,瑞蚨祥,张一元的师傅现场演示,给这家在胡同深处的四合院原里传承老北京文化的博物馆点赞。

铁树斜街101号是梅兰芳(1894-1961)家的祖居,梅兰芳的祖父,《同光十三绝》之一的梅巧玲,梅兰芳的伯父“胡琴圣手”梅雨田都居住在此。光绪二十年(1894)农历九月十四,梅兰芳就出生在这个院子的东厢房里。祖父梅巧玲去世后,梅兰芳的一家生活也陷入困境。梅兰芳6岁那年,家里变卖了这处祖居,梅兰芳也随母亲搬到了百顺胡同。梅兰芳一生在北京先后有八处居所,除了铁树斜街101号,百顺胡同,其他的几处分别在北芦草园胡同9号、鞭子巷头条(锦绣头条)、鞭子巷三条26号(锦绣三条,如今的天坛派出所)、青云胡同29号、无量大人胡同24号(现红星胡同61号)、 护国寺街9号。此外还在西旧帘子胡同29号买了一所院子做存放文物之用。无量大人胡同24号是梅兰芳众多故居中最有纪念意义的一处。这一时期值是梅兰芳艺术成就的高光时刻,他和齐如山,杨小楼合作的《霸王别姬》就是在这段时间上演的。美国前总统威尔逊的夫人,泰戈尔都曾是这里的客人,院中的“缀玉轩”也时常汇聚着里京城各界的大师,名流,成为京城一处顶级的艺术沙龙。1961年8月,梅兰芳在护国寺9号病故。如今除了铁树斜街,锦绣三条和护国寺的三处院子,其余都不在了。

与铁树斜街相接的大外廊营1号是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的创始人谭鑫培(1847-1917)的故居。谭先生当年的艺名叫“小叫天”,红遍大江南北。那当儿,北京城内的一品大员年薪是150两白银,谭先生一出戏的收入就是50两。当年有位京剧演员张英杰以谭鑫培为励志榜样,给自己取了个艺名“盖叫天”,奋发努力,最终获得了梨园界“江南活武松”的称号。谭先生不光在京剧舞台上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也是中国电影的开山鼻祖,中国第一部黑白无声电影《定军山》就是1905年谭先生在前门丰泰照相馆拍摄的。

1917年5月10日谭鑫培病逝于大外郎营1号寓所,享年71岁,葬于戒台寺栗园庄墓地。谭先生的后人从谭小培,谭富英,谭元寿(《沙家浜》里郭建光的扮演者),谭孝曾,直到如今北京京剧院主演,谭派老生谭正岩,已经是谭门第七代嫡传了,谭家称得上是梨园界的百年老店。

走了大半个北京城的胡同,在谭鑫培故居的东墙上,看到了难得一见,保留尚好的拴马桩。

下期预告:

樱桃斜街:南城的“龙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