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错觉这个说法是因为错觉产生的基础是我们对世界的假设(如知觉恒常性假设),导致了“无意识推理”。认知错觉一般模糊包括错觉、扭曲错觉、悖论错觉或虚构错觉。 月亮错觉(Moon illusion):大家都应该体验过,在低空的月亮感觉比在高空时要大很多。 庞佐错觉(Ponzo illusion):下图中上面的黄线看起来更长,因为我们根据线性透视将上面的线解释为距离更远,所以我们认为它更长。它的基础是我们的视距离假设。
艾姆斯房间错觉:几乎每个科技馆都有安排一个艾姆斯房间来让小朋友们开心。 ![]() 相比之下,艾姆斯梯形窗错觉则不那么常见。 谢泼德的桌子错觉(Shepard’s desk illusion):垂直的桌面看起来比水平的细长,但其实大小和形状相同。通常会造成20-25%的长度误算。 ![]() 吴嘉文根据谢泼德的桌子错觉改造了一个可爱的“揭秘时钟”。 ![]() 模棱两可图像:通过图形相似性和视觉系统的解释来产生歧义的视觉形式。它们诱发多稳态感知。著名代表作如《鸭兔图》(rabbit–duck illusion),认知一旦形成,叠加另一个特征,造成大脑的误判。达利的绘画大量利用这些花招。 ![]() Gustave Verbeek的漫画系列《Muffaroo 老人和 Lovekins 小夫人的颠倒》,1903 -1905 ![]() 查尔斯·艾伦·吉尔伯特(Charles Allan Gilbert,1873 - 1929 )是美国著名的插画家。他一系列骷髅与美女的双重图像作品而广为人知,其中最著名的是《一切都是虚荣》。他也是动画艺术的早期贡献者,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队的迷彩设计师。 朱塞佩·阿尔钦博尔多(Giuseppe Arcimboldo)是 16 世纪的一位意大利画家,他画完全由物体制成的肖像头像而闻名。人们对这些肖像有不同的解释。一种解释是,这些肖像是一部有趣的奇幻作品,着眼于单个物体和整体图像的奇怪双重图像。另一种解释认为它们是寓言式的,与哈布斯堡帝国和 16世纪 的科学有关,这里的物体都是复杂的符号,与当时的文本和陈述相互作用。第三种解释是,这些肖像代表了一种新的人类视野。 他也做“双向图”,把这张画倒转过来,这幅画会从一碗蔬菜变成一个男人。 奈克方块(Necker cube):互相镶嵌的方块时而看上去凸起时而下凹。由瑞士晶体学家路易斯·艾伯特·奈克在其1832年发表的论文中首次提出。其实古罗马几何马赛克就有类似的视错觉。 ![]() 同样的原理产生了施罗德楼梯(Schroeder stairs),埃舍尔的名画的基本原理,发表于1858年。 ![]() ![]() ![]() 杰克·鲍尔斯,《3D 涂鸦》,2019 双向图(Ambigram):这个词是由美国认知科学家侯世达创造的,他就是《哥德尔、埃舍尔、巴赫》一书的作者。有时候双向图特指书法设计,跳转之后构成以一种字体,其基础也是模糊图形。 回文:回文是一个句子或一串数字,倒着读正着读结果一样。以回文形式创作文学作品是一种限制性写作的例子。中国也有这种东西。 ![]() 还有,魔鬼音叉、谢泼德大象Shepard elephant等。
下面,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几乎被埋没的天才,奥斯卡·鲁特斯瓦德(Oscar Reutersvärd)。他是瑞典平面艺术家。据说他小时候患有阅读障碍,难以估计物体的距离和大小,于是他的家人鼓励他呆在家里画画。1934年,他在18岁的时候创造了“不可能三角形”,但没人知道。三角形起初看起来像一个简单的几何形状。然而,当眼睛试图跟随它的轮廓时,三角形突然变成了一种令人眼花缭乱的体验——因为它的底部链接破坏了大脑对物理定律的直觉知识。自最初的创作以来,他继续开发了 2,500 多个不可能的数字。在他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他可以以二维形式绘制,但不能以三维形式存在的形式。他在 1937 年设计了不可能的楼梯,比彭罗斯在《不可能的物体:一种特殊类型的视觉错觉》一文中发表的形状早了很多年.。
1954 年在阿姆斯特丹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罗杰·彭罗斯听了一场埃舍尔的讲座,更加专注于研究不可能图形,也搞出了“不可能三角形”和“不可能的楼梯”。1958 年出版后,彭罗斯将自己的论文副本寄给了埃舍尔表示敬意。埃舍尔被无尽的楼梯迷住了,他在 1960 年 4 月给彭罗斯写了一封信: “几个月前,我的一个朋友给我发了一份您的文章的复印件……您的图3和图 4,“连续飞行的步骤”,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我对它们最近的想法非常着迷启发我创作了一张新照片,我想把它寄给您,以表达我的敬意。如果您发表了关于不可能的物体或相关主题的其他文章,或者您知道任何此类文章,如果您能向我发送更多详细信息,我将不胜感激”。 埃舍尔随后将彭罗斯的设计嵌入到他的作品《瀑布》中。 直到1984 年,罗杰·彭罗斯才发现奥斯卡·鲁特斯瓦德更早地发明了三角形和楼梯。1991 年在斯德哥尔摩举办了一场关于他的回顾展,展出了大约 150 件较小的雕塑。他还设计了一些迷宫。他还发展成为一名艺术理论家,从 1953 年起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任教,并于 1964 年至 1981 年间在隆德大学担任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教授。 在整个1960 年代,奥斯卡·鲁特斯瓦德给埃舍尔写了几封信,表达他对他的作品的钦佩,但这位荷兰艺术家没有回应。 ![]()
奥斯卡·鲁特斯瓦德(Oscar Reutersvärd)《日本透视》,彩色石版画 除了埃舍尔,有另一位荷兰艺术家的作品与奥斯卡·鲁特斯瓦德的作品有相似之处:艺术家兼数学家 Rinus Roelofs。他也一直在寻找具有数学方面的新形状。Roelofs 与埃舍尔和鲁特斯瓦德之间的最大区别在于,Roelofs 的形状看似不可能,但实际上并非如此。他在计算机上绘制它们,然后以 3D 的形式实际创建它们。
澳大利亚艺术家迈克尔·柴郡(Michael Cheshire)经常使用最早和最具体的材料之一:木材,将几何学变成不可能的艺术。 ![]() ![]() 视觉陷阱(Trompe-l'œil):是一种作画技巧,使二维的画给人以极度真实的三维空间的感觉。这名词起源于巴洛克时期,但此技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即广泛地被画家应用。画家们在矮拱顶上绘制视觉陷阱壁画,造成纵深感觉。静物画中也搞视觉陷阱小花招。画上一只小苍蝇,这似乎受到了古希腊画家比赛等故事的影响。
此后视觉陷阱的技术逐渐普及开来,大量出现在户外壁画上。在阿尔卑斯地区开始被叫做Trompe-l'œil,幻觉建筑。其实这个办法早在古罗马庞贝壁画的中就已经出现。就像魔术师到异国宫廷表演幻术,欧洲画家来到清朝皇帝面前耍宝,皇帝自然感到新奇,于是出现了北京故宫倦勤斋通景画中的光影戏法。 今天这类视觉陷阱广泛用于街头艺术,尤其是其中的路面艺术(chalk pavement art)中。粉笔画家们在地上画出大坑、大裂纹,从洞口探头出来的怪物,永远能引发喝彩和拍照,博得赏钱。 不要瞧不起这些卖艺者。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天顶画其实也是视觉陷阱,只不过他卖艺给教皇一个人看。那时候这种能力还稀缺,只能高端定制。 《Portrait of a Carthusian》,彼得鲁斯·克里斯蒂于1446年绘画。留意低端的苍蝇。 视错觉也导致了反重力山(gravity hill)的出现,反重力山也被称为磁山或神秘山,是因为周围的地形格局产生的错觉,使得轻微的下坡坡度似乎是一个上坡。因此,一辆没有挂档的汽车似乎在克服重力上坡。世界上有数百个公认的重力山。这种错觉类似于艾姆斯房间,其中的物体也可以看起来像反重力一样滚动。
强制透视:强制透视是指在特定视点看到的特定图形,法国摄影家乔治·鲁塞的单一视点置景摄影,就是这种强制透视,我的《纹身·不》之类作品,也依赖强制透视。这个办法用在装置作品中的案例很多。流行文化中,大家来到比萨斜塔下面摆出动手去扶Pose,也是在利用强制透视。
南非艺术家Jonty Hurwitz被认为是创造反射(镜子)雕塑的先驱。在威特沃特斯兰德大学获得电气工程专业的教育,并在开普敦大学担任遥感小组的全职研究员。他的作品大量计算和预测我们的大脑解释我们接收到的空间信息的独特方式,从数学工具开始,每件艺术品都要经过数月的准备,直到找到计算公式的正确表现和体现。变形的图像在圆柱形镜子里呈现为写实图像。
反向透视(Reverspective):反向透视与“空心面具”错觉密切相关,但深度反转更引人注目,因为面部感知比深度反转的知识“更强”。
伦敦艺术家帕特里克·休斯 (Patrick Hughes) 成功地使用反向透视法创造了奇怪的感觉。当观众接近并观看这幅画时,图像似乎会根据视角移动。当我们移动时,运动视差会导致相对于远处的物体来说近处的物体移动更大。我们对于物体的位置的判断是从它们的视差推导出来的。这种效果是以精确角度切割和组装的凸起表面上绘画来实现的。于是当深度反转时,运动也会反转。画中你看起来向消失点后退的区域,实际上是突出的。
警告:帕特里克·休斯申请了专利,到处起诉模仿者。 光栅印刷(Raster printing):1896 年 5 月,奥古斯特·伯蒂埃 (Auguste Berthier) 在法国科学杂志《宇宙》(Le Cosmos) 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最早提出了使用线栅作为视差屏障来生成立体图的可能性。随之,1906年之后,“魔术移动图片”明信片开始畅销。最终变成我们小时候玩过的一种带着动画效果的尺子。 叫做柱状凸透镜印刷术,利用立体光栅对光线的遮挡和折射,配合人的双眼视差形成立体感。从不同角度观看图像时能够改变。
梯形板(Tabula scalata):是带有两个图像的图片,它们在瓦楞纸板的不同侧面分成条状。每个图像都可以从某个角度正确查看。大多数tabula scalata 都有垂直线的图像,所以当走过它时,图片似乎从一个图像变成另一个图像。 法国Minim数学家和画家让·弗朗索瓦·尼塞隆( Jean François Niceron)在他 1638 年的开创性著作《透视库里厄斯》中描述了这项技术,该书以水平版本的梯形板和镜子展示了隐藏在棱镜顶部的图像。
作业:选择本节所谈及的认知错觉现象,为其中某个视错觉现象编撰一个虚构故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