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融学基础-86 第13章 金融监管(6)监管的方法

 巨蟹座思考者 2023-08-09 发布于北京

金融监管的方法


金融风险大多发生在金融机构经营活动过程中,经营过程监管是金融监管的常规内容,以便更好地实现监控目标。业务运营监管的实现途径有非现场监管和现场监管两种。
非现场监管时,监管机构无需派人员进入金融机构,而是根据预先设定的渠道获取金融机构经营的信息,通过规范的评价分析技术来判断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具体来说,非现场监管首先检查金融机构是否合规(合规性检查),通过对金融机构财务报表等资料的分析,检查各项指标,包括资本充率、资本金、资产负债率等,是否符合监管政策规定。如若达不到规定要求,监管部门将提出改善办法、增加现场检查或更换管理层等措施。如果金融机构达到合规要求,则就要对其进行风险性检查。通过对资料数据等有关消息进行对比分析、趋势分析或者计量模型分析,评估金融机构的风险状况,预测金融机构发展趋势,查找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资产质量分析、资本充足性分析、流动性分析、市场风险分析、盈亏分析等方面着手。

资产质量
资产质量是指特定资产在企业系统中发挥作用的质量,具体表现为变现质量、被利用质量、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以及为企业发展目标做出贡献的质量等方面,同一种资产在不同的公司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资产质量。
资本充足率是指资本总额与加权风险资产总额的比例,反映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之前,该银行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因此是度量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的有效指标。
流动性的直接含义是指企业资产变现速度或变现能力,流动比率是指企业流动资产或营运资金数额在总资产中所占比重的大小。
市场风险是指未来市场价格的不确定性对企业实现既定目标的影响。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金融资产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这些市场因素可能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也可能是通过其竞争者、供应商或者消费者间接对企业产生影响。

现场检查,又称金融稽核检查,是指金融监管部门指派专人或专门小组,进入被监管金融机构实地检查。现场检查对业务报表、资料中暴露出的迹象、问题进行专项重点检查,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采取必要的措施督促其纠正;对金融机构经营状况,包括资产质量、贷款风险、经营管理水平和日常业务操作等进行定期全面检查。
根据检查的目的、范围和重点,现场检查分为常规全面检查和专项检查。
常规性全面检查是金融监管机构定期对金融机构进行的一种监管手段,旨在全面了解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风险管理水平和合规性情况。该检查通常由监管机构的内部专业团队组成,具有一定的授权和执行力。全面检查要涵盖被检查机构的各项业务及风险,以及管理内控的各个领域,对金融机构的总体经营和风险状况做出判断。全面检查成本比较高,但是能够更全面的对金融机构运营状况做出评估。
由于全面现场检查的成本太高,对于比较大型的企业往往难以实现,如果对金融机构有一定的了解,就可以只针对一项或几项容易出现问题的业务进行检查,这种方式是专项检查。金融监管的专项检查是在常规性全面检查之外,针对某些特定问题或具体领域的检查。这种检查通常是根据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政策目标或市场风险情况而进行的,旨在加强对特定领域的监管和风险防控,具有较大的针对性和目的性。
对金融机构的常规性全面检查至少一年或一年半进行一次。对关注的高风险或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的检查频率要更高。现场稽核检查的频率一般视银行机构的经营状况而定。如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对经营正常的一般商业银行,符合以下三个条件者,即:上次检查情况较好,上次检查至今未发现不良现象,主要管理人员没有变动,可一年进行一次检查。新开立的银行通常头三年中每年对其进行一次检查。被认为有问题的商业银行最好半年要进行一次检查。
对于发生重大事件而难以为继的金融机构,退出是一个选择,但金融机构的退出不简单,需要监管。市场退出监管是指监管部门对金融机构退出、破产倒闭或者合并变更等的管理。金融机构退出市场,意味着其已经停止经营金融业务,依法处理其债权债务,分配剩余财产,注销工商登记,作为金融机构的法人资格不再存在。
如果金融机构因为分立、合并或者出现公司章程规定的事情而需要解散,并因而退出市场,这样的退出是金融机构的主动退出。如果由于法定的缘由,如法院宣布破产或因严重违规、资不抵债等原因而遭关闭,中央银行将金融机构依法关闭,取消其经营金融业务的资格,以致其退出金融系统,这样的称为被动退出。被动退出监管主要审视支付存款本金和利息的债务清偿额等方面。被动退出的表现形式为接管、收购、分立或合并、解散、吊销经营许可证和破产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