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书法“宋四家”分别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此四人也合称为“苏黄米蔡”。其实关于蔡襄的“宋四家”席位,一直是有争议的。 这也确实存在疑点,比如为什么蔡襄是年代最早的一个,名字排在最后?“苏黄米”三人的书法都非常有个性,是宋代“尚意”书风的典型代表,只有蔡襄的书法貌似平平无奇。 关于这个席位的争论一直还有另外一种说法,那就是“宋四家”中的“蔡”原本指的是蔡京,因为蔡京人品不行才被踢出了“宋四家”。 这种说法并非完全没有道理。《水浒传》中对蔡京的书法也有披露,在历史上,真实的蔡京确实是一个妙手书生。 纵然是狂傲如米芾,在被问到当代谁的书法最好时,也毫不掩饰地说是蔡京。《四库全书》中也有关于蔡京书法的记载:“宋人之书,终于蔡京、蔡卞、米芾,殆即三人所定与欠。” 除了史料记载,就是墨迹实证了。蔡京流传在世的书法作品并不多,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当中,有一件《雪江归棹图跋卷》,是蔡京写在宋徽宗《雪江归棹图》上的跋文,这件作品必然是真迹。 令人惊异的是,这件行书《雪江归棹图跋卷》当中的字迹当真绝妙动人,没有一丝一毫的奸臣气。 这件作品法度严谨,用笔豪健,字势跌宕错落,带有欹侧之势,用宋人的话说叫“严而不拘,逸而不外规矩……行书如贵胄公子,意气赫奕,光彩射人”。 关于蔡京书法的意义启功先生早就有过论述。在北宋书坛,欧阳修、蔡襄等人的书法为一宗,有继承而少创新;苏轼、黄庭坚为一宗,自出新意而又不违法度。 蔡京、蔡卞米芾为一宗,“体势在开张中有聚散,用笔在遒劲中见姿媚。以法备态足言,此一宗在宋人中实称巨擘。” 只可惜在古代德和艺是完全绑定的,对人严苛的道德要求反倒阻碍了书法的发展。 蔡京的书法是时代背景下的特殊创造,这种表现强烈自我个性的书法艺术,在书法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对我们如何在法度下展现自我,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书写是很有启发意义的。 我们采用进口微喷技术,将这件作品进行了1:1超高清的复刻,连细节处的牵连映带与墨色变化,都与原作别无二致,您感兴趣可以点击文章下方商品链接一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