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13岁聪明绝顶,可不懂人情世故,在大学被孤立:情商有多重要?

 我的学校西亚斯 2023-08-10 发布于北京

我会用两年时间学完大学四年课程,之后还要考硕士、博士、博士后,毕业后要投入中国农业发展中,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廖[liào]崴[wǎi]一番话说的柯炳生激动不已,当时正值中国快速发展时期,大部分优秀学子都投身于土木、互联网这些来钱快的专业,能够真正不计个人得失投入科研研究、帮助国家农业发展的人越来越少,也正因此怀有赤子之心的廖崴得到柯炳生看重。

一、

2009年9月2日,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和几位本校学生来到北京火车站,他们此行的目的是来接一位13岁神童廖崴。

廖崴是中国农业大学通过“绿色通道”召入,年仅13岁的廖崴在2009年和正常高中毕业生一起参加高考,并考出563分的好成绩,这个分数线在当时已经可以问鼎中国双一流大学。

一时间各大媒体纷纷报道,以至于廖崴这个名字人尽皆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中国各大知名高校也纷纷向这位神童抛来橄榄枝,保证给他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经过与父母商议,最终廖崴选择了中国农业大学,并立志以后投入农业研究,为中国农业发展做出贡献。

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但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很大的差距。视角拉回现实,柯炳生永远也忘不了第一次见到廖崴的情景,他上身穿一件带有卡通图案的白色T恤,下身穿着一条蓝色裤子,脚上穿着凉鞋,一头短发,父母站在他的身后。他们刚下火车,廖崴四处张望终于找到了举着“中国农业大学”旗子的队伍,廖崴朝队伍走去。

二、

廖崴父母第一次见到柯炳生等人有些怯场,不知如何开口,与他们相比13岁的小廖崴却很自然地向学长学姐问好。

廖崴出生于贵州省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没什么文化,对他也没什么期望。但廖崴自幼聪明过人,记忆力很好,书本上的古诗词他往往读上几遍就可以完整地背诵下来。

柯炳生将廖崴三人领上通往学校的公交车,柯炳生很喜欢这个孩子,还主动要求和他坐在一起,在与他交谈中柯炳生了解到,他们家庭的经济状况并不理想,这次上学所需的6000元学费还是他父母找人借的,柯炳生安慰廖崴父母说学校会按照规定减免困难学生学费,绝不会让任何一个寒门优秀学子因贫困失学。

柯炳生在车上问廖崴在大学有什么规划,廖崴回答道他会用两年时间学完大学四年课程,之后还要考硕士、博士、博士后,毕业后要投入中国农业发展,为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廖崴一番话说的柯炳生激动不已,当时正值中国快速发展时期,大部分优秀学子都投身于土木、互联网这些来钱快的专业,能够真正不计个人得失投入科研研究、帮助国家农业发展的人越来越少,也正因此怀有赤子之心的廖崴得到柯炳生看重,对他很是照顾。

三、

来到学校,柯炳生为了让廖崴父亲更方便地看望廖崴,就给他父亲在学校安排了一个后勤工作,这样他父亲也可以随时了解廖崴的生活状况。

经过柯炳生的引荐,茅台集团决定资助廖崴,茅台代表还专程来到北京看望廖崴,告诉他要好好学习,学费的事不用他操心,等他毕业后如果他愿意就到茅台上班,保证给比普通毕业生更高的薪水。

可以说柯炳生对他很照顾。

廖崴在小学时每次考试都是第一名,凡是教过他的老师都惊讶称他为“神童”、“天才少年”,他天赋极高,许多没有学的知识他都懂得,在课堂上会提问一些连老师也不知道的问题。

就这样廖崴仅用两年半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六年的课程,升入初中后他像小学一样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没有丝毫困难。这引起老师纷纷称赞,他自然而然也得到老师看重。他在此期间获得过一次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连续三次获得省级三等奖。

可就是这么优秀的一位学生在大学生活中屡屡碰壁。13岁的他心智还没有成熟,他在校园内喜欢看动画片,不善与人交谈,也不会交谈,这就有意无意地与同学疏远了距离。

廖崴有个同学一直在追求班内的女生,但在最后表白的时候被女生拒绝了,这位同学心情很低落,想找个人倾诉,找其他人这位同学害怕别人嘲笑,最终他选择了平时一直沉默寡言的廖崴。结果没想到事后廖崴将此事公之于众,使这位同学很没面子,两人还因此闹了矛盾。

他的同班同学知道此事后,都明白这个人靠不住,就更不愿意和他交流了,班级内有什么活动也不给他说,寝室内经常只剩他一个人,他被同学孤立了。

为了排解心中的孤独感,他一开始在学校中报了很多社团,但因为他没什么才艺,琴棋书画都不精通,又因为年龄差距太大。在社团内他往往不受重视,不久他就退出了。

他本以为自己会像以前那样学习起来毫不费力。但985学校人才济济,在这样一个环境他再也没有鹤立鸡群的感觉了,他也不再如小学那样被老师偏爱。虽然老师依旧一视同仁,但他还是感到很失落。慢慢的他的学习成绩开始下滑。

要不是事后柯校长劝导他可能就泯然众人了。

在课堂上廖崴为了引起同学的注意常常提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甚至上课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虽然老师并不讨厌这个小孩,但在办公室一提起他任课老师就直摇头,难道神童就此陨落了吗?

第一学期他挂科了,他将此事告诉父亲,但父亲没什么文化,反而责备他不用功学习,慢慢的他就再也不与父亲交流了。

孤独的他迷上了网游,常常在网吧彻夜未归,学习成绩也因此一落千丈,第二学期16门课程,他有14门不及格名列班级倒数第一。茅台集团知道此事后认为他已不适合资助条件,取消了对他的继续资助。

四、

2011年,他14门不及格已经触动学校红线,很可能被退学,但校长柯炳生力排众议坚持再给他一次机会,百忙之中柯校长特意叫来廖崴与他长谈,问他是不是有什么困难?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如果可以他愿意尽一切可能帮助廖崴。

柯炳生与廖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甚至可以说是个陌生人,正因此廖崴深受感动决定痛改前非,把网吧月卡交给校长发誓绝不再去网吧。

他告诉柯校长不喜欢现在这个专业,想重新开始。柯炳生立刻将他转到2011级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和2011年新生一起重新学习。柯炳生考虑到他与母亲关系较好,就叫自己的办公室主任专程跑到贵州,让廖崴母亲到学校在后勤工作,方便随时排解廖崴的心事。

母亲的到来,让廖崴的精神状态好了很多。2011年,16岁的他心智已经成熟许多,在校长的关怀下,他的成绩开始慢慢进步,渐渐地名列前茅。

柯校长勉励廖崴:“希望你能和游戏角色一样,成为网络世界里威风凛凛的英雄。”

2015年6月廖崴以本专业第二名顺利毕业,他真的和柯校长说的那样成为网络世界里威风凛凛的英雄。采访中廖崴最感激的就是柯校长,廖崴说如果没有柯校长我可能早就退学了,是柯校长成就了我,证明我不是扶不起的阿斗。

成就他人,这就是一位好校长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