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每日背诗 | 秋日二绝

 谷山居士 2023-08-10 发布于上海
图片

重温那些年

我们一同背诗的时光

图片

解读作者:原上,古诗词爱好者。

秋日二绝(选一)

宋·范成大

碧芦青柳不宜霜,

染作沧州一带黄。

莫把江山夸北客,

冷云寒水更荒凉。

 · 注释

1、沧州:水边之地。

2、北客:泛指北方来的客人。诗中似特指北方金派来的使节。

 · 简析

这首诗据说也是范成大青年时期的作品,讽刺南宋小朝廷苟且偷安、觍颜媚敌的丑态,我们来看一下:

“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

南宋小朝廷划淮河而治的地区属于江南水乡,因此诗一开始,即从水乡的特点出发。碧绿的芦苇,青青的柳色,确实是不宜霜的。因为霜为秋之使者,高霜飞来,天地萧瑟,万物凋谢,无论碧芦,还是青柳,大抵都逃脱不了这时序轮转的规律。于是江边水畔,一派衰黄,望之令人有戚戚之感,然而正如上面指出的,这一变化毕竟是自然现象,举凡大自然之植物、动物,一切生灵,都必然遵循这个规律,并在这个规律中展现自己的生存状态,因此这实在没啥好奇怪的,遵循、适应也就是了。

“莫把江山夸北客,冷云寒水更荒凉。”

有句俗语说得好,“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不同于前两句所述的自然现象,现在作者开始转而写“人祸”了,什么“人祸”呢?原来南宋小朝廷和金人划淮河而治后,但凡有北方金人的使节来临,南宋君臣必奴颜婢膝,竭力逢迎,邀请这些“北使”,尽赏南国风光,唯恐他们不知道江南的富丽堂皇,唯恐他们不知道江南的风光旖旎,然而这种夸耀、炫耀的行为,将会给江南人民带来什么?这些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人们,这些幼稚可笑、荒唐胡闹的人们,你们究竟想过没有?

大约与范成大同时期的金海陵王完颜亮,曾经写过一首《题临安山水》:“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提兵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而据说他写这首诗的起因,就是读到了柳永的《望海潮》一词,尤为其中的句子所打动,诸如“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等——因而激发了他觊觎南宋疆土的野心,遂写出了这么一首气势咄咄逼人的狂诗,后来果不其然,他真个就率雄兵百万,烟尘蔽天,杀向南宋,倘若当时不是天不亡南宋,横空里蹦出个虞允文,督率诸军,坚决抗击,再加金人内讧,海陵被杀,只怕那时的南宋早已收尸玩完,哪还轮得着这些不肖人们如此作践国家,作弄人民?

当然从时间上推测,海陵王这首诗很可能写在范诗之后,那么范成大就不仅是个伟大的诗人,而且也可算个政治家了,他具有敏锐的政治嗅觉和感知,试想一下,只是看到柳永的一首词,完全凭空想象江南的美景,就能激发金朝统治者对南宋国土如此难以遏止的强烈鲸吞欲,更何况那种不计后果的炫耀式的“夸北客”,那不更是引狼入室,南宋的国土一日不尽,则金人的鲸吞就一日不休吗?而金人的铁蹄践踏之后,到处尸横遍野,哀鸿满地,岂不有比“冷云寒水”更为荒凉、更为凄惨呢?

只是没人听懂范成大的告诫。

是为诗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