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武汉 | 90多年前的“汉阳瓦”惊现南京

 人文武汉 2023-08-10 发布于湖北

因南京市中心城区“小松涛巷地块”进行更新改造,在著名的民国建筑东方饭店工地上,发现了一批年代久远的屋顶瓦,总数约有7千块之多。仔细考证一番,这些瓦片与武汉的发展历史有深厚的渊源。

南京东方饭店

城市更新现旧瓦

民国建筑东方饭店的屋顶瓦均呈橘红色,每块长38厘米、宽24厘米、厚2厘米,重2.75公斤(其重量比同规格的南京地产瓦轻了0.5公斤左右);当拂去瓦表面的尘埃与污垢后,可见其光泽依旧,细腻平滑,毫无风化的表现;敲击每一块瓦面,都可以发出清脆悦耳的“铛铛”声响,可谓是“声如磬石”。

在每一片瓦的腹面都压印有三排手写体阳文,分别为:FUYUENBRICKSFACTORY(译文:富源砖厂);汉阳富源机器砖瓦厂;两个带单边尖角的长方形图案内,分别有“注册”和“商标”二字,中间夹有由两个交叉正方形组成的八角形图案和其内的“卐”字形商标,旁侧另有代表辛亥革命的“双旗”标识。瓦的右侧中部另有编号:NO.10等其他信息。

汉阳富源机制瓦

这一批汉阳富源瓦究竟生产于什么年代?为何会大批量地出现在南京城区的某个建筑物楼顶呢?在汉阳瓦背后又有些什么样的故事呢?这一系列的疑问,就当下的人来说,恐怕都是难以知晓。

稍加分析:相较于一般的商品而言,砖瓦本是属于价廉物沉的商品,并不适宜长途运输,南京与汉阳虽然都地处长江之滨,有着水路运输的便利,但两地毕竟相距有500公里之遥,其运输成本也应不菲。那么,南京东方饭店为何弃本地瓦而不用,却是选用了千里之外的汉阳瓦呢?

带着种种疑问,笔者通过查阅档案资料,找到了这一批汉阳富源瓦“年龄”与“身世”的佐证,同时也对于历史上、曾经为近现代华中工业中的建材业之翘楚——汉阳瓦,有了重新的认识和感受。

老店悠久近百岁

东方饭店位于南京老城区的延龄巷38号,毗邻民国时期的商业中心、有着“上海南京路”之誉的太平路,距当年的国民政府(即后来的“总统府”)所在地也近在咫尺,可谓是商业的“黄金地段”。

1927年4月18日,国民政府成立,定都南京。一时间,各地来京人士(包括:政府机关、军队及商贾等)数量倍增,南京的旅馆业也因此异常火爆。此时,原从事车行业的商人汤子材,从中嗅出了巨大的商机,决定出资在闹市区筹建一处花园式洋房旅馆,并以齐全的客房设备和优雅的住宿环境来吸引高端客户,最终选定了闹中取静的延龄巷一地块,初定名为“东亚饭店”。

1928年1月,旅馆开业,更名为“东方饭店”。1931年10月,饭店添筑新楼客房数十间。1934年,饭店经增资扩股再一次扩建,最终建有两层的西式楼房五幢,大小客房共达百余间之多,并于1935年5月正式启用。

南京东方饭店新楼启用广告 1935年5月16日《申报》

东方饭店客房内均有配套的西式家具、铜(铁)床、搪瓷浴缸、抽水马桶等,可谓是设施俱全,应有尽有;饭店备有礼堂、餐厅,可供客人婚庆宴请之需;并请上等厨师专供京苏大菜,茶役训练有素,服务周到。民国时期,该饭店以专门接待社会名流、军政要员和名商巨贾的高档旅馆而著称。

日据时期,东方饭店被日本人霸占,将其改造为“宝来馆”,专门接待日本旅客。抗战胜利后,恢复原名,继续营业。

1956年,公私合营后,乃用原名“东方饭店”至今。1994年6月,企业改制为“南京东方饮食服务有限责任公司”。2014年6月,“东方饭店民国建筑”被纳入南京市秦淮区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由于年代久远,查找不到东方饭店早期的建筑工程资料,从而无法直接确定这一批汉阳富源瓦的使用时间。但由于瓦的数量较多,据此可以判定不会是供修缮之用,而是饭店在初(扩)建时才有可能大批量地采用。故而,查找当年东方饭店在报纸上刊登的相关广告,便可以大致判断出瓦的“年龄”来。

根据旧报载,东方饭店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共有三次,即:1927年、1930年和1934年,据此分析,这一批汉阳富源瓦必然是在其中的某个时段内出现,如若将其“出生”时间推定在1930年的前后,当是毋庸置疑。

工业衍生汉阳瓦

翻开中国近代史,但凡提及汉阳瓦时,都得从晚清名臣、清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说起。

张之洞(1837——1909年),字孝达,号香涛,河北沧州南皮县人。四岁开蒙,十三岁中秀才,十五岁中举人,二十六岁会试中得探花,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光绪十五年(1889),调署湖广总督,推行新政,先后创办了汉阳炼铁厂和湖北枪炮厂等,以及湖北布、纱、丝、麻等四官局;力主修筑京广铁路的南北段(即卢汉铁路与粤汉铁路);兴办新学,如:自强学堂(武汉大学前身)、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前身)等。从而,奠定了以武汉三镇为中心的近代华中工业基地之基础。

史料记载:光绪年间,武汉三镇工业兴起,加之民营建筑渐增,砖瓦需求甚多,而砖瓦供应“俱来远道,价昂而又不能应急需”。张之洞曾采取官办砖瓦厂、大量收购民间砖瓦窑产品及出资扶植私营砖瓦厂增产等法,以解决各处工程用砖瓦的困难,但还是“百方督促,仍然不敷”。为适应需要,武汉开始出现以官办和外资砖厂为主的近代砖瓦工业。1892年,汉阳铁厂在赫山北麓自建官办砖厂,从英国购进设备,聘请英国技师,开创了机器制砖瓦之始。

以后,武汉三镇的官办、外商及私营砖瓦厂相继创办,至清末,其总数已有10家之多。这些砖瓦厂大多是从英、德、法等国引进先进技术,采用机械生产,并开始使用德式轮窑焙烧工艺生产新型红砖瓦。

辛亥革命“武昌首义”之后,武汉三镇饱受战火破坏。民国初年的城镇、厂矿重建,给建筑、建材业带来了新的繁荣,砖瓦也曾一度供不应求。由于,汉阳的汉水沿岸、即从黄金口到琴断口一带的土质优良,储量丰富,吸引客商纷纷在此新建砖瓦厂,逐步形成了当地砖瓦制造业的集中地,汉阳瓦也因此而得名。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汉阳瓦的生产达到历史高峰,1936年的年产量500万片,其中的知名品牌有:裕记、阜成、富源、华新、同惠等,当年各家砖瓦厂大多将其商标与厂铭压印在砖瓦上,既是一种广告,也是作为厂家的信誉保证,同时也在彰显对自家产品质量的信心。此时的汉阳瓦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外,已开始大批量地销往外地。

汉阳瓦享誉四方

汉阳瓦素以料优工精而饮誉四方。1911年,湖北官砖厂的产品曾在意大利世界博览会上荣获铜奖。民国年间,汉阳洋瓦(红平瓦)在全国砖瓦业的评比中屡次折桂,乃至于“汉阳瓦”成为当年华中品牌瓦的代名词,被视作为同类产品中的“天花板”级。

《农商公报》1925年第12

汉阳富源厂成立于1924年,厂址在汉阳琴断口,并先后在汉口的智民里和汉寿里68号设有办事机构,负责人为余松龄。1925年9月18日,(农商部)令湖北实业厅发布第八一八号通告:“'富源机器红砖厂无限公司’应准注册给(执)照。”

1930年,上海市商会举办的“增订国货津梁(展销)会”上,富源红砖公司“卐”字牌红平瓦受到沪上建材市场的热捧。

1930年上海“增订国货津梁会”产品目录

汉阳瓦普遍采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产量大,废品率低,相较当时国内的人工制坯和土窑烧制而言,其成本较低,在本地市场具有明显的价格和质量优势。即便是运输到数百公里之外的地方销售,也多是采用“配载”或“水运”的方法来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汉阳红平瓦不仅质量过硬,同时也符合民众趋向“喜庆”的心理,即便在失去了价格优势的外地,依然能够牢固地占据其高端市场。近年来,南京除东方饭店外,在一些民国名人公馆、甚至在“总统府”旧址的修缮工地上,也曾陆续发现过汉阳富源瓦,便是有力的例证。

然而,富源红砖公司也仅仅经营了10多年。据相关资料记载,日军占领武汉后,汉阳瓦遭到“灭顶之灾”,各家砖瓦厂大多被迫停产,富源厂也被日军强占,改作酒精厂。1947年,“富源”与“同惠”合并为新的同惠砖瓦厂,富源红砖公司的“卐”字商标被同惠砖瓦厂沿用,富源红砖公司就此退出了建材市场。与此同时,因国统区的物价飞涨,民不聊生,百业萧条,致使汉阳瓦的生产销售再一次跌入低谷。

武汉解放后,百废待兴,砖瓦需求量激增,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以及中南军区采取种种办法扩大生产。根据《武汉市志·工业志(1999年)》介绍:1952年,全市的汉阳瓦生产总量已达2299万片。1954年3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在各家砖瓦厂的基础上,合并改组成立了武汉市国营第一至第九砖瓦厂和武汉公私合营恒太砖瓦厂,汉阳瓦也因此焕发出新生。1957年,全市的汉阳瓦生产总量达到了4660万片,名副其实地在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土源枯竭等因素,汉阳的各家砖瓦厂陆续停产或迁址。时至今日,随着科技发展新型建筑材料大量问世,加上环境保护的要求,黏土砖瓦已被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生产和使用,曾在建材业独领风骚的“汉阳瓦”已难觅其踪影了。

然而,正所谓是“云过留影月留痕”,南京东方饭店却在无意之中,保留下了90多年前汉阳富源瓦的一段历史足迹和曾经的辉煌。
 
原载《档案记忆》2023年7期

打捞江城记忆  串起散落的珍珠

钩沉三镇往事  回眸过眼之烟云

中国铁路总公司 大智门火车站

转载请注明出处,勿侵犯知识产权!



  扫描二维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