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亲历口述:30年前湖北省汉(京)剧团访台幕后(中)筹划三年,艰难成行(图)

 顺其自然h 2023-08-10 发布于北京

AUGUST WEATHER

图片

破冰之旅忆故知

——1993年湖北省汉(京)剧团访台记

5、从天而降李光耀

  自从蒋经国开放老兵回乡探亲,两岸间的坚冰就开始融化了。但大陆对台湾政策的松动与台湾当局的戒备措施,却形成了极大反差。经国先生逝世后,两岸关系时松时紧,更成了一种畸形发展态势。此时,若能通过文化交流来打破政治上的僵持状念,何乐而不为?我们的这一举动,得到了湖北省委的重视。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王重农指示文化厅,一定要让江述凡一行感受到荆楚文化的魅力。这样,除了省汉剧准备的传统剧目《活捉三郎》《宇宙锋》之外,省京剧团的《徐九经升官记》、省楚剧团的《葛麻》《赶会》等剧目,都在接待江先生一行的节目单上。而大家都没有想到的是,黄佑清团长则另外准备了一份特殊礼物等待着这位台湾友人的到来。

朱世慧演唱《徐九经升官记》选段

  1991年月,江述凡携夫人和张泽民先生一行来到了江城。当年,江述凡曾在汉阳读过高中。几十年后重回母校,受到了三中的校领导和师生的热情接待,令他感动不已。看完了诸场演出、经过一次次宴请之后,黄团长又安排我陪着江述凡一行人赴荆州、宜昌、三峡一带,看看湖北的山水,走走当年的旧地。 一路上他大发感慨,笔耕不止,这些文章陆续在台湾《中国大陆》发表,并汇集成《大陆文化之旅》一书。

  当我们旅游归来时,一个人的出现把江先生的湖北之行推向了高潮——李光耀。此人跟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同名,原是江述凡高中时的同学。江述凡当年家中贫寒,常常食不果腹,而李光耀父亲是个银行家,对这个小兄弟格外照顾,常请他到自己家“打牙祭”。两人情同手足,1949年后各奔东西,断了音讯。我是在一次与江的闲谈中了解到此人,并告诉了黄团长。没想到黄佑清大海捞针,竟把李光耀找来了。阔别多年的故友见面,老泪纵横, 感慨唏嘘。江述凡感受到湖北对他的真诚,决意排除一切阻力,实现这段心愿。

自1990年起,同乡会的大佬张我风,陈祖耀、肖政之,李发强,王磊,彭苏静等,也纷纷回到湖北,看戏,会友,撰文,为汉剧团赴台大造舆论。

图片

 6、红透两岸徐九经

  江述凡作为一个媒体人,深知舆论的重要。他提出,汉剧团要做到“未演先轰动”,就得打出独有的文化品牌。

  在此之先,台视(台湾电视台简称)制作人田文仲以他敏锐的艺术嗅觉和擅长的外交手段,借北京举办“纪念徽班晋京两百周年”之际,买到了二十部新京剧的播映权。我的《徐九经升官记》和《洪荒大裂变》两剧亦在其中,后在“台视”播出,反响热烈。

  江述凡遂代表我和另一位作者郭大宇,与台湾复兴剧校签定了复演《徐九经升官记》的协议。由京剧老生叶福润担纲,把徐九经搬上了台湾舞台,再次轰动。于是,江述凡在电传里向我方提出:汉剧团赴台剧目中,必须要有朱世慧主演的京剧《徐九经升官记》。

  这无疑又出了个难题。朱世慧是京剧团的主演,怎么处理呢?后经过文化厅出面协商,省京剧团终于同意把朱世慧“借”来,带着一掌汉剧演员排演京剧《徐九经升官记》。

图片

京剧《徐九经升官记》朱世慧(中)演徐九经,蔡燕(右)演倩娘

  这无疑又出了个难题。朱世慧是京剧团的主演,怎么处理呢?后经过文化厅出面协商,省京剧团终于同意把朱世慧“借”来,带着一掌汉剧演员排演京剧《徐九经升官记》。

      京汉原本是一家,都属于皮黄剧种。大多数汉剧演员经过文革“样板戏”的薰陶,唱京剧除了味道差点外,其他方面没有问题。于是,由朱世慧领衔,蔡燕演的李倩娘、尹章旭扮演并肩王、黄佑卿扮演安国侯,一台京戏《徐九经升官记》就凑成了。实践证明,这个班子的演出并不亚于省京剧团的原班人马。

江述凡把一切办妥之后,便委托具有演出资质的“牛耳文化经纪公司”作为这次活动的主办单位,他自己退到了幕后。

图片

王重农

7·见微知著王重农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差点使大家三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正当汉剧团上下一心如火如荼地排练准备时,忽然文化部通知:汉剧团赴台演出暂缓。黄团长顿觉如雷轰顶:演出档期是一年前就安排定的,延期便意味着取消;而装布景道具的货船一个月前已经从上海出发了;汉剧登岛的消息早已充斥了台湾的媒体,有多少人翘首以待呀。如果取消,岂不是开了一个大大的“国际玩笑”?黄佑卿马上向省委作了汇报。

  省委宣部王重农部长是个胸有大局,体恤下情的领导。1989年我患癌症时,他曾亲自给我联系医院,并指示邓泽民副部长在我的手术室外守候了七个小时。这三年来,为了汉剧团能够赴台成功,他亲自走到第一线,接待了许多返乡的台胞,湖北同乡会的许多大佬都成了他的好朋友。

图片

汉剧《求骗记》尹章旭演金秀才、程彩萍演金娘子

  王部长知道若我们大陆单方撕毁协议,将会产生不良影响,对缓和两岸局势极为不利。他随即指示省台办和文化厅,马上弄清事情原委,并配合汉剧团再到北京向有关单位争取。

黄佑卿到北京才知,原来是北京京剧院通过某种途径,也将赴台演出。因担心我们跟他“唱对台戏',便四处活动,得到了某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使文化部原本已经批复的“湖北汉剧赴台演出报告”成了一纸空文。实际上,我们演的是新编戏,与北京京剧院的传统戏风格完全不同。若两团同去,还恰恰能够佐证大陆执行“继承'与“革新”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戏曲的发展道路更加广阔。了解真相之后,黄团长使出全身解数,四处游说,上下沟通,终于获得了国台办的正式批文。差点胎死腹中的赴台之行,才算铁板钉钉了。

图片

阮润学

8、举重若轻阮润学

      那时候,台湾当局对大陆人士赴台有诸多限制,身份敏感者一律拒绝入境。凡是政府官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入台必须发表声明放弃。几年前,戏剧家吴祖光先生就因为拒绝声明放弃政协委员身份,原机返回了大陆。

      这次,根据江述凡提出的“变通”之法:总领队阮润学副厅长变成了艺术总监;人大代表余笑予只挂总导演,其他人员均以演职员身份上报。不料,政审时台湾方面提出,我方名单中一个叫高光旭的人是厅长,不能入境。后经我们申诉,对方再作调查,方才澄清了误会:原来,大陆果有一个同名同姓的厅级干部,但此高光旭非彼高光旭,是他们张冠李戴了。由此可知,大陆各级政府官员的名单,早已在台湾情治部门的掌控之中。

图片

余笑予

      中央早已提出两岸三通的建议,但一直没有得到台湾当局回应。这样,从武汉到台北,竟比出国还要艰难和辛苦。赴台人员须绕道香港从深圳过关。一个团六十号人,先由深圳海关逐个“面试',再到香港海关由港警一一盘查,再集体乘车至“台湾驻港办”逐一核对身份,再把资料电传台北获得对方一一核准,最后才能登上去台湾的飞机。到台北后,个人证件又全部被收,放在桃园机场,每个人只发一张证明身份的小纸片而已。看到今天从武汉直飞台北仅要三个多小时,回想当时一路30多个小时的折腾竟是今同的十倍之多,真是令人感慨不已。

      路途虽“遥远”,行程甚艰辛,但我们却创造了两岸交往史上的诸多第一:第一个厅级官员阮润学、第一个全国人大代表余笑予、第一个全国政协委员朱世慧以及大批共产党员一齐登上宝岛,打破了台湾当局多年来的各种限制。

图片

尹章旭与台湾的徐九经扮演者叶复润(左)合影

      不料,又一桩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台湾刚结束“戡乱时期”,各种思潮十分混乱。江先生为使剧团不受干扰,特意安排我们住宿在“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他考虑这里既安全,又没有媒体打搅,可以集中精力搞好演出。不料,大队人马去了以后才发现,墙上的“反共救国,戡乱必胜”标语赫然在目,被子上亦印有“青年反共救国军”字样。原来,那个地方曾经是台湾的“反共青年救国军学校”,后来才改为招待所,但设备都是原来的。这个意外情况摆到了总领队阮润学面前。

      共产党领导的大陆剧团住进这个地方,无疑会被别有用心的人大做文章,弄不好变成政治问题了。阮润学马上找到黄团长跟我,表示原则问题上我们不能让步。黄团长马上通知牛耳公司:如果不变住地,剧团将罢演。我则打电话给江述凡,请他马上赶来。并立即向李发强、张我风等同乡会大佬报告。(未完待续)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