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读诗懂李渔之二】16岁:弹剑而歌杖剑行天下的侠客少年梦

 大白二白和三白 2023-08-10 发布于美国

【赠侠少年】
生来骨格称头颅,未出须眉已丈夫。
九死时拚三尺剑,千金来自一声卢。
歌声不屑弹长铗,世事惟堪击唾壶。
结客四方知己遍,相逢先问有仇无?
——李渔写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时李渔16

似乎是每个少年都有一个侠客梦。金庸的武侠世界曾经是每个少年都为之痴迷与向往的地方,令孤冲的那种酒喝到哪朋友交到哪的侠客天下是人人向往的人生境界。在古代也是如此,李白也曾写过《侠客行》: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快马、飞剑、豪饮,那种“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快剑恩仇让人痛快。我不知道李白写这首诗时是几岁,但李渔在16岁时写下这首《赠侠少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义气、豪气、正气的少年。我们不知道这位侠少年叫什么名字,或许是李渔的少年朋友,或许只是偶然相遇。少年的侠气让李渔从心底是佩服与崇敬。

自古以来朋友结拜都是以死为誓的,每个人可以把头颅捧在手上结拜兄弟,有难同当有福同享,这种场景在《水浒传》《三国演义》中经常出现。而在当下却经常听见说“朋友就是拿来出卖的”,当利益需要时,不出卖朋友你还出卖谁?传销的主要对象就是亲朋好友!微信圈就是专门用来拉票与推销广告的。当社会核心价值观从“义”转向“利”的时候,这些都成必然。
但在李渔的少年时,就形成了“义”大于“利”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在此后几十年的生涯中,虽然有时候为了生计,不得不屈于他人屋檐之下,他从不做过背信弃义之事。在明末清初的乱世,“九死时拚三尺剑,千金来自一声卢”,要想存活靠“剑”说话,要想有钱靠“赌”致富。弹剑而歌,举杯而饮,朋友相见,拍着胸脯先问:谁欺负你,大哥找他算账!这种义举与当下的遇事闻风而散的朋友成鲜明对比。

这里李渔提到两个人,一个是弹剑而歌的冯谖,一个是击缺唾壶的王敦。
先说冯谖,战国时期孟尝君门下的一名食客。孟尝君食客三千,其中有不少是吃闲饭的。冯谖世代贫农,到冯谖这一代实在是穷得连房子都造不起,听说孟尝君招食客,便带着自己的长剑去应聘,希望能有个饭碗度余生。孟尝君亲自面试问他三个问题:
有什么爱好吗?
没有。
有什么特长?
没有。
那有没有什么能耐呢?
也没有。
回答得很干脆,一点没有羞耻的意思,倒一副理直气壮的样子,要是遇上现在的考官,这样的考生早就被拍死八百遍了,可孟尝君偏是不一般的考官,他至少发现在冯同学的诚实与豪爽,大笔一挥,写下:同意录用。
可公司那些管理层可不干了:要是像冯同学这样一没能耐二没品相的人都能录用,那还要考试干什么,就来者都让进好了。于是乎在管理层给予了不一样的待遇:粗茶淡饭,吃无荤,出无车,打的也不让报销,整天不给好脸色看。
冯谖一看这种不公平待遇没有转身就走,而是坐在门口倚门抱着长剑唱道:“长剑长剑我们回去吧!吃饭没有鱼。”这还得了,这不是明明做了一个负面广告,对前来应聘的人说:不要来了,这里待遇不好,吃饭连个荤菜都没有。荤菜都没有那还叫什么君府,不成了吃斋饭的和尚庙了吗?管理层打报告列举种种劣端,要求开除此人!而孟尝君一看,没鱼给鱼不就是了,干嘛要开除,大笔一挥:“给他吃鱼,待遇跟别人一样。”
可又过了一段时间,冯谖故伎重演,这回唱的是:“长剑长剑我们回去吧!出门没有车。”管理层又启动开除程序,孟尝君照批:“给他车子,同等待遇。”这下,冯谖可就得意了,开着宝马去看他的朋友并且说“孟尝君非常尊重我。”
可没过多久,他又开始弹剑唱道:“长剑长剑我们回去吧!没有钱养家。”这下,管理层觉得他太过分了,简直是贪得无厌,再打报告,言辞之重超过以往,孟尝君在得知他家中尚有一老母后,再次批字给他工资里专门列入养母款项,定时供给其母吃穿用度。此后,冯谖就不再唱歌了。


有一次孟尝君让冯谖去封地薛城收债,冯问:收了债,要不要为您买点什么回来?孟尝君说,你看我家缺什么,就买点什么回来好了。冯谖到了薛城,把所有债券当众烧毁。当地百姓大感恩德,跪地长谢。冯谖回来对孟尝君说:我为您买来了'义’。孟尝君心中略有不悦,认为无此必要,嘴上却并没有责怪他。过后不久,齐王听信谗言,要将孟尝君次出相印,退居薛城。孟尝君抵薛时,百姓出城十里远迎。消息传回京城,齐王大惊,深悔自己不察,迎回孟尝君当面致歉。由于冯谖的远见,使孟尝君避免一场政治波折,并得以巩固自己的地位。这便是冯谖与别的食客不同的先见之明,此后,便成为孟尝君刮目相看的重要谋士。
再说说这位王敦(266年-324年),字处仲,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是东晋将领、宰相、权臣。他有个堂兄叫王戎,是“竹林七贤”之一,对他深为赞赏。但是在他年轻的时候因为不拘小节和一口的土话被人叫做“乡巴佬”。他因为人长得帅被公主选中,成为附马。第一次在公主寝宫过夜,夜里上厕所,看见马桶边上有一些精致红枣,他忍不住,就一边拉屎一边吃,全吃掉了。后来才知这里公主如厕时用来塞鼻子的。如厕出来,宫女捧着一碗澡豆和一盆水,让他净手,他却以为是给他吃的,把澡豆倒到水里,然后连水一起喝了。宫女们见了无不偷笑不已,成为笑柄。


王敦性豪爽,不善理论,心情好的时候喜欢打鼓敲盆表示,跟现在当街喝酒打盆的青年人差不多。有一次,晋武帝与群臣在谈论乐技,只有王敦坐在一旁表现的很不屑。武帝便问他会什么技艺,王敦却说他只会击鼓。于是,晋武帝叫人把鼓拿过来,王敦当场演奏,鼓声隆隆,如狂风暴雨,热烈豪壮,令人叹服。还有一次,有一次卫玠夜访王敦,要与他彻夜清谈,王敦怕无聊,便请来谢鲲相陪。谁知卫玠见到谢鲲,非常高兴,再也不理王敦,与谢鲲一直谈到第二天早晨。而王敦竟然一整夜都没能插上嘴,在边上敲桌子敲了一夜。
王敦每次酒后都喜欢咏唱曹操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几句。他每次都是一边唱,一边用如意击打桌上的唾壶,次数多了,那唾壶沿被敲得全是缺口。后来便以“击缺唾壶”形容对文学作品的高度赞赏,也用以形容有志之士的愤慨之情。如此看来,王敦也算是当今打击乐之始祖了。
李渔将此二贤相喻,足见该侠少年之豪壮与洒脱了。从此在16岁的李渔心中,也埋下了一个少侠之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