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需要“静”待花开还是“做”待花开

 大白二白和三白 2023-08-10 发布于美国

近日偶然刷到一则视频,一位老师面对许多家长在讲教育,其中说到“静待花开”时表示,他每次听到有人说教育要“静待花开”时非常气愤,他觉得“静”怎么会让花开呢?只有“做”才能让花开啊,所以这句话应该改为“做”待花开。

我不认识这位老师,也无意于要得罪于他,只是担心这样博人眼球的视频教学会耽误更多的孩子,出于个人观点,不吐不快,谈点想法,供大家参考,如果不对,就请忽略。

教育需要“静”待花开还是“做”待花开?首先要来看一看,“静”是什么?“静”是一种状态,或许说是一种心态,而不是一种行为。而“做”是一种行为,不是一种状态。静不是一动不动,更不是无动于衷、死水一潭,它只是相对而言,保持内心的平静,不焦虑、不急躁、不内转。

你真听懂了视频中男孩的声音?

《说文解字》言:“静,从青从争。本义:彩色分布适当。古同净。青,初生物之颜色;争,上下两手双向持引,坚持。静,不受外在滋扰而坚守初生本色、秉持初心。谓粉白黛黑也,采色详宷得其宐谓之静。考工记言画缋之事是也。分布五色,疏密有章,则虽绚烂之极,而无淟涊不鲜,是曰静;人心宷度得宐。一言一事必求理义之必然,则虽緐劳之极而无纷乱。亦曰静。”静的本意是要坚持本色、秉持初心,不受外界之干扰。今引申为静止、恬淡、平和。这是一种美好的状态,是持正念关注当下的一种高境界。

兰溪的大戏剧家李渔曾在战乱中避隐乡野,在家乡的亭子里面写了一幅楹联,曰: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李渔不经意间写下的一对联竟成了千古绝对,至今悬于夏李村口的且停亭中,凡经此亭者必会默诵并点赞转发。这里的“静”不是说荒无人迹、死寂沉沉,水中流水潺潺,林中鸟鸣声声,田野里农夫来往耕作,一片生机。静者自静,躁者自躁。溪山清静并非因为溪山的清静,而是你内心的清静,不受外界干扰,不受名利诱惑。特别是身处乱世或充满内卷的时代,要做到“静”,不争不欲、不焦不躁、不慌不忙,是需要一定的修养的。

“做”是什么?它与“作”不同,是一种行为,从人从故,行为主体是人,行为结果是发生故事,或者事故。因为你担心花不开,或者嫌花开得慢,没达到你的预期,所以要“做”,甚至要“拔苗助长”,其结果,苗的生长就成了一出“事故”,到那时悔之晚矣。

其次,再来看看,花应如何“开”?每一朵花都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体,有自己的思想与动力,花开还是不开?开得如何?关键来自于其内在的动力,而非外界的推力。一辆不踩油门的车你再推也是跑不起来的。反之,一辆强动力大油门的车,无须你去推也跑得飞快。“花”开的条件是种子、土、水、阳光、空气,这些是一个环境,是大自然的赐予。我们祖祖辈辈的使命便是如何维护好这个生存的环境,让一代一代的“花朵”都能够在良好的环境里自由竞放。

花一生的使命就是“绽放”,什么时候“开”一取决于环境,二取决于自身吸取养份的能力。我们要做的就是维护好一个可以使花“开”的良好环境。这个环境需要“静”而不躁、“净”而不浊、“竞”而不焦。每朵花都会自我生长、自我绽放,只有每朵花都生长成自己的样子,绽放出自己的色彩,才有可能形成一种百花齐放、百花争艳的良好生态氛围。

这是当年校领导给我的题词,受用一生

其三,教育如何“静待”?教育的“静”需要各司其职、尽司其职,而不是“代”司其职。经常把孩子比作花朵,把老师比作园丁,那么园丁是干嘛的,园丁的职责就是守护,锄个草啊,施个肥啊,助力成长。只有“温和守望”,才能“美美绽放”,切不可焦虑,拔苗助长。幼儿园要读小学的课,小学要读初中的课,初中读高中的课,高中呢?还是读高中的课。到了大学,再来补幼儿园的生活,变得幼稚、神经质,以游戏度日,早上睡到晚,半夜还在游戏。这样的人生,到了社会上迷茫焦虑,不知所措。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的追求,有自己的判断与思考能力,可一些老师与家长却偏要夺了他们这些能力,把自己的思想强加于孩子,却让他们在叛逆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人生的道路上,为何不让孩子自己学会驾驶呢?劝告这样的教师和家长,想要让孩子开好车,先要自己开好车,做好示范,而切忌为孩子“代驾”人生。

金华最美教师鲍旭升生前曾谈起过自己培养的清华大学生,学生平时每次考试不理想的时候,他从不批评,甚至不主动去找学生分析根源,只是把一张年级最好的成绩条悄悄地塞给这位学生。鲍旭升从不做“拔苗助长”的事,更不做“代驾”的事,而是让孩子看到自己的生长的空间与潜力,然后去努力,去开拓自己人生未知的空间,从而不断地突破自己,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几天在奥运会的竞技场上,大家可以经常见到这样的事实,最精彩的就是苏炳添,他用自己的行动打破了黄种人进不了百米决赛的记录,创造了黄种人的奇迹。人生的精彩并不是做了什么,而是实现了什么,突破了什么。不断地寻找,不断地成长,不断地突破,人类没有极限,只有无限。未来,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静待花开,需要一个良好而温和的心态去面对。

其四,什么是“好”老师?前面说到的视频中的这位导师还告诉家长要为孩子找一个好老师。我想,好老师对孩子的重要性,没有谁会不知道。可是“好”的标准在哪里?到哪里去找所谓的“好”老师?或许在每个校长眼里,每个老师都是好老师,可事实上,在孩子的眼里,有喜欢的和不喜欢的,有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遇上不喜欢的,这门功课一般难以专心、难以学好。可是学校不是超市,不是你说喜欢就选,不喜欢就换。要是都选择喜欢的,不喜欢的就只能下岗。所以选择老师的权利不在孩子的手里,而选择孩子的权利却在老师的手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得守护好这个园地,不要把孩子当作自己获得功利的“工具”。记得曹梦岐创办育才学园时的校训就是“即知即行学做真人”,他说,自己办学校既不培养当官的,也不培养老板的,而是要让每个孩子做一个“真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正因为这样,一个偏远乡野的小学,才有可能培养出了文学家曹聚仁、教育家王琳、革命家王鹏飞、美术家叶庆文等等一大批的人才,在自己行业里成为佼佼者,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出了自己的光彩。

真正的人生导师不是要告诉他应该怎么做,而是要启迪他、感化他、成就他,为他抚去心中蒙蔽的尘土,让他不断地看见”!看见自己生命中的真知、真心、真力,看见自己未来的方向与梦想。

诸位朋友,让我们多一些“打开”,少一些“遮蔽”;多一些“示范”,少一些“代驾”;多一些“静”待,少一些“做”待。温和守望,美美绽放。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自由的天空里快乐地飞翔,在未知的海洋里找到自己的方向,探寻人生的真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