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永福寺的禅缘

 北麓湖人图书馆 2023-08-10 发布于安徽

生活中有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巧合,冥冥中同你不期而遇,让你心生感叹而铭心难忘。

就拿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佛教来说吧,它对日本影响深远。而单就佛教而言,史上我们所知的唐代高僧鉴真,是著名的医学家,在日本,被称为佛教律宗的开山祖师。

在龙年岁首,在杭州西湖边的永福寺,我又欣喜得知另一位对日本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东皋心越禅师。一位明清时期的传奇高僧,在日本被奉为“篆刻之父”、“近代琴学之祖”和佛教曹洞宗寿昌派的开山鼻祖。


据史料记载,杭州城原来只是西湖东边的一个集散地,因灵隐寺一带寺院的兴建和香火的旺盛,带起了杭州一座城市的发展。杭州湮没的古刹据统计有六百多座,在2003年,杭州市政府花巨资重修永福寺,这或多或少是与东皋心越禅师有些关联。

2012年的壬辰年元旦,恰恰是腊八节。这一天,我们在杭州。早间我们在西湖边的酒店用过自助餐后,听说灵隐寺今天免费布施腊八粥。带着这个目的,我们一行就匆匆向灵隐寺进发了。

昨晚的杭州城,各大商场都在疯狂促销,包括一些国际名牌也打出了折扣。可能是沸腾了一晚上的缘故,九点多钟了,街道上车辆和人都很稀少。可一进入了灵隐路,前方早已是长长的两排车龙,车走走停停,比步行还慢,几公里的路,花了近一个半小时。

车绕来转去,好不容易转到了灵隐寺前。杭州的朋友建议我们先去灵隐寺边一个新开发的寺庙——永福寺看看。我当时心里在犯着嘀咕。黄山、九华山的寺庙我不知看了多少次了,打老远赶到这来,不是先去吃腊八粥,弄了半天,难得这宝贵时间,就是带我们去看一所从未听说过的寺庙吗?我情绪很是沉闷。

车从小路驰进了一片静谧的山林之中,路过一个山门前时,由于事先打过招呼,门警核对了我们的车牌后,就特许放行了。

穿过几个庭园庙宇,我们似进了深山,车到山腰中停靠了下来。坡上,古木森森,林下海桐树和绿草蔓铺,衬托着光枝裸桠和些许飘挂着的残叶,把冬山渲染得轻绿浅黄。

走上山边的石阶和小拱桥,有一种“远上寒山石径斜”的感觉,一股清泉在山边石缝间喷涌,从横着的半弯毛竹筒里淌过溅出。

前方是一幢两层飞檐翘角歇山筒瓦楼屋,花窗和木墙都是红色的。门前一方湖石围成的小池边,一位小姑娘眼睛正直恁恁地盯着一群游动的红鱼。山崖边的一棵大香樟树冠与山墙边飞出的层层檐角交错呼应,树间框景的天空下,一堵黄色的马头墙格外显目,感觉已处佛家境地。


原来,我们直接到了永福寺的福泉茶院。

这里游人稀少,茶院的木窗边依稀可见几个喝茶聊天的身影,想不到闹市里还有如此清静的好地方。刚从拥堵的闹市里闯过来,脚才落地片刻,心情就得到了放松。远方山峦似烟如雾笼罩,层层叠叠美得不可言喻。“汲来泉水烹龙井,阅尽青山成画屏。” 单看那茶院的楹联也是雅到极致。 

对于永福寺,从没有听说过,经同行的民宗局领导介绍,得知它是于2003年在原址上修建,到2006年建成对外开放的。历史上与下天竺法镜寺、灵隐寺同为东晋慧理禅师开山创建,同灵隐寺仅有一墙之隔。

杭州湮没的古刹很多,为什么独独花三年多时间重修永福寺?为什么没有像其他一些重修的古迹一样属于园林文物部门,而仅作为一处新的旅游场所?了解了办寺的宗旨,居然是“培养艺术僧才”、“弘扬佛教文化艺术”。为什么它会有这个定位?不得而知,我带着随大流的心态随同大伙前行。

我们没有进茶院落,而是绕到院墙山边,沿台阶而上,穿过了两道小门,到了文景阁。立身于大阁殿的高堂门前,前方豁然开朗,院内寺外被黄色的院墙瓦脊高低错落分开,大树参天环拥,境幽景深,原来这深山中竟藏有这样大的一个院落。庙宇建筑群落淹没在各种树木中,在一片绿色中显露出风格迥然各异的建筑。

转身入殿堂,几间屋子的满墙上悬挂的是摄影作品,都是以永福禅寺风光和僧侣佛教为题材的。想来佛界也是人才济济,在永福寺,听说还有摄影讲习班,图片里可见许多僧人们拿起长枪短炮,那架势,也不是作秀所能做到。在新时代下,佛教居然也与摄影结起了缘。每一幅作品光影迷离,视角独特。那画面,那色彩,那境界,那寂灭,那深处,无不穿透了无言的灵性;那孤灯青烟的生活,那闲云流水下的心境,那超凡脱尘的气氛,无不让人心怀虔敬,无不让人心生好奇;那悄然的不惊,那彻地的梵音,那迷离的万象,那恍若的梦境,无不让人心灵净化,无不让人心明澄清。让我这个摄影爱好者叹为观止,收益匪浅。


欣赏后摄影作品,看那文景阁门额上的大字,居然是八大山人所书。想那八大山人朱耷是明朝宗室,明亡后削发为僧,曾是佛家弟子,想必定同东皋心越有缘,他的书画艺术可谓登峰造极,旷世无双。单你看那落款“八大山人”款,竖着连写的“八大”似“哭”,又似“笑”,而后二“山人”两字连起来像“之”。佛界高人奇人真多,文景阁由他书名,确定合适不过。

“身比闲云,月影曦光堪见性;心同流水,松风竹色共忘机。”那阁前的抱柱楹联让我的身心又洗涤了一回。

清朗的冬日山林中,文景阁飞角重檐印在淡薄的时空里中更加清秀。

陪同的民宗局领导介绍说,永福寺的兴建还与明清时代一位身怀绝技的高僧东皋心越有关,他是自唐鉴真东渡以来,对日本文化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物。

据传他八岁在苏州报恩寺出家,后从师阔堂大文修习曹洞宗(佛教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康熙十年驻锡杭州永福寺。心越禅师是一位诗、书、画、印、俱佳的艺僧,且长于古琴,他在永福寺五年之后便东渡扶桑了。

他在日本期间,弘扬了佛教曹洞宗,复兴了中国古琴在日本的发展,同时将中国篆刻艺术传入东瀛,是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一位划时代的重要人物。

心越禅师因此有“曹洞宗第三十五世高僧”、日本“近世琴学之祖”和“篆刻之父”的盛誉。正因如此,近年来,日本画界、音乐界、宗教界人士纷纷来永福寺寻根访祖,多次来杭州寻访这座已经湮没了的寺庙。

基于上述原因,可能为了加强中日民间文化交流、发展杭州经济,所以杭州市政府决定重修这座荒废了数百年的千年古刹。也难怪永福寺的寺院文化气息这样浓烈。

对于佛教派别,也是头一次听说。佛教传入中国时,先前没有门户之分, 由于东晋时的高僧和佛经翻译家鸠摩罗什的译作面世及发展,演变的宗派有十几个之多了。

其中禅宗南宗在唐朝后期传播迅速,到唐末五代时期,派生五个流派:临济、曹洞、沩仰、云门、法眼,统称禅门五宗。五家之中,最盛的是临济和曹洞。

今日中国的僧尼,几乎全部出自这两家的法脉。所以中国的佛教,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临济宗的念佛和曹洞宗的参禅了。

走出文景阁,院落前方左边的梵籁堂为永福寺佛法宣流地,是僧侣们做法及佛教音乐交流的场所,犹如西方极乐世界的迦陵频伽神鸟,故名迦陵讲院。

可能没有法事,此时梵籁堂大门紧闭,门前的石灯很别致,一块方碑上,铭刻着《金刚经》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前方内院门上方,有“墨香琴韵”四个大字,走近仔细一看,为大书法家、杭州西湖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先生所题。

院门的方凳上,放着寺院里免费赠送的《华严经》、《弟子规》等佛家经书。佛教经书我看不懂,只拿了一本易懂的《弟子规》回去准备慢慢阅读。

走下山门台阶,回头看看这到底是叫什么院子。原来,这寺院名叫“梵籁流觞”。好贴切的名字,想必在这深山寺院弹奏出的佛乐,一定是空灵幽远的,一定像流觞一般穿过山林,萦绕耳边,其甘醇定若美酒令人沉醉。


我赶紧让前方的同伴给我留影纪念。碎石铺就的弯弯山道台阶继续向深山密林中延伸,我们拾阶盘旋而上,越往山里走,古木越多,遮天敝日地,远离红尘的感觉越浓。曲径通幽的古香禅院,是那样的寂静。连叮咚作响的泉水声听起来也全是寂静。

穿过一条小溪,又折上到一个山嘴,进了一个山门,上到一个平台上,这里是永福寺的第三个院落—“资岩慧院”,因永福寺后山古名资岩山。

院内前方主建筑为大雄宝殿,内奉本师释迦牟尼佛及迦叶、阿难二尊者铜像。左边前方建筑为福星阁,供奉福神等护法诸神。

南宋时期度宗皇帝赵禥的母亲隆国夫人在永福寺筑建了福星阁,供奉福星,作为香火院,从此永福寺就成为了皇室和达官贵人烧香的地方。

到了明朝万历年间,魏国公徐宏基重新题写了“永福禅林”寺名,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正式赐名“永福寺”,现在的庙宇就以“永福”为名,旨在祈求福音福祉,永福长安。

这里香客也是不多,福星阁两边的许愿树上挂着好多鲜红鲜红的卡片,大家都在卡片里寻找着自己的心愿。

近山浅黛,层林尽染,可惜冬气蒙胧,远方西湖的景色无法看清。山中的大雄宝殿和福星殿之所以建在此处,我想这里定是整个寺院的风景最佳处和最高境地,也是整个永福寺的核心地带,更是佛家人也是世人所崇拜和参拜的地方。

参观完后,大伙在平台上合过影后,就原道折回下山。我们又回到了福泉茶院,见茶院大堂内有几个香客正在喝着腊八粥。

换上鞋套,我们进到里屋一个日式的茶房包间内。这个茶房很特别,墙上挂着艺僧的古画,淡淡的灯光下与花窗外的冬光交错,映照在几件古瓷上。房中一个茶几,放在房中心的方形坑内,高出地板少许。

我们坐在地板上,把脚伸进摆茶几的坑内,不一会儿,一个小僧端上几杯清香的山茶上来,顿时一股清香扑鼻而来。

因昨晚酒喝过多,一上午滴水未进,早已口干舌燥,茶汤色泽温润,入口温暖甘甜到心头。

永福寺里有茶园,但不大,我们喝的茶都是院内的僧人采制的。据陆羽《茶经》记载,杭州最早盛产茶叶的,正是灵隐天竺永福寺这一带。院内有一眼泉著名的白沙泉,有诗云:“幽泉出白沙,流傍野僧家;欲试清甘味,须烹石鼎茶。”喝着用名泉冲泡的佛茶,我们身清气爽。

这边喝着茶,聊着天,小僧又端上四小碟干果,这也是寺院里的僧人制作的细致小吃,有爆米花、小花生、小松子、脆薯片。

我们一行人就这样细嚼慢饮,在龙年岁首的世外仙境中,在永福茶院的厢房里,感受那灵空心静的禅意。

临近中午,走出茶院,窗外的腊梅已满枝绽放,空气中更增添了香甜的气息。

我们坐上停在永福茶院路边的车,沿山下行,过了一会,窗外一堵巨大的黄墙摄住了我,一看,“百福庄严”四个大字赫然墙上,百福庄严!心灵便有了些许的悸动,车中惊眸的一瞥,印刻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

福为何物,佛家的百福何在?车一晃而过,那寺院建筑如一幅幅彩画流过,如影随行。

永福寺与其说它是一个寺庙,不如说这是一个江南园林,它与杭州其他寺庙在格局和氛围上有着鲜明的对比,既具有寺院的庄严,也不乏江南的自然灵秀。它更象一位世外高人一样在繁华闹市边端坐,清净无为,高深莫测,它是园林艺术“天人合一”的理念和佛教“梵我合一”一元世界观的完美结合。

寺院门前,“钱塘第一福地”那高挂的匾额,或许是对这块佛教丛林最好的诠释吧。

由于要急着赶往灵隐寺吃腊八粥和斋饭,在车中只是走马看花、管窥一见。如若从永福寺正山门静走徐行,那定当会感受到更浓厚的梵籁流淌了。

                                           2012年01月04日作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