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嘉靖年间的“真御史”崔涯(一)

 北麓湖人图书馆 2023-08-10 发布于安徽

Valentine's Day

明嘉靖年间的“真御史”崔涯(一)

太平县仙源的直街上,原有一座“柱史坊”,是明嘉靖己丑进士、监察御史崔涯立的。“柱史”是柱下史的简称,为周秦官名,汉后称御史,职责是执掌中央监察,因其在朝会时常侍立于殿柱之下,故名

1

崔涯原名方涯

崔涯,字若济,号笔山,原名方涯,后复姓崔。据崔涯《云南道监察御史方涯奏为陈情乞恩比例复姓事》中道:“臣系直隶宁国府太平县人,原系本县东乡。已故父崔与安,母黄氏所生第五男縁(缘)。臣生时,家贫子众,父母年衰,不能举育,幸遇今养父方玟、养母胡氏以姑舅之亲血,抱过怀求乳养活。臣本季生羸弱难育,胡性慈仁爱,如已出,儿啼无乳母亦泪下,家人育子之有余者多怜而乳之如兹。三年昼夜不休,受尽艰辛,方得生活。家人尝私指臣曰:'此儿未饮娘乳,已饮泪三年矣。’异姓骨肉言之痛心。既长,取名方涯,教训成立,代为婚配并无间言,亦不令臣知觉今家。圣恩叨登科第列职今官,臣思无生父母则无此身,至得生活以致有今日者又养父母之恩也。但念人生皆本乎,祖天亲不可人为。宋儒范仲淹始从朱姓,终复范氏者,此天理民彛之不容泯者也。臣思方氏父母年老无子倚,臣为命不忍,遽然背割,幸今庶生一男方渭渐以长成,已有嗣伏。乞天恩敕下吏部比照近年原£通政使司右参议孙桧复姓事例,容臣改崔姓以笃天伦,以正祀族其与,恩养方氏父母£乞分俸侍养以子道终其天年......”

从奏疏中可见,方涯出生时是第五男,因家贫,过房给西隅的姑舅血亲养大的,西隅就是现在城东和仙源西边这一带。他是在云南道监察御史任上,按“大明会典壹欤云'凡官吏人等或年幼过房乞养欲复本姓者,经由本部体勘是实具奏改正。’”向朝廷申请复姓。

(万历)《太平县志》貤封(以自身所受的封爵名号呈请朝廷移授给亲族尊长)列传载:“方廷玟 西隅人。嘉靖中以子涯封监察御史,尝为乡饮大宾(乡饮酒礼德高望重的正宾)。涯复姓崔,此养父也。”在(嘉庆)《太平县志》封荫有载:“方廷玟 嘉庆中,以子涯,封监察御史。涯既封养父,复姓崔。”以此见,养父名应为“方玟”,方涯把庶生一男方渭留给方家延续香火,再把爵名貤封给养父后,他才复姓崔的。

查阅《明嘉靖八年进士题名碑录(己丑科)》可知,方涯为赐进士出生第二甲第十一名,“方涯,直隶宁国府太平县人,军籍。”

看来,西隅的方玟是“军籍”,而这又似一个紧箍咒,套在方涯身上了。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承袭元制,以配户当差为原则,把全国居民按职业不同编成了不同种类的户籍,比如军籍、民籍、匠籍、医籍等,这些户籍类型世代传承。而世代沿袭的军户制度,则更加严厉,一旦被编入军籍,世世代代都将受到严格的限制,要想改从它业难于上青天。为了避免军役波及自己的子孙,普通民户也不愿意同军户通婚。《明经世文编》记载,在宣德年间颁布的《军政条例》,规定“故军户下,止有人一丁,充生员,起解兵部,奏请翰林院考试,如有成效,照例开豁军伍。若无成效,仍发充军。”这个条例将读书免除军籍这一渠道以法令的形式固定下来,要求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即军户内只存一丁,且有生员的科名,同时还要通过翰林院的考试,方能除去军籍。方涯就是通过发奋读书,登科及第除去军籍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2

嘉靖皇帝身边的“真御史”

我们通常对于崔涯的了解,是嘉靖皇帝称其为“真御史”,由此而名震天下。(万历)《太平县志》载其“八岁能文,选授监察御史,遇事敢言,慨然以天下为已任,时称真御史。”(嘉庆)《太平县志》载其:“由嘉靖己丑(1529)会魁,擢监察御史,遇事敢言,纠劾不避权贵。时陛见,上目其风采,称为'真御史’。”

他的门生、赐进士出身资善大夫南京工部尚书前南京礼部右侍郎翰林院学士掌院事右春坊太子谕德同修国史会典莆田康大和,在“万历上章执徐(1580)兰池之吉”所撰《笔山崔先生文集序》对此表述更详细一些:“先生正直忠谠,慨然以天下事为已任,遂不次选授御史。”

方涯前脚刚登科及第,翌年就马不停蹄投入到一场轰轰烈烈的历史大事件中去了,那就是嘉靖九年的“更定祀典”事件。

正德十六年(1521), 明武宗病死。武宗无子,其堂弟,15岁的 朱厚熜以藩王继承皇位,为明世宗,年号嘉靖。世宗继位之初围绕如何确定其生父的尊号展开一系列激烈争论,并由此引发礼制变革。嘉靖九年(1530)正月,世宗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为由,集群臣596人议郊祀典礼。“二月,给事中夏言奏请更定郊祀。四月,廷臣集议郊祀典礼。大学士张璁杂引《五经》及诸史,撰《郊祀考议》,力言合祀之非,分祀之是。”当时只有82人主张分祀且部分认为时机还不够成熟,积极赞同的意见仅有一成,但世宗力排众议,“自为说,以示礼部”。五月,世宗将南郊的天地坛改为圜丘专以祭天,并在东郊建朝日坛,西郊建夕月坛。史称“更定祀典”。嘉靖九年的更定祀典,在京城内外建造了全套祭坛,实现了天坛、地坛、日坛、月坛和先农坛环绕京城的规划模式,突出了紫禁城在京城的中心地位,标志着古代都城形制最终完成,也是研究古代祭祀制度的唯一的建筑实例。

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更定祀典”运动期间,方涯担任赞礼官,日夜忙碌,显示了他非凡的才能。他主管典礼祭祀事务和各祭坛的营建,巡行视察皇家禁地,还要向嘉靖皇帝讲授儒家经典或治国之道。他的门生尚书康大和道出了当时的情况,“甚盛典也,至于赞礼郊庙、巡视禁地、侍讲经筵、悉称上意。肃皇帝曾嘉其为'真御史’矣。”方涯在“更定祀典”风波中表现出了一个忠君臣子的真正风采,他遇事敢言,忠诚正直,坚决站在嘉靖皇帝一边,慨然以天下事为已任,是一个真真正正的“柱史”担当。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