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谏官周怡25】「咏兰」「记砖」怀君子

 北麓湖人图书馆 2023-08-10 发布于安徽

【话说谏官周怡25】

「咏兰」「记砖」怀君子

周怡不但以谏显,他还是嘉靖年间有一定影响力的诗人。《周恭节公全集·讷溪先生诗录》共九卷,卷一有《四言古诗》12首,《古辞》3首,《赋》3首,《颂》1首,《歌》1首。卷二有《五言古风》38首。卷三有《七言古风》13首。卷四有《五言律诗》98首。卷五有《七言律诗》98首。卷六有《七言律诗》83首。卷七有《五言绝句》8首。卷八有《七言绝句》78首。卷九有《六言四句》3首。共计有439首。尤其在律诗的造诣上,是很深的。当然,五年的牢狱之灾,一如“兰之在幽”,是周怡古风诗歌创作的拓展期。

1

周怡的从兄周怿,在嘉靖甲辰年(1544)来狱中探视他,并以诗慰情。在《寿洛泉从兄六十序》中,周怡曾道,“怡与兄,幼同业长,同日为弟子员,受兄之益为多。”在《狱中用洛泉兄韵[甲辰]》中,周怡用“须用埙箎奏”表达了他俩的深情厚义,希望能实现“重游如有日,猿鹤愿忘形”的愿望。

知道周怿要为父亲竹居公祝寿,周怡便作《遐寿八章,祝伯父竹居翁寿》。“遐寿”指高寿,源自“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抱朴子·对俗》)仙源周氏在周怡周怿这一代,确实是“潜光弥矅”“一树四华”,而竹居公在“振之我周”“诗礼启蒙,稼穑茹苦”“青衿翩翩,集于庠校”“校提耳面”等诸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周怡在《祭伯父竹居翁文》曾赞言:“遂令周氏华华有妍,始教兄怿与予,为躬子员,㤭恪相继复有,孙传宗族,籍其光照乡里。”可见,周怿、周怡、周㤭、周恪,都是在竹居公的启蒙和教育下光祖耀宗的。特别是在周怡犯上入狱,身处官场的从兄周怿,很远赶到京城来抚慰,可见周氏家族对周怡为人处事的个性,是十分肯定的。明代黄山的氏家大族,耕读传家,儒家圣贤的道义思想,早已深入民间,坦荡而无市侩之心。

同在囚室的刘晴川,知道在万山之中的黄山,竞有如此高风亮节和受人尊敬的长辈,也用杜韵赠诗给竹居公,周怡又和作了一首。

《遐寿八章,祝伯父竹居翁寿》(《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一)

振之我周,世德作求。潜光弥矅,高曾泽流。施于我祖,惇裕休休。

祖德闳厚,敬慎靡慝。达征朋寿,靡有不识。戚戚兄弟,饮酒温克。

一树四华,维三华则实烨烨栗栗。维伯父则吉令闻亢宗如旭日之出。

友于兄弟,如兰如芝。天实夺之,视诸孤猶子,教之庇之,式穀似之。

似续妣祖,肯搆室宇。诗礼启蒙,稼穑茹苦。享祀惠时,受天之祐。

青衿翩翩,集于庠校。校提耳面,惟忠惟孝。乐利帝德,庶是用报。

遐寿无疆,黄发儿齿。令德弥邵,申锡繁祉。如松柏帡腾,新翠承承。如黄山峥嵘,不倾日对之,以永此生。

《晴川用杜韵赠竹居伯父,怡用韵和之》(《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四)

拂云连密簀,棲凤有高枝。节劲青难夺,中虚慧可知。幽居邻远俗,用世拔多奇。依附主人翁,相求自不离。

甲辰年,周怡伯父竹居公有六十七岁。“时伯父竹居公年六十有七家居,先生赋南山遥祝二律,併杨(爵)刘(魁)二公所赠诗书曰:'首夏望前一日,罪逆犹子某。含涕望南遥祝,拜书于诏狱第八门深处。杨刘二公素不为人作闲话,因道及大人素履,去秋今春,又两见大人训语,亦欣然作此寄祝。’”(《周恭节公年谱》)

以此看,杨爵也为竹居公赠有诗作。周怿(洛泉)是在嘉靖甲辰年(1544)春天来探望周怡的。

2

周怡喜欢用别人的赠诗和韵,但他使用最多的,是“杜韵”,就是杜甫诗的用韵。明代诗人普遍喜欢借用“杜韵”,或遵原诗体次韵,和韵,步韵,或仅按其诗之韵脚而创作出新的不同于“杜韵”原诗体的作品。史学家认为,明代诗人对杜韵的接受,韵致融洽,铿金戛玉,五彩缤纷,绚烂夺目,是诗韵史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而周怡就是其中较突出者之一。

按周怡在《长门春夜用杜韵》中诗意推断,为刚入狱时所作。“长门”为汉宫名。汉武帝的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相传司马相如曾为陈皇后作了一篇《长门赋》,凄婉动人。自汉以来古典诗歌中,常以“长门怨”为题,抒发失宠宫妃的哀怨之情。而深陷牢狱的周怡,用“杜韵”以“长门春夜”之“妾”失“君”宠,抚今忆昔,抒发自己从庙堂到牢狱的落差之叹。

《长门春夜用杜韵》(《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四)

妾命薄已矣,君身孤可怜。身安一丈室,梦绕九重天。君意寍非昔,妾容未改前。新欢莫终恃,妾亦有当年。

长门有底怨,司马自为怜。庭院非人世,莺花别洞天。神游太液上,梦断巫山前。却恐君旁侧,忧来夜似年。

3

周怡对《诗经》的熟读理解,以及融会贯通引用,是最得心应手的。他的《采兰四章》《我怀五章》每章皆借用引用《诗经》中的金句,以悼古伤今之作,抒发他深陷牢狱那种忧伤叹惜的情感。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诗经·卷耳》),“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雝雝在宫,肃肃在庙。”(《诗·大雅·思齐》),“昏以为期,明星煌煌。”(《诗·陈风·东门之杨》),“我不见兮”(《诗·小雅·都人士》),“忧心孔疚,我行不来。”(《诗经·采薇》),“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国风·郑风·女曰鸡鸣》),“以慰我心”(《诗经·小雅·车舝》),“洒扫穹室,我征聿至。”(《诗经·豳风·东山》)

兰花是君子的化身。《孔氏家语》有言:“芝兰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以穷困而变节。”而周怡咏兰怀君子,是对自己心灵的暗示和慰。虽然不是屈原《九章》的曲调,想必定有其中忧伤。“采兰四章”和“我怀五章”加起来,正好“九章”。

《采兰四章,怀君子也,久而不来,忧懼惊疑作焉》一章从“采兰”而“不芳”,抱着希望到失落心凉;二章从兰花“芳杜”正浓“伊臭”,到忧心痛苦之叹;三章用“在御”“在樽”到“无饥无渴,无处以悔,以慰我心”自我抚慰心疗的过程;四章用“灵鹊兆喜”与新妇嫁迎前,娘为女儿结佩巾,婚仪繁缛多过场的“亲结其缡,九十其仪”,来与自己“洒扫穹室,爽我斯频”“悠哉八十于外”鲜明比对。以君子风度勉励自己,表达了他坦然面对现实,任凭风吹浪打,任凭发落的豁达胸襟。

为什么怕那么凶危的境地呢?“曷其㐫矜”源自“曷予靖之,居以凶矜。”(《诗·小雅》)毛传解为“矜,危也。” 郑玄笺释为“居我以凶危之地。”

采兰四章怀君子也,久而不来,忧懼惊疑作焉》(《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一)

采采幽兰,幽兰不芳。嗟我怀人,在天一方。雝雝煌煌,我不见兮,忧心凉凉。

采采芳杜,匪昔伊臭。嗟我君子,天行永久。雝雝煌煌,我不见兮,忧心孔疚。

瑟瑟在御,旨酒在樽。我行不来,谁与其湛。无饥无渴,无处以悔,以慰我心。

有鹊匪灵,有占匪徴。洒扫穹室,爽我斯频。悠哉八十于外,曷其㐫矜。

《我怀五章》也是通篇摘录诗经之句。“日居月诸”《国风·邶风·日月》,“徃来騑騑”(《诗经·小雅·车舝》),“我不见兮,云何盱矣”(《诗·小雅·都人士》不见往日的景象,心情怎能不忧伤),“我之怀矣,自诒伊阻。”出自《国风·邶风·雄雉》。最后第五章用《易经·屯卦》的“坎”“困”的处境,来对应“亨”与“贞”,说明“君子在幽”也是古代君子普遍的成长历程。以“怀君子也,君子在幽”,表达了“君子常特立,幽人重清名”的古风高节。

我怀五章怀君子也君子在幽,怀之致祝焉》(《周恭节公全集》诗录卷一)

日居月诸,徃来騑騑。我之怀矣,在帝之畿。我不见兮,我心不违。

庭有纲蛛,室有伊蜮。我之怀矣,曷维共归。肃肃疾羽,偕尔比飞。

自我别矣,潞河之沮。舆子观者,关关之睢。我之怀矣,突如其来。

自我别矣,岁聿其除。我之怀矣,谁舆澣衣。在笥在笥,远莫致之。

维坎则亨,维困则贞。怀尔出话,以保其身。匪我之眤,以慰母心。

大意是太阳啊月亮,驾起马来快快行。我在惦念国家呀,在帝王的疆域里。不见往日的景象,我不违背心里面那最原本的良心。

庭院里蜘蛛结网了,屋室里有谷类的害虫了。我在想念着家园呀,什么时候能共归。扑棱棱疾快地振动着我的翅膀,同你一起,比翼齐飞。

自从分别了,京畿潞水的北运河阻住了。和你相望的人呀,像一只“关关”叫的睢鸟。我惦念着的事情呀,真是突如其来了。

自从我分别了,一年将尽过去了。我惦念着你呀,谁与你在河边浣衣。在竹篮里,在竹篮里,只是因为路太远了,而无人为你送到。

因为坎坷,所以亨通, 因为困境,所以坚贞。怀念你讲出的话,以保全其身。但那不是我的初心本性,我满怀欣慰的,是以称母亲那挚诚的心。

在狱中,周怡在《拘幽操》《履霜操》《徛兰操》等古诗歌赋,同样是以“幽”“霜”“兰”来咏吟君子的品德和气节。

4

周怡所在的狱室内有两块大砖,他把砖垒起来,作为吃饭读书下棋的桌子,亦可坐可踏,荣辱不惊不怒。周怡认为,巨砖具备君子的风范,并作记。

“先生在狱,凡饮食书写无凭靠,适有二巨砖可几,爰取碎者累下,以此镇其上,朝夕兴依,亦若天贻之,作有记。”(《周恭节公年谱》)

《巨砖记》(《周恭节公全集》文录卷四)

狱有巨砖二,予集其类之。细者累于下,以二巨者镇之于上而为台焉。朝夕必对,起居与亲。凭于斯,书读于斯,饮食于斯。予之资夫,砖也,多矣,久而有感焉。

砖其君子矣乎?其为物也。博大而厚重,为制也。平直而方正,为质也。古朴而静定,为德也。顺而为度也,虚其始不知其自来也。其寿不知其世也。前夫吾也,或抗之,或坐之,或棋局之,或践履之。其污秽而小用之者,不可以殚记。

砖之用其不器也,夫贵之而不荣也,贱之而不辱也,亲之而不喜也,秽之而不怒也,临难而不避也,见可欲而不䁥也,受润而不溢也,多能而不伐也。砖之德,其难名也。夫邃其德而不易乎?世藏具用而不成乎?名遯世无知不见是而无闷,砖其君子矣乎?

予学之而莫能也,及赞之而莫能尽也,感之而莫能已也。遂之为之记,用以告夫来者。

01

书籍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读书,使人进步

1984年9月在合服安徽农学院校园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