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贾母骂林黛玉鬼不成鬼?没错!骂了,但是,老太太后面有大招

 liuhuirong 2023-08-10 发布于湖北

.

故事的起因,贾母在什么情况下说的“鬼不成鬼”?

《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元宵节,贾府开夜宴。宝玉给长辈们斟酒。大家都干了。

贾母又命宝玉道:“连你姐姐、妹妹一齐斟上,不许乱斟,都要叫他干了。”宝玉听说,答应着,一一按次斟了。
至黛玉前,偏他不饮,拿起杯来,放在宝玉唇边,宝玉一气饮干。黛玉笑说:“多谢。”宝玉替他斟上一杯。

当时小戏子们正在台上唱戏。

一时上汤后,又接献元宵来,贾母便命小戏子们歇歇,赏给他们热汤和元宵吃。

婆子带了两个女先儿进来,说书。女先儿要说的书是《凤求鸾》。是才子佳人的故事,书中男主角的名字叫王熙凤。女主角叫作雏鸾,琴棋书画,无所不通。

贾母忙道:“怪道叫作《凤求鸾》,不用说,我猜着了,自然是这王熙凤要求这雏鸾小姐为妻。”
……
贾母笑道:“这些书都是一个套子,左不过是些佳人才子,最没趣儿,把人家女儿说的那样坏,还说是佳人,编的连影儿也没有了,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因为听书,贾母说才子佳人的故事都是一个套路。然后说,见到清俊男人就想起终身大事的小姐“鬼不成鬼,贼不成贼,哪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贾母说这些话是意有所指吗?是骂林黛玉吗?

贾母骂谁鬼不成鬼?是林黛玉吗?

明面上,贾母骂的是书里的千金小姐,实际上贾母骂谁呢?

刚才宝玉斟酒的时候,唯独林黛玉不喝,她端起酒杯亲自喂给贾宝玉喝。众目睽睽之下,林黛玉的这个做法有些出格儿了。

知道的人,觉得宝黛二人从小一起长大不避嫌疑,没有什么。可是在场的人里有李婶娘。李婶娘会推断林黛玉和贾宝玉公开场合就如此,私下里不一定有什么亲密举动呢!

林黛玉这样的做法不妥,因此贾母决定趁机教育林黛玉一番。因此她说,“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

贾母心里定的宝玉妻子人选就是林黛玉。贾府的小厮都看出来了。兴儿说:“只是他(贾宝玉)已有了,只未露形。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 (《红楼梦》第六十六回)

贾母可以让林黛玉当宝玉的妻子,但是不允许他们俩人有过格的交往。有了苗头就必须制止。因此贾母果断地说了上面的话。

这就像贾母不让湘云叫宝玉小名一样,是为了他们好!

贾母骂完林黛玉后,替黛玉开脱。

贾母骂完了鬼不成鬼后,又开始替林黛玉开脱了。

贾母说: “既说是世宦书香大家小姐,都是知礼读书,连夫人都知书识礼,便是告老还家,自然这样大家人口不少,奶母、丫鬟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个丫鬟?你们白想想,那些人都是管什么的?可是前言不搭后语?

林黛玉有大丫头8个,小丫头8个,还有奶娘,教引嬷嬷,婆子等一大堆人伺候着。黛玉去哪里,都是有丫头婆子跟着的。

去清虚观打醮,其他人都带两个丫头,唯独黛玉带了3个丫头。

这一切都说明,林黛玉走到哪里都有丫头婆子们跟着。这些人起到了监督小姐的作用。林黛玉和贾宝玉在私下里,不会有什么出格的行为。

如今宝玉和黛玉的举动,无非就是顽皮小妹妹,考验哥哥是否关心自己的小插曲。是小孩子的游戏而已。他们是单纯的兄妹关系,根本没有什么其他的问题。大家不要多想。

薛宝钗到哪里,才只有自己或者一个莺儿跟着。莺儿在宝玉面前总是替宝钗的金玉良缘说话,莺儿才是红娘,薛宝钗才是,一看宝玉,就想着终身大事的小姐。

贾母虽然批评了黛玉,但是黛玉还是贾母的心头肉。放鞭炮的时候。因为“林黛玉禀气柔弱,不禁毕驳之声,贾母便搂他在怀中”。在老太太的心里,她喜欢的还是林丫头!还是她的玉儿!

古人讲究以己度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自己家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玩的时候,大家都犯错误了,肯定会先批评自己家的孩子,不会批评人家的孩子。贾母批评黛玉就是这个原因。

贾母骂黛玉鬼不成鬼,只是引子,她真正想骂的人还有两类,他们是谁呢?请看以后更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