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创新能力提升工程发展主要指标

 观研天下 2023-08-10 发布于湖南

一、加快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商业化逻辑,聚焦产业细分领域和创新人群生活特质,精准提供生产配套、生活服务和政务服务。建设集科技研发、创新转化、场景营造、社区服务等为一体的科创空间,提供一站式科技服务和高品质生活配套。高标准打造成都芯谷研创城、生物科创园,规划建设空港科创城、航空动力小镇、站前商务区,形成高品质科创空间网络。到2025 年,建成高品质科创空间300 万平方米。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公共服务行业发展现状研究与投资前景预测报告(2023-2030年)

二、加大科研攻关投入支持力度

加大财政对科技投入,完善企业科技创新激励机制和奖补政策,逐步提高研发(R&D)经费。创新财政投入方式,综合运用贷款贴息、风险投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自主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强化财政投入绩效评估,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统筹使用、管理监督和绩效评估体系,提高政府资金投入有效性。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完善政府引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到2025 年,全社会R&D 支出占比达4.5%,创新创业基金规模达亿元。

三、形成开放包容的创新氛围

探索实施顶尖人才全权负责制,开展外籍人才便利化创办科技型企业试点。设立成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双流服务中心,推动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落户。建立适合于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创新人才成长的评价体系,为优秀科研团队和人员创造十年磨一剑的科研环境。全面提升新时代科普,联合院所、高校、企业打造学科、行业等特色科学传播活动。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科技教育活动,不断提升科普能力,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区。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双流区创新平台提升工程

高品质科创空间建设

聚焦“原始创新”和“创造交流空间”,做好科创空间载体建设与运营(一体)、产业投资与科技服务(两翼)“一体两翼”协同发展,加快载体建设与运营,建立完善产业投资与科技服务体系。

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设

在天府国际生物城设立中国(成都)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开通生物医药、新型材料领域专利申请快速通道。

猪八戒网知识产权大数据西南区域总部建设

设立猪八戒网知识产权大数据西南区域总部,建立知识产权大数据公共服务平台、大数据运营中心。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