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的女性和女官是怎么样的存在? - 知乎

 历史探奇 2023-08-10 发布于河南

除了洪宣娇和傅善祥这两位女子,其他女性的名字在古籍里是否有记载(请注意,不是演义)?比如王娘们,还有王府里的女官们?

太平天国的女官负责的事务和王朝的女官负责的事务有区别吗?

“娘子军”在史料里是什么模样?女馆在1855年前是怎么运作的,是否存在女同现象?1855年后女馆还存在吗?

最后一个问题,那就是请问有这相关方面的资料(论文,史料,期刊)值得推荐吗?

10 个回答

默认排序

35 人赞同了该回答

抱歉年前比较忙,没有时间写回答,我看了一下你的问题,还比较多,我一个一个说吧。

第一个史料中太平天国的女性名字记载非常的多,但一般都是提及姓名和身份,有故事情节的确没几个,目前有记载的有:

黄二妹:赐谷王家的成员,被天兄指责有妖跟随。

林官妹:黄宣娇的母亲。

胡九妹,谢满妹:分别是卢贤拔和陈宗扬的妻子,但那位是卢妻,哪位是陈妻不知道。她们因于自己的丈夫私下合宿,被杨秀清发现,杨天父下凡降罪四人。胡九妹在48年间就已经出名,那时在《天兄圣旨》中,原来流传于紫荆山的“男学冯云山,女学杨云娇”被改为了:“男学冯云山,女学胡九妹”。

陈宗扬和自己的妻子合宿,害怕获罪,因此他又想诱奸东殿另一位女官,此事也被杨秀清侦知。根据《金陵杂记》的记载,陈宗扬诱奸的女子是杨秀清的妹妹,用酒灌醉了她成功了,杨秀清愤恨之下还杖责了自己妹妹二百。但是根据《天父下凡诏书》的记载,杨秀清说那女官是个清白之人,陈宗扬没有成功。

陈二妹:天兄下凡教导杨宣娇和陈二妹:“嫂婶要和滩,嫂有不是,婶做着些;婶有不是,嫂做着些”,由此看来,陈二妹可能是萧朝隆或者萧朝贵其他兄弟的妻子。

萧二妹:洪仁达妻子。

黄七妹:身份不知,但和洪仁达,赖桂芳等一起面见天兄,可能也是赐谷王家成员。

李四妹:洪秀全母亲。

吉长妹:吉能才姐姐。

曹大妹:韦昌辉妻子。

杨水娇,谭晚妹,谢晚妹,杨长妹,石汀兰,朱九妹:女官。定都南京后,天父下凡,诏前三人以及胡九妹四人传达天父圣旨,要求杨长妹,石汀兰,朱九妹两大小四人不再佐理天事,而是到天王府或者东王府“享福“。

先娇:可能就是黄宣娇。洪天贵福在诏旨中提到“先娇姑“,可能是黄宣娇已死,所以称先娇,也可能还有一位叫先娇的人。

以上是太平天国自己的文献有记载的女官,这些记载应当是确凿无疑,当然还有一些是清方人员记载的女性,就要谨慎取信了,这些人也有不少,我举几个例子:

丘二嫂:原天地会首领,石达开贵县老乡,太平军刚起事时她带兵加入,后退出。

萧三娘:《盾鼻随闻录》记载她是元帅,说她带兵数百人护卫杨秀清。也有学者认为萧三娘即是苏三娘的讹传。《金陵纪事杂咏》的诗中有注解:“女贼肖(苏)三娘,伪称元帅……”。苏三娘本姓冯,不知和这位萧(肖)三娘是否为一人。

卞三娘:同样《盾鼻随闻录》的记载,卞三娘在武昌建议取道襄阳,北上河南,被杨秀清否决后她带兵离去,不知所终。

女榜眼钟姓,女探花林姓:《盾鼻随闻录》记载太平天国女科考试的两位佼佼者,林姓被征入府三天即自杀。

朱九妹:《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她是湖北人,被掳入东王府,她密谋用砒霜毒死杨秀清失败,被杨秀清处死。不知和上文《天父下凡诏书》的记载是否同一人?看记载《天父下凡诏书》中的朱九妹应当是广西人,而这位朱九妹却是湖北人。

胡大妹,廖大妹,梁晚妹:根据《贼情汇篡》记载,她们分别是太平天国将领梁立泰的母亲,妻子,和妹妹。母亲被封为后四军军帅,妻子在绣锦衙,而妹妹在北王府做贵使。

周老妹:建国以后的广西文史调查团取得的口碑,她跟随石达开参加太平军,后被地主捉回处死。

我大概就写这些吧,我这才翻了翻近代史资料丛刊的前几册就有如此的多女性的记载,后面相信还有,我没有精力把她们都整理出来。如果有兴趣,可以逐一查阅史料。

你的第二个问题我没看太明白,女官如果在王府,一般都是负责王府的文书,侍奉王爷的日常生活等,在天王府中的女性还要负责王府的工程建设,也颇为辛苦。从《天父下凡诏书》看,东王府有一道二院门,二院门以内,全是女性,而男性承宣,六部等都在二院门以外。在天朝的女官所负责的现在未见详细记载,不过太平天国有许多职能机构,比如删书衙,豆腐馆,抬尸馆等等,这些女官可能会在这些机构供职,也可能仅仅管理女馆。当然,天国有事,往往要在各馆征取人力参与作战,建设,农业等,她们也难免其中吧。正如上文提到的杨长妹,石汀兰,朱九妹,她们原本就参与天国政事,天父下凡则要求她们不再参与朝政,到天王府和东王府“享福”去了。

第三个问题有关史料中的娘子军,我看后面有位引用夏春涛和罗尔纲论文的写的已经挺好了,我补充一点儿吧。

因罗文写的比较早,有关太平天国女军还有几条史料他没有列举,比如李进富供词中说:“在江口打败仗时,用女扮男装打过一次”。萧盛远作《粤匪纪略》记载:“尚有在山腰排列执蓝旗者两股,以千里镜照之,尽系妇女”。张晓秋作《粤匪纪略》则记载了女军的规模:“广西女匪,据闻初有万人,中有千余人能打仗,癸丑夏,曾男装出江宁城助寇,洪逆,杨逆巢中女匪两千余……”。《张继庚遗稿》中也有记载:昨伪丞相传令广西女贼听令出师。

有关太平军女子士兵作战的记载大概就这些,她们在早期金田附近的江口,后来的武昌,镇江,南京都有作战的记录,但也仅限于此了。清代中国汉族妇女往往缠足,能参与作战的一般只有所谓“广西蛮婆”,张晓秋《粤匪纪略》记载能打仗的在南京只有千人,我认为是可信的。而定都南京以后,只有萧盛远记载1860年在淳化镇,《中国陆上之友》报道1856年在镇江看到过太平天国的女子士兵,但是两位的记述中,女兵都没有参加战斗。

总之,参与作战的女兵在太平天国的部队中属于极少数,前期兵力紧张之时,她们难免要参与战斗,而定都南京以后,在作战部队中应该极少出现,偶有动用,可能也是用于守护营盘,不应过多的估计女兵的作用。

第四个问题。太平军占领南京后,将女子分编设馆。根据《贼情汇篡》的记载,一共编为40军,一军有一个监军和一个女军帅,军帅管卒长,卒长管两司马,两司马管二十五人,一个军帅总共管二十五个卒长,2500人。《贼情汇篡》明确记载女军的军制和太平军不同,女军中没有师帅,旅帅。而张晓秋《粤匪纪略》也记载女军编为40军,但他记载女军中除了军帅,还有女总制,女百长,女指挥,但是张晓秋也明确记载,女军中没有师帅,旅帅。概括的说,女军可能简略了太平军军制中的部分职位,更加扁平化。两者记载差异让我们现在不太可能准确说清女军军制,因为本身太平军军制目前没人说的清楚,如果大家看书仔细一点就会发现,《太平军目》计算的一军人数13125人是个计算错误,但是此书从永安就有,一直到太平军失败,这个错误都没有改正。事实上太平军一军一般只有2500人,而不是13125人,故也有太平军“以2500为10000”的说法。

女馆平日除了负责如锦绣衙等手工业,还要参与背米,抬砖,挖壕沟,抬尸体,等等生产军事活动。也就是借此机会,许多妇女逃出城外,加上粮食危机,太平军刻意赶出大批妇女,天京人数逐步下降。《金陵癸甲纪事略》记载,仅仅到1854年夏季,女馆人数就从14万人左右下降到了11万。有关女同现象我不了解,但是娈童现象有明确记录。《贼情汇篡》《金陵癸甲新乐府》等等史料对此有记,可以自己翻阅,其中《金陵杂记》记载说:“群贼中有犯鸡奸者,贼目审系用强,则将其人五马分尸……后有指被鸡奸者,遂将该童毒打,必至认诬而后已,从此即未闻有鸡奸之事矣……”。古代女子往往不识字,也难以留下时女馆的生活状态,在男同存在的情况下,女子是否也会出现同性行为?我想需要生理学心理学之类的专家来推测吧。

1855年以后女馆也是存在的。天父准许夫妻团聚的政策,并不是说解散女馆,各回各家,而是以地位,军功等为依据,让官员自己选取或太平军指定给与妻子,没有被分配或者尚未分配的女子还是居住在女馆中。直到1861年,李秀成在给子侄的譈谕中还在强调:“总要分别男归男行,女归女行……”

当然我们也要知道,太平天国的男女隔离制度实行的范围不大。在南京城以外的地区,往往没有实行,而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婚丧嫁娶依旧,太平军推行的许多婚丧服饰节假等制度很难推行。即使在1854年,牧师克陛存到芜湖,他记载说芜湖没有男女隔离,人门合家生活在自己的房屋中。可见太平天国的男女隔离制度在城乡之间,各个将领不同的统治地域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最后一个问题史料我记得我已经说过了,如果懒得搜集十八六三三这几部史料,今年凤凰出版社要出版40册本《太平天国史料汇编》。我看过了目录,搜集的非常全面,可以买来作为史料依据。论文我看得不多就不推荐了。

编辑于 2019-02-26 20:48

赞同 359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曹彦士

曹彦士

钦命文衡正总裁天朝九门御林忠勇羽林军英王禄千岁

 关注

2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发布于 2020-03-09 20:40

赞同 211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赵焰渚

赵焰渚

学生,普通的学生。

 关注

26 人赞同了该回答

这样吧,我先给你提供一些文章,比如夏春涛的《太平天国妇女地位问题再研究》,《太平军中的婚姻状况与两性关系探析》这两篇文章(后者收录于夏氏《太平天国与晚清社会》一书),刘健仁的《国家建立与太平天国的妇女》以及罗尔纲先生在“太平天国史事考”这本书中的《太平天国的妇女》来作为推荐。然后你实在不想读,你就@一下曹变蛟先生,看看他有什么好回答。我能提供的资料只有这些。

然后我稍微总结一下我在这些文章里是如何叙述你所说的“女军”和“女官”。先说太平天国的理论源头再谈实践。

在理论上,洪秀全在他写的文章里确实有支持的男女平等的证据,根据“原道醒世训”这本书中他是如此说明的

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何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尔吞我并之念。.......惟愿天下凡间我们姊妹兄弟跳出邪谋之鬼门。

而他的理论起源依据则是“天下一家”,这些言论在其后的战争中确实吸引了不少女子加入太平天国的军队。

洪秀全解释说,世人虽然各有生身父母,但其灵魂皆禀上帝一元之气以生以出,上帝是天下凡间大共之父,“普天之下皆兄弟,灵魂同是自天来”。因此,人们本不该存在此疆彼界之私和尔吞我并之念,理应彼此视同手足,习善正,弃奸邪,“相与淑身淑世,相与正己正人”,如此便能“行见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几何乖离浇薄之世,其不一旦变而为公平正直之世也!”(注1)
(1):参见《太平诏书》,《太平天国印书》第11,15-16页。按:洪秀全后来又以是否敬拜上帝为标准,对“天下一家”的成员作了具体定义,宣布凡溺信邪神者则为妖徒鬼卒,从而排斥在“天下一家”之外。(另外我想提一下,所谓的世人灵魂皆归属上帝一说纯属洪秀全主创,基督教并没有这种说法)
摘自夏春涛《太平天国妇女地位问题再研究》。
(另外一提:虽说洪秀全确实在他的文章中提出这些类似于“男女平等”的观念。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发生很大的差别,例如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在制定礼仪制度上花费了很大心思,严申“贵贱宜分上下,制度必判尊卑”;包括在《天朝田亩制度》里,明确的把所有的社会成员划分为“功勋等臣”和“后来归从者”两大类,前者可“世食天禄”后者则承担“杀敌辅贼”,“耕田奉上”来看,我们并不能完全的就认为洪秀全等太平天国领袖就真的崇尚“男女平等”并忠实实行。)

罗里吧嗦了这么多,终于要扯到所谓的女军和女官。

根据罗尔纲先生的《太平天国的妇女》的叙述,女兵早在金田起义之际就已形成。

而有关女军的编制及军数,各路人说法不一,这里跟大家说一些代表人物的评论和罗氏的分析。

张继庚《致祁公子书》

胡恩燮《患难一家言》

在真正的战斗中,这些女兵的战斗力确实不容小觑,她们的战斗经过给对手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而如何制定女官和开科取女状元,罗氏的文章也有提到,这里我摘录一下。然后,根据夏春涛的文章中,提到这类考试只办过一次(于1853年),(另外夏氏认为这次考试所选拔的女状元“名不副实”,至于夏氏所论述的依据是否为事实,我还要继续阅读一些文章)后因为太平天国闹起了粮荒,大批妇女(主要是农妇)被遣散出城,这类考试也没再继续实施。(比较可惜)


OK,这次我更新一下,想就我读的两篇夏氏的文章来归纳一下女馆的设立和出现的问题。

关于太平天国女馆的设立,我觉得有两点原因,其一是身为领导人的洪秀全对男女授受的怨恨,二是太平军内部面临的形式导致领导人认为“女馆”是一个可以解决的办法。

当洪秀全在科举考试失利后,一本《劝世良言》让他心潮澎湃,就此对一些男女淫乱的现象感到相当不满。在他的诗文中有过这种表达。根据他的《原道救世歌》里说

第一不正淫爲首,人變爲妖天最瞋。淫人自淫同是怪,盍歌麟趾詠振振。

他之后又写了首诗,贬斥广西贵县的“六乌神”(这里解释一下,当时有个传说,一对青年男女在六乌山口相遇,彼此感情甚好,后双双殉情。后人皆以为他们得道升仙,于是建庙祭祀并称其“六乌神”),因为他认为这类男女并不是夫妻却干出如此令他觉得“荒谬”的事。于是写下诗文

举笔题诗斥六乌,该诛该杀两妖魔!满山人类归禽类,到处男歌和女歌。坏道竟然传得道,鬼婆无怪作家婆。一朝霹雳遭雷打,天不容时可若何!

这个,虽然质量不咋地,思想很偏颇。但有关对男女的“区分”的想法在洪秀全心里已埋下了种子。

另外,一些领导者认为,建设“女馆”可以起到严整军风的作用。

根据胡恩燮的《患难一家言》(注:夏氏的《太平军的婚姻状况与两性关系探析》文章中显示为江恩燮,应该是打错了吧)中有一段记载,一名太平军士兵想要强暴某店主的童养媳,因对方不从而用剪刀杀死,结果“讯明枭首示众”。另根据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中写道

贼(太平军)禁奸淫最严,淫曰“犯天条”,立杀,虽广西老贼不贷。

所以女馆的设立不是说就一定完全荒谬,也是有其原因的。你要说有好处,也是有的比如据陈作霖《可园备忘录》中所记,当时太平军刚刚打下南京,城中妇女人人自危甚至担心太平军一来会被奸淫,于是要自杀。看到这一制度,马上稳定了好多。

但掳掠而不奸淫,见女馆则不敢入,于是觅死之念遂息。

但是,凡事有好处也有坏处,女馆的坏处和在中间太平军所治理下的弊端开始浮现。

其一就是太平军内部的抗拒。一些太平军觉得这很“违反人性”。他们认为“饮食男女,人之大欲”,所以还是犯了事例。这里摘录夏春涛《太平天国妇女地位问题再研究》的一个事例。

其二就是,男女之间的私相授受少了,但是同性恋现象多了起来。这个也有依据,根据张德坚《贼情汇纂》记载

奸淫之禁,贼(太平军)令甚严......然男子强奸、和奸之案,则从无犯者。盖贼多无赖恶少,此风最甚,凡见俊美子弟如获至宝,或认为公子,或带为老弟,同居一室,虽有分床之令,更深夜静,其谁察之?况夫比比皆然,互相回护耶?

虽说太平天国也颁布了对同性恋现象极高的惩罚,但是由于工作不严密等原因不了了之。

其三,就是太平军的领导内部,开始了给自己配起了妻子。这种行为实在不能使这些被洪秀全所谓的“兄弟”们心甘情愿的去接受女馆制度。

各王寿则洪贼(洪秀全)选妃赐之,谓以酬其功,伪王固辞而受其一。洪贼及贼子寿,则各王选妃进贡,贼亦辞而受其一。选妃法,各军女巡查将本军中幼女,自十二岁至十五岁眉目清楚者,择出十余人,交女军帅装饰,送之检点;检点复于数百人中选择数十人进之伪王。伪王或留一二人,余各令回军。天王亦如是。
摘自张汝南《金陵省难纪略》

所以在这三方面的影响下,太平天国的领导层也开始怀疑这一政策。最终在1854年10月1日杨秀清假托天父圣旨说“秀清,尔好铺排一班小弟小妹团聚成家,排得定定叠叠,我天父自有分派也。”的方式来取消了这一制度。自1853年3月22日的男女分馆的命令建立以来,也就一年半左右。

就此,谢谢观看。希望各位知友能够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评论。

编辑于 2019-02-14 14:14

赞同 26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10 人赞同了该回答

女营,不是战斗单位,而是户口单位——金田起义时太平天国就是全家参军,妇女和小孩编为“内军”,这个“内军”就只是户口编制单位,而不是作战单位,“军帅”是“年约四十”,入营前是个用符水给人治病“趁钱糊口”的游方巫医的何潮元,此人后来封为前一军内医、职同总制,回归医疗岗位,非战将可知,妇女在紧急时刻也会参战。

定都天京之后就实施军营化管理——女营最初编中、前、后、右、左5个军,后来扩编,最多时候编40个军,军的编制是每军25个卒,下面是两,再下是伍(我的文章写过不止一次)全军2500人,40个军10万以上,军的长官为总制,副职为监军和军帅,以下为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和伍长,总制以下都是女性,每个军各设一名巡查,由老年男性担任,女军负责人则是男性。

女营的主要任务是从事生产劳役,杨秀清曾让女营在城内抓老鼠杀跳蚤,洪秀全在天王府火灾后也曾征调女营施工。此外太平军缺粮,有时候要派人出城抢割稻子,割稻的主力是女营。有时天京城内缺粮严重,守城者会故意在派妇女出城割稻后关闭城门,让她们自行逃生。因此天京城内妇女也迅速减少。

当然,在女营存在期间每年需经历一次选秀,选出15名美女,按照天王、东王各6人,北王2人,翼王1人的比例送入各王府。各王府衙署中的女办事人员也从女营中选拔。

在此期间女营参加过一些战斗活动,主要是“守铺”即在城墙上瞭望,发现敌情后及时报告。广西大脚妇女在情况危急时曾“妆牌刀手出战”,但次数不多,人选也很狭窄。

女营解散前太平军中也出现过出名的女将,如苏三娘、卞三娘,她们共同的特点是多为原天地会首领,且所带的也不仅仅是女兵,而主要是男兵,她们的军队并不是“女营”的一部分。这些女将有的中途离开(如卞三娘在武昌因和杨秀清发生矛盾自行返回广西),有的抵达天京后回归家庭(如苏三娘嫁给了同样是天地会出身的罗大纲),在女营存在期间她们已在军事上不活跃了。

之所以有那么多“太平军女军”的传说,一是当时人误传(很多人被“军”和军队编制给吓唬住了,其实看看《天朝田亩制度》就该明白太平军的农村户籍编制同样也是和男、女营如出一辙的《周礼.司马法》编制,且自始至终未曾改过),二是民国时好事者的“脑补”,三是建国后“三突出”等政治宣传的需要。

太平天国的女营只存在于天京一城,且早在甲寅四年(1854年)八月二十四日就被杨秀清托天父下凡解散,前后存在了不到一年半时间而已,过多的渲染是不必要的,也不符合历史。

发布于 2019-01-26 08:45

赞同 106 条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岩岩说史

岩岩说史

 关注

“天父”的女儿洪宣娇:天京陷落后,远渡重洋,在旧金山开业行医。洪宣娇的3种结局,这是最美好的一种;她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是个谜。

一、洪宣娇的身份,及其在太平天国的地位

洪宣娇究竟是何许人?有些说是洪秀全的妹妹,有些说是杨秀清的妹妹,原名叫杨云娇,后改为洪宣娇,有些则说她只是桂平的一个妇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非要考证洪宣娇的身份,估计很难做到,也没必要。从现有的史料中,洪宣娇是西王萧朝贵的妻子,这点毋庸置疑;洪宣娇能力很大,是太平天国初期的核心人物之一,也没错。

从洪宣娇的事迹来看,她是洪秀全出于“解释”拜上帝教需要而认的妹妹,彼此没有血缘关系。桂平有传言:“男学冯云山,女学洪宣娇”,她在拜上帝教中威望很高。

冯云山是拜上帝教实际创始人,他独自前往紫金山,以单线形式拉拢人马,得到3千多人,为金田起义赢得第一桶金。

洪宣娇重点发展女教徒,后来还掌管“女馆”工作。太平天国实行男女“分营制度”,即便是夫妻也要分开居住,两个礼拜才能见一次面,还是“遥望”,不能接触,也是醉了。

主管“女馆”,意味着太平天国全部的女性都要听洪宣娇的话。太平天国倡导“男女平等”,天下都是兄弟姐妹,由此可知洪宣娇的地位。

洪宣娇能力强大,作战也勇猛,喜欢手持双刀冲锋;激战正酣时,宽衣解带,令敌人闻风丧胆。太平天国初期有“女兵”,也要承担战斗任务;定都天京后,女兵负责保卫天王府,护卫洪秀全,后来还击退北王韦昌辉的攻势。

能力强,自然就有追求,洪宣娇不愿屈居“天父”的众多儿子之下,认为自己是“天父”的女儿,理应跟二哥洪秀全、三哥分冯云山、四哥杨秀清、五哥韦昌辉、弟弟石达开并列,甚至要控制丈夫“天父”女婿萧朝贵。

杨秀清靠“跳大神”,表演“天父下凡”起家;萧朝贵靠表演“天兄下凡”,自称耶稣使者,跟杨秀清抗衡。洪宣娇更猛,表演“天母下凡”,干涉拜上帝教的事务。

为了维持拜上帝教信仰,洪秀全、冯云山不敢拆穿他们,只能容忍。再则,杨秀清身体不好,经常生病,金田起义之前,几乎都是萧朝贵、洪宣娇说了算,他们经常表演各种“下凡”,实际控制队伍。

1852年,萧朝贵阵亡长沙,东王杨秀清才取得“节制诸王”的实际权力,虽说这是永安封王时给他的。没有萧朝贵,洪宣娇相对低调,但洪秀全、杨秀清之间内斗,洪宣娇的地位依然重要。定都天京后,洪宣娇负责“女馆”工作。

二、洪宣娇的3种结局:充满故事与传奇

洪宣娇的结局,比她的身份更有故事,更加传奇,令人津津乐道。

第一种结局:率兵与清军血战厮杀,引爆炸药,与城池共存亡。

西王萧朝贵死后,洪宣娇很伤心,但也很开心,因为她可以跟心爱的如意郎君林凤祥在一起了。林凤祥,西王麾下第一猛将,骁勇善战。有些史料中,洪宣娇对林凤祥恩宠有加,一直吵着洪秀全,希望能嫁给林凤祥。

1855年,林凤祥兵败连镇,被凌迟处死。洪宣娇得知郎君被杀,对清军充满了仇恨,杀敌更加卖力。此后摧毁“江北大营”以及“江南大营”,洪宣娇经常单骑冲杀,手刃清兵,大快人心。

1864年,湘军攻破南京,李秀成决定掩护幼天王洪天贵福突围。洪宣娇前往李秀成家里,表示自己愿意做掩护,与城池共存亡,好让你们突围而出。

洪宣娇准备了一大堆炸药包,装满整座天王府,然后率“女兵”与湘军死磕,打起巷战。力量对比悬殊,洪宣娇身受重伤,退守天王府上,举起火把。

湘军杀入天王府,洪宣娇下令关闭大门,点燃引线,王府成了一片火海。熊熊烈火中,湘军叫苦不迭,死伤惨重;洪宣娇也香消玉殒,与天国共存亡。

第二种结局:首鼠两端,被韦昌辉处死

金陵癸甲纪事略》是研究太平天国史的重要文献,虽说许多内容是道听途说,却别有风味。洪宣娇的结局,在这部文献中堪称传奇,满满的小说味道。

洪宣娇玩弄权术,在金田起义之前就经常跟萧朝贵吵架,挑起矛盾。洪宣娇为了抗衡萧朝贵,便联合杨秀清,两人经常私底下约会,关系不正常。

萧朝贵现场抓人,杨秀清灵活应对,表演“天父下凡”,说洪宣娇身体不好,自己来为她治病。为了拜上帝教信仰不至于崩溃,萧朝贵也不敢拆穿,只好忍气吞声。

不久,萧朝贵表演“天兄下凡”,偏袒罗大纲,处死杨秀清的岳父陈来,对方也无话可说。如此,萧朝贵、杨秀清之间关系恶化,彼此明争暗斗,却没撕破脸皮。

萧朝贵阵亡,“天父”杨秀清一家独大,洪宣娇为了家人的安全,尤其是儿子萧有和的前途,经常跟杨秀清混在一起。此时,西王夫人,成了东王府中一位没有名分的“妃子”。

1856年,由于杨秀清飞扬跋扈,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决定联手,一起策划铲除东王集团。洪宣娇暗中得到消息,且不满杨秀清“移情别恋”,喜欢上女状元傅善祥,决定投靠韦昌辉。

韦昌辉率兵“勤王”,突袭东王府,洪宣娇也率本部兵马从家里赶来,一起朝着东王府杀去。杨秀清太过轻敌,认为京师掌握在手中,故而没有防备,被韦昌辉一刀斩杀。

诛杀杨秀清,有洪宣娇的一份功劳。但是,杨秀清平日里作恶多端,洪宣娇也帮他干了不少坏事,心中不安,便主动向北王示好,希望“改换门庭”。

韦昌辉经常被杨秀清杖责,且公开进行,丢尽了脸面,故而十分痛恨杨秀清的亲信党羽。韦昌辉、洪秀全没有闹翻之前,洪宣娇安然无恙;反目成仇后,韦昌辉派兵突袭洪宣娇,将其处死,丢进长江。

第三种结局:太平天国灭亡后,远渡重洋,在旧金山开业行医

1856年,天京事变爆发,洪秀全没有及时颁布圣旨,韦昌辉反而成了杀害“天父”杨秀清的凶手,摧毁了拜上帝教信仰,引起了众怒,处境被动。

为了活下来,韦昌辉先发制人,天京事变扩大化。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之前约定的“只杀兄弟三人,其余皆不得多杀”的协议没有得到遵守,2万余人死于内斗。

石达开坐山观虎斗,没有率兵“勤王”,而是驻扎湖北洪山。事变扩大,石达开回来劝阻韦昌辉,又骂了他一顿;韦昌辉恼羞成怒,杀了翼王府一千多人,石达开逃出京师。

1856年11月,石达开率4万“靖难之师”杀向南京。石达开直言:“得不到韦昌辉狗头,则攻灭天京。”洪秀全“丢车保帅”,下令捉拿韦昌辉。

韦昌辉彻底绝望了,便率兵围攻天王府,却被洪宣娇带着一帮“女兵”击退。韦昌辉穷途末路,成了俘虏,大卸八块,首级送给石达开。接着,石达开入京辅政,处理军国大事。

进入京城之前,石达开强迫洪秀全杀死秦日刚、陈承瑢,引起了天王不满。洪秀全担心出现第二个杨秀清,对石达开处处刁难,君臣关系恶化,最终分道扬镳。

1857年5月,石达开率兵外出,洪宣娇去追赶,在安庆与石达开会面。洪宣娇晓以大义,石达开不为所动;洪宣娇很生气,痛斥石达开没有格局,气量小,然后回来复命。

1864年,湘军攻克天京,洪宣娇化妆成难民,在英国人掩护下逃离险境。李秀成跟外国人关系好,许多将领都通过他们的关系,逃离清朝控制区,例如洪秀全的侄子洪全福

洪宣娇离开了天京,但儿子萧有和阵亡沙场,她心灰意冷,没了寄托。洪宣娇远渡重洋,抵达旧金山,开业行医,度过余生,安享晚年,得以善终。

太平天国史上,洪宣娇是神一样存在的人物,她的身份、结局都是“谜”,众说纷纭。笔者看来,第三种结局最美好。清朝末年,民不聊生,洪宣娇依然扛起大旗,为改变命运而斗争,失败后隐藏起来,躲避搜捕,堪称完满。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发布于 2023-02-08 09:10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大美南方

大美南方

 关注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中国是传统而古老的国家,在古代封建社会一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重男轻女。在封建社会男人的地位一直都高于女人,所以不管是官场,还是职场女人都很少出现。

古代封建社会的官场,一直都有一种制度,那就是科举制度。从有了科举制度以来,古代的平民也就有金榜题名的机会,而科举制度中状元就是至高无上的象征。

由于古代重男轻女,所以状元基本上清一色都是男人,直到清朝末年废除科举制度以来,古代共出现了几百位状元。虽然大多数都是男人,但是凡事都有例外。到太平天国时期,就产生了一位女状元,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她就是傅善祥。

傅善祥是清朝末年南京人士,她出生在一个诗书家庭,父亲是一个教书先生,所以她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自己也有诗书方面的天赋,这是上天对她好的方面。

人生嘛,有好就有坏,就在傅善祥八岁的时候,父母相继离世,家道迅速由相对富裕的家庭变衰落。当然这只是命运给她开玩笑的开始,就在傅善祥十三岁的时候,她的哥哥按照父母之命把嫁给指腹为婚的李氏人家,但是丈夫却比她小六岁,并且在傅善祥十八岁时,丈夫就过世了。

傅善祥没有了父母,又嫁给比自己小六岁的丈夫,就在自己刚成年时,丈夫又因病去世了。李家没有了儿子,本来打算把傅善祥卖掉,来补贴一点家用。正在这时太平天国军队攻破南京,傅善祥的命运从这时起开始逆转。

太平军进入南京后,把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天国的首都。公元1853年,太平军首领洪秀全为了寻找有才之士,颁布诏令实行科举制度,同时还打破了常规,允许女人也参加科举。

傅善祥听说诏令后,立马就去报名参加考试。这结果,大家肯定都猜到了,当然是夺魁高中,而这次科举的主考官正是东王杨秀清。傅善祥高中之后,被杨秀清召入府中,并且任命她为“女侍史”,经过一段时间后又被提拔为“薄书”。

这么出色的人,并且还是女状元,做为老大的洪秀全当然也想要。于是隔三差五的向杨秀清借用傅善祥,并且没有的任务都完成的非常漂亮。1854年,天王洪秀全下诏封傅善祥为“恩赏丞相”。

傅善祥也从此达到了人生的顶峰,杨秀清慢慢变成了一个贪功好色的人,后来把傅善祥纳为妻妾,傅善祥从此也不得过问政事。杨秀清越来越大胆,不但不把同僚放在眼里,还不把洪秀全放在眼里。

后来杨秀清被诛杀,太平军内部也发生了大内乱,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天京事变”。杨秀清死后,傅善祥就不知所踪,有人说她被杀了,也有人说她被人救走了。

欢迎关注 

@大美南方

请关注公众号:大美南方,为您分享更多精彩内容!

编辑于 2023-01-10 17:47

赞同 1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国学漫谈

国学漫谈

 关注

 太平天国第一美女洪宣娇什么结局?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太平天国起义,最大的功绩除了动摇了清王朝的统治外,就是使得一些汉臣得以展露,并很快成为了清朝不可获缺的人物,如曾国藩、左宗棠和李鸿章这三位。也正是由于这三位的横空出世,事实上为最后推翻清朝奠定了基础。如,袁世凯他就被看成李鸿章的接班人。

  皆知,太平天国起义的领导人洪秀全,是一位不及地的秀才,然后宣称梦到了上帝啥的,利用“上帝”组织起来了这次起义。但不仅只有洪秀全一人梦到了“上帝”,还有一位女性也宣称梦到过,她就是太平天国第一女将,当然也被称为第一美女的洪宣娇。

  洪宣娇是广东花县人,原名杨宣娇。据说,她梦到上帝对她说“十年后有人来此教人拜上帝,汝当遵从。”恰好,这个梦跟洪秀全那个梦吻合。 故而她成为了太平天国的风云人物,这点跟杨秀清差不多。由此,洪宣娇成为了女性信徒的首领,而洪秀全也认她为妹妹,改名为洪宣娇。

  她在太平天国的出现,带有些轰动味道。一贯是战争让女性走开,可太平天国的娘子军,却在洪宣娇的率领下,出尽了风头。清朝的许多文人听闻后,就纷纷脑补其形象,如“淡妆出阵,挥双刀,锋凛凛落皓雪。乘绛马,鞍腰笼白氍毹,长身白皙,衣裙间青皓色。临风扬素腕,指挥女军,杉佩声杂沓,望之以为天人 ”。

  但别管外界如何神化她,实则洪宣娇自老公萧朝贵战死后,就摇摆在东王杨秀清和北王韦昌辉之间。至于她到底喜欢谁?已经无从考证了。却有这样一则传言:由于杨秀清移情别恋,冷落了洪宣娇,使其一怒之下,委身于韦昌辉,由此开启了太平天国的惨烈内斗。

  不过,这个仅仅是传言,因为熟悉这段历史的都知道,关洪宣娇啥事?是洪秀全担心大权旁落杨秀清而导致的。但无论怎样,内斗一起,太平天国也就开始走向灭亡。而关于洪宣娇的结局,也是众说纷纭。大致出现了四种说法。

  第一:在曾国荃率湘军攻破天京时,洪宣娇战死!

  第二:死于太平天国的内斗。由于洪宣娇宣称自己是上帝之女,引得洪秀全很不爽。所以在天京事变时,洪秀全利用韦昌辉杀掉杨秀清后,也顺手杀掉了洪宣娇。但这种说法有个漏洞,洪宣娇的后代,萧有和、萧有福,没有在那次事变中被杀,相反还深受洪秀全的信任。 故而只能当作参考。

  第三:逃亡而去,不知所终。

  第四:死于太平天国北伐。这个说法,显然最容易被大家接受。毕竟无论怎样,这也是一位奇女子。

同意的点个“喜欢”,转发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发布于 2022-06-10 08:48

赞同添加评论

分享

收藏喜欢收起

大圣夫人镕铟姐姐

大圣夫人镕铟姐姐

所有文章均为原创!曾用笔名忆妃,专注历史文章、小说创作。

 关注

1 人赞同了该回答

在鸦片战争结束后的第八年,以洪秀全为首的太平军在广西金田起事,目标在于推翻腐朽的清朝廷。在顺应民心的情况下,太平军的势力迅速扩展,咸丰元年(1852年)攻占永安后建立太平天国。咸丰三年(1854年)攻取了南京,正式奠定了基业。

在洪秀全1847年到达紫荆山时,洪宣娇曾声称曾梦见上帝,告诉她"十年后有人来此教人拜上帝,汝当遵从",而洪秀全恰恰也自称在那一年发梦,开始以上帝次子和使者身份"拯救世人",两个梦话一拍即合,对洪秀全的威望自然有极大帮助。

洪宣娇,广东花县(今花都区)福源水村人,原名杨云娇,生年不详。洪秀全因为她这个梦,认为她是天父之女,与自己有着很深的渊源,所以给她改名洪宣娇,认她为自己的妹妹。洪宣娇既是洪秀全之妹,又和杨秀清萧朝贵关系密切,因此一时间成为上帝会的核心人物,一时在女会众中影响很大。

史书记载:“洪宣娇者......西王萧朝贵妻也。年不满三十,艳绝一世,骁勇异常,从女兵数百名,善战,所向有功。萧王娘及女兵皆广西产,深奉秀全教,每战先拜天帝。淡妆出阵,挥双刀,锋凛凛落皓雪。乘绛马,鞍腰笼白氍毹,长身白皙,衣裙间青皓色。临风扬素腕,指挥女军,衫佩声杂沓,望之以为天人。女兵皆锦旗银盾。战酣,萧王娘解衣纵马,出入满清军。内服裹杏黄绸,刀术妙速,衣色隐幻,一军骇目。”可见,洪宣娇是一个长得漂亮又英勇善战的女将。

洪宣娇影视剧形象(陈敏儿饰演)

道光三十年(1851年),上帝会的教徒已发展到数万人,洪秀全认为时机已经成熟,便在金田村竖立起太平军的旗号,建立太平天国,洪秀全自称天王,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所封各王都受东王杨秀清节制。洪宣娇由兄长洪秀全做主,嫁给了萧朝贵,人称“萧王娘”。但不久后,西王萧朝贵便死于围攻长沙城的战斗中,洪宣娇转眼之间成了寡妇。但是她并没有从此沉沦,而是继续积极投身于太平天国的各项事务中。

咸丰三年(1854年),太平军攻占了南京,遂将南京定为太平天国的都城,改名天京。洪秀全下令将全部随营女眷集中起来建立的"女营"改为"女馆",由东王杨秀清兼任总管,洪宣娇则任监察。此时的洪秀全早已沉湎于情色享受之中,太平天国的军政大权实际掌握在东王杨秀清手中。而杨秀清在天京的大权独揽,使天王洪秀全和许多太平天国将领都对他心存不满。

洪宣娇看准世态人心,在联合了一批反杨势力的同时,鼓动洪秀全密召北王韦昌辉回京共图大事。北王从安徽战地匆匆赶回天京,这期间洪宣娇一改常态,主动走进东王府,对杨秀清表现得特别热络,杨秀清喜出望外,以为她不计前嫌,竟听从洪宣娇提议,由自己出面为北王举办一次盛大的洗尘宴。

1856年9月2日,东王府大摆筵席。韦昌辉率兵血洗了东王府,杨秀清以下两万太平军将领都死在韦昌辉等人的刀下。石达开闻讯返京,指责韦昌辉滥杀无辜,韦昌辉又欲杀石达开。石达开连夜逃亡。当夜,韦昌辉血洗翼王府,将石达开家眷及翼王府内人员全部赶尽杀绝。接着洪秀全下诏通缉石达开,石达开逃至安徽举兵靖难。

"天京事变"之后,太平天国元气大损,最后,诸王中只剩下忠王李秀成。同治三年,即公元1864年7月,清军终于攻破天京城,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宣告结束。

洪宣娇的归宿众说纷纭。不少人认为她在天京之乱中被乱军杀死。洪秀全在平息内乱杀死杨秀清、韦昌辉的同时顺便除掉这个能量很大的"御妹"也并非没有可能。还有一些野史则认为洪宣娇是在清军攻陷天京时战死。也有说天京城被攻破之日,洪宣娇乔装成民妇,随着逃难的人群到了上海,而后又辗转随同洋传教士远渡美国,在美国旧金山一带开业行医,直到终老他乡。

不过,近代很多史学家经过考证研究,认为很多洪宣娇的事迹,其实是出自另一个太平天国的女将--苏三娘。

苏三娘原姓杨,生年不详。她本是是一个江湖卖艺女子,打飞镖百发百中,与苏三相识后便情投意合,结为夫妻。偶尔跟随苏三外出打仗,她善征勇战,智慧非凡,威风凛凛。其夫苏三乃灵山天地会首领之一,他组织了一支强大的农民起义队伍,专与清政府作对,口号是"劫富济贫,杀官放囚",因此得到广大贫苦群众的支持。苏三在道光三十年八月的一起战斗中,由于投机分子的出卖,被乱箭射死。随后,苏三娘率部加入太平天国。

苏三娘参加了金田起义,跟随洪秀全转战沙场,立下汗马功劳,位至女军军帅。在守永安、围桂林、打长沙、攻武汉、破南京等战役中,她英勇善战,所向披靡。连清朝当朝状元龙启瑞也为之倾倒,曾赋诗《苏三娘行》,赞她"两臂曾经百余战,一枪不落千人后","驰马呼曹意气豪","万千狐鼠纷藏逃"。1853年3月20日,她威风凛凛地率兵开进南京城时,龙诗写到:"城头鼓角声琅琅,牙卒林立旌旗张,东家西家走且僵,路人争看苏三娘。"

太平天国建国后,苏三娘率其部随洪秀全进入天京。苏三娘任女营副总管,协助洪宣娇管理女营。咸丰三年(1853年),苏三娘奉命与罗大纲各率男女军攻打镇江,战斗中她冲锋陷阵,飞身登城,其英雄事迹不胫而走,成为太平军中颇有声望的女军将领。

夺取镇江后,苏三娘又奉命镇守镇江,指挥女军多次粉碎了官兵的反扑。令人费解的是,咸丰四年(1854年)之后,威名赫赫的女将苏三娘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了,史籍中关于她的记载几乎不见了。《天国志·列女传》对她最后的记载是:"乙荣五年(太平天国历,即1855年)嫁与罗大纲,自后无闻"。

但关于苏三娘的结局也有另外两种说法:一是苏三娘坚守镇江两年多,直至天京陷落,在镇江保卫战中,为太平天国英勇捐躯;二是她在太平军定都南京后随即展开的北伐战争中,因孤军深入全军覆没,战死沙场。

遍查正史野史,这位当初天地会"广义堂"的女中豪杰、后来太平军的巾帼英雄,再没留下更多确凿的记载,似乎就此销声匿迹。苏三娘神秘地出现,又悄然隐去,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费解的谜。

1853年春末,洪秀全颁布诏书,开甲取士,同时打破常规,增加"女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男科的主考官是东王杨秀清,女科主考官是洪秀全的妹妹洪宣娇。就在这一次的科考中,天京当地人傅善祥考中鼎甲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也是唯一的女状元。

傅善祥(太平天国官方文书写作"伏善祥" ),(1832-?),字鸾史,出生于南京(太平天国定名天京)。其父傅槐为清朝秀才,屡试不第,以捐纳得监生,在上元县(今属南京市)任书吏。傅善祥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聪慧过人,喜读经史。

傅善祥影视剧形象(蔡嘉利饰演)

傅善祥8岁的时候,父母相继去世,家道迅速衰落。13岁那年,她的哥哥遵照父命把她嫁给了指腹为婚的李氏人家。丈夫比她小六岁,是一个懵懂无知的孩童。在她18岁那年,丈夫得麻疹去世了,年轻的善祥尚未圆房,就一夜之间变成了寡妇。婆婆在儿子死后,想要把傅善祥卖掉,傅善祥不得已逃了出来,走投无路之下,投奔了太平军。

1853年春末,洪秀全颁布诏书,开甲取士,同时打破常规,增加"女科";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破天荒的。傅善祥报名参加了女科考试。当时参加科考的男女士子有600多人,男科女科试题一样,均为"太平天国天父天兄天王为真皇帝制策"。考场上的傅善祥显示出其超人的才华,她提起笔来,文思泉涌,才华横溢,顷刻间挥笔而就。她的文章处处精华,字字珠玑,洋洋洒洒一万有余,初评时,就获得了阅卷官员的一致好评。

经过层层选拔,傅善祥的文章最后被送到了东王杨秀清的案头。东王看后,立即为这篇才华横溢的文章所折服,尤其是文中的观点,更是让他欣喜不已:"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于是"虎颜大悦",提起朱笔毫不犹豫地将傅善祥点为女科状元。 傅善祥考中鼎甲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也是唯一的女状元。

科举考试结束后,杨秀清亲自点将把傅善祥招进东王府,加以重用。不久,东王下诏,任命傅善祥为"女侍史"。负责东王诏命的起草以及文献的整理。因为精明能干,傅善祥后来又升任"簿书",帮助东王批阅所有来往的文件、书札。

傅善祥的才能也逐渐引起了洪秀全的关注,他几次向杨秀清打招呼借傅善祥来处理政务,每次傅善祥都能出色地完成天王交给的任务。1854年3月,天王洪秀全下达诏书破格任命傅善祥为"恩赏丞相",位列州司座次,隶属天王府六部,主要职责仍旧是辅佐东王处理政务。傅善祥以冷静的头脑,深邃的目光,除了帮助东王制定新的政策之外,还极力劝说东王保护文化,废除一些不合理的措施。

1854年6月,在傅善祥的影响下,杨秀清先后以"代天父言"的名义,对天国只许刊行《新旧约》而贬所有古籍为"妖书"的文化政策加以修正,并废除了使妇女别夫离子的 "女馆",恢复了家庭制及允许青年女子婚配。

傅善祥劝说东王杨秀清严禁部属破坏文物,并在所居东王府中建立一所规模颇大的博物馆。这一系列措施为保护和发展天京的文物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傅善祥还帮助杨秀清制定了太平天国解放妇女的政策,提倡"男女平等","天下女子尽是姊妹之群","同心放胆同杀妖"等。

傅善祥影视剧形象(杨童舒饰演)

在长期的相处中,东王杨秀清对美貌有才的傅善祥生出了不一样的心思。据说杨秀清当时已经有66个妻妾了,可他仍然不满足,利用权势将傅善祥变成了自己的妾。成为东王府的妾后,杨秀清就不再允许傅善祥参与处理政事,颇有才干的傅善祥从此后退出了太平天国的政治舞台。不过,杨秀清对傅善祥很是宠爱,在府中众多妻妾中,杨秀清最听傅善祥的话。根据史学家考证,傅善祥很有可能为杨秀清生下了儿子杨丙昭。

随着权势的增大,杨秀清个人的野心也在迅速地滋长,不臣之心开始萌发,引起了洪秀全的不满。1856年,东王府被韦昌辉血洗,杨秀清及其众多家人、亲眷、部属尽数被杀。根据后人考证,杨秀清只有一个幼子逃出生天,这个幼子就是傅善祥之子杨丙昭。杨丙昭被杨秀清的妹妹杨水娇保护着逃离天京,远奔杭州,经王春乔介绍,托给药店学徒屠德林收养。

而傅善祥本人的结局,目前有多种说法。比较受到认可的有以下几个:其一、最为流行的说法的是,身为东王府地位最高的女官傅善祥在乱军中也被杀死,尸体被抛入大江之中,东流而去。一代才女从此香消玉殒。

其二、傅善祥有幸逃脱了这场劫难,但没有忘记东王的恩爱,于是组织东王府的残余人马与翼王石达开联合攻打北王府,为杨秀清复仇。据说,还有一块古碑为证。

其三、傅善祥在天京事变中被北王韦昌辉下狱,被洪宣娇派人营救,后嫁于太平天国慕王谭绍光。谭在苏州被手下加害的消息传到天京后,傅善祥因此忧郁而死。

其四、傅善祥当时与东王府中的一个文吏何震川一起逃了出来,在逃亡的过程中二人渐生情愫,后双双逃到上海,终老一生。

但是无论怎样,傅善祥的经历都算得上是坎坷,一代才女被逼为妾,也是颇让人觉得遗憾。

傅善祥是中国唯一的一个女状元,而与她同届中选的榜眼和探花,也值得说一说。沈懋良的《江南春梦庵笔记》记载,当年的女榜榜眼,名叫钟秀英,是钟芳礼所掠之女;探花名叫林丽花(又名林瑞兰),是林凤祥所掠之女。钟芳礼和林凤祥都是太平军的勇将,骁勇善战,但同时也有一定的野心。他们见洪秀全开女子科举,认为洪秀全重视女军。

他们想要在女军里安排下自己的人马,好掌握军事中的主动权,于是相互商议,将各自从俘虏抢掠的难民中,挑选了两个极富才华的官家女子。他们将这两个女子,分别改成自己的姓氏,充作义女,为其报名参加科举。没想到这两个女子分别中了榜眼和探花,钟芳礼和林凤祥大喜过望。

不过,关于钟秀英和林丽花的记载也仅限于此。她们在高中后有什么作为,又在哪里从事什么工作,都不得而知。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洪秀全在建国定都之后,逐渐沉迷于女色,完全忘记了自己当初开展运动时所立下的誓言。他在进入南京后的堕落腐化,私生活严重影响了太平天国的大局,多妻Z欲,广置嫔妃,更荒唐的是,他称天王之后,根本就没有册立自己的原配妻子为王后。

根据有限的史料记载,洪秀全的原配妻子名叫赖莲英,是他起义之前在家乡娶的。赖莲英,又名赖氏妹。广东花县人。赖莲英后来跟随洪秀全入广西桂平揭竿起义,协助天王训练女兵成为洪秀全之好助手,是太平军中著名的女兵将领。赖莲英给洪秀全生下了长子洪天贵福(幼天王),按照常理,在洪秀全自立为王后,应该册封赖莲英为后。然而,在金田起义之后,洪秀全腐化堕落,私生活糜烂,很快就纳妃15人,不到一年,妃子的数量就成倍增长到了36人。

TVB剧《太平天国》剧照:吕良伟饰演洪秀全,毛舜筠饰演赖莲英

太平天国唯一一部官修史书《太平天日》中记载,丁酉(1837)年三月初一日,洪秀全"被诏升天",见到了他的"天父"上帝,领受了改造人间的神圣使命,作为上帝次子,他在天上有一位"正月宫",并且在他"升天"期间为他生了一个儿子,还没来得及起名。洪秀全的"王后"赖莲英,因此也就没有被封为太平天国王后。

根据官书的记载,赖莲英的封号是"又正月宫",她儿子洪天贵福则称她"第二个母后"。虽然名义上赖莲英不是后宫第一人,但是毕竟“正月宫”不是凡人,所以洪秀全的后宫女人中,赖莲英的地位仍旧是最高的,她也有指挥六宫女人的各种权力,后宫的事务,大多还是赖莲英做主并操持的。

随着宫中嫔妃日益增多,这些封号已经不够用,洪秀全干脆想出了用数字序号来代替嫔妃的称号。洪秀全之子幼天王洪天贵福被俘后,曾经供称:“父亲老天王洪秀全,今年五十三岁,有八十八妻。我系第二房赖氏名莲英所出,现年四十多岁。我有两个兄弟,均系十一岁,一名天光,封为光王,系第十二母陈氏所生;一名天明,封为明王,系第十九母吴氏所生。并有两姊三妹,均不同母的……”由此可见,在洪秀全的后宫中确实存在着用数字序号来称呼嫔妃。

同治三年(1864年),51岁的洪秀全在天京逝世。不久后,天京被清军攻陷。洪秀全的原配妻子赖莲英与女兵、宫中妃嫔及军民誓死守城防敌。时值炎夏,曾国藩攻城甚急,赖莲英誓死不降清。她将儿子幼天王洪天贵福托付给李秀成,然后偕众妃嫔和军民数余万人投长江溺水而死。

而天京宫中幸存下来的宫女、女官及少数嫔妃,则被攻入宫中的清军俘获。这些女子,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清军的严刑拷打,不少人不屈而死。而其中稍有姿色者,则被曾国荃赏赐给了自己的属下为奴为婢,结局想必也是很凄惨的。

在太平天国运动如火如荼的时期,女性英雄辈出,她们投身于革命,抛头颅撒热血,巾帼不让须眉。除了前面提到的洪宣娇、苏三娘之外,太平军中还有以下这几位英勇果敢的女英雄,在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值得和大家说一说。

周秀英,(1835-1855年),江苏青浦人,青浦天地会首领周立春之女。周立春还有一个养女周飞霞,姐妹俩从小拜名师习武,都学得一身好功夫。周秀英善用大刀,周飞霞善用长枪。

1852年,周秀英与父亲带领青浦农民武装抗粮,焚毁催粮船,并攻下青浦衙门,促成青浦农民的起义。苏州知府兵前来剿捕农民,周秀英率领农民守在塘湾桥。清兵看见一个年轻姑娘拿着大刀站在桥上,不以为然,嘻皮笑脸地往前走。周秀英手起刀落,杀死几十个清兵。从此,周秀英一战成名,威名远扬,人称“大刀秀”。

1853年,周秀英随父亲周立春攻克青浦、嘉定两城。没过多久,周立春、周飞霞相继战死。周秀英率领部下突出重围,与固守上海县城的小刀会首领即太平天国统理政教招讨大元帅刘丽川会师,在上海城里当了一名女将军。周秀英在困守上海期间,发动上海妇女,也组织了一队女兵,经常出战,数次击退清军。法军联合清军从北门冲入时,她还斩杀数名法国人。据当时观战的人描述她:“辟易千人”,外国记者也报道她和她的女兵说:“她们真的和古希腊亚马孙女将一样地勇猛和果敢”。

1855年初,困守孤城,弹尽粮绝,周秀英率部乘夜突围撤退,被清军围截。周秀英立马横刀,力战清军,无奈寡不敌众,英勇战死,年仅19岁。(也有说法,周秀英被俘后英勇不屈,被凌迟处死)

许香桂、许月桂

许香桂、许月桂姐妹,生年不详,湖南郴州永丰乡人。姐妹俩分别嫁给焦玉晶、焦亮两兄弟。后来焦玉晶、焦亮兄弟加入天地会,成立一个山堂,叫做招军堂,许香桂、许月桂都是其中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1851年,太平军进入永安州,焦玉晶、焦亮兄弟立即投奔太平军。次年,永安突围中焦亮被俘,在北京遇害。许香桂、许月桂、焦玉晶在湘南以焦亮家人的名义为号召,用招军堂为组织核心,发动起义。1854年与清军展开武装斗争,起义队伍发展到数千人。许香桂英勇善战,被推选为元帅,每次打仗都骑战马冲锋陷阵,手执长锚,吓的清军连连避退。在当时湖南起义军中,许家两姊妹,威名远扬。

1855年,许香桂、许月桂姐妹与两广三合会起义军会师湖南,支援太平天国。她们占领郴州并分军攻取周边县城,遭到清军严密围剿。郴州失守后,许香桂等被围困,因寡不敌众被抓押解回郴州,壮烈牺牲,年仅26岁。许月桂、焦玉晶走投无路,到嘉禾县诈降,被识破杀死。

孙大妹

孙大妹,生年、家世、籍贯均不详。孙大妹早年丧夫,被夫家强迫守寡。当时太平天国正在向封建社会束缚妇女的礼教进行革命,孙大妹在这样的新革命中得以解脱,逃出家乡,投入捻军。

孙大妹在军中,勤练苦学,刀枪步骑样样熟悉,捻军首领赖文光便提拔她做女将。后来,赖文光率部归属太平军,受封遵王,孙大妹同时归顺太平军。孙大妹作战勇猛,搴旗斩将,所向披靡。敌军一看到她的旗子,都心惊胆战。正面交锋,难以取胜,敌军便使用诡计,先挖好陷马坑,并在两旁埋伏了弓箭手,并佯败而逃,引诱孙大妹来追。孙大妹打过太多胜仗,追过太多回敌人,也没想到是诡计,便飞马急追,不幸陷入马坑,被敌人乱箭射中牺牲。

何大妹

何大妹,生年不详,广西藤县大黎乡人,是太平天国侍王李世贤的母亲,忠王李秀成的婶婶。

何大妹出身贫寒,日子过得一直非常艰苦。她为人正直坚强,很有反抗斗争的意识。1851年9月,太平军途径藤县,何大妹烧毁房子,带着儿子李世贤、侄子李秀成以及自己的女儿参加太平天国,反抗清朝残暴统治。何大妹和女儿被编入太平军的女营,而李世贤和李秀成因为英勇作战,且有战斗智谋,后来都成为了太平军的重要将领。

洪秀全建都天京后,何大妹母女组织和领导挖战濠、筑营垒、割稻、运输等集团劳动工作。同时,何大妹母女及其他广西女军又担任保卫天京任务,经常出击扎在天京城东孝陵卫的清朝江南大营,每战都当先。1853年,她们在三河血战之役中建立功勋。后来女营解散,何大妹母女转入李世贤军中。何大妹在军中,对李世贤进行了不少帮助。

天京事变后,天王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李世贤、杨辅清等年青将领,让他们走上第一线,承担起力挽狂澜之重任。李秀成、李世贤等不负众望,接连击败清军,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南方八旗、绿营彻底溃败,不再成气候。随后,李秀成、李世贤等东征苏常,夺取江苏、浙江等地,延续了太平天国国祚。

1862年10月,李世贤率兵回京勤王,何大妹坚守金华。因叛徒彭禹兰出卖,龙游、汤溪、兰溪陷落,金华守不住,何大妹只好撤退。1864年初,叛徒吴人杰拿了李鸿章银两,献城投降,准备逮捕何大妹,要挟李世贤。不过,“洋枪队”首领英国人戈登抢先一步入城,俘虏何大妹,将其安置在军中。

李鸿章“苏州杀降”,让戈登(担保人)信誉扫地,无地自容。为此,戈登善待何大妹,并将其送到李世贤军营,让母子团聚。李鸿章无奈,不敢惹列强,只好上奏朝廷:“李世贤之母何氏,姐李氏,先后身死”,避免与戈登再次闹矛盾。

太平天国灭亡后,李世贤带兵转战江西、福建,在漳州全军覆没,何大妹下落不明。1865年,李世贤跑去汪海洋军营,被刺杀身亡。何大妹和其女的结局未可知,相信很大可能是因战而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