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历程
2023-08-10 | 阅:  转:  |  分享 
  
1

中 国 茶 文 化 的 传 播 历 程在 茶 叶 历 史 上 , 茶 叶 文 化 有 内 地 向 边 疆 名 族 的 传 播 , 主 要 是 由 于 两 个 特 定的 茶 政 内 容 二 发 生 的 , 这 就 是 “ 槯 茶 ” 和 “ 茶 马 互 市 ” (也 称 茶 马 交 易 )。茶 马 交 易茶 马 交 易 , 最 初 见 于 唐 代 。 但 未 成 定 制 。 就 是 在 宋 朝 初 年 , 内 地 向 边 疆 少数 民 族 购 买 马 匹 , 主 要 还 是 用 铜 钱 。 但 是 这 些 地 区 的 牧 民 则 将 卖 马 的 铜 钱 渐 渐用 来 铸 造 兵 器 。 因 此 , 宋 朝 政 府 从 国 家 安 全 和 货 币 尊 严 考 虑 , 在 太 平 兴 国 八年 , 正 式 禁 止 以 铜 钱 买 马 , 改 用 布 帛 、 茶 叶 、 药 材 等 进 行 物 物 交 换 , 为 了 使 边贸 有 序 进 行 , 还 专 门 设 立 了 茶 马 司 , 茶 马 司 的 职 责 是 “ 掌 槯 茶 之 利 , 以 佐 邦 用 ;凡 市 马 于 四 夷 , 率 以 茶 易 之 。 ” 《 宋 史 · 职 官 志 》 在 茶 马 互 市 的 政 策 确 立 之

后 , 宋 朝 于 今 晋 、 陕 、 甘 、 川 等 地 广 开 马 市 大 量 换 取 吐 蕃 、 回 纥 、 党 项 等 族 的优 良 马 匹 , 用 以 保 卫 边 疆 。 到 南 宋 时 , 茶 马 互 市 的 机 构 , 相 对 固 定 为 四 川 五场 、 甘 肃 三 场 均 用 来 与 西 北 少 数 民 族 交 易 。 元 朝 不 缺 马 匹 , 因 而 边 茶 主 要 以 银两 和 土 货 交 易 。 到 了 明 代 初 年 , 茶 马 互 市 再 度 恢 复 , 一 直 沿 用 到 清 代 中 期 , 才渐 渐 废 止 。茶 入 西 夏 和 辽西 夏 王 国 建 立 于 宋 初 , 成 为 西 北 地 区 一 支 很 强 大 的 势 力 。 西 夏 国 的 少 数 民族 主 要 是 由 羌 族 的 一 支 发 展 而 成 的 党 项 族 。 宋 朝 初 期 , 向 党 项 族 购 买 马 匹 , 是以 铜 钱 支 付 , 而 党 项 族 则 利 用 铜 钱 来 铸 造 兵 器 , 这 对 宋 朝 来 讲 无 疑 具 有 潜 在 的威 胁 性 , 因 此 , 在 太 平 兴 国 八 年 (公 元 983 年 )宋 朝 就 用 茶 叶 等 物 品 来 与 之 作 物物 交 换 。 至 1038 年 , 西 夏 元 昊 称 帝 , 不 久 便 发 动 了 对 宋 战 意 。 元 昊 虽 向 宋 称

臣 , 但 宋 给 夏 的 岁 币 茶 叶 等 , 则 大 大 增 加 , 赠 茶 友 原 来 的 数 千 斤 , 上 涨 到 数 万斤 乃 至 数 十 万 斤 之 多 。北 宋 时 期 , 在 与 西 夏 周 旋 的 同 时 , 宋 朝 还 要 应 付 东 北 的 契 丹 国 的 侵 犯 。 916年 阿 保 机 称 帝 , 建 契 丹 国 后 , 以 武 力 夺 得 幽 云 十 六 州 , 继 而 改 国 号 称 辽 。 辽 军的 侵 略 野 心 不 断 扩 大 , 1044 年 , 突 进 到 澶 州 城 下 , 宋 朝 急 忙 组 织 阻 击 , 双 方 均未 取 得 战 果 , 对 峙 不 久 , 双 方 议 和 , 这 就 是 历 史 上 有 名 的 澶 渊 之 盟 。 议 和 结 果是 , 辽 撤 兵 , 宋 供 岁 币 入 辽 , 银 10 万 两 , 绢 20 万 匹 。 此 后 , 双 方 在 边 境 地 区开 展 贸 易 , 宋 朝 用 丝 织 品 、 稻 米 、 茶 叶 等 换 取 辽 的 羊 、 马 、 骆 驼 等 。茶 入 金1115 你 那 , 女 真 族 完 颜 阿 骨 打 称 帝 , 改 名 旻 , 国 号 大 金 。 1125 年 10 月 ,下 诏 攻 宋 。 1126 年 金 兵 逼 至 黄 河 北 岸 , 童 年 闰 十 一 月 , 京 师 被 攻 破 , 金 提 出 苛

2

刻 议 和 条 件 , 宋 钦 宗 入 金 营 求 和 , 金 又 迫 使 宋 徽 宋 皇 子 、 贵 妃 等 赴 金 营 。 最 后掠 徽 、 钦 二 宗 及 后 妃 宗 室 等 北 撤 , 北 宋 自 此 结 束 。金 朝 以 武 力 不 断 胁 迫 宋 朝 的 同 时 , 也 不 断 地 从 宋 人 那 里 取 得 饮 茶 法 , 而 饮茶 之 风 日 甚 一 日 。 茶 饮 地 位 不 断 提 高 , 如 《 松 漠 记 闻 》 载 , 女 真 人 婚 假 时 , 酒宴 之 后 , “ 富 者 遍 建 茗 , 留 上 客 数 人 啜 之 , 或 以 粗 者 煮 乳 酪 ” 。 同 时 , 汉 家 饮茶 文 化 在 金 朝 文 人 中 的 影 响 也 很 深 , 如 党 怀 英 所 作 的 《 青 玉 案 》 词 中 , 对 茶 文化 的 内 蕴 有 很 准 确 的 把 握 。中 华 茶 文 化 因 其 特 定 的 内 涵 , 具 有 很 强 的 民 族 性 , 而 越 具 有 民 族 性 的 文化 , 也 越 具 有 世 界 性 。 中 华 茶 文 化 在 不 断 丰 富 发 展 得 过 程 中 , 也 不 断 地 向 周 边国 家 传 播 , 不 断 地 影 响 着 这 些 国 家 的 饮 食 文 化 。茶 入 朝 鲜 半 岛

至 宋 代 时 , 新 罗 人 也 学 习 宋 代 的 烹 茶 技 艺 。 新 罗 在 参 考 吸 取 中 国 茶 文 化 的同 时 , 还 建 立 了 自 己 的 一 套 茶 礼 。 这 套 茶 礼 包 括 :? 吉 礼 时 敬 茶 ;? 齿 礼 时 敬 茶 ;? 宾 礼 时 敬 茶 ;? 嘉 时 敬 茶 。高 丽 时 代 , 新 罗 茶 礼 的 程 度 和 内 容 , 与 宋 代 的 宫 廷 茶 宴 茶 礼 有 不 少 相 通 之处 。 茶 入 日 本中 国 的 茶 与 茶 文 化 , 对 日 本 的 影 响 最 为 深 刻 , 尤 其 是 对 日 本 茶 道 的 发 生 发展 , 有 着 十 分 紧 密 的 渊 源 关 系 。 茶 道 是 日 本 茶 文 化 中 最 具 典 型 的 一 个 内 容 , 而

日 本 茶 道 的 发 祥 , 与 中 国 文 化 的 熏 陶 戚 戚 相 关 。都 永 忠 在 兴 仁 宝 龟 八 年 (唐 代 宗 大 历 十 二 年 , 公 元 777 年 ), 随 着 唐 使 到 了中 国 , 在 唐 朝 生 活 了 二 十 多 年 , 后 与 最 澄 等 一 起 回 国 。 都 永 忠 平 生 好 茶 , 当 弘仁 元 年 (唐 宪 宗 元 和 十 年 , 公 元 815 年 )四 月 , 嵯 峨 天 皇 行 幸 近 江 滋 贺 的 韩 琦 ,经 过 梵 释 寺 时 , 作 为 该 寺 大 僧 的 都 永 忠 , 亲 手 煮 茶 进 献 , 天 皇 则 赐 之 以 御 冠 。同 年 六 月 , 嵯 峨 天 皇 便 命 畿 内 , 近 江 、 丹 波 、 播 磨 等 地 种 茶 , 作 为 每 年 的 贡品 。 后 来 , 茶 叶 逐 渐 成 为 宫 廷 之 物 , 深 受 皇 室 宠 爱 , 并 逐 步 向 民 间 普 及 。传 播 中 国 茶 文 化 的 另 一 个 重 要 人 物 是 日 增 最 澄 。 最 澄 到 浙 江 后 , 便 登 上 天台 山 , 随 从 道 行 满 学 习 天 台 宗 , 又 到 越 州 龙 兴 寺 从 顺 晓 学 习 密 宗 , 永 贞 元 年(805 年 )八 月 与 都 永 忠 等 一 起 从 明 州 启 程 归 国 。 从 浙 江 天 台 山 带 去 了 茶 种 , 据

3

(日 本 社 神 道 秘 记 )记 载 最 澄 从 中 国 传 去 茶 种 后 , 植 于 日 吉 神 廷 , 得 到 了 天 皇 的重 视 , 具 有 与 都 永 忠 同 样 的 功 绩 。最 澄 之 前 , 天 台 山 与 天 台 宗 僧 人 也 多 有 赴 日 传 教 者 如 天 宝 十 三 年 (754 年 )的 鉴 真 等 , 他 们 带 去 的 不 仅 是 天 台 派 的 教 义 , 而 且 也 有 科 学 技 术 和 生 活 习 俗 ,饮 茶 之 道 无 疑 也 是 其 中 之 一 。南 宋 时 期 , 是 中 国 茶 道 外 传 的 重 要 阶 段 。 日 僧 荣 西 曾 两 次 来 华 。 荣 西 第 一次 入 宋 , 回 国 时 除 带 了 天 台 新 章 疏 30 余 部 60 卷 , 还 带 回 了 茶 籽 , 种 植 于 佐 贺县 肥 前 背 振 山 、 拇 尾 山 一 带 。 荣 西 第 二 次 入 宋 史 日 本 文 治 三 年 (宋 孝 宗 淳 熙 十 四年 , 公 元 1187 年 )四 月 , 日 本 建 久 二 年 (宋 光 宗 绍 熙 二 年 , 公 元 1191 年 )七 月 ,荣 西 回 到 长 崎 , 嗣 后 便 在 京 都 修 建 了 建 仁 寺 , 在 镰 仓 修 建 了 圣 福 寺 , 并 在 寺 院中 种 植 茶 树 , 大 力 宣 传 禅 宗 和 茶 饮 。

在 此 期 间 , 中 国 宋 代 的 茶 具 精 品 — — 天 目 茶 碗 、 青 瓷 茶 碗 也 由 浙 江 开 始 相继 传 入 日 本 。 在 日 本 茶 道 中 , 天 目 茶 碗 占 有 非 常 重 要 的 地 位 。 日 本 喝 茶 之 初 到创 立 茶 礼 的 东 山 时 代 , 所 用 只 限 于 天 目 茶 碗 , 后 来 , 因 茶 道 的 普 及 , 一 般 所 用茶 碗 为 朝 鲜 和 日 本 的 仿 制 品 , 而 天 目 茶 碗 益 显 珍 贵 , 只 限 于 “ 台 天 目 点 茶 法 ”和 其 它 一 些 比 较 庄 重 的 场 合 , 如 贵 客 临 门 或 向 神 佛 献 茶 等 。具 有 日 本 民 族 特 色 的 茶 道 , 是 由 奈 良 称 名 寺 和 尚 村 田 珠 光 (1425-1502 年 )将 平 民 聚 合 饮 茶 的 集 会 “ 茶 寄 合 ” 与 贵 族 茶 会 “ 茶 数 寄 ” 合 二 为 一 形 成 的 禅 宗点 茶 法 。 自 珠 光 完 成 了 茶 道 的 建 立 后 , 千 利 休 (1522-1591 年 )继 续 发 扬 光 大 ,提 炼 出 “ 和 、 敬 、 清 、 寂 ” 茶 道 四 规 , 而 取 得 "天 下 茶 匠 “ 的 地 位 。 从 此 以 后 ,日 本 茶 道 流 派 纷 呈 , 各 具 特 色 , 但 ” 和 、 敬 、 清 、 寂 “ 四 规 和 现 出 与 佛 教 的 息息 相 通 , 至 今 仍 然 散 发 着 中 国 唐 宋 时 代 的 文 化 气 息 , 保 留 着 浙 江 天 台 山 、 径 山寺 等 地 的 佛 家 饮 茶 遗 风 。茶 入 俄 国

茶 叶 最 早 传 入 俄 国 , 据 传 是 在 公 元 六 世 纪 时 , 由 回 族 人 运 销 至 中 亚 西 亚 。到 元 代 , 蒙 古 人 远 征 俄 国 , 中 国 文 明 随 之 传 入 , 到 了 明 朝 , 中 国 茶 叶 开 始 大 量进 入 俄 国 。至 清 代 雍 正 五 年 (公 元 1727 年 )中 俄 签 订 互 市 条 约 , 以 恰 克 图 为 中 心 开 展 陆路 通 商 贸 易 , 茶 叶 就 是 其 中 主 要 的 商 品 , 其 输 出 方 式 是 将 茶 叶 用 马 驮 到 天 津 ,然 后 再 用 骆 驼 运 到 恰 克 图 。1883 年 后 , 俄 国 多 次 引 进 中 国 茶 籽 , 试 图 栽 培 茶 树 , 1884 年 , 索 洛 沃 佐 夫从 汉 口 运 去 茶 苗 12000 株 和 成 箱 的 茶 籽 , 在 查 瓦 克 — — 巴 统 附 近 开 辟 一 小 茶园 , 从 事 茶 树 栽 培 和 制 茶 。

4

1888 年 , 俄 入 波 波 夫 来 华 , 访 问 宁 波 一 家 茶 厂 , 回 国 时 , 聘 去 了 以 刘 俊 周为 首 的 茶 叶 技 工 10 名 , 同 时 购 买 了 不 少 茶 籽 和 茶 苗 。 后 来 刘 俊 周 等 , 在 高 加索 、 巴 统 开 始 工 作 , 历 经 了 3 年 时 间 , 种 植 了 80 公 顷 茶 树 , 并 建 立 了 一 座 小 型茶 厂 。 1896 年 , 刘 俊 周 等 人 合 同 期 满 , 回 国 前 , 波 波 夫 要 托 刘 俊 周 再 招 聘 技工 , 产 菜 购 茶 苗 茶 籽 。 1897 年 , 刘 俊 周 又 带 领 12 名 技 工 携 带 家 眷 往 俄 国 ,1990 年 在 阿 札 里 亚 种 植 茶 树 150 公 顷 , 并 建 立 茶 叶 加 工 厂 。十 五 世 纪 初 , 名 僧 村 田 珠 光 采 用 “ 茶 寄 合 ” 的 大 众 化 形 式 。 吸 收 “ 茶 数寄 ” 的 品 茶 论 证 和 鉴 赏 茶 具 的 内 容 , 结 合 佛 教 庄 严 肃 穆 的 仪 式 。 创 立 了 茶 道 艺术 。 提 倡 茶 禅 合 一 , 旨 在 清 心 。 以 后 由 禅 门 逐 渐 普 及 民 间 , 形 成 20 多 个 流 派 。如 内 流 、 乐 流 、 细 流 、 织 部 流 、 南 声 流 、 宗 偏 流 、 松 尾 流 、 石 洲 流 等 , 十 六 世纪 后 期 丰 臣 秀 吉 时 代 的 茶 道 高 僧 千 利 休 , 集 茶 道 之 大 成 。 创 立 了 最 大 众 化 的“ 一 派 茶 道 ” 又 称 “ 千 家 茶 道 ” 后 来 , 千 利 休 子 孙 分 三 支 , 又 称 “ 三 千 家 ” 。

“ 一 派 茶 道 ” 在 日 本 流 传 最 广 , 影 响 最 深 。 千 利 休 也 被 日 本 人 尊 为 茶 道 宗 匠 。

献花(0)
+1
(本文系静知行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