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考研树洞 | 题目简单,但是答不上来……

 文都比邻心理学 2023-08-10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在考研的路上,不止有上岸的喜悦,备考的坚持,也有迷茫和对自己的怀疑……
可以把你的开心的,不开心的事倾诉给我们,比邻愿意做你最忠实的聆听者。

一些典型共性的问题,比邻也会找到有同样经历的比邻学长/学姐/老师来为你答疑。

“题目简单,但是答不上来”云师的专业课到底难在哪?

云师专硕的专业课难在:一本书,全是重点。

此时你可能回想起了被全文背诵支配的日子,

别担心,学姐告诉你为啥,咋办。

01.

云师难题分析

先看两道真题:

简述家庭生命周期理论

简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

可见,云师的提问,简单直白,不需要你去整合或者对比知识。

这种题好答在,只要准备了,拿分妥妥的,难在,只要没准备,编也难编。

云师的题难就难在“冷门”。

要专业课考好,不能不掌握“冷知识”。

02.

为什么像这样出题?

如果你看过云师的真题,可能会吐槽:

“啊这,用冷门知识点区分考生,出题水平不咋地啊,不像别的院校,要求对比知识点或者要求整合跨学科的知识点。”

我当时也这么想的。

但是,准备复试的时候,我搜索和浏览了很多老师的论文,过程中我对于为什么这样出题醍醐灌顶。

我的领悟是:科研是为解决现实问题服务的,心理学也不例外。

当下的社会、教育、家庭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自然成为老师的研究对象。

而且,研究生是跟随导师学习的,导师的研究方向就是你读研期间的学习方向。

上图截取自知网,是云师教授发表在心理学报上的部分论文。

其中多围绕情绪进行研究,实际真题中,也是几乎每年都会涉及普心中情绪这一章节,

综上,比起学生会不会弗洛伊德的冰山理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老师更关心你是否掌握家庭生命周期、职业倦怠的表现、成年晚期情绪情感的特点…这类与当下研究有关的知识。

03.

那可以主要根据论文来备考吗?

答案是否定的,经典的知识是基本盘。

这一点从22和23年的分数线对比可以看出来,22年的题目都比较常规,导致分数高且集中。

其他年份均是以“冷知识”点作为难题,达到高区分度,分数线也较低。

可见,要先抓好常规知识,然后再攻克“冷知识”。

因为常规知识大家都会准备的很好,拉不开差距,相应的,失分在此很不划算。

04.

怎么准备好“冷知识”

对于常规知识,很多参考书都总结得很清晰,甚至搭配好了绝妙的口诀,我们直接使用就可以了。

对于书上比较偏的知识点,我们需要自己将知识分点、勾画关键词、编口诀。

而且注意不要脱离书本。

因为相比十多年前修订的教科书,科研论文一般比较前沿,可能老师的研究方向不在教科书范围内。

但是由于考纲的要求,题目不会超出书本。

05.

“冷知识”要准备到什么程度

有同学可能会很沮丧“学姐你说了这么多,那不就全都是重点,怎么可能背完?

确实,除非记忆力超群,不然这就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是,办法总是有的。

我们在掌握好常规知识的基础上,要自己去补全偏门知识。

首先你需要地毯式寻找书上有,但是教辅资料上没有的知识点,然后分点勾画可能的采分点,之后勾画出得分点上的关键词,最后尽力编口诀记住这些关键词。

时间紧的情况下,你只需要做到依靠口诀能回忆关键词。答案的详细扩展,学有余力的时候再记背。

实际上,备考的时间内,要完美的背完几本书几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要做的只是比你的竞争者们多记一点。

对于“冷知识”,能背好口诀,复原出带有关键词的得分点,就很厉害了,扩展部分可以依据自己的知识积累,自行扩展。

如果什么都想要,只会什么都得不到。

难题要准备,但不要本末倒置,追求完美。

06.

是否要看老师的论文,把握研究热点和方向?

答案是不需要,首先你没有这么多时间,其次你目前读不懂论文。

上面提过,关注老师的研究有助于了解出题方向,不过对于备考的你,只需要看看老师论文的题目,最多看到论文摘要,做到了解老师研究的群体,针对的问题,用了什么研究方法,什么统计方法就很好了。

然后回到书本,去强化相关的章节和知识。

至于精读论文,这是准备复试时候的事情。

在这里推荐下载一个软件——全球学术快报,可以免费检索论文和阅读摘要,初试期间够用了。

07.

怎么准备云师的专业课?

先说统计,很多同学畏惧统计,其实不需要过于紧张。

云师统计不考计算,考也是用一道题考最简单的基本公式,这种基本公式只要能理解了,是不需要背的。

建议把统计放在前面学,因为统计需要理解消化,第一遍不会就再学几遍。

而且统计只要能理解,就很难遗忘,后期冲刺阶段才能有时间投入背诵之中,这样安排时间,性价比较高。

其他的专业课,包括测量,都是注重背诵的科目,复习时间的分配要根据历年真题的分值占比。

每年测量都是两个简答,共四十分。统计六个小题,共60分。然后普、发、教瓜分剩下的分数,一般都是普发占大头,教心出题少,分值也少。

普发一般会各占80分,不排除会有浮动,像23年发心分值就比普心多一些。

其中,测量和统计是基本盘,因为考点重复率高,考点也都比较常规。相应的,因为拉不开差距,丢分的话比较可惜。

综上可见,普心和发心是重点关注对象,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

相比之下,教心可以适当准备的浅一些。

08.

全是考点怎么背?

作为心理学考研人,我们手边就有“秘籍”。

建议把普心的记忆和教心的学习策略这两章读一下,学以致用。

个人经验,背书要一步一步来而不是一点一点来。

心理学背书任务很重,如果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地顺序背,记忆负担很大而且低效,也容易累。

什么是一步一步来?

就是从框架开始。

一本书,从章、小节、大分点、小分点到关键词,一次一步。

拿普心举例,先看目录,熟悉十二个章节,然后看第一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这时不要像读小说一样,一个字一个字顺着往下,而是先看章节下的大模块: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的研究方法、心理学流派、研究取向,之后以此类推,再看下一级的知识。

特别是背的时候,就要注重分级向下。因为考试时候,如果记得几个得分点,但是后面的扩展忘了,至少你能拿到一部分分数。

如果背书只会一个一个深入知识点,你背过的是能答得完美,但是遇到没背过的,你只能空白。

总之,时间紧,任务重,比起蛮干,更有效的是做好规划。

像带兵打仗一样,要知道自己的资源多少,把时间、精力根据任务的重要性、紧迫程度进行分配。

考研不是在筛选最强大脑,很少有过目不忘的天才,更重要的是部署资源,为目的服务。

(扫码了解心理学院校直通车课程)
考研路上不孤单,
比邻,一路相伴

福利活动免费送院校真题回忆版 

好课推荐:实验专训营 |普心训练营  | 萧妈200题 | 集训营

干货内容73个院校方向真题点评合集 经验贴汇总学科问题答疑汇总2023招生解读汇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