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疗 “ 脾肿大 ” 的小妙招

 妙音禅韵 2023-08-10 发布于江苏
作者:无住居士

脾肿大,西医解释的比较复杂,中医认为脾肿大乃湿热疫毒导致的,在中医系统当中它属于 “ 痞块 ” 范畴。

那么,该如何治疗呢?

今天分享一位中医同仁的家传技术,方法就是扎四缝穴。

四缝穴位于手掌 “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 的内侧中间横纹上的中间缝,每只手有四个穴所以称四缝,见下图:
图片
  
如何扎四缝?

该法十分简单,下面把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分享如下:

1、将三棱针消毒后,针刺手掌上的四缝穴,然后挤出少量的黄色粘液,一定要刺手指横纹上的中间缝的红点处(见下图中的红点),刺准了,才有好的效果。
图片
没有三棱针的人,也可用采血针代替!为了减少疼痛,可以先用手指甲掐按几下四缝穴再针刺。另外,准确快速的针刺手法也能大大的减轻疼痛感。

2、一定要在上午巳时9点左右太阳出来的时候才能针刺,这是根据子午流注原理而来,9点以前是胃经,9点以后是脾经,这个时间是调理脾胃最好的时间。

3、每天针刺一次,每次都要挤出一点粘液来,一直要治疗到能挤出一点血的时候为止,病人就可痊愈了,为了提高效果,可先用棉线绳将食指的根部缠绕勒紧,然后再针刺。
图片
也有一小部分人可能第一次挤不出黄色的粘液,也不要紧,不要强求,第二次或第二次就可以挤出黄色粘液了。

4、根据临床实际经验,千万不能在阴天的时候针刺,一定要在有太阳的时候治疗。

5、如果手部有破溃、感染或出血倾向时禁刺,刺后需注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应尽量清淡饮食。

6、四缝穴除了可治疗脾肿大,还可以治疗小孩积食、消化不良、感冒、咳嗽、哮喘、腹泻等等

根据笔者的经验,如果结合腰部的 “ 痞根穴 ” 一起使用,效果更快,且能治本!因为它具有行气活血、软坚消痞的独特功效。

由于它是各种结节、痞块、及部分肿瘤的根源,所以叫痞根穴。

图片

上面也已经讲到脾肿大在中医系统本来属于 “ 痞块 ” 范畴,像肝肿大也属于痞块、子宫肌瘤等也属于痞块。

对于痞根穴的功效,中医先贤曾留下灸痞根穴歌:“ 十二椎下痞根,各开三寸零五分。二穴左右灸七壮,难消痞块可除根 ”。

痞根穴除了可治疗肝肿大、脾肿大、腹中痞块、子宫肌瘤,还可治疗胃痛、胃痉挛、反胃、胃炎、胃扩张、肾下垂、乳腺增生、肝炎、腰肌劳损、腰痛、疝痛、咳逆、肠炎、便秘等等。是一个治疗范围较为广泛的经外奇穴。
痞根穴的具体位置在哪里呢?
它位于腰部,当第一腰椎棘突下,旁开3.5寸,后肋下京门穴斜上方。
图片
如何使用  “ 痞根穴” 呢?
古人多使用灸法,笔者的个人经验用点穴加拔罐更实用,痞是什么?“ 痞 ” 就是垃圾中的垃圾,拔罐在清理人体垃圾方面有绝对的优势。
点穴后在 “ 痞根穴” 拔罐10——25分钟即可。
以上文章抛砖引玉,仅供专业人士临床参考借鉴。另,文中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专利人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