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夜行记

 古磨盘州人 2023-08-10 发布于北京
家乡有句俗语叫“远处怕水,近处怕鬼。”
远处怕水的意思是,因为路途不熟悉,特别怕遇到意外情况。走到门口的时候,小时候听过很多鬼故事,这些鬼故事大多发生在家乡附近。
每次晚上从外面回来,离门口很远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感觉,可一旦接近门口时,脑子里就会放映听到的各种鬼故事。
我家门口上马路后既是一口水井,小时候,听到水井里面的故事最多。话说,以前,在有月光的半夜,总有人看见下水井的石阶上坐着一对母女,母亲坐在上面,给下面的女儿就着月光梳头发。
后来,队里的人都受不了这个恐吓,终于有人买了炸药扔到井里,据说井里泛起一条大鱼,此后,水井的台阶上,再也没有母女的故事了。可每次夜晚经过井边,尤其是有花花月光的晚上,我的眼睛几乎不受控制地往水井边看。明知什么都看不到,但是自己就是抑制不住那好奇心。看完之后,屏住呼吸,脚下的步伐明显加快,后来就是脚下生风,自己把自己“撵”回家了。
父亲说过,他年轻时到江南驮树,夜晚赶路时,由于不知道远处的水,终于在某一天晚上,他被引路鬼给缠上了,他无论怎么走,就是走不出包围圈,当父亲感觉到自己在往水中央走的时候,他开始大声咳嗽,甚至以小便驱邪,好像都无济于事。水渐渐已经没过腰了,他着急地大声呼救,可大地回声,他的处境一点也没有得到改变,他有点绝望了。可他依然努力地坚持着,幸运的是,他听到了早晨的第一声鸡叫,接着,眼前的迷雾逐渐散开,氤氲的气从他周围的水中袅袅升起,父亲急速地往岸边行走。
父亲年轻时是非常精明能干的人,他轻易不会犯糊涂,他跟我们说的那么肯定,那一定是真实发生的。
磨盘州是平原地带,我们基本上不用走很长的夜路,即便走,差不多所到之地都是熟悉的。晚上不用担心水,其实也不担心鬼,但是,我们真的担心野兽。
那边其实也没有大型野兽,有的也就是黄鼠狼之类的。黄鼠狼其实非常小,但是,我们非常害怕它,可能也是因为鬼故事听多了的缘故。黄鼠狼我们总觉得它跟狐狸是近亲,理由是,它们都偷鸡吃。
夏天的夜晚,常常会有雷雨。电闪雷鸣之后,人都不敢大声说话,恰在此时,门口鸡寨里传出鸡的惨叫声,父亲或者哥哥拿着扁担冲到鸡寨边,揭开上面的遮挡,在里面捅着,也许捅到了黄鼠狼,它胆子还是挺大的,即便在我们的追赶下,它还是咬着鸡脖子,拖着鸡飞快地往野地里跑。我们终究没有追上,雨地里留下了一路鸡毛和鸡血。后来,在供销社里看到了收购的黄鼠狼皮,那个比猫还要小的动物,我们怎么对它是那样的恐惧。
现在也是夏天,差不多每天晚上都是这个时候,作家们也像饿着的黄鼠狼或者其他野兽一样,在夜晚的这个时间都开始活动了。
都带着贪婪的眼光,在黑暗中寻找。不同的是,动物们到野地里,或者人类不关注的地方,而作家只能在家里。
作家不如动物的是,它们的各项觅食功能都是天生的。比如为了夜晚活动,它们都长了夜视眼,在野外会发出绿莹莹的光亮。越是荒野的地方,它们越喜欢去,因为,那里意味着更多的机会。而作家只能待着屋子里,借助昏暗的灯光,对着屏幕眯缝着眼睛,努力地在心里刨着,一个晚上过去,心肝脾肺肾都被折腾一遍,也许还一无所获。野兽与作家不同的是,它们是往里收食物,作家是往外释放。野兽们都要抓自己需要的,作家写的,别人要不要,作家是不知道的。
其实,这跟动物也是一样的,动物也不是每个晚上出门都有收获,即便能发现猎物,也不是每次都能手到擒来。好在作家一日没有产出不至于饿死,可动物就不一样了。人类也有像动物一样昼伏夜出的,他们也会借助黑暗的力量做着见不得人的勾当。作家会以他们的故事为题材,写着各种各样的文章。
夏天的夜晚,夜行的路上虽然独自前行,好像伴还是很多的,有些是可以利用的伴,有些是需要提防的伴,有些是需要伤害的伴。也许是这个原因,所以夜行总是显得那么神秘和古怪。
小时候,老人告诫我们,晚上走夜路的时候,千万别回头,人的肩膀头上各有一盏护体的灯呢,回头的时候,呼出来的气息正好将灯吹灭了。遇到事的时候,尽量不要跑,跑会消耗真气,且跑是心虚的表现。先跑的,等于就输了一半了。
夜晚我不会跑,我只会端坐在电脑前,不紧不慢地码着我的故事,将知道的或者不知道的夜行见闻都记录如下。

                     (图文无关。)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副主席(常务)兼秘书长;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7部,累计出版和发表3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2部):《一车一世界》《炊烟袅袅:一乡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北京晚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