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1000遍,孩子也不听?

 青少年心理分析 2023-08-10 发布于广东

其实,这里可以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说100遍孩子不听的时候,还要继续说1000遍呢?

1

总觉得多说几遍,孩子就会听,这是很多家长的误解和幻想。

结果,不知不觉中,就产生了超限效应,孩子有了逆反心理,更加不听了。

什么是超限效应?

超限效应是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

这来自于作家马克·吐温的经历: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就是“超限效应”。

也就是说,说1000遍的效果,不会递加,反而会递减,不仅不听你的,还可能干脆跟你对着干。

你让我往东,我偏要往西,你让我快点,我偏要慢吞吞的。

这是人的,特别是孩子的天性使然,不是人力可以左右的。

如果你一定要坚持“说得越多,孩子就越听”的执念,只会让自己陷入挫败和愤怒之中。

2

那么我们就继续谈谈,为什么那么多家长都会习惯一遍又一遍的念叨孩子?这么出奇的一致?

这其中有个“路径依赖”的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父母说的话他们听不听呢?大概率是听的。

越小的孩子,父母的话对他们来说就是圣旨。都是听话的天使宝宝。

孩子长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不愿意随叫随到了,孩子变了。

家长却不适应了,就像是一直都是走路前进,突然某一天需要跳着走,总是很难改过来。

父母会依赖于习惯的“说教”、“指挥”路径,指望着孩子还像小时候一样听话。

孩子不听,父母的“逆反心理”也上来了:你越不听,我越要说。

双方僵持在那里,也就有了说1000遍也不听的奇观。

3

另外,孩子不听话,带来的失控感,以及权威被挑战的挫败感,也是家长们执着的原因。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听话的孩子?即使清楚过于听话的孩子,大概率是没有想法,没有主见的“应声虫”?

一说就听,带来的是一种权利的掌控感,能满足家长作为权威的成就感。

某一天,孩子不听话了,权威被挑战了,心里难免不舒服,也很难接受现实。

于是,就不自觉地掉入了“圈套”,或者说执着的陷阱。

不愿面对这样的挫败,想方设法,让孩子听话。

于是,就变得唠叨、重复,说个没完。

因此,除了责怪孩子“说一千遍都不听”,是不是也需要反思一下,为何家长总是习惯,不厌其烦地,无效地重复1000遍?

4

下面我们展开讨论一下让家长头痛的“问题行为”。

如果能够说上一万遍的事情,应该是频繁发生在生活中的小事。

比如不把脏杯子立刻刷了,或者脱下来的衣服乱扔,学习上可能就是马虎不仔细、拖延之类吧。

无论是什么,暂且称为问题行为。

问题行为通常有五个不同的目的。

第一是“求表扬”。比如以前做了什么有人表扬了,所以一直做。

第二是求关注。很多孩子通过表现得与众不同来求关注。故意捣乱的孩子都是在求关注。

第三应该是权利斗争,也就是控制。

很多家庭里的绝大部分争论都处在这个阶段。为什么天天都因为重复的内容吵架?

就是在争夺某件事上的控制权。

比如前面说的脱下来的衣服不叠好,每天被妈妈说很多遍,而且经常情绪浓烈的说他的房间跟猪圈一样,来自于一个孩子的真实经验。

那么孩子听了吗?当然不会。

孩子会自己在心里默念:你想骂你就骂吧,别把别把自己累着就行,反正你都说了十多年了,我改了吗?

在这里,不听,不改,等于胜利。

第四是报复。来看病的孩子中很多都是这种,反复自残的小孩有很多都是这样的。

他们知道父母最害怕什么。

我听过拿刀划自己的小孩说:“我就想看看她(母亲)的反应。”

到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很难解决亲子沟通的问题,需要寻求专业的帮助了。

第五个阶段是证明无能。

不少休学的小孩就是这样,他们通过证明自己无能,来告诉对方不要再对自己抱有希望了。

5

假设孩子目的是处在第二、三个阶段,要么求关注,要么争夺控制权。

那么这时候最好的做法就是视而不见,而不是反复提醒、督促,家长每一次的“批评”,在孩子眼中都是目的的又一次达成,是一种强化。

如果是叠不叠衣服被子这种小事就随他去吧,如果是学习马虎拖延这种,就让孩子自己去承担可能的后果。

要注意的是,当预测的不良结果真的来到的时候,安慰孩子而不是嘲笑。

家长养孩子不是去证明谁对谁错,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去提供帮助,这样他就不会在做事情时畏首畏尾。

看清楚孩子“问题行为”背后的目的和心理需要,才可能对症下药,进行真正有效的矫正。

一味地重复、唠叨,只会把双方都拉入烦躁、无力的深渊。

6

另外,最有说服力的,不是说的遍数,而是说话的人。

就像我们怕一个领导,知道这个领导掌握着我们的核心利益,依然他说什么是什么。

反之,一个领导,空有职位,却完全没有话语权,他就算天天开会,天天念叨一万遍,大概率也是没有人听的。

家长其实是类似的。

青春期的孩子,都会试图挑战父母的权威,一旦挑战成功了,父母将权利拱手相让了,对着孩子小心翼翼了,那么话说再多遍,也就是耳旁风。

因此,家长需要换个思路,不是不停地唠叨、数落,而是要想办法,树立自己的权威。

以上。

作者简介

周治琼,心理学硕士。

曾多年任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童青少年科心理医生。

目前自己开设工作室,专职从事儿童青少年心理治疗工作。

接触过大量各类家庭及青少年,咨询小时数6000小时以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