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重点行动发展主要指标

 观研天下 2023-08-11 发布于湖南

落实国家碳达峰和碳中和要求,围绕成都市低碳城市建设,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持续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资源节约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相关行业报告参考《中国低碳循环行业发展趋势研究与未来前景分析报告(2023-2030年)

(一)推进资源集约高效利用

全面提升土地资源、水资源、固废资源集约高效利用水平,完善再生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提高全社会资源产出率。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实施建设用地总量与强度“双控”行动,建立节约集约用地激励和约束机制,鼓励通过TOD模式推进产业综合体、地下综合管廊、轨道交通站点综合利用地下空间。推进水资源集约高效利用,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鼓励耗水企业加快统一供水、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加快灌区渠系节水改造,合理规划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推进节水型社区、住宅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广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循环农业模式,推动农工复合的循环农业发展。探索建设“无废城市”,加快推动工业、建筑、生活、农林等领域固体废弃物集约利用产业化,推广节能低碳技术、产品和商业模式,加快循环及节能环保技术应用。

(二)推动生产方式向低碳循环转型

持续巩固低碳城市建设成果,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化升级改造,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体系。严格项目“生态准入”标准,实施准入门槛绿色生态“一票否决制”,加快搭建“绿色技术研发+绿色科技成果转化+绿色融资”的全链条平台,构建以“AI+”“5G+”“大数据+”“供应链+”等新应用为核心的污染小、效益高的绿色产业体系。实施产业疏解行动计划,以绿色技术、绿色工艺助推重点企业完成清洁生产改造。加快园区基础设施绿色化改造,探索建立“绿色工厂”,打造生物医药领域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绿色生产示范标杆。探索搭建“绿色贸易”平台,推广节能型绿色仓储、低环境负荷的循环物流系统。参与“碳惠天府”行动,开展碳排放权、林权交易,推动零散碳减排项目整合,探索引导企事业单位实施低碳化管理,组织开展碳中和公益行动。

(三)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积极推广绿色出行、绿色建筑、绿色消费,构建绿色生活场景,形成崇尚自然、绿色低碳、节约集约的生活新风尚。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着力推动“轨道+公交+慢行”三网融合,构建“绿畅并举,快慢相宜”的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大力推进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集成运用,积极推广绿色建筑、节能建筑,探索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发布温江餐饮、商超、旅游饭店低碳评价标准,探索建立绿色商场、节能超市等绿色流通主体。激励市民积极参与低碳活动,打造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等低碳行为场景,塑造温江绿色低碳主题生活品牌。

“十四五”时期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重点行动

绿色生产示范区建设行动

围绕药明康德生命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加快建立生态厂区及生态智造场景。逐步建立成都(温江)现代智能农业示范基地、川农大高新技术成果中试基地、设施农业(西南中心)和植物工厂等场景。

“社区+”场景营造行动

加快餐厨垃圾处理中心、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减量化项目建设。

资料来源:观研天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