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顺其自然

 施训洋 2023-08-11 发布于安徽

眼瞅着,新的学年即将开始。有朋友向我咨询孩子读书的问题,每到此时总有各种问询,大约是出于对我老师身份的信任。

其实,对于孩子教育,我是不具有发言权的。我女儿就读的是一所普通二本,在别人眼里算不上优秀,但在我心中却是自豪。

了解我的人都喜欢与我交流,那是因为女儿小学到初中的逆袭,在很多人看来我是成功的。毕竟,考上庐江中学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至于其他,未来的发展谁也说不清。

朋友与我谈话的焦点在于他听说今年是二孩政策高峰,想让自己的宝宝避开这波。

他想到避开了高峰,容易上好高中,容易上好大学……

他这样说,我觉得他想的太多。我便与他聊起了我家二宝上幼儿园的事,那是在4年前。

2019年的暑假,对于该不该让儿子上幼儿园的问题,似乎成了家里的一件大事。于我,还是比较倾向于将他送去,毕竟成天宅在家里抱着个手机看儿歌也不是个事儿。先前,儿子自己也是比较乐意去,还吵嚷着去儿园,每次经过,都说那是他的学校。但是爱人却坚决反对,说是不能再重复姐姐的老路。


对于孩子的教育,总有许多不同的意见,譬如:有的家庭关注胎教,娃娃还在娘胎里便已经受到了熏陶;有的家庭注重早教,从牙牙学语便培养兴趣。当然,具有这种意识的基本都是生活水平相对较高的家庭。像我们这些农村家庭走出来的,基本都是靠天收,也就是顺其自然,但现在再抱这样的态度很明显要输给别人的。小孩子关键在于塑造,这一过程就需要家长的引导和老师的培育。

儿子已经具备了上幼儿园的基本素养,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会辨别是非对错,最为关键的是他喜欢玩具和滑滑梯。幼儿园,最能培养孩子的合作意识,最能锻炼孩子的胆量。最主要的是我们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他,无法满足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他的好奇心越来越强烈,总会问:“这是什么?”有时想糊弄他,将小狗故意说成小猫,他竟然大声地说:“你错了,那不是小猫,是小狗。小猫喵喵叫,小狗汪汪叫。”确实是有自己的思维和判断,不得不说听儿歌也是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的。


女儿也不赞成过早地送小弟上学,毕竟她感触最深。但是,我不觉得女儿上学早是什么坏事,虽然有过艰难的历程,但终究是挺了过来。其实,最关键的还是没有及早地介入帮助她塑造自我。

母亲同样觉得不太现实,毕竟还小,缺乏耐心。更为关键的是他喝牛奶时要在摇床里躺着,还要用手摸摇他的人的耳朵。呵呵,看来确实要等改掉这样的习惯时再去了。


教育,有时急不得,欲速则不达。其实,道理大家都懂,但是一旦落到自己头上,便乱了阵脚。特别是作为教师,如果自己的子女在学习上出了问题,那简直是一种折磨。

学生时代,我的老师对他们的孩子最凶,往往自己的孩子被惩罚的最惨。那时,很不明白其中的缘故,后来才知道老师的良苦用心。


好吧,不再坚持。按照法定年龄上学好了,到时间节点再去吧。在家好好塑造他的人格和品性,让他懂得更多的道理,希望能够有所收获。

四年过去了,小家伙也要上二年级了。如今,他在老师们的引导下,正茁壮成长。

听了我的叙说,朋友恍然大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