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读书的方法

 新用户0295ApDi 2023-08-11 发布于河北



说起读书,不知道大家的脑海里都想起了什么呢?

好像这个话题范围,的确是太过广泛。

有的人喜欢凭喜好消遣而读书,有的人是为了拓宽知识而读书,也有的人是“功利性”读书。

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读书,这都不是我们今天探讨的主题。

接下来我们要说的是读书的方法:一精二博。这也是我在胡适先生的《读书与做人》里面学到的。

其实,小时候我也喜欢摘抄名人名句。遇到喜欢的句子,或者是激人奋进的名言,都喜欢摘抄下来,背下来。

印象中还记得这一句:

“读书有三到:眼到、口到、心到”。

就是说,读书的时候呢,要眼口心一致:有所见,有所言,有所思。

有所见,便是把书中的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地看在眼里,不错过任何细梢末节,这样也有利于养成严谨不苟的品行态度。

有所言,通俗的说,便是把看到眼里的文字,大声地朗读起来。

当然,也没必要全篇通读,可以针对自己喜欢的文章语句段落,或者喜爱的具有浓烈情感色彩的诗歌散文熟读下来。

甚至可以大量模仿其句式或者情感的表达方面,这样也有利于自己创作文章时,个人风格的形成。

有所思,便是在读书的过程中,让文字指引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想与文字产生碰撞。

当然,在这其中肯定也会有产生“结节”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耐心地加以分析字义语境;不懂的地方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者直接手机百度一下;然后,再用所学所了解的知识对其进行比较归类、融会贯通。

宋儒张载说:

“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

“学贵心悟,守旧无功。”

但是现在我们有很多人都是已经参加了工作。平时,读书学习少了些功利,所以在态度上,便少了些“求真知”的严谨,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懒得动手,便也有了懒得思考。

所以,在这本书里胡适先生还加了一“到”,便是“手到”

手到,便是在你读书的过程中,是需要动一番手脚的。像划分归纳,查阅资料,做读书笔记,每一种都是需要动手的。

好比,你在文章中看到喜欢的段落,可以摘录下来;看到不懂的地方,就去翻翻相关的资料;给文章做一下必要的提炼总结; 一边读一边写下自己的思考感悟;

最好再把输入的知识进行输出,将知识做系统化梳理,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或者身边案例,进行理解、组织、表达释放出来,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知识力量储备,方以致用。

动手的过程,便是我们自身知识体系完善储备的过程。

前面说的是读书的方法一:“精”,接下来。说的是读书的方法二:“博”。

在这里“博”有两个意思,一是,为精读而博读,二是,精且博才能成事。

王荆公说过:

“致其知而后读。”

“读经而已,则不足以知经。”

有时候,我会有这样的感觉,初读一本书的时候,对里面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仿佛置身云里雾里。

当之后又读了其他品类的书籍,看到某个点后,便会回想起当初读的那本书,继而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是这样的。

难怪胡适先生说:读一书而已,则不足以知一书。多读书,然后再专读一书。这样便可以在读书的时候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读书效果也是愈加强化。

个人的思维是“单线”的,有边界的,这时,便需要一个多元化的思维来产生碰撞。可以说“博览群书”,便是这个思维碰撞的最佳打开方式。

还有一点是,精且博才能成事。

这里说的“成事”,是指那些在做学问方面极有造诣的大家。

真正有学问的人,不仅知之甚广,而且术有专攻。博大无人能比,精深无人可及,既有宽度又有深度。

胡适先生借以金字塔为喻:

“为学要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

the end

感谢你,看到了这里~
我是清许清如许,一个正在自媒体领域深深扎根的新人,期待在前行的路上和你一起同行。
感恩遇见,不负成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