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文西留下的10点启示 不要把“发了霉的食粮”给人民

 顺其自然h 2023-08-11 发布于上海

不要把“发了霉的食粮”给人民,这不仅没有营养,而且“会造成食物中毒”。

——刘文西

Liu Wenxi

谈深入生活

图片

刘文西在陕北写生

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刘文西(1933-2019)被誉为“艺术为人民的一面旗帜”,他自觉践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一辈子把心思放在画上,放在人民身上。而刘文西所创造的艺术高峰是靠不断深入生活,扎实苦练基本功垒起来的。在他看来,深入生活不应挂在嘴上光喊提倡,而主要是该切切实实地去做。

01

核心是深入人物

深入生活的核心是深入人物。如果我们到生活中去,不与群众接触,不与他们打成一片,不去熟悉他们,那就只能说还浮在上面而不是深入,更谈不上了解生活的本质和丰富的内容,也就是无法发掘人物感情深处的东西。

深入人物就是为了熟悉他们的内心世界、思想感情、性格特点,以及熟悉他们的生活环境、风土人情等,即熟悉人、熟悉人与人、人与大自然的关系。

图片

刘文西 炕头夜话 97cm×126cm 1966年

02

要有自己的艺术故乡

要真正深入到底,交朋友也要交到底,要有自己的艺术故乡,要把长期深入的点与普遍的面结合起来,要有自己的重点。不断地长期地去深入。

我总是把二十里铺、李家渠村子作为自己深入的重点,住过较长时间,也经常去。二十里铺的农民和我是朋友,二十里铺的山山水水和新的变化我都看在眼里。

山变、村变、窑变、地变,最根本的是人的精神面貌的变化。这是生活基地给我的启示。

图片

刘文西与结识几十年的老朋友任立宏(左)一起,他是《知心话》中农民的人物原型。

图片

刘文西 知心话——任立宏大队长 32cmx26cm 1965年

03

站稳人民立场

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我们虽然受到很大的教育与鼓舞,但也看到一些使人不愉快的地方。我体会到改造陕北是艰巨的,不是用一句句话能解决的,它确实需要党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长年累月的艰苦奋斗,用劳动和汗水才能换来新的生活。

要增强我们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来认识生活、分析生活、分辨生活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歌颂正气,反对邪气。

图片

刘文西 老百姓 199cm×186cm 1996年

04

随时打算画出来

看到实物和人物,就要想一想,能不能上画,是不是绘画语言,要有激情随时打算画出来,随时要带一双绘画的眼睛,这是我们这一职业的特殊功能,要善于形象观察和形象思维,用形象的语言来记录和表达,要随时准备构思构图和创作。

图片

刘文西 喜日 37cmx27cm 1984年

总之,要带着表达的心情来认识生活,养成习惯能帮助我们有更多的发现,更好地挖掘生活、深入生活要与创作实践结合反复进行,这样会越钻越深,就越想去深入生活,越想深入生活就越想去创作,越创作就越爱生活,就像鱼儿离不开水一样,创作离不开生活。

图片

刘文西 割草 26cmx36cm 1978年

05

不做旁观者和猎奇者

要受到生活的磨练、要自讨苦吃,不怕艰难,吃到生活的苦,才更能体会到生活的甜。要走真正深入生活的艰苦道路,必须投身到生活中去,做生活的主人,而不是旁观者和猎奇者。

我有时走夜路,有时睡在烂窑洞里,有时忍饥挨饿,狂风下雨,要克服种种想不到的困难,也把它当作是对自己的磨炼。虽然在生活上看来是艰苦,心情却挺愉快,为了深入生括,我心甘情愿受苦,回想起来是苦中有乐的。

图片

1974年刘文西赴内蒙古深入生活。

06

要善于细心地观察

对生活一定要动情,要有热情、有感情、有激情。要爱群众之所爱,恨群众之所恨,要从感情上与群众打成一片,不能旁观、冷淡、视而不见、无动于衷、不感兴趣,这样,就是在生活中也得不到东西,金子放在面前,还会当石头踢到一边。

在熟悉人物中,要了解他们的经历、家庭、社会环境,细心观察他们的形象、动态和感情,理会他们的性格和形象特征。

图片

刘文西 山姑娘 199cm×192.5cm 1984年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对于环境也同样要细心观察,为了解和收集转战陕北的素材,我不仅跑了许多偏僻的山村,而且画了不少陕北的环境,如画《历程》一画时,就要画不少河滩和许多石头以及河流水纹、野草野花等。

图片

刘文西 历程 186cm×280cm 1979年

07

发现个性,创造个性

塑造人物要具体可信,表现环境要有浓厚的地方特点,要发现人和物各具有的特点。在生活中要善于自己去发现;用自己的眼睛、自己的情感、自己的体会、自己的构思和自己的表现形式,避免与前人、别人重复,只有真正到生活中去,才有独到的发现,创造新的构思、新的人物、新的意境和新的艺术表现形式。

图片
图片

左:长征到达陕北的老红军 1973年

右:薛海玉同志(1948年毛主席东渡划船者) 1973年

创造具有个性的人物,也是要经过许多人物的观察、比较、选择和记录,经过加工概括,才逐步形成有鲜明个性的典型意义的形象。我们在生活中要很认真地熟悉人物、研究人物,要在生活中留心发现人物的个性、地方的特点,同时人物画就要为创造人物个性和典型而不断地努力。这样的人物才是有血有肉的,才有一定的真实性和深刻性,也才能产生艺术的感染力。

图片

刘文西 黄土情 235cm×190cm 1989年

08

勤于动笔

收集详尽的素材,以免回来空想,下去生活光看光想还不够,还要勤于动笔,绘画是艺术,要用形象说话,要有技巧,要有艺术表现力,所以必须勤于动笔,勤学苦练,将自己在生活中的感受,碰到的形象、姿态、情节用笔记录下来,不仅锻炼艺术技巧,而且不断收集大量的素材,对生活记录得越多、越深,就越能选择和取舍,从众多的素材中提炼、概括,而不是空想空画,所以平时我们随时都要带速写本,不论人物和环境、情节和细节,尽可能做直接的、详尽的记录。

图片
图片

左:刘文西 索科 36.5cmx26.5cm 1980年

右:刘文西 玉娇 36.5cmx26cm 1980年

图片

刘文西 张忠兰 37cmx26cm 1974年

09

长期坚持和积累

要有生活的“银行库存”,只有库存丰富,才能比较和选择;只有认识得多,才能集中和创造典型。

生活的精华不是一天摆在一个地方等着你去画。而是你长期深入,长期积累,是你多方熟悉,多方收集(包括间接生活在内)才能有更多的发现,要下功夫深入生活,了解生活,要画大量速写,注意许多事物,多画熟悉的东西,长期积累,偶然得之。

图片

刘文西 米脂 26cmx32.5cm 1963年

图片

刘文西 甘南西藏 25cmx33cm 1979年

创作也确实是长期深入生活的结晶,到生括中去不是没有东西画,而是画不完。要经常把生活感受记录下来,经常构思构图。有时几个构思同时进行,多画小草图,有些构思就渐渐成熟起来,不要只“单打一”,只关心一时有用的东西,而要长期深入长期积累,才能不断产生丰富的创作构思和强烈的创作激情。

图片

刘文西 知心话创作草稿 71cmx50cm

间接生活也同样要长期坚持积累生活,我们画历史画,同样要占有尽可能多的材料,收集历史文字资料和形象的历史照片资料。另外还要尽可能到与历史题材有关的地方去体验生活,身临其境,调查访问和记录,然后发挥自己的思想、想象和联想,尽可能在表现时能达到历史的真实。

图片

刘文西 知心话 161cm×263.5cm 1976年

10

要拿出创作来才算数

深入生活,要作出成果,要有作品才能得到社会实践的检验。深入生话就要反映生活,用生活升华出来的艺术品去鼓舞人民、教育人民、团结人民,这是我们的神圣职责。

图片

刘文西 沟里人 纸本素描 1981年

图片

刘文西 沟里人 169cm×133cm 1982年

人民给了我们巨大的支持,我们要拿出高质量的精神食粮献给人民,而不要把“发了霉的食粮”给人民,这不仅没有营养,而且“会造成食物中毒”。

创作是非常艰苦的精神劳动,深入生活同样是艰苦的,要有决心和毅力来坚持。我们要对深入生活和创作的重要性、艰巨性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来献给人民。

图片

刘文西  祖孙四代 119cmx96.6cm 1962年  现藏于中国美术馆

根据刘文西《黄土情深——深入生活的点滴体会》整理。图片来源国博君、黄土画派艺术研究会。

编辑、排版:沐目

图片

喜迎开播周年庆

全场钜惠

图片

书画频道艺术培训

名家云集现场传授

现正火热报名>>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