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双龙银币之男、女龙图特征是辩识此币真伪的钥匙

 天府源泉 2023-08-11 发布于四川

  大清光绪丁未年铸造件一套银币,枚枚都金贵。有文献资料证实试铸的“光绪丁未年”有“壹圆、五角、贰角、壹角”系列银币。除此之外,民间流传的还有一种面值标识为“一两”的银币,那就是“光绪银币丁未一两”双龙银币。

     这个版本的银币真伪在收藏界颇有争议,在相关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均无报道,业界的专家长期以来持否定意见。认定《丁未光绪银币 背一两》是一枚彻头彻尾的“臆造品”,说白了就是“假币”。     互联网上有许多人也认定该币为“地摊工艺品”、“一眼假”。但有许多泉友和资深藏家为寻求真相,一直在孜孜不倦地研究它。

      有一位来自台北的LOUIS-TSOU博主在新浪发表过一篇《探讨“光绪银币 丁未 背一两”币之真伪问题》博文,就颇有见地。该文对这种光绪银币 丁未 背一两币做出全面、细致、论据充分,有说服力的分析。

     我发现在此文发表后,搜藏网中的一些专家对藏家展示的这种币已不再做武断的“假币”,“地摊货”的判断,而让爱家自己去判断。

      最近,我在网上看见一个视频,系泉界知名银币“国家级鉴定专家”曾汉光似乎认可了它(见2018年03月13日《名家说宝》第七期(35)说“大清银币三枚”)。

  据坊间流传,该币是清朝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度支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为何未正式铸造发行原因不明。

      此币设计独特,制作精美,因为铸额小,真品传世稀罕。银币正面中央圆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和一对双龙戏珠(寿)图案。银币背面中央镌“一两”二字,两侧镌双龙戏珠图案,两条龙的背部和龙腹部分别镌有三团云朵,下端镌海浪图案。

      这枚钱币未见入谱。著名的奥地利钱币学家“耿爱德”在他的巨著《中国币图说汇考》中都没有收录。一是可能他在中国时未获取,二可能他也认为有异。

      笔者30年前从上海囊获一品,可以近距离地观察和研究它,经潜心观察,我发现了它的许多有趣的特征,并认定它们是对此种银币真伪鉴别的钥匙。




  1、该币实测直径45mm,厚2.8mm,重37.53克。这些参数符合大清“银币国例”规定,含银量当在90%以上。

     2、银币“一两”面的左右龙图是一个有性别区别的“男”龙“女”龙。

      其龙纹构建上有至少七处差别。见下图红圈内的阿拉伯数字。






  ①龙头的须。左龙带勾,右龙无勾。

②左龙龙眼上无帘无眼睫毛,右龙龙眼有帘有睫毛。

③左龙头下部的龙须粗壮,右龙的纤细。

④左龙颈部的龙骨较粗,右龙颈部的龙骨较细。

⑤左龙前龙爪靠龙身部位比右龙多一点。

⑥左龙左侧的龙爪第一指第二指之间有两小点珠,右龙无。

⑦左龙下部龙骨环中的点是单排三点,右龙是双排六点。

     结论:左龙更强壮,右龙更纤细,漂亮,多出一些装饰。因此判断左为“男”龙,右为“女”龙。

     3、“光绪银币”面双龙也有性别之分。见下图,左右龙有至少三处区别:



①右龙龙头和唇部上有一个小点珠,左龙无。

②右龙此处伸出的龙须端头是平头,左龙是圆头。

③右龙此处龙骨与龙身分离,左龙浑然一体。

结论:左龙是男龙,右龙唇带“痣”应是女龙。


  从上面的十处差异我们可以看出,尽管这枚双龙一两光绪银币的龙图雕刻技艺上远不宣统三年银币上由鲁尔.乔治主刀的龙图雕刻得形象细腻、生动、漂亮,具有更多的携刻特征,代表了中国银币的鼎峰。但从图片的这些细节上,我们仍可以看出,对这枚双龙一两银币的设计,携刻上也是独具匠心。

     在“光绪银币”面的左右两条龙的龙头上的这十处区别,我认为是辩识此类银币真伪的钥匙&重要鉴定依据。它绝对不是随意点上去的,这些特征可能就是这枚钱币的特殊装饰或铸造暗记。世面上有许多不同版本的“丁未年光绪银币一两”银币,如找不到这些特征的应多加审视。

     另外,从钱币的币文字根,龙图线条边沿观察,均有清根槽痕,地章上有打磨痕和压延纹。说明此币是机铸模机铸之品。

     这种双龙图在丁未年铸龙马图和双龙图“光绪银币”中也被铸行,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年(丁未)年确有这种龙图设计和应用在龙银中铸行。下图是被收录于美国出版的《克劳斯世界珍稀硬币目录》(1978?第四版)P54页的币图。


  读者朋友,如您也藏有此类银币,可参考比较,鉴赏,也许会有更多惊人发现,为此币的真实存在正名。

               2023年8月11日撰稿于成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