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相聚郴州苏仙瓦窑坪古村

 华林图书馆302 2023-08-11 发布于湖南

      七月的盛夏,太阳像火球一样,高高的挂在天空,把大地烤的滚烫滚烫。7月29日,应李正文老师之邀,我与陈月新同学从耒阳乘车去郴州瓦窑坪,与分别50多年的喻秀峰同学见面。

       近日,喻秀峰和她的先生吴老师不远万里从加拿大多伦多来到内陆走亲访友,这是一个极其难得的机会。我和她既是汝城钨矿的子弟,又是郴州卫校的同窗学友,这次相见实属不易。1968年12月28日,我们告别校园一同分配到了偏远的山区——汝城县。这年刚好赶上了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再教育的上山下乡运动。1969年1月8日,我们这批大中专院校毕业的学生也全部下放到农村参加劳动锻炼,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我和湖南师范学院毕业的李正文老师到永丰公社先锋大队下头坪生产队插队,喻秀峰则下放到了南洞公社。好在下放的时间不是太久,6个月后我被抽到到县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我们就再没见面过,只知道她调去湖南日报社工作了,原来我们的喻大小姐还是一个大才女。多年后,我们通过微信才恢复了联系。虽然久未谋面,却也能通过视频聊天倾诉思念之情。这次瓦窑坪相会,是李正文大哥安排的,别有一番情趣。瓦窑坪是李正文大哥的故乡,我们的到来受到了他侄子一家的热情款待,令人倍感温馨。

       瓦窑坪是翠江河畔的一个村庄,与临江的飞天山遥遥相望。瓦窑坪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山水环境在水路交通时代是郴州水道要津,从中原经湘江南下的客货船只到郴州后不能再往前航行,只能到瓦窑坪打止,人货下船,改从骡马运输。古风犹存的渡口码头至今仍印证着"船到郴州止"的典故。瓦窑坪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过鼎盛期,村里的街道有两华里长,街上店铺林立,商贾云集,人来人住,川流不息;河里舟船往返,间有一两声歌声似的吆喝互答,北杂南货装卸不停。好一幅流动的“清明上河图” 。 

       瓦窑坪原为郴县桥口镇(已撤销)管辖的一个小山村,2015年,桥口镇与望仙镇合并为飞天山镇,现隶属于郴州市苏仙区。瓦窑坪这个商贸集散地的繁荣维系了几百年,到明朝,更是有了"小南京"的美誉,传名遐迹,盛极一时。瓦窑坪在历史的长河中曾有过鼎盛期,这里自汉代以来便是贯通我国南北的重要驿道,也是郴州通往衡阳、长沙的水路起点和终点站。据资料表明,如今的窑坪村仍有三十八个姓氏,较为罕见,这些“外来移民” 分别来自湘、粤、赣三省九县, 当年的繁华由此可见。

      走在瓦窑坪村的老街上,我们隐隐有 “城春草木深”的那种感受,可见到的只是朴实的村民和古老的屋宅,街头随意漫步都能看到历史留下来的痕迹,既有民国时的建筑,也有南朝时留下的古迹。老街上一块有200多年历史的“泰山石敢当”石碑,现今仍是村里人心中珍贵的宝物。相传南宋时期,有曹、王、曾三个外地人到这里扎寨窑烧瓷,但想尽了办法,也烧不出一件好的瓷器。无奈之际,梦见窑神相告,新窑须活人祭奠才能成功。曹、王、曾三人于是同时身赴烈火,以身殉窑。自此,所烧瓷器果然窑窑成功,件件精美,供不应求。后人为纪念他们,建造曹三庙供奉祭祀,尊其为本地始祖,并把村庄称为瓦窑坪。瓦窑坪来历不凡,瓦窑坪的人能说会道,当地有一首打油诗形容得非常恰当:“东草湾的竹子,庙岭山的茄子:欧阳的锤子, 瓦窑坪的嘴子:南寨的猴子,铁鼎寨的围子…… ”看来,侃也是瓦窑坪一道独特的韵味十足的风景线。

       当前,郴州正全力聚焦文旅产业,冲刺攻坚做好第二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筹备工作。2023年,瓦窑坪作为苏仙区有机棚改项目正式投入建设,对瓦窑坪老街进行升级改造,使之重新焕发活力和光彩,再现瓦窑坪昔日风采。经过漫长的时光沉淀,这条古道不但成为了瓦窑坪的地标,也成为了瓦窑坪一代人永久的回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