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开东:孩子成长中的大忌

 我的书海601 2023-08-12 发布于广西
图片

《三傻大闹好莱坞》中有一句经典的台词:“你的朋友不及格,你感觉很糟;你的朋友考第一,你感觉更糟。”这种复杂的心理,瞬间抓住了全世界的影迷。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它说出了人人心中都有但又不愿说出的秘密。每个人内心都有攀比动机,都可能会因攀比而产生嫉妒,就算对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不例外。人们从这句话中辨认出自己,进而感到愉悦和惊惧。愉悦来自于群体结构上的相互辨认;惊惧则来自于对被欲望遮蔽的真实自我的重新发现。

成人尚且挣扎在攀比和嫉妒之中,何况是正在成长中的孩子!人性的弱点和劣根性,或许正是校园攀比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面对校园越来越严重的攀比现象,很多老师严防死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终成效却很寥寥。

究其原因,乃是因为攀比现象非常复杂,几乎可以说是世界性的难题。老师需要具有相当好的心理学背景,多年的实践积累,才有可能辨析出攀比产生的复杂成因。

在很多教育顽疾的诊疗中,心理学越来越重要,教育学要想成为一门科学,不吸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并以之为基础,只能是空谈。辨析出攀比的成因之后,老师还要能动员多方面的力量,进行长期拉锯式的反复教育,或许才能够取得一二实效。

但反观当下,大多数老师处理攀比,由于专业学养不够,普遍处在刀耕火种阶段,不问为什么,只问怎么办;只有制止攀比的冲动,没有研究攀比的愿望;不做多种假设,只做简单归因;甚至把攀比问题道德化,给攀比者戴上问题学生的帽子。认为学生攀比是觉悟不高,认识不到位。似乎认识到位了,教育好了,攀比问题就可以一劳永逸获得解决。

其实,攀比问题根本不是道德问题,而是心理学问题,并且源自人的正常心理,只是后续发展比较复杂,需要仔细辨析而已。

那么,攀比到底是怎么回事?

心理学认为:“攀比心理是个人发现自身的某项内容与对照的个体发生偏差距离时,产生的负面情绪的心理过程。”

一般来说,攀比人与被攀比人之间,常常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且互相间非常熟悉,世俗也常常把这两者作为比较的对象。了解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剖析攀比者的心理动机。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把人性观分为六个方面,前三方面是:虚构目的论、追求优越感、自卑感和补偿。

阿德勒认为,每个人的“虚构目的”都差不多,就是“追求优越感”。人的心理总是充满着有活力的、有目的的追求。儿童自出生起就不断地追求发展,追求一个伟大、完善和优越的希望图景,这种图景虽然是无意识形成的,但却无时不在。

人为什么要追求优越感呢?人之所以追求优越感,追求完美,就是因为本身不优越,不完美,需要奋然追求优越感来体现自身价值。

也就是说,个体的追求优越感是以人的自卑感为重要前提的。所有的儿童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它激发儿童的想象力,激励他尝试通过改善自己的处境来消除内心的自卑感。唯有个人处境的真实改善才会缓和自卑感。心理学把这种现象称为“心理补偿”。

攀比的本质就是心理补偿;但其心理动机却是虚荣。这种虚荣来自对自卑的恐惧和对自尊、优越感的追求。自卑的人需要自我肯定,需要完成对自卑的超越;一旦正常的方式实现不了,于是就选择攀比。“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攀比者总要千方百计寻找到自身的优越感。

也就是说,攀比心理和行为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其本身并无过错,问题在于攀比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和内容究竟是什么。当自身被尊重的需要不恰当的放大,盲目的攀比,尤其是物质上的攀比,很可能使得个体虚荣的动机被强化,甚至产生极端的心理障碍和行为。

在破解校园攀比的道路上,我个人走过的心路历程,所获得的诸多教训,也许有一些参照意义。

起初,我不能理性看待攀比,对这一现象深恶痛绝。在我看来,攀比就是一种可耻的行径。

攀比之人用父母的钱来耍酷,正事不干,邪事不少,是十足的胆小鬼、懦夫。直到有一天,一个孩子因为要买“科比8代”的鞋子和家长大吵大闹。家长招架不了,最终把这个问题交给了我。这是冥冥中上帝对我的眷顾。

那个下午,我和孩子坦诚交流,孩子受我感染,在涕泪滂沱中,向我坦露了他的内心。他之所以攀比,根本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害怕被朋友抛弃,他努力挣扎,只是要进入一个朋友圈,或者说是要取得一个资格。因为只有穿“科比8代”的人,才能聚在一起打球。他热爱篮球,他不能没有这个朋友圈,否则就是世界末日。这是他要买“科比8代”的唯一理由。

我恍然明白了生活中的一类学生,到哪都不受欢迎。因为,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哪里哪里都去过,什么什么都吃过……

事实上,他哪里也没去过,什么也没吃过。他之所以信口开河,并不是虚伪,更不是“装”和夸大,而只是害怕孤独,害怕被抛弃,他需要朋友,希望融入到一个集体中获得安全,如此而已。

这个案例使得我认识到攀比的复杂性,从此不再对攀比现象一棍子打死。

后来,我在周记中又读到一个男生的自白,他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他总是不顾同学们的讨厌,总是和人家攀比,而且专门找最厉害的人比。比如和最先到校的人攀比谁最先到校;与数学最好的人比谁的数学期末最棒;和作文最厉害的人比写作谁能达到一类卷。事实上,他的确变得越来越好。

有一次,我俩私下交流。他很诚实地的告诉我:“老师,我很清楚自己,脑子不笨;但非常懒惰,几乎管不住自己。我之所以厚着脸皮在众目睽睽之下和人家攀比,就是要让自己没有退路,逼迫自己不能懈怠,就算不能实现目标,总归是在进步嘛。”

那一刻,我非常感动。在承认了攀比复杂性之后,我又意识到攀比中可能隐藏的正效应。攀比有时候也是正当的竞争,能提升人的士气和斗志。

既然每个孩子都有超越自卑的冲动,教育者所要做的就是,确保孩子对优越感的追求能给他们带来健康和幸福,而不是嫉妒和错乱。也就是说,老师要引导孩子追求有益的优越感?

那么,如何区分有益和无益的优越感呢?我想,区分的基础就是这种优越感是不是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社会利益。换言之,任何高贵、高尚的行为,不仅对于行为者自身,而且对于社会也同样具有价值。所以要培养孩子的社会情感。

在此基础上,我们把追求有益优越感的攀比称之为正效攀比。正效攀比往往能够激发个体积极的竞争欲望,产生克服困难的动力。而追求无益优越感的负效攀比,往往伴随有情绪性心理障碍的消极比较,会使个体陷入思维死角,导致巨大的精神压力,进而产生极端的自我肯定或者否定。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要求被尊重是较高层次的需要,处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青春期的孩子有着强烈的被尊重的需要,他们的很多努力都是在试图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自我价值。

但这些都要建立在对自我正确客观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否则只会因为过分追求虚荣心的满足,忽略了可比性本身,导致盲目攀比。但不可否认,同样的一种原始心理,因为不同的攀比取向,就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心理效应。

举例来说,对学生而言,羡慕是一种普遍情感,因羡慕而产生攀比自然而然,但其走向却完全相反。

正效攀比是:羡慕——亲近——学习——超越。

负效攀比为:羡慕——嫉妒——憎恶——陷害。

在此基础上,我又逐渐总结出,凡是不能凭借自身主观能力所达成的攀比都是负效攀比;凡是不能促进自身向上不符合社会情感的攀比都是负效攀比。除此之外的攀比,基本上都是正常的竞争心理,只需要我们适当引导,不要走极端就好。

正是在这样的认识之下,我开始了破解校园攀比的漫漫路。

一是通过讨论来澄清。

价值澄清理论认为,在人的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通过分析和评价的手段,能够帮助人们减少价值混乱促进同一价值观的形成,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地发展学生思考和理解人类价值观的能力。

也就是说,价值观的形成不是灌输而是通过澄清的方法,在评价过程中实现的,是通过选择、赞扬和实践过程来增进富于理智的价值选择的。

个人的价值或价值观是经验的产物,不同的经验就会产生不同的价值。价值的形成与发展完全是个人选择的结果。

针对攀比现象,我们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攀比案例的剖析,有时候通过道德两难的设置,让学生把自己代入,参与讨论,澄清一些复杂的攀比心理,通过“选择——珍视——行动”三个阶段让学生完整经历有效的价值形成过程。

心理学家凯利的人格认知理论指出,不管事实怎样,认知才是关键,心理障碍的根源是认知偏差。在外部世界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认知就能纠正心理障碍。学生一旦能够纠正认知偏差,尤其是能够区别正效攀比和负效攀比,就能促使学生减少负效攀比。

二是通过技术来缓解。

这里所谓的技术有两层含义。一是减少学生无效攀比的机会,二是引导学生把无效攀比转化为正效攀比。

如何减少学生无效攀比呢?比如我们规定学生上学期间,一律穿校服,这虽然抹杀了学生青春勃发的审美,但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有效减少了攀比。

但我们很快发现,学生开始攀比鞋子。只要有攀比心理,学生总会抓住各种各样的机会。

比如中学生正处在情窦初开的年龄,“羞答答的玫瑰静悄悄的开”,孩子们喜欢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也形成了一定的攀比现象。

为了杜绝男女生的交往,不少老师费尽心思,割断男女生的联系。我却鼓励男女生大胆交往,在学习、工作、文娱、体育各方面表现自己。

每个月,我都要让女生综合各方面的情况,票选出最佳男生三名,最佳进步男生三名,然后让美女代表为男生颁奖;男生也票选出最佳女生三名,最佳进步女生三名,并让帅哥为女生颁奖。这样一来,就把男女生的攀比引上了正确的轨道……

技术永远是“术”。“术”只能是方法,是工具。而教育的本质是“道”。“道”是理念,是思想,是对工具的运用。所以技术只能缓解校园攀比,不可能真正解决校园攀比。

三是通过构筑校园文化体系来根治。

文化,从词源上来说,即是“以文化之”。文化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学校作为承担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应该要要树立一种自觉的校园文化意识,以及自主的校园文化模式。也就是说,真正能够根治负效攀比的还是要构筑校园文化体系。

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构筑起完整的校园文化体系,把一种特定的文明和价值观传授给我们的孩子,使得孩子们体任一种欣赏和学习他人的生存模型,追求的都是精神的境界,始终把人格发展放在至关重要的位置,那么,每个孩子都可能会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种觉解,进而养成一种习惯,成就一种规范,涵养一种人格。一旦自觉的文化意识形成了,会自然成为学生的“日用”和“常行”。

而这些孩子就会有效抵制攀比的侵蚀。换言之,文化的力量,会使得每个当事人挺身而出,用行为道出自身的力量,向世界开出自己的花朵。

譬如,雷夫就将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六阶段”理论引入班级管理,并以此来引导学生的人格成长。

第一阶段,我不想惹麻烦——靠惩罚起作用;第二阶段,我想要奖赏——靠贿赂起作用;第三阶段,我想取悦于某个人——靠魅力起作用;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靠自律起作用;第五阶段,我能体贴人——靠仁爱之心起作用;第六阶段,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靠境界起作用。

在这个人格发展的过程中,学生也会不断追求优越感。但他们没有自卑感的焦虑,获得优越感的方向非常清楚,最终是要形成自己的道德人格。

而且孩子明白,每个人的成长不是和他人攀比,而是对自我的提升,因此他们会加强纵向比较,拿自己的今天和昨天比较,以进步的心态鼓励自己,逐步建立起希望体系,帮助自己树立坚定的信心。

其实,不论是“我不想惹麻烦”“我想要奖赏”的浅层思维,还是“我能体贴人”“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等较难达到的思维阶段,雷夫都是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进行理论的建构,由此所运用的方法和达到的效果自然也是让受教育者自己从思想上产生变化,让孩子知道,行为得宜是应该的,不需要奖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说,获得知识和品德提升的过程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奖励。

譬如南明教育的生日诗文化。

孩子攀比的一个重头戏,就是过生日。有钱的孩子攀比,请全班孩子去什么样的酒楼吃大餐。其他的孩子攀比送什么样的礼物。这成了很多家长很头疼的事。但在南明教育的文化体系中,这些都已经获得了很好的解决。

南明教育的全人之美的课程,也非常重视每个孩子的生日,作为孩子生命叙事的重要环节。但他们的做法是,在孩子生日的那一天,老师会和孩子讲一个故事,写一首生日的诗,并且送孩子一本图书,作为生日的礼物。

重要的是,这个故事,这个图书,就是这个孩子的愿景,就是老师心目中这个孩子未来的样子,这个孩子会在这个故事和礼物中找到自己。家长如果要买蛋糕,也不被允许,因为蛋糕也会拿来攀比。一般,家长买蛋糕的钱,会拿来给班级买图书,这是南明班级图书馆图书的重要来源。

最后就是一个好的校园文化,还要发展积极的他人观,鼓励孩子培养一种人类的关爱感,教会孩子理解和体察他人,启发孩子合作和与人共享的愿望,鼓励孩子帮助他人,展现自己乐于奉献,让孩子觉得给永远比拿愉快,让他人因为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也会在他人的成功中感受到快乐。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