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明有如此强大的火器为何败于大清?

 激扬文字 2023-08-12 发布于四川

这其实是个很悲哀的故事。

一直以来,大家都认为明军的火器一直是对清军占优势的。然而事实上明军的确曾一度对清军占据火器科技的优势,不过这个优势自从1632年之后就开始被缩小,1636年之后,明军对清军的军工科技优势荡然无存,在松锦大战中,清军就已经表现出了比明军更为强劲的火力。

对于八旗军,历史课本和影视剧给大伙留下的固化印象是大刀长矛加骑马射箭,火器这种东西至少也要入关之后才继承了明朝遗留下来的产品。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早在萨尔浒之战,努尔哈赤就认识到了火器的威力所在,只是受限于生产力低下,后金早起的火器只能靠缴获获得。

1623年努尔哈赤就规定八旗军每牛录遣甲兵百人,以十人为白巴牙喇,携炮二门、枪三枝;剩余的九十名甲兵中四十甲兵为红巴牙喇,携炮十门、枪二十枝;黑营五十人,携炮十门、枪二十枝。火器配合重装步骑运用,只有特别难打的仗,八旗军才会使用火器。比如说浑河一战面对难啃的土司白杆军,八旗军最后便是靠大将军炮炮轰川军阵地后取胜的。

1626年,大明从葡萄牙商人手中够得红夷大炮40余门,其中拨出10门安置在宁远用来对抗八旗军。宁远大捷中,明军之所以能取胜,很大的因素也是靠红夷大炮的火力优势。

不过苦于大明即将崩溃的财政,以及腐儒刘宗周这种读书读傻了不懂兵还妄议的人对朝廷继续雇佣葡萄牙炮手的阻挠,明军的红夷大炮自1632年登州兵变之后研发工作便一落千丈,火炮数量增长缓慢。

而在另一边,自从皇太极领教了红夷大炮的威力之后,便开始出高价从辽东策反铸炮工匠,而这些工匠也因为明政府对自己的不公正待遇而分分跳槽后金。在这些工匠的帮助下,后金于1631年正月成功仿制了第一门红衣大炮,仅在这一年年清朝就生产了近40门红衣大炮。

1633年,孔有德降金,他从登州为皇太极带去了大量的火炮工匠。1635年,皇太极在沈阳建立专门的铸炮场,此后八旗在作战中变得非常仰仗红夷大炮的威力,养成了每逢攻城战,非有红夷大炮不攻坚的习惯。

在1639-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清军的火炮数量竟明显比明军要占优势,松山炮战,如不是吴三桂领骑兵演杀过去,怕是明军的火炮阵地就要被清军打散了。

火炮,这个武器,在蒙古大军横行欧亚的时候,就常常做为克敌的利器。所以说,蒙古军队天下无敌,不仅仅是靠快马弯弓,更是靠高科技。元朝时候,中国这片土地上的军事科技遥遥领先于世界是毋庸置疑的。

明朝继承了蒙古军队的火器科技,对火器的应用还是很早的,从明朝初期就开始了。

明朝刚建立不久,开国大将沐英就在平定思伦发之乱中,发明了“三段击”的火器战术。

朱棣靖难之变,登上皇位,他着手组建了“神机营”,这是世界上首支独立成建制的火器部队。远征漠北时,朱棣麾下的神机营就曾经采用过“三段击”的战术,效果也不错。

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瓦剌俘虏,明朝面临巨大危机。兵部尚书于谦撑起了江山,率兵抗击瓦剌,“北京保卫战”打响。神机营发挥了重要作用,瓦剌骑兵被诱入街巷,遭到了明军火炮和火铳打击,溃败而去。

所以说,在明朝初期,明军的火器水平和战术在世界上还是处于领先地位的。

由于明朝的封闭政策,对世界的了解完全懵懂无知,随着时间的发展,明朝还沉浸在“中国之长技莫过于火器”的美梦中之时,被蒙古带到欧洲的火器科技的发展却飞速赶超,将明朝远远甩在了身后。

正德年间,1521年中葡屯门海战,1523年中葡西草湾之战,明军就领教了欧洲火器的厉害。

虽然依靠军队数量上的绝对优势,明军最终获胜,但葡萄牙人的弗朗机大炮,沉重打击了明军。明军那些所谓的“炮”,与弗朗机相比,简直就如同过年的二踢脚一般可笑。

震惊之后,明朝也开始仿制这种后膛装弹的火炮。

从嘉靖年间开始,直到万历时期,明军装备了大批佛郎机,这种火炮也立下过大功。

万历年间,倭子们大举侵朝,朝鲜国王向万历求救,万历派李如松率大军赴朝援战。

其实,这个时候的日本在火器技术上已经领先于明朝了,倭军中已经大量装备了改进型的葡萄牙火绳枪,无论射程还是射击精度,都远超明军装备的火门枪和三眼铳。而明军中罕有的鸟铳(火绳枪)也敌不过人家。

在平壤战役中,倭子们就靠火器凭城拒守,给明军制造了大量伤亡。连李如松的胯下战马都被当场射杀。

虽然明军的枪铳比较落后,但明军中装备有很多重型火器――将军炮(大型佛郎机)和虎蹲炮,这玩意儿的射程和威力比枪铳可要厉害得多。

李如松拉来了几百门火炮集中起来猛轰,击毁了倭子们的粮仓和弹药库,轰开了城门,杀了进去,双方在城中短兵相接。李如松开脆把炮拉进城去用于街垒战,倭子们怕被全歼,就撤退逃走了,明军收复了平壤。

在这场战斗中,明军用火炮的优势弥补了枪铳的弱势。

明朝正在为自己的“佛郎机”大发神威而沾沾自喜之时,欧洲的火器制造技术又一次飞跃发展。

1601年,荷兰的两艘武装商船和葡萄牙人在澳门海域发生激战,荷兰被击退。但荷兰船上装备有“红夷大炮”,这是一种前装滑膛加农炮,射程更远,威力惊人,让明朝的观战人员瞠目结舌。

后来,明朝与澳门的葡萄牙人联络,买到了几门红夷大炮。由徐光启和汤若望进行研究和仿制。

辽东大地上,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七大恨誓师,与明朝发生战争。努尔哈赤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其实,是因为努尔哈赤对明军的体制、战术和装备十分了解。明军的火器射速慢,问题多,质量难以保证,努尔哈赤的阵营中已经能够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减少伤亡。比如绵甲和盾车,“盾车掩护,徐进击之”

但在宁远城下,百战百胜的努尔哈赤遭到了明军新式武器的重创――红夷大炮。

1626年2月,努尔哈赤率1兵攻打宁远。守将袁崇焕率部死守,凭借着城头11门红夷大炮的火力支持,取得了“宁远大捷”。后金军的防护措施在红夷大炮的重摧之下,简直不堪一击,很容易就被摧毁了,“每炮所中,糜烂可数里。”。

这是努尔哈赤战斗生涯中少有的败战。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明清双方在火炮上展开了竞争,但双方的表现大不相同。

都说满族以骑射功夫起家,刀马战力所向无敌,但他们对火器的热爱和痴迷程度也令人震惊。

咱们先看看明朝引进红夷大炮的过程:

1604年(万历二十三年),荷葡澳门海战中初次接触红夷大炮。

1607年(万历三十五年),有朝臣提议引进红夷炮,受到大部分官员的反对,提议无疾而终。

1618年(万历四十六年),努尔哈赤崛起,明军萨尔浒之战大败,关外战局岌岌可危。徐光启等呼吁购买红夷大炮,明朝政府才开始购买。

1620年(泰昌元年),明朝从澳门的葡萄牙人手里买了4门红夷炮。

1623年(天启3年),再购22门。葡萄牙人派来22名工匠和翻译,历尽艰辛,把火炮从澳门拉到北京进行演试。发射时,因被强令装入过多的火药,有门炮炸裂了。明廷内部发生争议,争议焦点不是技术,而是国体:“洋铳若能护国,吾辈成何”?

1625年(天启四年),明朝总共拥有红夷炮三十门。1门炸膛外,18门留在北京,11门调往宁远。

1626年(天启五年)2月,宁远大捷。

1630年(崇祯三年),徐光启、孙元化等受命前往山东主持仿造红夷炮,训练炮兵。八月,共造出各型红夷炮400余门。

从接触到仿制成功,明朝用了28年。

再来看看清朝方面对红衣大炮的引进过程。

1630年(崇祯三年),在辽东海滩上的一条船上,后金打捞出来一门红夷炮。皇太极大喜,悬赏重金,在国中汉族工匠中搜寻技术人员,进行仿制,经过数月努力,工匠采用失蜡法铸造出了后金第一门自产红夷炮,炮身居然达到领先的钢制,很快进行了量产。

1633年(崇祯六年)4月,徐光启、孙元化等呕心沥血打造的火器部队发动了吴桥兵变,将领孔有德、耿仲明率三千多名炮兵,带着十几门红夷炮投降后金,皇太极大喜,出城数十里迎接。

1634年,皇太极以汉族士兵为主体,组建了中国大地上第一支专门用于野战的炮兵部队――“乌真超哈”。

从接触到组建成功,形成战力,清朝总共用了四年时间。

到如今,很多人对清朝能够取代明朝坐了天下很不理解,耿耿于怀,总以为是满族人的运气。但当我们从红夷大炮的角度来互相进行一下对比,就应该明白了,明朝的腐朽和无能,不但远远落后于世界,当时连清朝的脚步也快速赶到明朝前头了。

还有人至今还在做梦,说清朝不取代明朝,明朝能够发展的更好。

下面看看明清两朝的红夷大炮在战场的交集点――松锦大战。

1640年(崇祯十三年),明清松锦之战拉开大幕。锦州被围,明朝总兵祖大寿向大明朝廷求援。崇祯下旨,洪承畴为主帅,并调集了王朴、唐通、吴三桂、杨国柱、白广恩、曹变蛟、马科、王廷臣共八个总兵的部队,率十三万精锐前往应援,力求一战而胜。

明军起初是步步为营,稳扎稳打,但很快,急不可耐的崇祯下令,要洪承畴加快前进步伐,速战速决。

洪承畴无奈,率军出击,被皇太极使用堑壕战围困,双方展开炮战,

1641年(崇祯十四年)8月20日,明清双方展开中国古代史上的最大的一次炮兵对决,明清两方的红夷大炮悉数在战场上亮相。

明军这边炮多,总共达到3273门,但是大多数都是射程很近的小炮,真正有威胁的是6门红衣炮。明军炮手训练久疏战阵,训练很差。

而清军一方恰恰相反,小型火炮少得可怜,却有37门红夷大炮。炮手们也经过葡萄牙教官的精心训练。

清军大炮的命中率主要是靠炮手们出色的技术,而明军大炮的命中率主要靠的是炮手出众的人品。

结果自然是不言而喻,明军每次能打到八旗阵地上的炮弹是6枚,能中命中目标的就更少了。清军每次射来的是37枚炮弹,但每一枚炮弹都能准确命中明军阵地上的目标。明军的一门红衣炮被摧毁了。

明朝对科技的敷衍、缓慢和排斥,在战场上收到了恶果,明军被硬生生地轰垮了。

明军组织突围,被清军趁势追杀,几乎全军覆没。

松锦之战大败,明军关外的红夷炮大多数都被清军缴获,只有驻守宁远的吴三桂部,尚存有十多门红夷大炮,见证着当年曾经击败努尔哈赤的辉煌。

而此时,屯兵锦州的清军已拥有将近百门红夷大炮。 他们扬言道:“将炮一百位摆作一排,凭它哪个城池,怎么当得起三四日狠攻?”

明朝政府中的传教士汤若望感叹道:

“彼之人壮马泼,箭利弓强,既已胜我多矣,且近来火器又足与我相当,孰意我之奇技,悉为彼有。”

火炮技术优势的丧失,使明朝走向了崩溃,再无法挽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