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升华七律诗 咏唐

 难时方觉影孤单 2023-08-12 发布于天津

咏唐

枉起纷纷全国祝,何曾三沐复三熏。

京畿几是无忠节,藩阃偏为有叛军。

金统争锋须半弃,渔阳逐鹿欲平分。

长安二百年间里,哪载虔心真望云?

【注释】读宋代诗人刘克庄的《赠陈起》诗,步韵而咏他事。原诗云:“陈侯生长纷华地,却以芸香自沐熏。炼句岂非林处士,鬻书莫是穆参军。雨檐兀坐忘春去,雪屋清谈至夜分。何日我闲君闭肆,扁舟同泛北山云。”步韵诗作于2023年8月9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徒劳地涌起全国的恭祝,何曾有过不掺假的三沐三熏。京畿几乎是没有忠节,藩阃偏偏是有叛乱之军。金统与之争锋让其必须放弃江山的一半,渔阳参与逐鹿想要将金瓯平分。长安城二百年间里,哪一载的人曾经虔心真的望云?

首联中的“三沐三熏”,意思是再三沐浴熏香。表示郑重或虔敬。见宋代诗人廖行之的《次韵酬宋伯潜三首》其一:“诗坛得隽敌无强,独立南丰一瓣香。我欲句中闻妙法,君应肘后出神方。陶鎔景色春长好,流转风光物自忙。珍重三薰更三沐,全胜汤饼试何郎。”又见宋代诗人刘学箕的《铅山庙宇题壁》诗:“莫遣离愁相绊萦,九州之外尽愁城。酒频挹注幽尤浣,诗苦冥搜太瘦生。漠漠草茵习蛱蝶,深深柳幄韵鹂鹒。客怀未与成匆遽,三沐三熏慰此情。”还见宋代诗人李弥逊的《申伯坐上屡成佳语句独未见和德久贻信中之作》诗:“旬句情怀胜好官,敢穷笔力谩追攀。清新气味经三沐,煅炼工夫到九还。自是吟边有丘壑,不因行处在江山。凭君倚马移东道,为促金钗理鬓鬟。”

颔联中的“忠节”,指忠贞有节操的人。见宋代诗人文天祥的《平原》诗:“哀哉常山惨钩舌,心归朝廷气不慑。崎岖坎坷不得志,出入四朝老忠节。”又见他的《苍然亭》诗:“风打船头击夕阳,亭前老子旧胡床。青牛过去关山动,白鹤归来城郭荒。忠节风流落尘土,英雄遗恨满沧浪。故园水月应无恙,江上新松几许长?”

这一联中的“藩阃”,指藩镇封疆大吏。见唐代诗人赵嘏的《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诗:“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声名本是文章得,藩阃曾劳笔砚随。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又见明代诗人金幼孜的《送陈彝训再授湖广参议》诗:“宦游十载叹驱驰,藩阃重临异昔时。补报未忘明主意,暌离不尽故人思。旧时文采公卿识,此去声名父老知。见说楚乡人重困,早宣德意遍诹咨。”还见他的《送陈参政杰复职》诗:“久效勤劳历四朝,暮年文采更飘萧。九重奏最随鸣佩,万里还官理去桡。藩阃祇今资赞画,缙绅犹自仰丰标。西江总有清名在,更尽忠诚答帝尧。”

颈联中的“金统”,指曾经占领长安的黄巢的年号。这里指代黄巢。

这一联中的“渔阳”,指安史之乱的策源地。见唐代诗人皮日休的《偶成小酌招鲁望不至,以诗为解,因次韵酬之》诗:“醉侣相邀爱早阳,小筵催办不胜忙。冲深柳驻吴娃幰,倚短花排羯鼓床。金凤欲为莺引去,钿蝉疑被蝶勾将。如何共是忘形者,不见渔阳掺一场?”又见唐代诗人杜荀鹤的《献池州牧》诗:“池阳今日似渔阳,大变凶年作小康。江路静来通客货,郡城安后绝戎装。分开野色收新麦,惊断莺声摘嫩桑。纵有逋民归未得,远闻仁政旋还乡。”

尾联中的“望云”,意思是仰望白云。亦指仰慕君王。语出《史记·五帝本纪》:“帝尧者,放勋。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用典见唐代诗人骆宾王的《夏日游德州赠高四》序:“因仰长安而就日,赴帝乡以望云。”又见宋代人张方平的《乞致仕表》:“精骛紫宸,犹结望云之恋;迹还白社,终怀乐善之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