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ture Com|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院士团队在水稻耐盐碱研究上取得新进展

 昵称37581541 2023-08-12 发布于江苏

水稻是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且对盐敏感,土壤的盐碱化严重制约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耐盐是一个由多个基因控制,涉及多种分子和生物学过程的复杂的数量性状。挖掘耐盐水稻种质资源,解析水稻耐盐遗传和分子机制,可为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奠定良好理论基础。同时,对最大化地利用盐碱地土壤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6月16日,万建民院士团队在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ies identify OsWRKY53 as a key regulator of salt tolerance in rice的研究文章。本研究通过对水稻地方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确定了10个与耐盐(Salt tolerance, ST)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进一步鉴定到了两个ST相关新基因,分别编码转录因子OsWRKY53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OsMKK10.2。研究发现,OsWRKY53作为负调节因子调节OsMKK10.2的表达,促进根Na+流和Na+稳态此外,OsWRKY53可以抑制OsHKT1;5(根中钠转运蛋白)。研究结果揭示了水稻通过OsWRKY53-OsMKK10.2和OsWRKY53-OsHKT1;5模块协调防御离子胁迫的分子机制。

Image

https:///10.1038/s41467-023-39167-0

本研究通过对水稻苗期耐盐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GWAS)分析发现了10个与水稻苗期耐盐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其中包括两个未被报道的耐盐新基因:OsWRKY53OsMKK10.2

Image

图1、通过GWAS关联收到耐盐的八个性状

在五号染色体,发现一个连锁不平衡区域与盐处理后含水量显著相关,其中只含有一个基因:OsWRKY53。通过转基因敲除(Cr-oswrky53)和过表达(OsWRKY53-OE)材料,发现OsWRKY53为水稻耐盐的负调控因子。进一步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Non-invasive Micro-test Technology)对敲除和过家系进行根部和木质部钠离子流量的检测,证明OsWRKY53影响钠离子的外排和向地上部分的运输介导水稻耐盐。

Image

图2、耐盐基因OsWRKY53的鉴定

在三号染色体上,发现一个连锁不平衡区域与水稻盐处理存活率显著相关,通过基因注释和单倍型表型分析,初步将OsMKK10.2作为耐盐候选基因。通过敲除家系(Cr-mkk10.2)的表型,发现OsMKK10.2正调控盐胁迫。OsMKK10.2编码一个丝裂原活化激酶激酶。OsMKK10.2HapA为优势单倍型,表现出更强的激酶活性和更高的盐处理存活率。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对敲除家系进行根部钠离子流量的检测,证明OsMKK10.2通过影响钠离子外排影响水稻耐盐。

Image

图3、耐盐基于OsMKK10.2的鉴定

为了研究OsWRKY53在水稻耐盐中的具体生物学机制,利用ChIP-qPCR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发现OsWRKY53会结合OsHKT1;5OsMKK10.2的启动子区的w-box元件,并抑制它们的表达。截去启动子区的w-box元件后,OsWRKY53对OsHKT1;5OsMKK10.2的抑制被显著解除,表明w-box 对OsWRKY53结合OsHKT1;5和OsMKK10.2起重要作用。通过酵母双杂交,盐胁迫下的表达模式分析和体外激酶分析,发现OsMKK10.2会磷酸化OsMPK6。通过对MKK10.2敲除家系体内的OsMKP6的磷酸化水平检测,证实OsMKK10.2通过磷酸化OsMPK6影响水稻耐盐。

Image

图4、 OsWRKY53 与OsHKT1;5 在盐胁迫过程中互作关系

Image

图5、   mpk6 (dsg1) 突变体表现出盐敏感表型

OsWRKY53-OsMKK10.2,OsWRKY53- OsHKT1;5两个基因模块协同调控水稻耐盐,揭示了水稻对盐胁迫的敏感性和耐受性机制。同时OsWRKY53在水稻耐盐通路中作为一个调控植物生长和耐盐的关键节点,植物在感受到盐胁迫以后,OsMPK6率先被激活,磷酸化包括OsSOS1在内的下游基因促使水稻耐盐,而OsWRKY53在被OsMPK6磷酸化以后,会通过转录抑制OsMKK10.2,进而抑制OsMPK6的功能,避免水稻对盐胁迫过度反应,维持植物的生长。

Image

图6、rice-SKC1Hap的变异来自于O. rufipogon ,并在栽培种中被筛选

该研究论文的通讯作者是万建民院士和王春明教授,博士生余珺是第一作者,美国UC Southwestern朱成松研究员,南京农业大学资源和环境学院宣伟教授、博士生安洪周是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连云港农科院徐大勇、王宝祥研究员等参与了大田试验工作,这项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等资助。

责编|常小发

欢迎扫描以上二维码,订阅Molecular Plant

Plant  Communications的最新文章邮件推送

  

微信号 molplant2019

www.cell.com/molecular-plant/home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