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悦享读书|《石油战争》

 莫为天下先 2023-08-12 发布于湖南

【写在前面】

        《石油战争》围绕着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石油,再现了近一百五十年来的世界地缘政治,再现了不同时期的经济、金融及能源的内在关系,书中通过许多历史资料尽可能地揭示了不同时期英美对世界各国的石油政治。尤其是书中美国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的一段话令人深思:即“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如果你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住了货币,你就控制住了世界。”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石油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支柱能源,是否拥有足够的石油已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

        在当今世界,石油、粮食、美元已成为控制世界的三大利剑,整个世界围绕这三把利剑不断地形成新的地缘政治,整个世界将处在局部战争、经济扩张、意思形态的侵蚀、弱肉强食中。

        最后,这本书建议和之后悦享书院推荐的《石油大博弈》一起看,可以对大国博弈有着更好的认识。

------【读书笔记】-------

      第一章: 文章的开始讲述了十九世纪的英国,特别是19 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此时英国的经济舞台由银行家为角色,贸易、金融、原材料的优势,构成了英帝国权利的三大支柱,在这个时代英国是世界上唯一的霸权帝国。

       第二章: 十九世纪末前后德国的崛起,特别是工业与航海业的起步,危机英帝国的霸权地位,英国不得不认真审视德国的崛起。世界的航海业从烧煤为动力开始转向石油为动力,这不仅提高了船速,而且大大缩短了轮船的起步时间、装载燃料时间、大量的人力等。石油开始被重视了。

        第三章:随着德国经济的迅猛发展,打破了欧洲大陆的均势。为了围剿德国,为了保持自己的霸权地位,十九世纪末前后,英国策划了一系列的地缘政治,其中的主导因素是为了石油能源。因为英德等国开始懂得石油的重要及中东蕴藏大量石油。为了打破唯一的海上运输通道,德国极力推行建设陆地运输线即部分欧亚铁路建设,其目的就是要打通中东到德国的陆路通道,但英国一直阻挠了欧亚铁路的建设。同时文中提到俄罗斯远东铁路(全长5400公里,横跨西伯利亚到海参威)建设的原因及在日俄远东战争中俄国失败的原因。

       第四章:第一次世界大战凸显了石油的重要,为此在战争末期英国向地中海地区派驻了大量的军队并控制了大部分产油地区。德国和奥斯曼帝国的战败,决定了奥斯曼帝国被瓜分,自然盛产石油的中东落入英国控制之中。从1920年开始英国帮助犹太人在所占领的巴勒斯坦地区建立犹太社区,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期、在苏伊士运河口的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家园(后来的以色列国),是有其深远的战略意义。

       第五章: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英国是在财政破产的情况下发动的战争,战争结束后英国虽然在许多方面继续成为主宰世界的超级大国,然而在经济上,英国是依赖美国的借款来打赢这场战争的,其结果是在经济上不得不开始受制于美国的金融,原本是世界金融中心的伦多正在被纽约取代。而且美国大力发展海军及海运,同时英美之间开始争夺控制石油资源,以确保经济与政治的主导地位。在一战结束时沙皇俄国被列宁的十月革命推翻,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在第一次大战后由协约国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对德国不公平,由此埋下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火种。

       第六章:在第一次大战之后的十多年里,面对苏联的巨大石油储备,英美想方设法破坏德俄之间的结盟。英美联手,一方面以经济与军事手段压制德国,另一方面扶持希特勒上台以对付苏联的崛起。在1927年英美之间组建了石油卡特尔-----“七姐妹公司”,从此英美之间在石油方面成为协作者,共同操纵世界石油资源。

       第七章:因为凡尔赛合约的不合理,最终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而在二战之后英美国家的金融与石油联姻,开始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了对抗日益强大的英美石油卡特尔,各国纷纷采用国有模式经营石油产业,加强对石油生产和销售的控制。在1919年的凡尔赛和会后,英国被称为“日不落的帝国” ,然而二战之后,伴随着世界范围内民族独立的呼声,英帝国面临分崩离析,英国不得不放弃对非洲、太平洋、地中海等地区的殖民地控制权。二战之后美国成为真正的世界帝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与苏联的东方世界成为对立堡垒。1944年西方国家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其核心内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内的实际投票控制权在美国和英国手中;建立了美元金本位体制,即每个成员国的货币必须盯住美元,而美元与黄金的比值设定为35美元/盎司。此体系一直维持到1971年。

       第八章:20世纪中叶,英美两国都遭受了经济衰退和政治动荡的困扰。即便如此,它们仍然阻挠欧洲走独立自主的经济复兴之路,戴高乐和阿登纳领导的法德联盟最终被美英联手扼杀。美国发动越南战争(1961年----1975年)。1960年9月,五个主要石油输出国联合成立“欧佩克”石油输出国组织,其目的是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

        第九章:自1969年,美国经济进一步衰退,为了避免金融上的毁灭性打击,美国不惜人为地制造石油禁运,抬高石油价格,操纵大规模反核运动,制造经济增长极限的恐怖气氛,为的是控制世界石油流通,获得石油溢价的巨额利益。1971年8月15日,美国政府单方面终止美元与黄金的兑换,即撕毁了1944年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核心内容,从此世界货币以自由浮动方式与美元挂钩,而美元不受黄金约束,可以随意印钞。

       第十章:美英精心设计的石油美元体系,席卷了世界各地的财富。英美压制一切独立的发展力量:如发展中国家、不结盟运动国家、欧洲的新生力量, 围剿伊朗、跳起两伊战争等。以反核武为口实反对其它国家发展核能源。

       第十一章:20世纪80年代,英美不仅在金融外交上陷入困境,同时在经济上陷入危机,而且迫使第三世界陷入全面债务危机。伊朗的石油冲击引发石油危机,令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借债弥补石油赤字,而英美的高利率政策令发展中国家外债聚升,不堪重负。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着美英意图,对债务国家给予各方面的限制,令这些国家的经济举步艰难。1990年德国的统一、苏联走向解体意味着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1991年为了石油美国发动了第一次伊拉克战争。美国正在建立所谓的“世界新秩序”。

       第十二章:冷战中美国在西方国家的领导地位是建立在表面上苏联的威胁基础之上的,随着90年代初苏联的解体,世界力量格局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维持世界霸主地位,美国四面出击,压制和瓦解各种可能出现的新生力量:日本经济的泡沫、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苏联的瓦解、俄罗斯经济的休克、南斯拉夫的解体、搞烂巴尔干各国等都是在美国的精心策划之下进行的,一切新崛起的潜在力量都是美国的对手。

        第十三章:布什政府与石油的深厚渊源,决定了美国经济与外交政策的核心是石油。在石油即将迎来产能极限之时,美国不惜一切代价四处驻军,甚至悍然发动伊拉克战争,其真正意图不是反恐及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是为了石油。目前世界上已探明的石油开采量正在步入产能极限阶段,而经济的发展令各国的石油需求急剧增加。为了控制潜在的石油资源美国强行占领伊拉克(伊拉克拥有大量未开采和探明的石油,其蕴藏量可能位居世界第二),独霸伊拉克石油,已达到控制世界石油及操纵价格的目的。美国对伊拉克的战争是一种警示,它昭示了美国的真实意图,即美国决意竭尽所能地锁住每一个大的石油和天然气产地。美国的目的就是:独步天下,实现新世纪的石油地缘政治。

结语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石油则是最常用、最安全、成本最低的能源之一。 

       “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这句出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的名言至今仍然掷地有声。当今世界,石油作为一种决定性能源在大国争雄之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即便有关新能源会渐渐将其取代的说法尘嚣甚上,它的实际地位却仍旧没有受到一丝一毫的影响,依然保持着长期以来不可动摇的强势姿态,坚若磐石。

        和平发展时期,石油既是工业的血液,又是大国间经济、政治博弈的工具,如美国借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完成对欧洲、日本经济的整合,接着与沙特联手通过低油价促成苏联解体,以及2008年的俄格冲突和现在的乌克兰危机,都与石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在本书中,作者将油价大跌、卢布贬值、美俄石油斗争的复杂背景做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诠释,将中东战争、车臣战争、美苏争霸、苏联解体等重大历史事件与现今的乌克兰内战、克里米亚之争等时事热点串联起来,向读者解读事件背后的地缘、政治因素。并详细介绍了近期乌克兰危机的由来,以及俄、美、欧之间的博弈和中国的石油发展战略。现在再来看这本书,或许可以很好的了解政府在石油领域的种种做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