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61年,毛泽东来到杭州,在下榻的刘庄一号楼里转了一圈,突然脸

 荷叶3638 2023-08-12 发布于山东
1961年,毛泽东来到杭州,在下榻的刘庄一号楼里转了一圈,突然脸色铁青,目光吓人,猛地大吼一声:“岂有此理!”一挥手对叶子龙说,“走,我们不住这里!”

刘庄,位于西湖西南湖畔、丁家山南麓,现为“西湖国宾馆”,它包括“水竹居”、“康庄”、“蕉石鸣琴”和丁家山等多座私家园林组建而成。

这里绿波竹影,回廊曲折,蜿蜒曲折通向各方,真乃“曲径通幽处”。

临湖依山,幽雅清新,古树葱郁,小桥卧水,水平如镜,正所谓“静池玉镜映残柳”,显得格外的安静和祥和。

刘庄早期仅指“水竹居”,其主人刘学询为广东香山人,因官职失意,而后步入商界,很快成为广东巨富。

43岁的时候,刘学询斥巨资建造了刘庄,其豪华、精致堪称一绝。

千年西湖,百年刘庄。

百年的刘庄,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留下很多名人的足迹。

毛主席曾先后27次入住刘庄,在这里也接待过4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也受到了他们的好评。

在这里还发生过两个大事件,一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在这里诞生,二是《中美联合公报》在这里草签。

新中国成立后,毛主席每年都要外出视察,杭州被毛主席称作“第二故乡”,因为他停留的时间久,去的次数多。

1953年12月27日毛主席第一次来到刘庄,当时他带领宪法起草小组成员准备起草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草案。

毛主席一到刘庄就对此赞赏不已,这里亭台楼阁,小桥水榭,曲廊修竹,古木奇石,非常安静,很适合读书办公,置身其中,犹如身处尘世之外,忘却世间喧嚣。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一向是勤俭节约,特别是饮食方面,从不搞特殊。

当时毛主席来到杭州时,为了表示对毛主席的极大尊重,当时搞了挺大的排场,但是毛主席脸色严肃,要求不要搞没必要的形式主义,浪费大家时间,正所谓“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时间浪费是不能挽回的,用金钱也买不到。

晚上吃饭的时候,毛主席一看饭桌上的菜,突然脸色铁青,目光吓人,猛地大吼一声:“岂有此理!”一挥手对叶子龙说,“走,我们不住这里!”

这可把大家吓坏了,经过秘书的讲解才知道做错了。

毛主席一贯重视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本来是考虑到毛主席长途跋涉辛苦,为了表达心意,在酒桌是丰盛的菜肴,还有美酒,香烟和水果,并且他们才多少人,而这酒桌上明显排场太大,吃掉的都没扔掉的多,简直是浪费粮食。

听完后大家羞愧不已,连忙向毛主席承认错误。

毛主席曾说“没有条件时不讲究,这一条容易做到;有条件讲究时不讲究,这一条难做到。我们共产党人就是要做难做到的事!”

我们现在所得到的一切,都来自于人民,是人民群众用辛苦的劳动和血汗换来的,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一针一线也不应浪费,毛主席从自身做起,平日里都是粗茶淡饭,不吃山珍海味,在经济困难时期,他连两餐正餐都省了,只吃馒头、饼干充饥。

大家谨遵毛主席的教诲,再也不敢铺张浪费,本来还将毛主席所住的房间装饰得富丽堂皇,现在也赶紧进行重新装修。

当毛主席一进来时,看到房间里布置朴实无华,但却十分温馨,不由心生欣慰,嘱咐大家一定不能铺张浪费,搞特殊化,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毛主席每次来到刘庄,都喜欢住在刘学询的书房里,大家知道毛主席酷爱史书古文,就从图书馆借阅给毛主席阅读,但是毛主席每次都是随身携带的,他告诉大家不用去帮他张罗买书或者借书了。

今日的丁家山顶的“四照阁”上仍悬有一块匾,曰:“毛泽东同志读书处”。

毛主席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幸福,让人民过上好日子,他严格要求自己,并且也言传身教,对待自己的子女也是一样,不能搞特殊化,子女也以节俭为荣。

毛主席身上的为民情怀,民族大义,心忧天下、大公无私的家国情怀,穿越历史的云烟,历经时代的风雨,历久弥新。

如今我们国泰民安,民族富强,正是毛主席和他的战友们,是千千万万革命志士和革命烈士,是亿万中国人民,共同铸造而成,这条康庄大道,是无数先烈先烈们用鲜血铺就而成。

现在我们生活好了,更应该将他们的勤俭节约的精神传承下去,让我们国家和民族更加强大!
参考文献:

《毛泽东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