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那么好吗?——对刀郎新专辑的看法和观点

 终身跨界 2023-08-12 发布于安徽

这是庐山面目的真面目第823篇原创内容,2023年第44

本篇的主题是:有那么好吗?——对刀郎新专辑的看法和观点

上个月,刀郎发布了新专辑《山歌寥哉》。其中,最先打开公众视野的,是《罗刹海市》。一时间,网络上铺天盖地各种点评。

作为一个热爱音乐的人,最近有一些朋友问我怎么看新专辑和新歌。我想了一下,还是以文字的形式来表达。

我的表达仅仅是真实表述自己的认识、看法,可能不同于网络上的越来越多的各种吹捧。对于一个写文章的人而言,文责自负是很多年前就有的概念。

写作本文的目的,仅仅是发表一下自己的真实观点,让喜欢和认可我的朋友,不至于淹没在网上越来越一边倒的夸张、离谱评价,扰乱了审美观,甚至怀疑自己的音乐喜好。

首先,我不认为刀郎的新专辑《山歌寥哉》,特别是《罗刹海市》是多么优秀的作品。

音乐是非常主观的,尤其是热爱音乐的人,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标准,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最喜欢和不喜欢的。

世界上有很多东西可以假装,唯有喜欢和不喜欢是最难装的吧?

我对音乐的标准,主要是两方面。

第一,音乐没有好与不好之分,只有喜欢与不喜欢的区别。所以,换句话说,刀郎新专辑我一点都不喜欢。

音乐喜欢和不喜欢的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会不会反复去听。一首不想再去听第二遍的歌,无论如何都不能叫喜欢吧?

音乐很难用专业的视角和观点来去判断好坏,也不应该有这样的判断。

一首乐理上很复杂的歌,就一定好吗?一首用最简单的几个三和弦写出的歌,就不好吗?

肯定不是这样去判断的。

音乐是神奇的、神秘的,复杂而立体的。

创作音乐的顺序是这样的,写出词曲、再去编曲、再去录音。不同环节解决和呈现的,是不一样的。

词曲是最基本的,也是一首歌的灵魂所在。歌词意味着一首歌的主题,旋律是最吸引人的。

再然后的编曲,根据情感来确定速度;根据旋律去适配和弦,这种适配不但不唯一,而且有超多种选项。就和弦编配而言,绝不是越复杂越好。

然后的录音,又是去最完美实现的过程。录音之后的修音,变化可就大了。且不说后期的混音。

第二,音乐的喜欢与不喜欢,更多时候在于一首歌有没有打动你。

不管是质朴的歌词,还是忧伤的旋律,深入人心的吟唱,或者是三者的叠加。

从身心灵的角度看待音乐、看待艺术,是创作者深入自己的灵魂深处和本体世界,通过创作出的作品,呈现出本体世界的一些信息。而全人类的本体世界是连为一体的。

打动有很多种,无论是振奋到热血沸腾,还是是感动到声泪俱下、难过到无以复加、向往到心之所向,都是一种打动。

打动是我看待音乐的几乎唯一标准。不能打动人的,我都不觉得是好音乐。

从这样的角度去看,刀郎最好的歌绝对不是现在的新专辑中的,而是二十年前的那几首。我最喜欢的刀郎的歌,不是这张专辑中任何一首,而是二十年前的《2002年的第一场雪》。


其次,还原一下刀郎新专辑被如此追捧和天量播放的原因。
最主要的原因,是刀郎在二十年前的遭遇,与《罗刹海市》这首歌的歌词,引发了吃瓜群众的联想和围观。
特别是歌词能够直接让人联想到那个著名的综艺节目。
联想和围观在网络时代快速发酵,成为了天量播放的基础。
而天量播放,又促使了更多的人蹭热度。在这样的播放量面前,越来越多的人不敢不说好,只能去说好。但是我就想问那些把专辑捧上天的人,你真的喜欢这张专辑和这些歌吗?你会一遍又一遍去听吗?你会被哪首歌打动?
这张专辑能够引起如此之大的关注,我反倒觉得是我们社会和人群进入和处在了某种程度的“病态”的反映。这种异常也许是社会心态、也许是审美观点、也许是一种压抑的无从释放、也许是一种叛逆和反抗、也许是集体公平缺失的投射。
社会和人群的“问题”应该由谁来解决?可能只能通过思想家、学者、艺术家的思想、观点、作品来引导。那么《山歌寥哉》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吗?我觉得不能。只是把几百年前就已经有的文学作品当中的故事,以歌词的方式重写一遍,配上民歌。
二十年前,著名音乐人是可以说自己的真心话的,不喜欢谁就是不喜欢谁,不管观点对错。现在已经不能了,至少不能公开说。
最后,我对刀郎和他的音乐的评价。
刀郎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歌手,这个优秀来自他的嗓音天赋。辨识度极高,极具个人风格。
就创作者而言,我觉得二十年前的刀郎有点普通。这个普通是放在创作者这个群体中去对比和评价的。
非常优秀的歌手+普通的创作,仍然非常火。这是刀郎的幸运,也是那个时代给予了刀郎的红利。
作为音乐人来说,刀郎是无比幸运的。
而这张专辑的创作,在某些层面上进步是非常巨大的,特别是歌词。专辑取材也极具匠心,花费了巨量心血。这必须承认。
但这与天量播放,与铺天盖地捧上天的评论,并不那么相符和相称。
总结而言,《山歌寥哉》是一个曾经火遍大江南北的优秀歌手(非优秀创作者),沉寂十几年后,带来的新专辑。而由于特定情节,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网民围观,持续发酵,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
我不觉得这张专辑有多伟大,更不认为这能够代表华语音乐。当然这只是我的观点的最真实表达。
很多时候,历史都更擅长误解和误读。时代和社会的进步,应该表现在有更多的人可以有自己独立思考和判断,也允许更多人说自己的想法。
作者简介:原国企员工;现公众号作者,跨学科终身学习者,独立管理咨询顾问,原创音乐人、词曲作者、吉他手、庐山面目乐队主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