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学园 | 运用膏方调治小儿反复感冒的经验

 甘草学园 2023-08-14 发布于浙江

文章来源:甘草学园

作者:夏以琳


摘要:感冒是小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高,反复缠绵,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反复感冒患儿根据其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辨病辩证结合健脾益肺、调和营卫、平补肾阴肾阳等配伍原则来配置膏方用药,在临床取得较好的疗效。

关键词:小儿感冒;膏方;临床经验


膏方是中华文化之遗泽,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剂的记载。膏方之制定,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程序,不仅养生,更能治病。

小儿膏方是根据:小儿“形气未充,脏腑未坚,腠理疏松,表卫不固”的生理特点,针对小儿禀赋不足、脏腑娇嫩、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等诸种薄弱环节,结合小儿不同的体质,综合既往病史及身体现状进行立方遣药,调整小儿脏腑阴阳平和,以祛除痰瘀宿疾。

我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用膏方治疗对于缓解小儿反复感冒的频率、减轻发作症状、缩短病程等方面有显著优势,并可改善患儿体质,纠其偏,复其平,从而提高患儿的体质。现将膏方调治小儿反复感冒的经验总结如下,以飨同道。

病因病机—正气不足,卫外不固

小儿感冒多反复发作,病程缠绵,究其病因,多与小儿卫气不足相关。正如《幼科释谜·感冒》日:“感冒之原,由卫气虚,元府不闭,腠理常疏,虚邪贼风,卫阳受摅”。小儿先天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肌肤疏薄,藩篱不密,卫外不固,加之寒热不能自调,易于感受外邪。

部分小儿后天失养,致使肺表更虚,外邪从皮毛、口鼻而入,侵袭肺卫,表卫不和,故每易感冒。根据小儿生理特点及临床表现认为患儿的病机为肺脾气虚,卫表不固,故处方配伍中固本重在健脾益肺扶助正气,通过提高患儿机体的免疫力,使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病位在肺,不离他脏

肺主皮毛,司腠理开阖,开窍于鼻,外邪自口鼻或皮毛而入,客于肺卫,则致表卫调节失司,卫阳受遏,肺气失宣;脾虚运化失司,水谷不化精微,积湿生痰,上贮于肺,肺失宣肃;肾虚精气亏虚,摄纳失司,阳虚水泛为痰,阴虚则虚火灼津为痰,上扰于肺,肺气出纳失司。

小儿神气怯弱,筋脉未壮,肝气未盛,若感冒后风邪续以入里化热,火热熏灼,则每易热扰心肝,生惊动风。对于小儿反复感冒的膏方调理通过益肺固表,使肺气充足、卫外有力,同时重视脾、肾、心、肝等脏的功能调节。

辨病辨证结合

小儿感冒常见症状有高热、咽痛、咽痒、鼻塞流涕、咳嗽、痰多等等,还可伴有纳呆、口干、汗多、大便干结或溏薄的表现。临证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分清寒热虚实,宜根据患儿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症状特点和病程长短等情况综合而定,做到主辅结合,随证变化。

吾师邵长荣教授为上海市名中医,以其经验方“养肺汤”(太子参、黄芪皮、款冬花、胡颓叶等)为治疗反复感冒的基本方,结合患儿病情和证候特点使用玉屏风散、二陈汤、参苓白术散等化裁,将补肺固表与健脾化痰的药物合为一体,化生气血,充盈元气,进而提高膏方的整体效果。

调和营卫-首选桂枝汤

脾胃主一身之营卫,营卫主一身之气血,营卫不和影响肺脾的气机活动。桂枝汤为伤寒论之首方,有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表功能。桂枝助卫阳、通经络、解肌发表而祛邪;芍药苦酸微寒.敛阴和营,一治卫强,一治营弱.使表邪得解,营卫调和。生姜合桂枝辛甘化阳,益脾和胃,助芍药益阴和营;炙甘草脾健中土,调和芍药,全方外可发汗解肌,温通经脉而和卫气:内能化气温阳,能表里营卫并治气血阴阳共调,从而构成了双相调节的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桂枝汤具有解热、镇痛、抗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反复感冒患儿伴有自汗盗汗、而且汗出肢凉者,常用桂枝汤治疗,肺气虚弱、卫外不固,用桂枝汤合玉屏风散;脾虚痰多用桂枝汤合二陈汤;肝肺不调而致久咳,用桂枝汤合四逆散等等。用桂枝汤固在调和营卫调和脾胃,使得脏腑功能恢复。

健脾益肺,清补上焦

肺脾两虚是本病发病的内在因素,也是其发展的最后结局。肺气充足,宣肃正常,卫外有力,肌肤得以温养,腠理汗孔之开合有度,皮肤柔润,肌肉坚实,外邪不易侵入。方选玉屏风散加减,常用黄芪、党参、白术、防风等,以益气固卫,疏风解表。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运强健则五脏六腑皆有所养,各司其职,邪无所犯。方选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加味以平补脾土。常用党参、茯苓、白术、湘莲、炒扁豆、炒山药、黑鲁豆、炒扁豆等,意取培土生金,以杜痰源。待痰清气顺,肺气宣畅,则诸症得平。

肺为燥金,喜凉润而恶温燥,而甘味皆补,故方中多投以质轻性凉甘润之品以润肺燥、清补上焦肺脏,选药多用太子参、玄参、沙参、黄精、麦冬、百合等。气虚者配伍黄芪、白术、茯苓等,慎用人参之类,一者虑其温燥峻补;二者因其有兴奋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分泌促性腺激素的作用,疑似诱发小儿早熟。

平补肾阴肾阳

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感冒多起病急、易传变,膏方处方宜轻灵流动,不宜过分滋补。对于部分发育不良,早产患儿有肾虚骨弱表现则需要补肾治疗,但当平补而不宜温补,尽可能达到补肾而无早熟之弊。肾阴虚者酌加平补肾阴之品,诸如女贞子、黄精、桑葚子等。若肾阳虚者多选菟丝子、杜仲、补骨脂、紫河车等温补而不燥之品。诸如鹿茸、巴戟天、仙茅、淫羊藿等温肾壮阳药,小儿多宜慎用。

健胃消食,有助膏方吸收

脾胃乃“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正如《素问·玉机真藏论》说:“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是脾常不足,饮食不知自节,饥饱无度,如脾胃受损,会影响膏方的吸收。故小儿膏方用药必须以胃气为本,轻重适宜,应在膏方中配以健胃消食之药,轻灵流通,且能协同诸药起到补益的疗效。如鸡内金、莱菔子、炒谷芽、炒麦芽等,可和胃醒脾,消滞而不伤正气,对促进脾胃的受纳和运化是不可忽视的。

医案选萃

王某某,男,5岁。2012年11月6日就诊。

患儿自幼体弱多病,反复感冒,感冒后迁延难愈,平素汗出过多,手足不温。

刻下症见:鼻塞、嚏多清涕、痰多少咳、汗出淋漓,面黄少华,肌肉松弛,胃纳呆钝,大便溏薄。舌淡红,苔薄白,脉弱无力。

辨证:肺脾气虚、痰湿内恋。

治法:益肺固表,健脾助运,佐祛风通窍,化痰止咳。

处方:

太子参100g 黄芪皮100g 车前草90g

海蛤壳100g 胡颓叶90g 款冬花90g

炒白术90g 炒防风60g 黄精90g

生米仁150g 湘莲150g 炒山药150g

云茯苓100g 辛夷花60g 苍耳子90g

干菖蒲90g 软柴胡60g 北前胡60g

京白芍90g 赤芍90g 新会皮60g

姜半夏90g 炙紫菀90g 桔梗30g

苦杏仁60g 川芎60g 牡丹皮60g

老苏梗90g 广藿香90g 冬瓜子90g

木蝴蝶30g 桂枝30g 生姜20g

大红枣100g 瘪桃干150g 浮小麦150g

冬桑叶60g 淡子芩90g 江剪刀草90g

鹿衔草90g 灵芝90g 女贞子90g

盐杜仲90g 坎炁10根 莱菔子90g

焦六曲90g

上药一料浸一宿,武火煎取三汁,沉淀沥清;将清阿胶100g、陈黄酒200g烊化,待文火收膏时加入,再加冰糖800g,熬至滴水成珠即可,小袋包装。服用膏方的第一周,每天空腹服用一次,一周后改为每日早晨空腹和晚上临睡前各服一次。每次一袋约15克,用少量开水调冲。如遇发热,呕吐腹泻,急性咳嗽,哮喘发病时暂缓服用。

2013年12月2日复诊,其母代述:去冬服膏方后,体质明显增强,很少感冒,虽偶有天气变化而致感冒,1—2天即止,无需输液或住院治疗。面色好转,汗出减少,纳增便调,要求再予调理。

按:本案病例属肺脾两虚之反复感冒证。吴鞠通在《温病条辨·解儿难》中言:“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者也。”小儿脏腑娇嫩,气血未充,肌肤娇嫩,腠理疏松。五脏六腑皆不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常表现为“肺、脾、肾不足”的生理病理状态。所以在本病治疗中,一方面补肺固表,预防感冒;另一方面健脾益气疗生痰之源,少佐平补肝肾之药、提高机体免疫。

处方以吾师全国名老中医邵长荣教授经验方“小参养肺汤”领衔补肺化痰,方中太子参益气清补,功似人参而力薄,黄芪皮益气固表;车前草、海蛤壳利水化痰;胡颓叶、款冬花润肺止咳,将补肺与化痰药结合为一体;用“四君子汤、桂枝汤、玉屏风散、二陈汤、参苓白术散、”等化栽扶正固表,选用黄芪、白术、黄精、茯苓、桂枝、防风、炒白芍、米仁、湘莲、炒山药等,起到调和营卫,以减少感染机会;辛夷花、苍耳子、石菖蒲宣通肺窍;软柴胡疏肝止咳;前胡下气化痰,互通有用;赤芍活血,白芍敛肝行气,气血同用;配江剪刀草、炒黄芩、鹿含草清肺化痰,以去除慢性病灶;辅以灵芝、女贞子、杜仲、坎炁等平补肝肾、提高机体免疫;另投以莱菔子、焦六曲以行气助运、醒脾开胃。纵观全方,组方合度,重在调理脾肺,寓补于疏,疏补并用,选药气味甘平,在益肺固表的同时健脾化痰,以除病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