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建筑木门窗的槛框及其构造

 黄之中 2023-08-12 发布于上海

槛框是古建筑园林建筑中主要门窗的木外框。槛框中横木构件称为,竖木构件称为

槛。槛按位置分为上槛、中槛、下槛。

上槛是紧贴檐枋(或金枋)下皮安装的横槛,是槛框中最上面的一根横木。清也叫替桩,宋叫腰串

中槛是位于上槛之下、门扇或隔扇之上的横槛,是分隔门头板与门扇的横木。也称挂空槛,南方地区又叫照面枋

下槛是贴近地面的横槛,是槛框中最下面的一根横木。在一般门中叫门槛,宋称门限;在槛窗下叫枫槛;在帘架风门下叫哑巴槛

框。框按位置分为抱框、门框、间框。

抱框分长、短抱框,它是紧贴柱子的竖框,位于上下槛或中下槛之间的为长抱框,也叫通天框;位于上中槛之间的为短抱框。

门框除抱框之外,紧靠门扇边的竖框称“门框”,它是增添大门两侧装饰的竖木。

间框是指窗与窗之间或隔扇组与隔扇组之间的分隔竖木。

③槛框的构造。

常见的槛框按其用途,可分为大门槛框、隔扇槛框、槛窗槛框、夹门槛框等。

a.大门槛框。它是一般建筑的主门(即大门)的槛框,该框内的门扇一般为板门,它除上中下槛和长短抱框及门框外,还有走马板、余塞板、余塞腰枋、连楹木、门簪、门枕等。

----走马板。指在上槛与中槛空档之间安装的固定横板。为了便于安装和具有一定装饰性,常用短抱框将横长板分割成几格,分格数都较其下的门扇数多一,但也不完全一定,主要根据用材与装饰效果而定。

----余塞腰枋和余塞板。余塞腰枋即将抱框与门框连接起来的横枋,起固定门框的作用,一般位于门框中腰以下部分;余塞板是填补抱框与门框之间空档的木镶板。

----连楹木、门簪。连楹木是安装在中槛里侧,用来做门扇转轴轴窝(一般称为)以固定门轴上端的横木;也有将它做成弧形看面增加装饰效果的,称门笼。由于两扇门的轴窝分布在门笼(或连楹)的两端也将他们统称为通连楹

门簪是将连楹木固定在中槛上的连接构件,起木栓作用,一般大门是四个,较小的大门是两个。它的外端看面做成六边形的栓头,里端锯成扁榫穿过中槛和连楹木,尾端留孔插入销钉加以固定。

----门枕。也叫楹木单楹,它是固定门轴下端的海窝构件,由于大门一般都比较高大而厚实,所以门轴下端的海窝构件也都做得比较大,石活做的叫门枕石,木活做的大的叫木门枕,小的叫楹木单楹

b.隔扇槛框。隔扇,宋称格子门,它是安装在大门以内的金柱或檐柱之间,用于分隔室内外的一种装饰性屏障。它除了上中下槛、长短抱框外,还有间框、横披、连楹木、单楹、连二楹等。

Image

----间框。隔扇一般成双配对,做成四扇、六扇、八扇等,每两扇为一组做成内开形式,在两组之间用一间框分隔。

----横披。由于隔扇一般都在大门以内,故上中槛之间的空档既要求封闭,又要求 透光,所以不能采用走马板,而采用透光固定窗形式,称“横披”。

----连二楹。即将两个单楹连做一起的构件,因为隔扇门远比大门轻小得多,门轴的下轴窝承重也较轻,故一般做得较小,在一块木垫上剔凿一个海窝叫“单楹”,剔凿两个海窝叫“连二楹”。

c.槛窗槛框。槛窗是由隔扇演变而来,是将隔扇的下半部分改用砖墙来替代,因此,其下槛改称枫槛,枫槛坐落在塌板上,塌板下为砖砌的槛墙,其他构造与隔扇槛框相同。槛窗通常用于宫殿、坛庙、寺院等建筑的隔扇两边,与隔扇处在同一条线上,主要是为加强隔扇的装饰效果而设立的一种隔扇窗。

----枫槛。即槛窗槛框的下槛,其长同上槛,高按柱径的1/2厚同抱框。

----塌板。它是槛框的衬垫板,其长按面阔减柱径一份,外加包金尺寸,宽同槛增厚,厚按枫槛高的7/10

Image

d.夹门槛框。夹门槛框是小式房屋明间中,用两边的支摘窗夹一单扇门的一种结构,所以也叫夹门窗槛框。这种槛框的构造比较简单,它除了上槛为通面宽外,中下槛均只为单扇门宽;而门扇的两边是门框,窗边的抱框直接落在塌板上,没有枫槛,塌板以下是砖砌槛墙。

文章来源:《古建筑工程手册》---姜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