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也窥历史

 云泥望悬 2021-11-29

也窥历史

孟子是个做事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的人。在回答弟子公孙丑关于孟子为什么不去主动拜见诸侯时,孟子首先说,这是古已有之的规矩。什么是规矩啊?首先规矩呢是人的行为举止行为,有的行为触犯众人的利益,于是规矩就来啦。

孙隆基说过:一些在大陆普遍性存在,在香港与台湾也仍然可以见到的现象——随地吐痰、土口水、擤鼻涕、当众挖鼻屎、搓身上的老泥、在人群中放屁、吃饭时将骨头吐在桌上(在公众食堂则吐在地上)、将公众场所当作随便可以丢垃圾以及倒污水的地方、不守时间、不守规则、没有排队的习惯、对身体的动作失去控制(随便撞人、抖脚)等等。看看这些都是什么样的臭毛病,随地吐痰、土口水、擤鼻涕、当众挖鼻屎。多么恶心的动作是吧?居然公开场合人群中放屁,什么意思啊?当然没有象厕所那么样的,放屁集中设置。说也是白说,因放屁是人类不可控制不住的生理现象,不能定规矩。至于吐痰、土口水、擤鼻涕可以制止,起码可以吐进纸巾,然后扔进垃圾箱的。称之为文明有素质的人。素质是什么意思?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的基本条件设置。九十年代孙隆基说过的话在大陆很有影响力,于是乎,各个街道办事处大力宣传,当好文明公民,不随地吐痰。如同在人群中喳呼,没人理,该吐还是吐。什么原因?那些个街道办事处均是清水衙门,起码没钱,垃圾箱什么的全没有。对于个人卫生来说,纸巾没发明生产出来,更何况大量人员职工下岗。街道办事处找来一些下岗人员上街罚款,负责罚款的下岗人员标志象文革袖章,见人吐痰罚款五十到一百元不等。说是乱象用重典。当时的钱很值钱,有位老者痰多,看到戴有红袖章的执法人员,干脆吐在自己身上,这总算是没违仅规矩吧?那时的公交人多车少很挤。老者又去挤公交…治标而不能治本,而当时的主要任务,是解决下岗人员再就业问题。 一个国家的强盛:在于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衣穿,人人有房住。袁隆平院士感慨:我的最大希望就是人人吃得饱饭。而当时也有流氓地痞设卡冒充执法人员去弄钱,街坊中有一姓官的地痞自己自制红袖章上街罚款,仿佛流氓地痞也文明了。当时我去汉口火车站乘车。就被四个流氓勒索过一次,当时并没有吐痰,耍流氓是不用讲任何道理的,身上仅有的80元被“罚款”,由于钱太少被四个流氓饱揍一顿,连BB机都被抢走,浑身疼痛,鼻子鮮血直流。后来报警不了了之,流氓跑了到那里去找?从此对流氓地痞深恶痛绝,不共戴天。本来乘车去外地打工掙钱,人被打伤了,火车票也无影无踪,回家养伤,妻子女儿陪着淌了不少泪水。归根到底文明规矩是要钱来打理的。现在国家富强了,随地吐痰、土口水、擤鼻涕、当众挖鼻屎恍惚如同隔世消失了。那些儿流氓地痞也如野兽般的关进监狱。没有什么比野兽关在笼子里更可悲了! 这些儿野兽在笼子里还困兽犹斗,自相残杀。“我一直不知道我还活着,”他说。他对自己的话感到害臊。“这是你永远不知道的事情,”獄警像从前那样尖声回答。罪犯默默地站在房间对面那头。罪犯突然想起,刚刚死去的人的灵魂就是这么相遇的,他们还不懂死人的语言,仍然说着活人的话。夜晚,獄警听到他在咳嗽。他在床上待不住了,就披着晨衣,来到獄警那里,求他离开这个他用来禁锢自己的牢房;但是獄警回答说,“野兽一定要关在笼子里。”“你要把自己糟蹋死啦。” “比害死别人要好。”每当我看见警车呼啸而过,情不自禁肃然起敬,因为他们保卫了社会的安定。流氓:一般是指不务正业、经常寻衅闹事、文化素质较低的人,也指那些对他人不尊重、对他人有语言攻击或行为攻击的人。不知怎的街坊那些流氓地痞都不怎么长寿的现象,都早早离开了人世,这世上的狼啊虎的都见了阎王。地方上也平靜了。社会上出现秩序井然,有条不紊的情况。社会秩序是指动态有序平衡的社会状态,是社会学范畴。中国古代思想家们提出的“治”,就表示社会的有序状态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与巩固,“乱”则表示社会秩序的破坏和社会的无序状态。

孟子首先说,这是古已有之的规矩。段干木(约前475-前396)姓李,名克,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故称段干木。春秋末战国初晋籍魏人。战国时期,安邑作为魏国都,商业空前繁荣,经商成为风气。受其影响,或为生计所迫,段干木混迹于市井,并不使人感到意外。值得一提的是,段干木年轻时曾一度名声很坏。这固然反映了战国时人们对此种商人的鄙夷,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段干木浪迹市井,久而久之,不免染上商人奸猾狡诈的习气。在《吕氏春秋》中,把段干木同颜涿、子石、索庐参、子张等划为一类,统称之为“刑戮死辱之人”。 士农工商,当时的商人,人见人恨视为牟取不正当收入的人,周代正式把劓刑定为“五刑”之一,五刑即黥面、割耳、宫刑、刖足、死刑,《尚书·吕刑》把这五种刑称为“五虐”。 商人基本适合这五种刑罚。段干木对功名富贵的厌恶,是他追求洒脱的独特个性和儒家道德规范融合的结果。如果说,段干木早年为生计所迫,身上染着铜臭的话,这时他追求的则完全是毫

无拘束和烦恼的生活情趣,而儒家追求个性的道德观和富贵说又使他为自己的行为找到理性的支柱。孔子说:“衣敝緼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什么意思?孔子说:富贵和显贵,这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是如果不用正当的手段得到它,君子是不会享有的。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如果用不正当的手段来摆脱它,君子宁可不摆脱。君子如果违背了仁德的准则,又凭什么成就他的名声呢?君子不会有吃一顿饭的时间离开仁德,即使在匆忙紧迫的情况下也一定要遵守仁的准则,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与仁德同在。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古代视颜回为君子。而这些君子固穷。很是顽固的的穷,穷得讥八敲鼓响,就有君子风度。段干木呢?“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可以其商人之道得之。”恰是段干木生活的写照。魏文候弟魏成子,享有千钟俸禄有钱得很,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锺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拿出十分之九结交天下贤士,极力推荐段干木,魏文侯月夜登门拜请段干木出任宰相。段干木尊从“不为臣不见诸侯”的古训,越墙逃避。如同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狗撵兔子呗!这个段干木确实为海内之狡兔也。文侯求贤若渴,每过段干木家门,扶轼敬仰,以示其诚,终于感动了段干木,得以相见。不侍见魏文候。就是孟子所说的规矩。当然这个魏文候属于古代贵人一般人巴结还不能够。而不见越墙逃避。属于标新立异。成为规矩。规与矩是工具,规:画圆形的工具。矩:画直角或方形用的曲尺。后来廷延伸为规定的法则、标准和习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是要我们干什么?规则是人定的,也是可以改的。做任何事情,我们都需要有规则。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或多或少的,受到条条框框的束缚。规则可以是好事,也可以是坏事。但是没有规则,是行不通的。假如没有法律条文,社会就会乱套。法律的初衷本来是约束坏人的。然而,法律一旦变成了坏人,利用的工具,社会将会陷入万劫不复。流氓地痞就利用了,不准吐痰的规矩。去残害平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要只是自己满足或者享受了,就不管他们的死活。我们也不要用道德绑架他人。自己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卑鄙之极鲜仁矣?耍流氓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也没有。借用规矩行赤裸裸的暴行。

孟子说:“古时候,不是诸侯的臣下,不去谒见诸侯。段干木越墙躲避(魏文侯的来访),泄柳关门不接待(鲁穆公),这么做都太过分了。如果主动来见,这样也是可以见见的。阳货想要孔子来见他,又怕被说成不懂礼数。当年阳虎(春秋时鲁国执政者季孙氏的总管)想让孔子去见他,但是自己放不下架子,不肯先去拜访孔子,竟然耍个花招:打听得孔子不在家,派人给送去了一只蒸豚。孔子知道这是阳虎的花招,便也打听得阳虎不在家才去答谢。如果阳虎不摆架子,不耍花招,孔子是不会象段干木、泄柳那样拒不接见阳货的。当然,向权贵献媚、曲意奉迎是可耻的。曾子说:耸起肩膀,装出笑脸,去巴结人,真比大热天在地里干活还难受。魏文侯是一个怎样的人?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看一下魏文侯做了哪些事情。魏文侯在继承王位成为魏文侯的时候魏还是一个四面受敌的国家,魏国从军事地位而言属于易攻难守,所以如果魏国不能强大就非常可能被瓜分,所以魏文侯非常忧虑,俗话说“生于忧患,死乐。”魏文侯的成就可能就是从这些忧患中得来的。

《资治通鉴》第一篇周纪中有这么一件事,当时魏文侯问李克对于魏成和翟璜这两个人我选择哪一个做魏国的丞相比较好。李克一开始是直接拒绝回答,理由是下属不参与尊长之事,如今我在朝外任职,不敢接受命令。魏文侯一再逼问要李克不能推脱选相这件事情。于是李克就和魏文侯说了选择下属的一个标准:看一个人,平常就看他和谁亲近;富贵的时候就看他和谁交往;显赫的时候就看他怎么用人;穷的时候就看他是否有自己的坚持(不能因为自己贫穷而做事不择手段);贫贱的时候就看他所不取的。就用这五条标准,就可以去看一个人。魏文侯听了之后就按李克说的标准去选择魏国的丞相。人都与七情六欲,追求欲望的满足是人的本性和本能。但是人和人之间欲望的大小不同,追求欲望满足的方式也不一。有人追求的欲望是合理的,是基本的,吃饱穿暖,过快乐幸福的生活这是人人都想要追求的。但是如果欲望超出了一定的界限,那就是纵欲。《吕氏春秋.慎行》一曰:“行不可不孰。不孰,如覆深壑,虽悔不及。君子计行虑义,小人计行其利,乃不利。”一个人若为了一己之私利,不择手段,不计后果,不顾道义,而去做一件事,犹如自己奔向深谷。这样的结果,不仅仅会给别人带来苦痛,给社会带来危害,最后自己也必然是自食恶果的下场。一个人有理想有追求,积极争取属于自己的东西,没错。但是,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的追求,不择手段,就是自私到变态的人。一个人渴望成功,但是为了成功不惜去坑害别人,那这样的成功也失去了意义。做事不择手段的人,要么欲壑难填,要么嫉妒成性,这样的人最终也必将自食恶果。

一种规矩成为传统,往往是你按着这种规矩办,对你有好处。社会规则是人类智慧的产物,他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展,对规则的认同来自他带给规则践行者实质的提升来更好的适应环境。远古部落的形成古代的变法活动。这些社会规则都是制定者为了更好的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而出发的社会规则由人制法律,明示的调整社会关系,各地风俗。部分调整社会关系。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这些说的都是规则。规则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遵守规则是非常重要的,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制度基础。让人们感受最深和人们最佳贴近的就应该是交通规则了,正是因为有了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待的这个交通规则,每一条四通八达的道路上,密密麻麻的车辆遵守着这样的规定,遵守这红绿灯的调解,都能够安安全全准准确却确的通到自己的目的地,如果没有交通规则,大家横冲直撞,那得发生多少交通事故啊?而且出行就成为一个令人无法想象的问题,没有约束,没有规定,道路上就会形成一团乱麻,整个社会就会陷入瘫痪,什么都做不了了。但是也有缺失,居住之处有一斑马线,并没有红绿灯,那些车主买车如同买了霸王通行证,从来没有车辆礼让行人。前几年还发生一起斑马线上出了交通事故。因此很少有居民从此过马路。罗曼.罗兰曾经说过;世界因有规则而美丽。规则的分类,我们可以将规则分为正式规则、非正式规则、强制性规则、非强制性规则。正式规则:社会制度、体制、法律、规章制度、守则和纪律等。                                                                                                                                                          鲁迅对幼时的保姆长妈妈,感情是颇深的。他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曾提到长妈妈给他讲“美女蛇”的故事;在《病后杂谈之余》里又说,“长毛”故事要算长妈妈讲得最多;他在《论照相之类》中还讲过长妈妈传说中的笑话。鲁迅还专门写了回忆散文《阿长与〈山海经〉》,抒写他幼时由于长妈妈帮助,得到了渴望已久的“最为心爱的宝书”——绘图的《山海经》——时的喜悦心情。但是她懂得许多规矩;这些规矩,也大概是我所不耐烦的。一年中最高兴的时节,自然要数除夕了。辞岁之后,从长辈得到压岁钱,红纸包着,放在枕边,只要过一宵,便可以随意使用。睡在枕上,看着红包,想到明天买来的小鼓、刀枪、泥人、糖菩萨……然而她进来,又将一个福橘放在床头了。长妈妈还教给鲁迅很多道理,如人死了,不该说死掉,必须说“老掉了”;死人、生孩子的屋子,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是“罪过”的,必须拣起来,最好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万不可钻过去的……

究其原因还是要讲规矩的。规矩即是束缚,也是保护。假如天下没有流氓地痞,监狱也就消失。流氓地痞就是依附于社会的毒瘤,除之为快。流氓地痞是不可改造的。一个人改变自己可以。改变别人比登天还难。有没有听说吸毒者戒毒了?

段春林写於二〇二一年十一月二十九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