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兰州家长 2023-08-12 发布于甘肃

1948年8月23日上午9时30分,4名全副武装的中国宪兵将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押解到上海军事法庭的被告席上,跟随冈村宁次身后一并被押解的4名从犯,分别是落合甚九郎、菱田元四郎、船引正之和梨冈寿男,这4人当中,我曾撰写过落合甚九郎和菱田元四郎,本文重点介绍船引正之,时任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船引正之

船引正之(1891—1963)是日本兵库县人,出生于1891年8月2日,1913年5月26日毕业于陆军士官学校第25期炮兵科,与武藤章、横山武彦、田坂八十八、河野悦次郎、高品彪、佐藤幸德、葛目直幸、立花芳夫、田中新一、原守、富永恭次、长野荣二、北川一夫、那须弓雄、本村千代太、樱田武、田上八郎等人为同期同学。

1922年12月14日,船引正之考入陆军大学校第37期,与片冈董、田岛彦太郎、稻田正纯、佐藤贤了、赤柴八重蔵、木下勇、雨宫巽、纳见敏郎、樱井德太郎、长野祐一郎、横山静雄、吉冈安直、辰巳荣一、井桁敬治等人同学,该期72名学生于1925年11月27日毕业。

船引正之早期经历不详,直到“二.二六事件”之后,才具有较为完整的履历,这年的8月1日,船引正之被调到日本关东军,出任独立混成第11旅团作战参谋,时任旅团长为铃木重康,该旅团是于1934年10月在日本编成的,下辖独立步兵第11联队、独立步兵第12联队及野炮兵大队、山炮兵大队等部队,是一支火力强劲的野战旅团,编成后即被调往日本关东军轮值,驻屯在长城一线的古北口附近。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日军在长城一线

“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独立混成第11旅团距离北平最近,因此是第一支抵达北平增援的日军野战部队,其次是酒井稿次率领的独立混成第1旅团,这两支原本隶属关东军的部队,此时都被转隶于中国驻屯军作战序列,船引正之参与作战计划的制定,并辅佐铃木重康指挥作战,因此平津地区相继沦陷,船引正之也是负有战争责任的。

此后,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又参加了 “南口战役”作战,作战地点在居庸关南口一带,参战的还有独立混成第1旅团、第五师团及第二十师团一部,总兵力达到了7万余人,而中国军队为傅作义、汤恩伯、王万龄、王仲廉、李仙洲、高桂滋、朱怀冰等部,总兵力仅为6万余人,这也是自“七七事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较大的一场对决。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日军突破长城防线

“南口战役”之后,独立混成第11旅团又配合板垣征四郎的第五师团,沿平绥线两侧攻击前进,先后攻占了蔚县、广灵、灵丘等地,并于1937年9月13日占领了山西大同,同年9月30日接到命令,独立混成第11旅团被扩编为第二十六师团,由后宫淳出任师团长,师团司令部设在大同。(林海青蛙原创,抄袭搬运可耻)

1937年11月1日,船引正之被调回日本,以炮兵大佐出任“陆军野战重炮学校”研究主事,该校是专门培养大口径火炮的野战重炮兵和要塞岸基炮兵的,日本陆军设有第1至第6野战重炮旅团,装备100多毫米以上大口径火炮,而日本因为是岛国的缘故,海岸线上遍布众多要塞阵地,这些要塞也都配备了大口径的岸炮。

1938年7月15日,船引正之调任野战重炮第4旅团野战重炮第8联队长,其时该野战重炮旅团配属于近卫师团,驻屯在东京地区担任警备任务,“诺门坎战役”之后,船引正之于1939年11月13日被调到日本关东军,接替山本务出任兵器部长。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日本关东军

1940年9月28日,船引正之又接替山本务出任日军第12炮兵团长,关于该番号编制及所在位置情况,我没有查到相关资料,有知道的读者可在评论区内留言。1941年10月15日,船引正之调任陆军技术本部总务部长,一年以后又出任陆军省兵器行政本部教育部长。

1943年6月10日,船引正之晋升陆军中将,被调到中国派遣军,出任第六十四师团长,该师团是于1943年5月1日编成的,前身为独立混成第12旅团,该师团下辖步兵第69旅团和步兵第70旅团,每个旅团下辖4个独立步兵大队,师团司令部直属炮兵队、通信队、工兵队、辎重队等,隶属于日军第十三军作战序列,当时在江苏扬州、镇江等地担任警备与作战任务。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日军正在涉水

1944年3月31日,船引正的第六十四师团由中国派遣军司令部直辖,并被配属日军第十一军作战,同年7月25日被正式列入第十一军作战序列,日军大本营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于8月26日成立了日军第六方面军,下辖第十一军、第二十三军、第四十三军,并直属4个师团,司令部设汉口,由冈村宁次出任司令官,负责指挥作战。

1944年10月9日,船引正之的第六十四师团由日军第六方面军司令部直辖,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开始产生交集,并直接由冈村宁次指挥作战,但10月19日又被划入新成立的日军第二十军作战序列,该军司令部设在衡阳,司令官为坂西一良,参谋长为川木太郎。

此时第六十四师团被部署在长沙地区,师团司令部就设在长沙,船引正之兼任长沙警备司令官,担任其参谋长的是齐藤敏行大佐,担任步兵第69旅团长的是岩彻秀少将,担任步兵第70旅团长的是冈村胜实少将,前者辖独立步兵第51、第52、第53、第131大队;后者辖独立步兵第54、第55、第132、第133大队。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日军正在转进中

1945年4月,坂西一良指挥第二十军发动了湘西作战,旨在摧毁芷江机场,王耀武的第四方面军为作战主力,与日军展开对决,日军担任主攻任务的是菱田元四郎的第一一六师团和渡边洋的第四十七师团,船引正之则率领第六十四师团担任助攻,主要起牵制中国军队作用。

这次作战名称很多,诸如“湘西会战”、“雪峰山会战”、“芷江作战”、“芷江保卫战”等等,该战役是日本投降前夕,中日之间规模较大的一次战役,此次战役历时55天,以日军溃败告终,重创日军3万余人,中国军队取得决定性胜利,日本战败投降后,湖南芷江成为全球瞩目的地名,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冈村宁次委派今井武夫前往芷江洽降。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今井武夫在芷江洽降

湖南境内投降的日军被分别集中在长沙、衡阳、湘阴和岳阳等地,主降区设在长沙,其它三地为受降分区,船引正之的第六十四师团被集中在湘阴,除了该师团之外,还有其它日军附属部队,总共有3万余日军官兵,胡琏的第十八军所属第十一师师长杨伯涛奉命率部前往湘阴主持受降。

杨伯涛率领第十一师抵达湘阴后,船引正之即派其参谋长齐藤敏行前往第十一师师部接洽投降事宜,第十一师参谋长吴廷玺对等接见,命令日军交出第六十四师团及附属部队名册及武器装备清单等,指定日军活动范围并不得逾越,并定于1945年9月15日举行日军第六十四师团投降仪式。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国军将领在芷江战役后合影

日军第六十四师团投降仪式,在国军第十一师师部驻地如期举行,船引正之率其参谋长及随员二人于上午9时走进仪式现场,向受降席上的杨伯涛、吴廷玺等人弯腰鞠躬,船引正之双手呈递投降书及部队名册及武器装备清单,并将随身佩戴的手枪、指挥刀及望远镜交由杨伯涛,并用日语表示他本人及麾下官兵,一定按照贵军所规定的一切执行,受降仪式过程简单而庄严。

尽管受降仪式简单,但是整个接收过程却比较繁琐和漫长,其中有一个细节,应该引起军迷朋友们的注意,就是许多日军官兵持有照相机,被杨伯涛下令收缴了100多台,并对相片和底片予以销毁,杨伯涛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他的这个命令,直接导致销毁了日军的侵华罪证,他曾在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反思自己的这一过失。

船引正之:与冈村宁次一起站在被告席上的日军第六十四师团长

冈村宁次等人走进上海军事法庭

船引正之被中国政府列为乙级战犯,并于1947年8月开始接受了上海军事法庭的调查、起诉和审判,正是在这期间,船引正之与落合甚九郎、菱田原四郎和梨冈寿男作为冈村宁次的从犯,一起出现在上海军事法庭的被告席上,究竟为何是这4名战犯?个中原因不得而知,船引正之最终于1948年5月31日被判处无期徒刑。

船引正之在上海监狱服刑期间,被假释返回日本,其后经历不详,1963年5月9日死于癌症,生前曾获得一枚功四级金鵄勋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