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含解析)
2023-08-12 | 阅:  转:  |  分享 
  
上海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
、单选题1.细菌与洋葱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不具有(  )A.细胞质膜B.核膜C.细胞壁D.核糖体2.小萌清晰观察到蚕豆叶下表皮细胞
如图甲,想转为图乙视野,他需要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A.转动目镜B.移动装片C.调节粗调节器D.调节细调节器3.下列各组物质中,
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B.半乳糖、脱氧核糖、核糖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
岛素4.鱼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加热时蛋白质彼此交联形成凝胶化的网格结构,使鱼肉紧致富有弹性、口感提升。这种变化源于(?)A.氨基酸
空间结构的改变B.肽键空间结构的改变C.肽链空间结构的改变D.DNA空间结构的改变5.下列有关“骨架(或支架)”的叙述错误的是(?
)A.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与物质运输、信息传递有关B.多聚体的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
基本骨架C.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原核细胞细胞膜的基本支架,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D.DNA分子中的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
骨架6.引起下列疾病的生物中,在结构上与其他三种有明显差异的是(?)A.艾滋病B.乙型肝炎C.新冠肺炎D.肺结核7.DNA甲基化为
DNA化学修饰的一种形式,能够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使基因沉默,从而改变遗传表现。这种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使后代出
现同样的表型(表现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DNA甲基化属于基因突变B.DNA甲基化使DNA分子不能复制C.DNA中的
遗传信息会因DNA甲基化而发生改变D.同卵双胞胎性状的微小差异可能与DNA甲基化有关8.下图是小明同学绘制的细胞核结构的示意图。下
列叙述错误的是(?)A.结构①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B.结构②是基因复制与转录的场所C.结构③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D.结构④是
核质间信息交流的通道9.如图表示人体中巨噬细胞吞噬、清除衰老红细胞的过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结构②为溶酶体,是由结构①高
尔基体形成的B.吞噬泡与结构②的融合体现生物膜的流动性C.巨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细胞质膜表面的载体蛋白有关D.结构②中的水解酶
将吞噬泡中的蛋白质等水解10.图为人体早期胚胎细胞所经历的生长发育过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戊表示细胞,a 、b表示生理过程。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A.过程a是有丝分裂B.过程b是细胞分化C.丁与戊的遗传物质相同D.丙和戊的蛋白质组成相同11.有关DNA分子结构的叙述
,正确的是(?)A.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相等的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氢键连接C.DNA由
两条方向相同的单链盘旋而成D.磷酸与含氮碱基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12.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
细胞(I-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相符的是(?)A.Ⅱ所处阶段可能在发生基因重组B.Ⅲ代表初级精
母细胞C.②代表染色体D.I-Ⅳ中的染色体数量比是2∶4∶4∶113.图为构成DNA的一个核苷酸模型。要制作一条多核苷酸链,增加的
核苷酸应连接于部位①~④中的(?)A.①或②B.②或④C.①和③D.③和④14.已知,豌豆子叶的黄色相对绿色为显性性状,高茎相对矮
茎为显性性状。现有一株子叶黄色的高茎豌豆,若要确定其基因型,应选择与其进行杂交的个体表现型为(?)A.黄色高茎B.黄色矮茎C.绿色
高茎D.绿色矮茎15.在翻译过程中,与甲硫氨酰 tRNA 上的反密码子 5’-CAU-3’进行碱基互补配对的是(?)A.DNA 中
的碱基序列 5’-GTA-3’B.DNA 中的碱基序列 5’-ATG-3’C.mRNA 上的密码子 5''-GUA-3’D.mRNA
上的密码子 5’-AUG-3’16.家庭制作百香果果酒的过程如下:将准备好的新鲜百香果从中间切开,用干净的小勺取出果肉,放入已消
毒的玻璃容器中,加入适量冰糖,拌匀,倒入米酒后密封容器口,放在适宜温度下让其自然发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家庭制作百香果果
酒的菌种主要来源于米酒中的酵母菌B.将醋酸菌菌种放入果酒瓶中并密封容器口可制作成百香果果醋C.玻璃容器中发酵液呈酸性,且酒精浓度较
高,杂菌难以生存D.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前,需要对器具和原料进行消毒17.研究发现,p53基因的表达产物能检测DNA损伤点,阻止受损伤
的DNA进入复制期。如图为细胞周期示意图,基因表达产物最可能作用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18.下列关于人体细胞生命历
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是细胞在发育过程中遗传物质的选择性丢失所致B.衰老细胞的染色质收缩,部分基因转录受到抑制C.每
个细胞都会经历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等生命历程D.因创伤引起的细胞坏死属于细胞程序性死亡19.在观察某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
复原实验中,依次观察到的结果示意图如下,其中①、②指细胞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状态时不存在水分子跨膜运输进出细胞的现象
B.甲→乙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结构①的伸缩性比②的要大C.乙→丙的变化是由于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所致D.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
,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会破裂20.正常体色雄性家蚕(ZAZA)与透明体色雄性家蚕(ZaW)交配,F1均为正常体色。F1个体之间交配产生
F2。理论上,下列对F2表现型的描述正确的是(?)A.雄家蚕均为正常体色B.雄家蚕均为透明体色C.雌家蚕均为正常体色D.雌家蚕均为
透明体色21.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植物体所有的活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类囊体膜上含有光反应所需的各种色
素和酶C.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就不能产生D.[H]在光反应和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22.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发现,R型活细菌整合了S
型细菌的DNA片段后,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一代细菌中一个是R型细菌、一个是S型细菌,而子一代细菌的性状遗传是稳定的。下列有关推测
最合理的是(?)A.S型细菌双链DNA片段随机漂浮在R型细菌细胞质中B.S型细菌的双链 DNA片段插入了R型细菌拟核双链DNA中C
.S型细菌DNA片段中的一条链替换了R型细菌拟核DNA的一条链D.S型细菌的双链DNA片段替换了R型细菌拟核上与之对应的双链DNA
片段23.酶抑制剂是能导致酶活力降低或丧失的物质,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剂和非竞争性抑制剂,作用机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酶的作用机理是与底物特异性结合后显著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B.由图乙可知,竞争性抑制剂也可与酶特异性结合,说明酶不具有专一性C.由
图丙可知,非竞争性抑制剂可改变酶的空间结构,阻止底物与酶的结合D.增加反应体系中底物的浓度,可减弱竞争性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24.
某病毒的遗传物质是单链RNA(-RNA),宿主细胞内病毒的增殖过程如下图,-RNA和+RNA的碱基序列是互补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B.据图推测,-RNA和+RNA均有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C.过程②需要的tR
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D.-RNA和+RNA均可与核糖体结合作为翻译的模板25.请根据下图中细胞的形态结构特征,判断该细
胞可能属于(?)A.初级卵母细胞B.第一极体C.第二极体D.卵细胞26.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一种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甲家庭中丈夫患
该病,妻子表型正常;乙家庭中、夫妻表型都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红绿色盲(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从遗传学角度考虑,甲、乙家庭生育子女
患病概率最小的分别是(?)A.男孩、男孩B.女孩、女孩C.男孩、女孩D.女孩、男孩27.在模拟孟德尔杂交实验中,甲同学分别从下图①
、②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乙同学分别从下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将抓取的小球分别放回
原烧杯后,重复100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B.甲同学实验时若容器①代表精巢,则容器②
代表卵巢C.乙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基因的自由组合D.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28.基因突变和染色体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
都是生物变异的重要来源,两者的共同点是(?)A.对个体生存都是有害的B.都有可能产生新的基因C.都可能产生新的基因型D.都可以用光
学显微镜检测29.科学研究发现,未经人工转基因操作的番薯都含有农杆菌的部分基因,而这些基因的遗传效应促使番薯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
,因此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转入了番薯细胞,属于基因重组B.农杆菌的基因可以在
番薯细胞内复制C.农杆菌基因的遗传效应最终使番薯根部发生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体现了遗传密码具有跨物种的共性D.农杆菌和番薯的基
因主要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30.某植物的果皮颜色受两对等位基因(A/a、 B/b)控制,A控制果皮褐色,a控制果皮绿色,而B
基因只对基因型Aa个体有一定抑制作用而使 果皮呈黄色。现进行相关杂交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亲代F1表现型F2表现型及比例绿色×褐色
全为黄色褐色:黄色:绿色=6:6:4A.亲代基因型可能为aaBB×Aabb B.F2 黄色个体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占4/16C.F2
中褐色个体基因型有4种D.F2绿色个体自交后代全为绿色二、综合题31.回答下列有关排尿反射和遗传进化的相关问题:排尿是一种复杂的反
射活动,当膀胱充盈时,膀胱内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产生冲动,使人产生尿意。当环境条件适宜时,膀胱逼尿肌接收到冲动后收缩、尿道括约肌舒张
,产生排尿反射。如图1是与人体内尿液形成、排出相关的部分调节简图。数字代表结构。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
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__________→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用箭头和图中数字来表示)。(2)某患
者神经系统部分受损,但能产生尿意。若该患者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___________
(填数字)部位。(3)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分析婴儿经常尿床的原因是___________。多囊肾病(P
KD)是常见的单基因遗传病之一,主要病理特征是双侧肾脏形成多个大小不等的液性囊肿,进行性增大,破坏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常伴肝囊肿,5
0%病人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如图2是一多囊肾病家族遗传系谱图。?(4)据图2分析,该家族的多囊肾病遗传方式为__________。(
5)若相关基因用A/a表示,则Ⅱ-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Ⅱ-3与Ⅱ-4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是__________。
(6)图3表示该家族一个体内某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部分染色体以及该病相关基因的图像,则该细胞可能出现在该家族下列个体中_______
____。①I-2?②Ⅱ-2?③Ⅱ-3?④Ⅲ-3(7)经分析该家族多囊肾病是由基因PKD1突变导致的,编码PKD1的基因中某个碱基
对被替换,表达产物酶X变为酶Y,表显示了与酶X相比,酶Y可能出现的四种状况,对这四种状况出现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__
__。比较指标①②③④酶Y活性/酶X活性100%50%10%150%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11小于1大于1A.状况①不一定
发生氨基酸序列变化B.状况②一定是氨基酸种类减少50%C.状况③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tRNA的种类减少D.状况④可能是因为突变导致终
止密码位置变化(8)多囊肾病相关基因突变的类型有很多,但人群中发病人数却很少(约0.08%),从进化角度分析原因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32.基因的表达受多种因素的控制.本世纪初,20﹣30核苷酸长的小RNA作为基因表达的调控元件逐渐被
人们所认识,这种由小分子RNA介导的基因转录后沉默的调控机制称之为RNA干扰.这类小RNA是由双链RNA经过RNA酶III切割产生
的.小RNA主要由miRNA和siRNA组成.siRNA对基因表达的干扰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1)初生的siRNA是双链的,
两条链之间通过_____键相互结合.在形成基因沉默复合体时,其中的一条链发生降解,其产物是_____。(填入标号)①脱氧核糖②核糖
③磷酸④腺嘌呤⑤胸腺嘧啶⑥鸟嘌呤⑦胞嘧啶⑧尿嘧啶(2)RISC中的siRNA通过_____的方式识别并与目标mRNA结合。(3)过
程④说明RISC具有 与_____酶相似的功能;在mRNA和siRNA结合区域的中间切断_____与_____相连的化学键 (4)
miRNA同样也能干扰基因的表达.研究发现,在某些哺乳动物的细胞中,miRNA发生干扰作用时,mRNA水平没有明显下降,但表达的蛋
白质量明显减少.推测miRNA通过抑制特定基因表达的_____过程起作用。三、实验题33.树冠覆膜与光合作用:金柑既可食用也可观赏
,在我国秦岭以南地区栽种。下图是发生在金柑叶肉细胞中的部分反应示意图,其中字母表示物质。?树冠覆膜技术已在金柑生产中广泛应用,为研
究白色覆膜对金柑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完成了相关实验,得到了如下表所示的部分结果(气孔导度指气孔开放程度)。组别遮光率/%叶绿素/(
ng·g-1)叶面积/cm3净光合速率/(μmol·m2·s-1)气孔导度/(mmol·m2·s-1)单果重g果实总糖/%覆膜30
3.119.77.2105.745.916.1对照02.414.88.093.443.514.8(1)图中的字母A表示______
,字母C表示______,字母D表示______。(2)下列关于图中部分物质和能量转移途径的描述,正确的是_______。A.氧原
子的转移途径:H2O→C、DB.碳原子的转移途径:CO2→A→NADP+C.电子的转移途径:H2O→叶绿素a→FD.能量的转移途径
:光→叶绿素b→D、F(3)由表可知,覆膜导致光照强度减弱,但金柑的净光合速率下降并不明显,单果重、果实总糖还略有上升,其原因可能
是_______。(4)该实验只研究了30%遮光率的白色覆膜情况,若要探究对提高金柑产量和品质的最佳遮光率和覆膜颜色组合,应如何设
计实验?请简要说明思路?。参考答案1.B【分析】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洋葱细胞属于真核细胞,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
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结构,含有核酸
和蛋白质等物质。【详解】A、细菌与洋葱细胞都具有细胞膜,A错误;B、细菌细胞属于原核细胞,洋葱细胞属于真核细胞,两者最大的区别是,
细菌细胞没有核膜,B正确;CD、细菌和洋葱细胞都具有细胞壁、核糖体,CD错误。故选B。2.B【分析】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①选好目
标:一定要先在低倍显微镜下把需进一步观察的部位调到中心,同时把物像调节到最清晰的程度,才能进行高倍显微镜的观察。②转动转换器,调换
上高倍镜头,转换高倍镜时转动速度要慢,并从侧面进行观察(防止高倍镜头碰撞玻片),如高倍显微镜头碰到玻片,说明低倍镜的焦距没有调好,
应重新操作。③调节焦距:转换好高倍镜后,用左眼在目镜上观察,此时一般能见到一个不太清楚的物像,可将细准焦螺旋逆时针移动约0.5-1
圈,即可获得清晰的物像(切勿用粗调节器)。【详解】图甲,想转为图乙视野,可知视野被放大,而且气孔处于视野的中央,因此首先应移动装片
,再调节物镜转换器,转到高倍显微镜下,调节细调节器,直至物像清晰。故选B。3.B【分析】本题是考查糖类、蛋白质、脂质、核酸的元素组
成的题目,糖类的元素组成是C、H、O,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是C、H、O、N等,不同类的脂质的元素组成不同,脂肪和固醇的元素组成是C、H
、O,磷脂的元素组成是C、H、O、N、P.核酸的元素组成是C、H、O、N、P。【详解】A、脂肪酶的本质的蛋白质,元素组成是C、H、
O、N等,胆固醇和脂肪酸无N元素,A错误;B、半乳糖、脱氧核糖、核糖均属于糖类,元素组成相同,都是C、H、O,B正确;C、氨基酸是
蛋白质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等,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单位,元素组成是C、H、O、N、P,丙酮酸是糖酵解的产物,元素组成
是C、H、O,三者元素组成不同,C错误;D、性激素属于固醇,元素组成是C、H、O,生长激素和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类激素,其元素组成是C
、H、O,N等,三者元素组成不同,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的知识点是糖类、脂质的分类和元素组成,蛋白质和核酸的基本单位和元素组
成,分析出脂肪酶、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的本质和丙酮酸的来源是解题的关键。4.C【分析】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多肽链,由于氨基酸
之间能够形成氢键等,从而使肽链能盘曲、折叠,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蛋白质变性是指蛋白质在某些物理和化学因素作用下其特定
的空间构象被破坏,从而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和生物活性丧失的现象。【详解】由分析可知,加热产生高温破坏了蛋白质分子的空间结构,使用蛋
白质变得伸展、松散,容易被蛋白酶水解。ABD错误,C正确。故选C。5.D【详解】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的
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A项正确
;每一个单体都以若干个相连的碳原子构成的碳链为基本骨架,由许多单体连接成多聚体,B项正确;原核细胞的细胞膜结构与真核细胞相似,都是
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而且这个支架不是静止的,具有流动性,C项正确;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
基本骨架,D项错误。【点睛】本题抓住“骨架”这一关键词,把细胞内微梁(管)系统、生物膜的基本结构、DNA双螺旋结构及生物大分子等知
识紧密联系在一起构成一道综合题,意在考查教材中小字及难理解的黑体字,避免在此处出现盲区。6.D【分析】一些常考生物的类别:常考的真
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常考的原核生物: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
、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详解】艾滋病的致病源为HIV病毒,乙型肝炎致病源为HBV乙肝
病毒,新冠病毒的致病源为COVID19病毒,三者皆为病毒导致的疾病,而肺结核的致病原因为结核杆菌的感染,为细菌感染,所以在结构上与
其他三种有明显差异的是肺结核。故选D。7.D【分析】表观遗传是指生物体基因的碱基序列不变,而基因表达与表现型发生可遗传变化的现象。
表观遗传形成的途径之一是分子内部的碱基甲基化,从而影响基因的表达。【详解】A、由题干信息可知:DNA甲基化不改变DNA序列,不属于
基因突变,A错误;B、由题干信息可知: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后代,说明DNA甲基化使DNA分子能够复制,B错误;C、由题干信息
可知:DNA甲基化不改变DNA序列,甲基化的DNA中的遗传信息不会发生改变,C错误;D、由题干信息可知:DNA甲基化修饰可以遗传给
后代,使后代出现同样的表型,故同卵双胞胎性状的微小差异可能与DNA甲基化有关,D正确。故选D。8.B【分析】图中①是染色质,②是核
仁,③是核膜,④是核孔。【详解】A、结构①是染色质,主要由蛋白质和DNA组成,A正确;B、结构②是核仁,基因复制和转录发生在染色体
上,B错误;C、结构③为核膜,生物膜都有流动性和选择透过性,C正确;D、结构④是核孔,核孔是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的通道,D正
确。故选B。9.C【分析】据图分析:①表示高尔基体,②溶酶体。图示过程为高尔基体以出芽的方式形成溶酶体,巨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衰老
的红细胞吞噬,形成的吞噬泡与溶酶体膜融合,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等会将红细胞的大部分成分水解,不能水解的物质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详解
】A、结构②为溶酶体,由①高尔基体以出芽的形式形成的,其中含有多种水解酶,A正确;B、吞噬泡与②溶酶体的融合体现生物膜的结构特性,
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B正确;C、巨噬细胞识别衰老的红细胞与其细胞质膜表面的糖蛋白有关,这体现了细胞间可以进行信息交流;载体蛋白与物
质的跨膜运输有关,C错误;D、据图可知,巨噬细胞通过胞吞作用将衰老的红细胞吞噬,形成的吞噬泡与溶酶体膜融合,溶酶体中的水解酶等会将
红细胞中的蛋白质等成分水解,不能水解的物质以胞吐的方式排出细胞,D正确。故选C。10.D【分析】分析题图:a是有丝分裂过程,这会导
致细胞数目改变,但不会改变细胞的种类;b是细胞分化过程,这会导致细胞种类改变,不会导致细胞数目改变。【详解】A、通过分析可知,过程
a是有丝分裂,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过程b是细胞分化,B正确;C、丁与戊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故丁与戊的遗传物质
相同,C正确;D、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丙和戊中的蛋白质不完全相同,D错误。故选D。11.A【分析】DNA分子空间结构为双螺旋结构
,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组成,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详解】A、每个DNA分子由多个脱
氧核苷酸构成,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个碱基、一个磷酸、一个脱氧核糖组成,因此每个DNA分子中的碱基、磷酸、脱氧核苷酸、脱氧核糖的数目是
相等的,A正确;B、DNA单链上相邻碱基以磷酸二酯键连接,B错误;C、DNA由两条方向相反的单链盘旋而成,C错误;D、磷酸与脱氧核
糖交替连接构成DNA链的基本骨架,D错误。故选A。12.A【分析】根据图示分裂结果可以看出,该分裂为减数分裂,因此可以判断①是染色
体,②是染色单体,③是DNA。图中Ⅰ可以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Ⅱ可乙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
分裂,Ⅲ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Ⅳ表示减数分裂结束产生的生殖细胞。【详解】A、Ⅱ表示初级精母细胞,可以发生基因的自由组合
,可能在发生基因重组,A正确;B、Ⅲ表示次级精母细胞,B错误;C、由图可知,①是染色体,②是染色单体,C错误;D、Ⅰ中含有8条染色
体,Ⅱ中有8条染色体,Ⅲ中有4条染色体,Ⅳ中含有4条染色体,故四个阶段的细胞中染色体数量之比为8:8:4:4=2:2:1:1,D错
误。故选A。13.A【分析】图为脱氧核苷酸,①为磷酸基,②为五碳糖3碳位上的羟基,③④为碱基中的结构。【详解】ABCD、DNA分子
外侧通过磷酸-脱氧核糖循环连接,多核苷酸链间的脱氧核苷酸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故增加的脱氧核苷酸应连接于部位是①或②,A正确,
BCD错误。故选A。14.D【详解】用Yy表示子叶颜色的基因,Dd表示高度的基因,根据题干“子叶的黄色相对绿色为显性性状,高茎相对
矮茎为显性性状”,所以判断子叶黄色的高茎豌豆的基因型(Y_D_)可以采用测交的方法,即和隐性纯合子yydd(绿色矮茎)杂交。故选D
。15.D【分析】基因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翻译是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
序的蛋白质的过程。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tRNA
结合氨基酸的部位是其羟基末端(—OH)。遗传信息的翻译从mRNA的5’端向3’端进行。【详解】ABCD、遗传信息的翻译从mRNA的
5’端向3’端进行,反密码子与密码子互补配对,配对时的方向相反,所以反密码子 是5’-CAU-3’,密码子是mRNA 上的密码子
5’-AUG-3’,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故选D。16.B【分析】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
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30℃,pH最好是弱酸性。醋酸菌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
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
℃。【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制作果酒时倒入了米酒,所以家庭制作百香果果酒的菌种主要来源于米酒中的酵母菌,A正确;B、醋酸菌
为好氧型细菌,将醋酸菌菌种放入果酒瓶中,不需要进行密封,B错误;C、酒精发酵的产物是酒精和CO2,会导致发酵液呈酸性,且酒精浓度较
高,杂菌难以在这种环境中生存,C正确;D、家庭制作果酒果醋前,需要对器具和原料进行消毒,这样防止杂菌污染,D正确。故选B。17.A
【分析】有丝分裂间期分为G1(DNA合成前期)、S(DNA合成期)、G2(DNA合成后期)三个阶段。G1期主要是染色体蛋白质和DN
A解旋酶的合成,为进入S期创造条件。【详解】分析题图:①是分裂间期的G1期(DNA合成前期),②是S期(DNA合成期),③是G2期
(DNA合成后期),G1期主要是染色体蛋白质和DNA解旋酶的合成,为进入S期创造条件,又根据题干信息“p53基因的表达产物能检测D
NA损伤点,阻止受损伤的DNA进入复制期”,因此p53基因表达产物最可能作用的时期是G1期(DNA合成前期),A正确,BCD错误。
故选A。18.B【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
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
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错误;B、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收缩使DNA功能受到抑
制,部分基因转录受到抑制,B正确;C、人体内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如神经细胞,C错误;D、因创伤引起的细胞坏死不属于细胞程
序性死亡,细胞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错误。故选B。19.C【详解】甲状态时,水分子仍然通过跨膜运输进出细胞,A错误;甲→乙变化
表明,细胞正在发生质壁分离,其内在的原因是:结构①所示的细胞壁的伸缩性比②所示的原生质层的伸缩性要小,B错误;乙→丙表示细胞在发生
质壁分离复原,其变化的原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细胞吸水所致,C正确;细胞发生渗透作用至丙状态,因细胞壁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一段时间后该细胞不会破裂,D错误。【点睛】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脉络,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20.A【分析】1、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
,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
传给后代。2、伴性遗传是指在遗传过程中的子代部分性状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这种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
,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称为伴性遗传,又称性连锁遗传。【详解】正常体色雄性家蚕(ZAZA)与透明体色雄性家蚕(ZaW)交
配,F1均为正常体色,子一代基因型为ZAZa和ZAW,F1个体之间交配产生F2,子二代基因型为ZAZA、ZAZa、ZAW、ZaW,
因此子二代雄性都是正常体色,雌性一半为正常体色一半为透明体色。BCD错误,A正确。故选A。21.B【分析】叶绿体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
器,在内膜内有类囊体薄膜,分布着色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光反应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发生在叶绿体基质内。【详解】A、植物
体含有叶绿体的活细胞能进行光合作用,但是像根细胞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
各种色素和酶,B正确;C、破坏叶绿体外膜后,O2就能产生,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和叶绿体基质中进行,不在叶绿体的外膜上进
行,C错误;D、[H]在暗反应中起还原作用,D错误。故选B。【点睛】22.C【分析】肺炎链球菌转化实验中,S型菌的DNA片段吸附到
处于感受态的R型菌表面,R型菌释放限制酶,限制酶首先切断DNA双链中的一条链,被切割的链在酶的作用下被降解,另一条链与R感受态细菌
的特异蛋白质结合,以这种形式进入细胞,并整合进入R型细菌的基因组中,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详解】S型细菌多糖荚膜的形成是由拟
核基因控制的,由于DNA进行的是半保留复制,S型细菌的DNA片段中一条链替换了R型细菌拟核DNA片段中的一条链,且DNA复制为半保
留复制,复制后形成的2个DNA,一个是R型细菌DNA,一个是S型细菌的DNA,这样其第一次分裂产生的两个子一代细菌中一个是R型细菌
、一个是S型细菌。即C正确,ABD错误。故选C。23.B【分析】根据模型乙和丙分析,竞争性抑制剂与底物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减少
底物与酶结合的机会,进而影响酶活性;非竞争性抑制剂和酶活性位点以外的其他位点结合,通过改变酶的结构,从而使酶失去催化活性,降低酶对
底物的催化反应速率。【详解】A、酶与底物可发生特异性结合,通过显著降低反应所需活化能实现催化作用,A正确;B、竞争性抑制剂可与酶特
异性结合,酶仍具有专一性,B错误;C、由图丙可知,非竞争性抑制剂改变了酶的空间结构,使底物与酶无法结合,C正确;D、竞争性抑制剂与
底物竞争酶与底物的结合位点,使底物无法与酶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因此增加反应体系中底物的浓度,可减弱竞争性
抑制剂对酶活性的抑制,D正确。故选B。24.D【分析】病毒是专性寄生物,没有细胞结构,需要在宿主细胞中表现生命现象--复制式增殖过
程。【详解】A、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过程①所需的嘌呤数和过程③所需的嘧啶数相同,A正确;B、图中显示,-RNA和+RNA在复
制过程中互为模板,据此可推测两种RNA上均有RNA复制酶的结合位点,B正确;C、病毒只能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进行②(翻译)过程时需要
的tRNA、原料及场所都由宿主细胞提供,C正确;D、由图可知,只有+RNA可作为翻译的模板,因此只有+RNA可与核糖体结合,D错误
。故选D。25.C【分析】图示细胞中两条染色体形态大小不同,为一组非同源染色体。【详解】图中不含同源染色体,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粒都排
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像,可能为第二极体、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C正确,ABD错误。故选C。26.C【分析】抗
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红绿色盲是伴X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女
病父子病”,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患病。【详解】已知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其特点是“男病母女病”,即男患者的母
亲和女儿肯定患病,甲家庭中丈夫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妻子正常,则他们的女儿均患病,儿子均正常,所以甲家庭应该选择生育男孩;红绿色盲是
伴X隐性遗传病,其特点是“女病父子病”,即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患病,乙家庭中,夫妻都表现正常,但妻子的弟弟患病,则妻子可能是致病
基因的携带者,他们的女儿均正常,儿子可能患病,所以乙家庭应选择生育女孩。故选C。27.D【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②烧杯中
的小球表示的是一对等位基因D和d,说明甲同学模拟的是基因分离规律实验;①③烧杯中的小球表示的是两对等位基因D、d和R、r,说明乙同
学模拟的是基因自由组合规律实验。【详解】A、甲同学的实验模拟的是F1产生配子和受精作用,A正确;B、甲同学实验时若容器①代表精巢,
则容器②代表卵巢,B正确;C、乙同学分别从如图①③所示烧杯中随机抓取一个小球并记录字母组合,由于涉及两对等位基因,所以模拟了非等位
基因的自由组合,C正确;D、乙同学抓取小球的组合类型中DR约占1/2×1/2=1/4,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性状分离比的
模拟实验,首先要求考生掌握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明确实验中所用的小桶、彩球和彩球的随机结合所代表的含义;其次要求考生明确甲、乙两同学
操作的区别及得出的结果,再对选项作出准确的判断,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28.C【分析】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1)基因突
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随机性、
不定向性。(2)基因重组的方式有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的自由组合,另外,外源基因的导入
也会引起基因重组。(3)染色体变异是指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改变。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主要有缺失、重复、倒位、易位四种类型。染色体数目变异
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个别染色体的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详解】A、基因突变的
有利和有害不是绝对的,基因重组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是有利的,A错误;B、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基因重组通常不能产生新基因,B错误;C、
基因突变能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C正确;D、基因突变属于点的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通常不可见,同
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D错误。故选C。29.D【分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农杆菌的特定的基因转入番薯细胞,属于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详解】A、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转入了番薯细胞,属于可遗传变异基因重组,
A正确;B、“番薯被人类选育并种植”,说明转入番薯的部分农杆菌的基因可以通过复制遗传给下一代,即农杆菌这些特定的基因可以在番薯细胞
内复制,B正确;C、农杆菌基因的遗传效应最终使番薯根部发生膨大产生了可食用的部分,说明农杆菌基因能在番薯细胞内表达,体现了遗传密码
具有跨物种的共性,C正确;D、农杆菌和番薯的基因都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D错误。故选D。30.B【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
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
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按照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的类型是AB:Ab:aB:ab=1:1:
1:1,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aabb=1:1:1:1,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_B_:A_bb:aa
B_:aabb=9:3:3:1。2、由题意知,A_bb、AAB_表现为褐色果皮,aabb、aaB_呈绿色果皮,AaB_呈黄色果皮;
由表格信息可知,绿色果皮与褐色果皮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是16种,且表现型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两
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本基因型可能是aaBB和AAbb。【详解】A、由分析可知,绿色果皮(aabb或aaB_)与褐色果皮(
A_bb或AAB_)杂交得子一代,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的组合方式是16种,且表现型符合9:3:3:1的变式,子一代基因型为AaB
b,亲本基因型可能为aaBB和AAbb,A正确;B、F1基因型为AaBb,F1自交得到F2中黄色个体基因型为AaB_(4AaBb,
2AaBB), 黄色个体中两对基因均杂合的占2/3,B错误;C、F2中褐色个体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有
4种,C正确;D、F2绿色个体的基因型可能有aabb、aaBB、aaBb三种,其自交后代全为绿色,D正确。故选B。31.(1)⑦→
②→③→④(2)④(3)婴儿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发育尚不完善(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 AA 或Aa 1/6 (
6)①③(7)AD(8)多囊肾病人中有50%的病人发展成肾功能衰竭,这样的患者生育后代的可能性较低,导致人群中控制多囊肾病的基因频
率降低,因此人群中发病人数很少。【分析】1、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反射需通过完整的反射弧
才能实现。解题需要明确两个反射弧,即脊髓控制的排尿反射弧和大脑控制的对脊髓排尿反射弧中的各结构。2、多囊肾病(PKD)是常见的单基
因遗传病,即该病受到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根据遗传系谱图可判断该病为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详解】(1)尿道括约肌、膀胱逼尿肌属于反射弧中
的效应器,尿意的产生在大脑皮层。由图1可知,人产生尿意后,在适宜条件下,脑发出神经冲动完成排尿过程的传导途径依次为:⑦大脑皮层→②
有关神经→③脊髓中的低级排尿中枢→④传出神经→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2)已知患者神经系统受损,但能产生尿意,说明高级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和传入神经完好。患者排尿反射不能完成,大量尿液滞留在膀胱内,说明效应器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据此推测其受损部位可能是图中的
④部位。(3)一般成年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但婴儿经常尿床,是因为婴儿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发育尚不完善。(4)由图2分析可知,I-
1(父亲)和I-2 (母亲)患病,他们的女儿Ⅱ-2 正常 ,确定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I-1和I-2 患病,他们的女儿
Ⅱ-2 正常 ,则I-1、I-2 、Ⅱ-2 的基因型依次为Aa、Aa、aa,Ⅱ-3的基因型为1/3AA 或2/3Aa;Ⅱ-3(1/
3AA 或2/3Aa)与Ⅱ-4(aa)再生一个正常女孩的概率:2/3×1/2×1/2=1/6。(6)图3所示细胞为不均等分裂、无同
源染色体,可判断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I-2(女性)、Ⅱ-2 (女性)、Ⅱ-3 (女性)、Ⅲ-3(男性)的基因
型依次为Aa、aa、AA 或Aa、Aa,则图3的细胞可能出现在①③个体中。(7)根据题意“编码PKD1的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表
达产物酶X变为酶Y”,并结合表格内容可知:A、①中酶Y活性与酶X活性相同、构成二者的氨基酸数目也相同,因此碱基对的替换不一定使氨基
酸序列发生变化,A正确;B、②中酶Y活性/酶X活性为50%,酶Y活性下降,但构成二者的氨基酸数目相同,故碱基对的替换可能导致替换部
位的氨基酸种类发生改变,从而使酶Y活性下降,但氨基酸种类不一定发生变化,B错误;C、③中酶Y活性/酶X活性为10%,酶Y氨基酸数目
/酶X氨基酸数目比1小,即碱基对的替换使酶Y的氨基酸数目减少,导致酶Y活性下降,但tRNA的种类不一定减少,C错误;D、④中酶Y活
性/酶X活性为150%,酶Y氨基酸数目/酶X氨基酸数目比1大,即碱基对的替换使酶Y的氨基酸数目增加,导致酶Y活性升高,可能原因是突
变导致终止密码位置后延,D正确。故选AD。(8)根据题意,多囊肾病人中有50%的病人发展成肾功能衰竭,这样的患者生育后代的可能性较
低,导致人群中控制多囊肾病的基因频率降低,因此人群中发病人数很少。32. 氢 ②③④⑥⑦⑧ 碱基互补配对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磷酸 核糖 翻译【分析】题图分析:图示是siRNA对基因表达的干扰过程。双链RN
A经过RNA酶Ⅲ切割可产生miRNA和siRNA,其中siRNA中的一条链与酶复合物组装成基因沉默复合体(RISC),该复合体可将
mRNA裂解。①表示双链RNA在RNA酶III的催化下分解为小RNA的过程,②表示由siRNA转变成RISC的过程,③表示RISC
与mRNA识别并结合的过程,④表示RISC切割mRNA 的过程,此时RISC有限制性内切酶的作用,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糖核苷酸
,彻底降解的产物是核糖、磷酸、腺嘌呤、鸟嘌呤、尿嘧啶和胞嘧啶。【详解】(1)初生siRNA的双链之间通过氢键相互结合.RNA由核糖
核苷酸组成,一分子核糖核苷酸由一分子核糖、一分子磷酸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包括尿嘧啶、鸟嘌呤、腺嘌呤和胞嘧啶)组成,因此发生降解时,其
产物有②核糖、③磷酸、④腺嘌呤、⑥鸟嘌呤、⑦胞嘧啶、⑧尿嘧啶。(2)RISC中的siRNA通过碱基互补配对的方式识别并与目标mRNA结合。(3)过程④中,RISC可将mRNA裂解,说明RISC具有与限制酶相似的功能;RISC裂解mRNA时,切断的是磷酸和核糖之间的磷酸二酯键。(4)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miRNA发生干扰作用时,mRNA水平没有明显下降,但表达的蛋白质量明显减少,说明miRNA能干扰基因的表达翻译过程。【点睛】题图分析很关键!学生需要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本题最后一空为易错空,原因在于不认真读题导致。“mRNA水平没有明显下降,但表达的蛋白质量明显减少”是解答最后一空关键信息,也是学生思考该问题的原理。33.(1) 三碳化合物(C3) 氧气(O2) ATP(2)C(3)覆膜组金柑的叶绿素含量高,叶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促进光反应;气孔导度大,吸收CO2多,能促进暗反应,有利于提高合成有机物的量,弥补了光照减弱的不利影响,所以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单果重、果实总糖略有上升(4)选择白、红、蓝三种颜色的覆膜,遮光率设置为10%、30%、50%,将遮光率和覆膜颜色两两组合,共设置9组实验,其余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各组金柑的净光合速率、单果重、果实总糖等指标进行比较,确定最佳遮光率和覆膜颜色组合【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阶段:(1)光反应阶段:水光解产生[H]和氧气,ADP和Pi 结合形成ATP。(2)暗反应阶段:二氧化碳和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三碳化合物在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成五碳化合物,同时ATP水解成ADP和Pi。【详解】(1)图示为光合作用的过程图,分析题图可知:A为C3,B为C5,C为氧气,D为ATP,E为ADP+Pi,F为NADPH。(2)A、光合作用过程中氧原子的转移途径为:水→氧气(C),A错误;B、碳原子的转移途径:CO2→C3(A)→(CH2O),B错误;C、电子的转移途径:H2O→叶绿素a→NADPH,C正确;D、能量的转移途径:光→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D错误。故选C。(3)由表可知,覆膜虽然导致光照强度减弱,但覆膜组金柑的叶绿素含量高,叶面积大,有利于充分利用光能,促进光反应;气孔导度大,可吸收的CO2增多,能促进暗反应,有利于提高合成有机物的量,弥补了光照减弱的不利影响,所以净光合速率下降不明显,单果重、果实总糖略有上升。(4)若要探究对提高金柑产量和品质的最佳遮光率和覆膜颜色组合,可选择白、红、蓝三种颜色的覆膜,遮光率设置为10%、30%、50%,将遮光率和覆膜颜色两两组合,共设置9组实验,其余条件保持相同且适宜,分别测定各组金柑的净光合速率、单果重、果实总糖等指标进行比较,确定最佳遮光率和覆膜颜色组合。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试卷第11页,共33页答案第11页,共22页
献花(0)
+1
(本文系小初高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