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谋害忠良,阴险叵测的卖国贼秦桧(下)

 昵称MJRlOV28 2023-08-12 发布于辽宁

​不过,秦桧看出,高宗在议和问题上态度并不坚决。他耽心若一再群臣聚议,会使高宗转变态度。于是,他对高宗说:"对于议和之事,臣僚们畏首畏尾,各持己见,这样怎能决断大事?如果陛下决意讲和,那就将此事单独交臣处理,不准群臣干预。"高宗表示同意。老奸臣滑的秦桧,对一度曾被罢相的教训记忆犹新,所以,他对高宗仍然有些放心不下,请高宗考虑3日再做决定。过了3日,高宗对议和的态度愈发显得坚决,但秦桧认为时机尚不成熟,仍像上次那样,请高宗再考虑3日。又过了3日,高宗态度毫无变化。秦桧看出其意已决,于是才在朝廷上传达了高宗的这个旨意。

宋高宗

不久,秦桧又玩弄两面派的手法,使反对议和的左相赵鼎受到高宗怪罪,继而被罢相。赵鼎一去,秦桧便独专了相权,更加肆无忌惮地公开主张议和。朝中贤士,凡反对议和者,都相继遭贬。

金国特使张通古、萧哲来南宋议和,却捧着金国皇帝的诏书,"以诏谕江南为名"。这哪里是什么派遣使者议和,简直是一副主子对奴才的架势。秦桧见状,唯恐受天下人责骂,便与萧哲等商议,将"江南"改为"宋",将"诏谕"改为"国书",想以表面上虚假的平等,掩盖其纳降称臣的实质。京淮宣抚处置使韩世忠数次上书力谏,说金国待南宋就象待大齐傀儡皇帝刘豫,不能与其讲和。其议当然不会被采纳。金国使者到了泗州,居然提出:要所经过的州县象迎奉宋天子的诏书那样迎奉金帝的诏书;到了临安,南宋的天子高宗要象金臣一样跪拜金帝的诏书。这不仅是对高宗的侮辱,而且是对南宋爱国军民的鄙夷。南宋的许多臣将和爱国军民愤怒至极,又一次掀起了反对议和的浪潮。

主战将领韩世忠上疏说:"金以诏谕为名,暗致陛下归顺之意,此主辱臣死之时,愿效死战以决胜败。"然而,在秦桧的专权下,未能如愿。

萧哲等到淮安,气焰更为嚣张,说先归还河南,同时册封高宗为帝,然后再慢慢商议别的事情。高宗乃名正言顺的一国之君,金帝居然还要对高宗加以册封,何其猖獗无礼!闻知此讯,"军民汹汹",兵欲变,民欲反。高宗尽管想议和,但对金人欲册封他也满腔愤怒,说:"朕嗣太祖、太宗基业,岂可受金人册封。"秦桧审时度势,看出若让高宗受册封,议和之事定然告吹,正在他一筹莫展之际,给事中直学士院楼绍给他献上一策:向金使说明,高宗重孝在身,不得行礼,跪拜之礼可由宰相代替。秦桧左思右想,非此而无万全之策,便和金使秘密商议,金使看出南宋军民反对议和之势,唯恐坚持原来要求而得不偿失,只好做出让步。

韶兴九年(1139年),南宋朝廷正式宣布了议和内容:金人归还河南、陕西地区,并送还徽宗梓宫、韦太后和钦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纳贡。

宋、金议和之后,在秦桧的操纵下,对收复的失地既不布置边防,亦不建立战备设施。面对这种状况,南宋的许多臣将颇感忧虑,纷纷上书朝廷,陈述自古讲和未有不变者之道理,请示加强边防,积极备战。

是年,金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斗争愈演愈烈,8月,金熙宗以谋反罪处死了挞懒,兀术、宗翰掌握了军事大权。兀术历来反对把河南、陕西两地交给南宋,并主张以武力再次夺回。翌年,即韶兴十年(1140年),金朝撕毁了和约,以兀术为统帅,分4路大军大举侵犯南宋。不足一月,河南、陕西地区重又落入金人之手。

兀术在继续南侵的进军中,受到了岳飞率领的军队的顽强抵抗。

岳飞

岳飞,字鹏举,相卅汤阴(今属河南)人,出身农家。从20岁起,曾先后4次从军。建炎元年(1127年),上书反对京师南迁,受到革职;建炎四年(1131年),在清水亭、静安等地区袭击北撤金军,获胜,收复建康,升为通泰镇抚使兼知泰州。所部军纪严明,英勇善战,称为"岳家军",深受人民爱载。兀术南侵,岳飞挥师大举北伐,连克蔡州、郑州、洛阳等地。尔后,他亲率5万轻骑驻守圆城。兀术带领金军最精锐的拐子马来圆城决战。岳飞指挥将士手持刀斧冲入敌阵,上砍敌人,下斩马足,大败金兵,获得野城大捷。与此同时,张俊克毫卅,王胜克海州,韩世忠战胜于枷镇,诸将所向皆奏捷。

岳飞大败金兵

南宋军民的英勇抗战,对进犯的金军形成了包围之势。本应乘胜追击,大败金军。然而,秦桧却力主班师回兵。这个建议很合乎高宗的心意。高宗本无抗战到底的决心,他之所以下令抗金,完全是害怕落到无有安身之所的境地。如今见宋军取得了重大胜利,保住了偏安的朝廷,足以同金朝讨价还价地议和;另外,高宗又耽心岳飞功高权重,将来难于指挥;所以,高宗不愿继续北伐。于是,下诏让岳飞班师。岳飞不知高宗用意,极力陈奏北伐之利,请求增兵添粮,以便大举北伐收复失土。高宗、秦桧哪里肯听,连发12道金牌,令岳飞退兵。岳飞无奈,只好听命。

金兀术本来已准备撤退,见岳家军不败而走,大喜,重又大肆反攻,夺取了蔡州等地。岳飞等将对退兵之举都怨愤不平。

秦桧看出,岳飞诸将是他议和降金的主要绊脚石,便想收回岳飞诸将的兵权。

韶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给事中范同向他献上一策,秦桧心领神会地采纳了。于是,秦桧密奏高宗,以论功行赏的名义,召回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员大将,授韩世忠、张俊并为枢密使,岳飞为枢密副使。名义上三员大将都被升为高官,实则被剥夺了兵权。

夺其兵权,秦桧仍不放心,意欲置其死地而后快。三员大将中唯张俊是个心怀叵测之人,贪功图利,忌贤妒能,他尤其对岳飞嫉妒无比。秦桧决定利用这个矛盾,先陷害韩世忠,尔后再谋害岳飞。三员大将明升暗降不足一个月,秦桧便迫不及待地要向韩世忠下手了。他派张俊、岳飞去楚州阅韩世忠原属部队。行前,秦桧让他俩搜集韩世忠的过错,遭到岳飞痛斥,而张俊却大效犬马之劳。秦桧愈加认定,岳飞不仅是降金议和的伴脚石,更是他施展阴谋的拦路虎,非先置岳飞于死地不可。

秦桧跪像

谋害岳飞,显然得找个借口。秦桧指使他的同党谏议大夫万俟岛编织罪状,上奏章弹劾岳飞。秦桧再从中火上浇油,他的其他党羽也争先恐后地上疏弹劾岳飞。岳飞有口难辩,被迫上奏章请求辞职。8月,被革职。秦桧还不罢休。10月,他暗示张俊诬告岳飞旧将张宪谋反,将岳飞及子岳云逮捕入狱。秦桧命御史中丞何铸审讯岳飞父子,"阅实无左验","明其无辜"。于是,改由万俟虏审讯。大理寺丞李若朴和大理卿薛仁辅说岳飞无罪,万俟离便将其弹劾。宗正卿士愿以全家百口之性命担保岳飞无罪,亦遭弹劾,死于建州。有人因为岳飞鸣冤而被赐死。凡替岳飞鸣不平者,皆被贬或被杀。

1142年1月28日,岳飞被赐死在临安大理寺的风波亭,时年39岁。临刑前,这位在抗金战场上叱咤风云的民族英雄,在万俟离等人炮制的供状上写下了"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岳飞下狱后,韩世忠曾忿忿不平地当面质问过秦桧,让秦桧拿出证据。秦桧说:"(岳)飞子(岳)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韩世忠愤慨道:"'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当时,金军对南宋最畏惧的就是岳飞,"诸首闻其死,酌酒相贺。"而南宋军民则"天下冤之,闻者流涕"。

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更暴露了他充当内奸、窃权卖国的丑恶嘴脸。他死后亦被千载万世所唾弃。

明正德八年(1513年),都指挥李隆命人铸秦桧夫妇、万俟莴三铁像,反翦跪于杭州西湖的岳飞墓前。由于人们对其愤慨至极,经常有人敲砸铁像,不久将其击毁。

明万历二十二年(1593年),又由按察副使范涞重铸,并增加张俊一像。因游人常对这4奸像吐唾沫和搜溺,到清朝时,这4座铁像已朽烂不堪,又由阮文达重铸。据《清稗类钞》载,阮文达重铸4奸铁像后,有人撰一联制成小木牌悬于秦桧夫妇颈上,联云:

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

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

它用第一人称,以秦桧夫妇互怨互悔的口气来写,十分别致,令人拍手称快。

秦桧4奸铁像,至今仍反翦跪在西湖畔岳墓前方墓阙内两边的栅栏里,而且必将跪上千秋万代!

秦桧居相位19载,包藏祸心,倡和误国。一时忠臣良将,诛锄略尽。他残害忠良,"无罪可状","曰谤讪,曰指斥,曰怨望,曰立党沽名,甚则曰有无君心"。秦桧之所以能如此横行无忌,一是他"察事之卒,布满京城",到处都有他的耳目和爪牙;二是他"阴结内侍"及医师王继先,伺上动静,随时都能掌握皇帝的意图和动静;三是他"阴险如崖阱,深阴竟叵测"。象秦桧这样的叛国之贼,居然能居相位近20年,而且残害那么多忠臣良将,古往今来实不多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